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莽(下)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3-23 00:15      字數:3750
  囊烏見事諧,商量好賄賂細節後,告退後出帳養傷。明軍也沒有繼續難為他,還給他找了個軍醫治腿。次日一早,他躺在擔架上被抬了回去。

  回去當然不敢跟莽應龍說第三個條件,隻把明軍禁軍軍威雄壯,全數配備火器的情況先講了。莽應龍本無戰心,聽了回報之後,更是打算罷兵。

  重賞斷腿的囊烏之後,莽應龍又問交涉詳情。囊烏回奏劉顯提出的前兩條,道滿足了即可退兵。莽應龍鬆了口氣,立即寫了貢表,軍中沒有方物,但禮單上將自家寶貝寫上去不少,又命人坐船回去取。明軍劉顯以下,也都有厚禮送上。

  寫罷賀表,莽應龍又派使者去送,並環顧左右道“明軍此來,為百年所未見,卻沒想到還真是因為辱罵了使者的事由。”

  “他大軍在此,我們不可能再攻伐孟養。且讓思個一多活幾年——此前不與中國朝貢,也不妥當,何必為了個麵子扔了實惠?我們獻些方物,聽說中國回賜的遠超所值!再說給皇帝麵子之後,我們以後攻伐孟養,他也未必再萬裏迢迢的幹涉。”

  麾下眾臣也都覺得攻伐孟養戰機已失,體麵退兵也是沒辦法中的好辦法。唯有嶽鳳、罕拔兩人覺得明軍萬裏來此,輕易退兵不合常理。

  囊烏早就跟嶽鳳說了明軍的第三個條件,嶽鳳心知肚明退兵條件提的比較合理,完全符合明國朝廷死要麵子活受罪的特點。

  此次若不是囊烏出使,別的使者若跟莽應龍說了這個條件,以嶽鳳對莽應龍現在心態的判斷,還真可能答應明軍。不管是打一仗再殺他和陳安兩個,還是現在直接就殺,他都要完蛋。

  罕拔此前已經堅決反對與明軍接觸,此時麵對莽應龍的權威,不再敢做杖馬之鳴。心內雖然存疑,但閉嘴不再言語,隻想尋個理由將自家兵馬從大軍中撤出——保留實力永遠沒錯。

  隨後兩天,雙方大營都沒動地方,相隔十裏各自安好。陳安作為丞相,被留在東籲都城勃固,嶽鳳暫時沒辦法和他聯絡,隻能自己大出血。

  快舟奔馬取來的五十個大箱子珠寶玉器和兩個人頭送去之後,接了莽應龍貢表的明軍果然拔營,施施然掉頭往回走。莽應龍徹底放心,也於當日傳令眾軍,收拾行囊,準備回兵。

  罕拔主動請纓,要將本部一萬五千兵馬,前出十裏,作斷後之兵。莽應龍大喜,將自己手上的金鐲子取下一個,送與罕拔,兩人相約在勃固見麵再敘。

  次日正是十月十六,天空上大太陽炙烤麗水兩岸。莽應龍待前軍開拔之後,自己坐上白象,命令中軍、後軍拔營跟上,向勃固返回。

  一路無話,大軍走了一天,行進四十餘裏,人困馬乏。蠻莫東南,麗水轉彎處有一片連綿的丘陵坡地,適合大軍紮營。放鬆下來的緬軍從東側繞過,在南坡展開軍帳,埋鍋造飯。

  天色近黃昏時,滿營都是喧嘩人聲。莽應龍中軍大營中,一個緬軍背對著麗水喝湯,突然發現自家所在丘陵坡頂之處,迎著夕陽豎起一麵紅旗。他揉揉眼睛,指著山頂拽了一把身邊同伴道“那是什麽?”

  同伴聞言,扭頭看向山頂,也見到紅旗,不由得大呼小叫起來。眾人正恍惚間,見紅旗前指,漫山遍野的衝下來一支騎兵。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山頂又一連串密集的轟鳴。硝煙起處,一排黑點瞬間衝入緬軍大營,在莽應龍大帳附近十多丈的地方落地。隨即黑色鐵球彈跳而起,將大帳周邊馬匹、大象和親兵們打的筋斷骨折。

  緬軍大營哄的一聲,發生了大騷動,各處緬軍如同沒頭蒼蠅一般亂串。嶽鳳聽見炮聲,心裏哇涼哇涼,知道自家上了明軍的大當。

  此際自家兒子囊烏正在帳中養傷,嶽鳳也顧不得他。搶過一匹馬,翻身跳上就往山坡下跑。那丘陵坡度極緩,離麗水還有個四、五裏的距離,嶽鳳也不管莽應龍死活,直奔麗水邊的運糧船而去。

