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上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5-11 01:16      字數:2655
  <b></b>使團幾個主事者出了海關衙門,利瑪竇忍不住道“弗蘭卡諾神父,您為什麽不拯救這兩個可憐人呢。我想,我們是正式的使團,如果我們堅決要求的話,他會放了他們的。”

  範禮安出生在那不勒斯,全名亞曆山大羅弗蘭卡諾。此時聽利瑪竇言語中有不滿之意,笑笑道“利瑪竇神父,你應該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國家的風俗。”

  羅明堅接過話頭道“是的,利瑪竇。東亞國家等級森嚴,像今天這樣圍堵衙門的情況,在這個國度一定是大罪。應該說,這個海關官員其實非常克製。如果他今天把這些人都殺了,皇帝隻會褒獎他。”

  利瑪竇聽了,臉色蒼白,畫個十字喃喃道“上帝啊,這是多麽野蠻的國度!”

  範禮安聽了這話,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他對利瑪竇道“利瑪竇,您不能拿我們那些漫不經心的國王和領主對待臣民的標準來評價這個大國。你要知道,這個國家的麵積超過了整個歐洲——僅僅廣東一地,就是葡萄牙本土的麵積的兩倍。如果沒有嚴厲的法律,它早就像我們的歐洲一樣四分五裂了。”

  “而且在歐洲,人們如果堵在領主的城堡前麵鬧事,騎士們照樣會殺了他們。今天的棍棒給了這些船主,包括我們一個教訓,那就是無論經商還是傳教,都要照著人家的規矩來。否則,等待我們的,將是失敗,甚至是死亡。”

  “利瑪竇神父,我想羅明堅神父已經反複告誡過您,聖沙勿略神父是怎麽教誨我們的。”

  利瑪竇聽了範禮安嚴肅的批評,滿臉通紅,點頭表示受教。剛才一起進去辦手續的阿方索總督的秘書伊內斯費爾南多插言道“我去告訴這兩個倒黴蛋應該做什麽。”

  利瑪竇聞言抬頭,不明所以。羅明堅笑道“利瑪竇,您還需要了解他們的說話習慣,他們不像我們那樣直接,他習慣將自己想要的東西在言語中暗示。我誠懇的建議您,進入中國的第一課就學習這個。”

  利瑪竇聽了,回想了一下雷應誌剛才所說的話,遲疑道“他他是在索要賄賂,一百中國斤的白銀?”

  羅明堅果斷點頭,回答道“是的。這屬於非常明顯的暗示。”

  利瑪竇“”。

  葡萄牙使團又返回了廣州流溪河碼頭,乘船去南沙港。此際的廣州南沙,隸屬於東莞縣。其中最大的海島被稱為“大洋龍穴洲”,簡稱龍穴島,與虎門相對,南沙港就設在這龍穴島的西北麵。

  朝廷變法開海之後,此島已經發展成為南洋水師的泊地和中國海船的停泊港,此時共有三個碼頭。葡萄牙使團到達時,發現還有好多人在那裏修建新碼頭。

  伊內斯看了看周圍地貌,笑道“這裏是非常好的海軍基地。如果在大江兩邊修上炮台,很容易就能封鎖這裏的入海口——上帝,他們真的在修炮台!”

  此際的葡萄牙人手中,並沒有望遠鏡,因此伊內斯一開始沒有看到珠江兩岸山坡之上的工地。他說話的時候,正看見亞娘鞋島(後世的威遠島)上升起一團白煙,隨後傳來一聲轟鳴。

  “他們在試炮!耶穌,我我想,我應該立即給阿方索總督寫信,讓他打消一切不切實際的念頭,最好連試探都不要有。希希望在這裏能找到去果阿的商船。”

  遺憾的是,龍穴島並沒有去果阿的商船,這裏隻有中國商船,隻跑大陸沿海的航線。伊內斯要想捎這封信,還需要乘船返回廣州碼頭。這來回折騰起來,範禮安受不了。

  他問伊內斯道“您為什麽一定要捎這封信呢?我剛才已經安排人在廣州捎回去一封信,通報了我們的進展情況。”

