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471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誠如鄭成功所言的那般,這支大軍在此前的兩年裏確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兵種配比上的巨大問題依舊存在。尤其是騎兵,不光是數量少之又少,而且質量也實在難看得緊。這一點,不光是他看出來了,麾下的眾將無不是看了個明白,以至於待到王起俸重新回到點兵台時,眾將再看這個新來的降將的目光,已經大為不同了。

  “王帥好手段,日後這鐵騎鎮,就看王帥的了。

  “末將定竭盡全力,請國姓放心。

  王起俸單膝拜倒,鄭成功雙手將其扶起。鄭氏集團,原本是海商、海盜集團,水師自是冠絕中國海,但是陸師上,就要相形見絀良多了。這其中,步兵和炮兵還好,起碼一個是南方兵慣常的,而另一個則幹脆可以從海船上抽調炮組下來,可是騎兵,無論是江浙,還是閩粵,這東南沿海的富庶之地,卻從來都不是產馬的地方,甚至就連更適用於馱載貨物的滇馬他們這裏也是沒有的。

  但是,戰場之上,騎兵強大的機動能力和裹挾來的巨大氣勢,往往擁有著一錘定音的能力。鄭成功需要有經驗的騎將來為他提升本部騎兵的戰鬥能力,這也是陳凱之所以認定施琅的諫言不會被鄭成功采納的原因,因為王起俸雖說原本隻是個守備,但卻恰恰是一名騎將,而且對訓練騎兵很有些心得。

  “騎兵,不比步卒的堂堂之陣,乃是離合之兵。所謂離合之兵,說白了,需要合力而擊時,就要以著最快的速度,最合適的方式匯聚成一體;需要分散開來的時候,就同樣要以這最快的速度,最合適的方式散開,不能有絲毫的遲疑。

  “那什麽樣的時候需要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又需要以什麽樣的方式來完成呢?

  “這個,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便能夠說清楚的了。但是從今天開始,擊殺敵軍戰馬,割取馬耳,與斬首同功!

  鐵騎鎮在東山島上展開了訓練,鄭成功出征的大軍,有的留在了東山島,有的則返回了南澳島,具有水師聯絡,大軍想要重新聚集也很是簡單,現在所差的無非就是一個時機罷了。

  南澳島上,原本城內的總鎮府兵營以及原廣東營和福建營的兵營又重新住滿了部隊,甚至就連城外荒棄良久,原本是中衝鎮、左衝鎮以及右衝鎮這三鎮兵馬初建時使用過的那處也重新被整理了出來,但住進去的卻也隻有中衝鎮以及左衝鎮的一個營頭,因為那片營地原本就隻是設計給一千五百兵使用的。

  柯家兄弟重回南澳,拜見父母,與妻兒團聚,待到晚上,柯宸樞考較了一下柯平的學問。一番下來,儒學的水平,增長似乎還沒有出乎他的意料,八股文卻好像是根本沒什麽長進,僅僅是沒有退步而已,但是比之上次考較,顯然是腦子活絡了許多,不似原本的那般一板一眼,年紀輕輕就帶著幾分迂腐氣。

  “真是跟著什麽人學,就會學成什麽樣子啊。竟成啊竟成,等我兒子長大了,大抵天下也太平了,可是要正兒八經的考科舉的。真不知道,這交給你來傳道受業,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

  柯宸樞笑著自言自語,若說是壞事,其實他也沒有真的那麽想。旁的不說,柯平、洪旭和陳永華跟著陳凱長了不少的見識,這一點洪旭和陳鼎都曾在不同的場合盛讚過,心思活絡了些,是一輩子受益,比之為了科舉考試而死讀書,總是要更有益處的。

  這邊柯宸樞興致勃勃的問詢著柯平,在平日裏陳凱到底都教給他們了些什麽,並且不斷的陷入到了思索,又重新恍然大悟。可陳凱這個始作俑者,卻根本就不在南澳島上。

  “參軍,山裏的風涼,您還是到帳篷裏休息吧。

  蔡巧,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心卻是如其名字一般,很是細膩。在這個鄭成功的貼身侍衛的保護下,陳凱從東山島出發,於對岸的新圩一帶登陸,隨後一路向北,直奔詔安二都的官陂鎮。或者是,陳凱此行的目的地根本就是他去歲曾經到過的那座長林寺。

  “沒事,倒也不是涼,好像是有誰在念叨我似的。

  “莫不是哪家的小娘子對參軍動了春心,正巴望著參軍去她家提親呢吧。

  “是啊,參軍人品貴重,相貌堂堂,又才華橫溢,就連國姓爺都讚譽有加,哪個小娘子見了不心生愛慕。

  兩個同樣湊在篝火旁的親兵打著趣兒,倒是蔡巧,轉過頭便瞪了他們一眼,嚇得二人連火也不敢烤了,連忙支吾著要去巡哨,逃一般的便躥得沒了影子。

  “這些小子說話沒大沒小的,還望參軍見諒,等此行事了,卑職一定嚴加責罰。

  “沒事,沒事,我這人最是不講那些繁文縟節。再者說了,他們說的也沒錯,我陳凱向來是那麽優秀,萬一真要是哪家小娘子對我有意,說不準還是段好姻緣呢。

  陳凱脾氣好,與他們這些侍衛、親兵們也沒有什麽架子,這一路上他們也都是看在眼裏的。換做是旁人,這樣的玩笑他們是斷斷不敢開的,但是跟著陳凱,總會輕鬆許多,也就潛移默化的放鬆了許多。

  相較之下,蔡巧是始終跟著鄭成功的,他的這位主帥軍法嚴苛,不講情麵,做什麽都是一板一眼的。當然,習慣使然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作為貼身侍衛也更多的知道些內情——眼前的這位陳參軍,看上去和和氣氣的,其實也並非是那等真的好脾氣,想起那個見麵就拿下洪旭的親戚,想起那個在潮州府城的總兵府裏暴起發難,以命相搏的身影,想起那個麵對施琅那樣度量狹小的大軍頭也敢針尖對麥芒的人物,他就越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九月,深秋的閩南,氣溫也越加的涼了下來。確如蔡巧所言,山風越是夜深,就越是望衣衫裏鑽的涼。

  照例聊了會兒天,陳凱就回到了帳篷裏休息。走了幾天,饒是東山島與官陂鎮之間也不過隻有一百多裏地的樣子,但是翻山越嶺,仗著有向導,路上熟悉,盡走的都是捷徑,卻也實實在在的花費了好些天在路上。

  今天到了這個山坳裏避風,亦是貪了行程。不過到了明天便不隻是抵達官陂鎮上休息了,而是可以直接抵達長林寺這個最終的目的地,卻也不差這一晚上的山風。果不其然,等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他們便真的從官陂鎮路過,到了下午的時候就已經抵達了長林寺。

  在那裏,盧若騰的弟弟盧若驥,道宗和尚以及萬家的其他幾個兄弟,還有已經被陳凱派到此處四五個月的林德忠皆已得到了消息,特特的在山門處迎候。而到了片刻之後,長林寺前的空地上,如林的長矛直指天際。在夕陽下,哪怕規模還小得可憐,但是那份如環抱著他們的閩南群山一般的堅定,卻依舊呈現在了陳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