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伐有道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8-18 23:09      字數:2223
  萬曆十二年是大明全麵介入本時空世界史的第一年。在淩雲翼於十一月份初搞定日本的時候,中南半島正處於旱季,龔顯大帥終於帶領著明軍越過長山山脈,到達了現在叫做東關的升龍。

  緬甸明軍七月一日接到的旨意,翻過長山時已經十月底——長山山脈在雨季泥石流多發,道路濕滑且毒蟲繁多,龔顯用四個月聚齊大軍,翻山越嶺近千裏沒有大規模減員已經是盡了全力。

  即便莫氏舉北朝之力,供明軍一萬大軍的糧秣飲食也力有不逮——新軍吃穿用都非常費錢。沒辦法隻好從廣西和緬甸兩條線路轉運,所費頗多。龔顯向朝廷連發催錢糧本章,同時也申請將朱翊鈞規定的半年之期順延。

  實際上,在樞密院廟算之時,對朱翊鈞提出的半年打掉南朝的說法,已經提出了反對意見。

  與淩雲翼攻略日本麵臨的形勢不同,安南黎朝有阮氏扯後腿,但阮氏在麵對明軍南向的時候,是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堅決支持鄭氏予以抵抗。因此,其地雖小,其民雖寡,但很難一戰而克。

  樞密院廟算時,對此際黎朝人心也進行了分析:儒教深入安南人心,忠君拚命的必然也多——比緬甸肯定是有戰鬥力的多。

  因此,朱翊鈞接到龔顯和羅萬化奏本,盡管心有不滿,但不敢以急躁之心以行兵事,隻好批紅告知龔顯以大軍安全為上,不得冒進。

  正如樞密院所料,黎朝當家的長國公鄭鬆反複研究過明軍滅緬甸的戰例,對明軍的戰鬥力也有感性認識。因此做的也比較絕——從南山到清化堅壁清野做的非常徹底。明軍很難在當地找到糧秣,以戰養戰不可能。

  而明軍剛到達東關的時候,官兵士氣因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而顯著低落,盡管隨軍軍醫盡力醫治,但瘴氣蚊毒還是造成了很多非戰鬥減員。

  龔顯不敢怠慢,隻能在東關對部隊進行修整。萬曆十二年十月底,才帶兵向南攻略。這就給黎朝很多的準備時間,因此龔顯的進度越發不盡如人意。

  安南北部,山多林密,鄭鬆采用襲擾戰術,仗著地利之便,拖延大軍行程,襲擾糧道,盡管付出代價巨大,但明軍推進也極緩慢。每城每鎮,都需要一個個拔除。

  莫朝大將阮倦率莫軍三萬五千在明軍後麵撿漏——沒辦法,明軍不可能讓莫軍攻城,時間耗不起。

  對於黎朝的堅壁清野和堅決抵抗,龔顯心內焦躁,但並無良策應對,隻好守住糧道,慢慢向南打。而鄭鬆的襲擾之策雖然建功,但因軍力相差懸殊,付出巨大代價卻所獲不多,雙方都陷入了膠著狀態。

  萬曆十二年十二月初六,龔顯收到軍報。南洋海軍艦隊都督陳瑞及提督黃應甲所帶兵艦已經從廣州出發,大概十來天後將直攻清化。若按照計劃進度,龔顯此時應該應該打到清化附近了。

  龔顯大帥心急如焚——滅緬甸得侯爵,再滅安南如何?情急之下,督促大軍加快前進。

  雙方膠著期間,誰先忍耐不住,誰就將暴露出弱點。明軍加快前進之後,與莫朝的“皇協軍”出現了大空擋,鄭鬆果然敏銳,派大將鄭模率軍繞路直插明軍背後,打出了一個漂亮的穿插。

  其時龔顯已經帶兵突進到寧平儒關,而阮倦還在華閭,兩部之間隔近六十裏。鄭鬆麾下大將鄭模率領一萬六千精兵從山間小道衝出,如同神兵天降,一個照麵將毫無準備的阮倦所部打崩。

  傳令兵急送軍報道龔顯,龔顯仰天長歎,對豬隊友感到無語。麾下眾將和參軍等七嘴八舌,有的建議不用管阮倦死活,反正糧道還在,不如繼續前突,隻要拿下清化,則全盤皆活。

  有人反對道:“此冒進之策也。莫朝已失民心,若放著鄭模不管,搞不好他能帶兵打回升龍——那時候可鬧笑話了。”

  討論半天,眾議隻能分兵。一部繼續前進,一部返回救援阮倦,把鄭模敲掉。

  龔顯道:“若此時分兵,往前攻伐越發慢了。“

  其子副總兵龔綎抱拳拱手道:“父帥,末將以為,我們此前戰略有誤!”

  龔顯素知兒子有勇有謀,就示意他大膽說。

  龔綎道:“因我們從升龍出兵,過了南山之後,總是想此前都是莫朝的地盤,還要給莫指揮使留點人口......兒子以為,既然鄭鬆前年已取南山,那麽我們現在並不是恢複莫朝之土,我們已經進入了黎朝境內了!”

  這話一說出來,大帳內的溫度低了好幾度。龔顯明白兒子的意思,三角眼湛然生光,看向麾下諸將。

  參將聶大經拱手道:“末將以為龔總兵之言至當,莫朝已失民心,我軍若想破局,隻能施以辣手,此際前後交攻,心軟不得!”其餘諸將也都無異議。

  龔顯沉吟一下,即發出命令給龔綎道:“你帶著兩千兵,三千役夫,回師救援阮倦,能順利擊退鄭模最好,若鄭模跟你兜圈子,你也不必著急,跟著他轉就是了——隻是別讓他往北再攻。”

  龔綎聞言領命出去點兵去了。龔顯一拍帥案,下命令道:

  “儒關——雞犬不留!從即日起,每城、每鎮給兩個時辰考慮,若不投降,殺之無赦!”

  ......

  萬曆十二年十二月開始,血色逐漸在安南彌漫。龔顯大軍如同肋生雙翅,從儒關縣城開始,對著清化城畫出了一個急速的箭頭!

  十二月初七日,儒關城縣令範文同在龔顯的威脅下非但不投降,而且據城大罵明虜,責罵其助無道而伐南,是無天理。

  龔顯也不廢話,直接用大炮將城頭箭樓打的粉碎,範文同被當場炸死。隨即明軍火炮將城門擊碎,本就不高的城牆打塌——全軍入城。

  十二月初九日,儒關縣四門封閉,火光燭天,出城明軍帶著衝天殺氣,直取安謨。安謨縣令與儒關相同,拒不投降......

  十二月十一日開始,弘化、郎正、玉樂、農貢、廣昌等城望風而降,清化周邊已非黎朝所有。同時龔綎在寧平咬住了鄭模主力,阮倦得以喘息整兵。

  十二月十六日,清化城受到來自海上的炮擊,滿城大嘩,朝廷卷堂大散。十二月十七日,留守大臣鄭文海率眾歸降,並告訴龔顯大帥:“長國公已經護持聖駕到東山巡狩,清化隻剩下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