  伊內斯苦笑道“阿方索總督大人非常關心我們使團的安全,因為害怕我們陷落在一個野蠻國度,遭受托梅皮雷思曾經受到的待遇,他有一個b計劃。”

  範禮安目光嚴肅,緊盯著伊內斯,示意他繼續說。伊內斯臉紅道“這b計劃是準備用軍艦來實施的。”

  範禮安一拍腦門,怒道“我的上帝,伊內斯先生!我想我跟果阿當局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此次出使以耶穌會為主!六十年前的托梅皮雷思先生盡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我認為中國沒有做錯什麽,錯的是挑起屯門海戰的西芒安德拉德,那個臭狗屎!”

  “現在阿方索總督要再次用同樣的方式把我們置於險地嗎?!這個混蛋!還有你,伊內斯費爾南多先生,希望你以後能夠坦誠些,否則,你現在就給我返回果阿!我有這個權力!”

  看到出離憤怒的範禮安,伊內斯臉色蒼白。他結結巴巴的道“是是的,範禮安神父。我向您保證沒有第二次,我現在就找船返回去,把這封信捎回果阿,免得造成難以挽回的大錯。”

  範禮安咆哮了一陣子,無奈之下隻好安排了兩個人陪著伊內斯返回廣州海關碼頭,他們自己在南沙找船,順便等伊內斯從廣州返回。

  經過一番折騰,使團十二月十日才找到一艘願意北上的福船。因為臨近過年,且自南向北屬於頂著季風走,他們不得不付出超過平日裏三倍的船金。

  那船東盡管收了高價,還是抱怨使團這個時候向北走費時費力。幸虧是沿著海岸航行,能借到些風,如果衝入大洋深處,這個季節沒法往北走的。

  這道理葡萄牙人比那船東明白的多,但也都附和著他,反複拜托。那船東開船前,又強烈建議他們在鬆江下船,等過了年天氣暖和了再繼續北上——因為天津港在這個季節經常結冰,如果繼續北上的話,一旦遇到海麵結冰,那就大事去矣。

  使團首領範禮安盡管心急如焚,但不敢不聽這話。於是他們決定在上海港下船,持通關文件進入內陸,在南方先與上流社會進行接觸,先試試看中國人是否對基督教感興趣。

  這些人都是坐慣了船的,開始的時候還有些心思看看海岸線,但過了幾天就興趣索然。耶穌會眾人要麽在船上開會研究如何說服皇帝,要麽就憧憬教堂遍布廣袤大陸的榮光。

  萬曆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經過七天七夜的航行,使團終於在上海靠岸。利瑪竇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抵達的時候,恰逢日出不久,冬日裏難得的火紅太陽照耀在海麵上,映襯著那個有些狹小的碼頭上一片紅光。

  使團眾人辦完了入境手續,才算是真正的踏足了歐洲人念茲在茲近千年的土地。因為阿拉伯人的阻隔,歐洲人一直對能夠生產絲綢和精美瓷器的中國充滿了想象——太多的歐洲人認為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充滿了黃金、香料、絲綢的偉大國度。

  而《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的流傳,更是間接的促成了大航海時代的偉大征程。時至今日,在托梅皮雷思冤死於廣州六十六年之後,第二個正式的訪問使團終於再次踏上了這片土地。

  昔日托梅皮雷思沒有完成的事業,被三個傳教士撿起了行將熄滅的火把。在隨後的日子裏,他們將見識到一個與希臘、羅馬遺澤完全不同的文明,她靜靜的待在東亞,哺育了人類最大、最成功的民族三千多年。

  本時空,這偉大文明將兼容並蓄,博采眾長,豎起一個與原時空已經破滅的燈塔完全相異的旗幟,照亮世界的未來,並帶領著人類探索另一條未知的前路。

  書閱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