  他想上船逃命,其餘緬軍也都不傻。有馬的騎馬,沒馬的撒開腳丫子,兵器鎧甲都扔了,就圖一個快字。

  說時遲那時快,等莽應龍昏頭昏腦從大帳中出來,整個緬軍大營已經鳥獸散,黑壓壓分成幾大片從山坡上往下衝,都奔著糧船去了。

  莽應龍張大嘴,腦袋都是懵的。他不知斷後的罕拔脫離大部隊後,一個轉進往木邦方向去了,根本沒給他斷後。此時見明軍神兵天降一般,心裏根本接受不了,不停的揉眼睛,想從噩夢中驚醒。

  然而又是一陣炮聲,這次炮彈落點近了好多,一發炮彈正落在莽應龍所站之處一丈來遠。他身邊親兵見黑點直奔國主,個個奮不顧身將他圍繞了好幾層,準備用血肉之軀保護他。

  那圓溜溜的炮彈還沒有碗口大,帶著風聲落地,又猛地彈起,從莽應龍外圍親兵隊伍中間打了進去,斷臂殘肢飛舞,血液、內髒和碎骨頭如同潑雨一般,把莽應龍嚇得說不出話。

  剩下的親兵見不是頭,也沒工夫牽白象來,直接把莽應龍扶上馬,圍繞著逃命。莽應龍拔出腰間長刀,四顧著想要整隊,哪裏有人聽他的,親兵在他的馬股上連抽幾鞭,潑喇喇的直奔出去。

  還沒跑出百丈,驚魂已定的莽應龍道“快打出吾的大旗聚兵,否則都湧向岸邊,非全軍覆沒不可。”

  待莽應龍大旗打出,果然邊跑邊四顧的緬兵向他們開始聚攏。騎兵、象兵跑的快,且軍官眾多,莽應龍傳令他們都把旗幟打起,讓士兵尋旗歸建。

  這邊剛聚成一團兩三千人,從山下衝下來的大隊明軍騎兵也到了。這些騎兵不著甲胄,紅色軍服在夕陽映照下像是鍍了一層金邊,個個神勇非凡,緬兵見了氣為之奪。

  莽應龍揮舞長刀喊道,對衝!對衝!他們無甲!

  身邊騎兵聽了,硬著頭皮向上仰攻。明軍騎兵見他們往坡上攻來,一聲尖銳的哨子響,跑在前麵的勒住馬匹,等著後麵的大部隊到了後,一齊下馬。

  莽應龍在陣中呆住道“這是什麽打法?”

  眼見得衝在前麵的緬軍騎兵距明軍不過百來步,明軍還在整隊,莽應龍的腦袋又是一片空白。正在此時,搶了一匹馬從邊上跑過的葡萄牙人迭戈揮臂大喊“國主,快跑啊!快上船,你們打不過他們!!!”

  莽應龍為之氣結,身邊親兵張弓搭箭,一箭往這個搖亂軍心的壞種身上射去。迭戈馬術了得,一個鐙裏藏身躲了過去。起身之後,他滿臉頹喪之色,打馬從山坡上繼續衝了下去。

  莽應龍見自家騎兵馬上要衝入明軍隊列,心中怦怦亂跳,手心捏了一把汗。騎兵從下往上攻,盡管丘陵坡度不大,但速度仍然起不來,較之自上而下的明軍吃盡了地利的虧。

  但明軍不知何故,竟然下馬整隊,棄地利而不用。盡管馬軍對步軍大陣要吃虧,但明軍並無拒馬、車陣,也無長矛等能抗馬軍衝擊的武器——用火槍打?那能打死幾個?

  正思考間,莽應龍耳邊先是一聲爆響,隨即一連串連綿不絕如同炒豆一般密集的槍聲隨之。在他遠眺的半山坡上,一道長達三十丈的白煙歪歪扭扭的從戰列線上嫋嫋升起。

  在戰列線前方三十步,緬軍馬隊中暴起一陣血光。前排馬隊像是被一道從天而降的長刀斬落,整齊的撲倒在地。莽應龍一聲呐喊被堵在嗓子裏,隨即嗓子眼發甜,覺得天旋地轉。

  明軍前排一槍放罷,以中間一列標兵為基礎,後排士兵各向兩側跨出一大步。前排士兵整齊向後轉,從縫隙中向後排走去。

  第二排士兵同時前出,一聲哨子響,又是一串連綿不絕的槍聲。隨即明軍如法炮製,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士兵也各打出了一排子彈。

  在京師就用子彈喂出來的新軍,加上一路之上各種地形的演練,今日終於發揮出遠超本時空全世界火槍兵的排隊槍斃效果。

  因為從這個山包衝下山的騎兵才千多人。隻能列出每列五人,正麵二百人的薄方陣。但初次領教排隊槍斃的緬軍,在五排槍後,已經被打的呆若木雞。

  五排輪轉,近乎聽不出放槍的間隔有明顯的區別。訓練有素的新軍在戰場氛圍的刺激下,打出了一分鍾每發的平均射速。五排輪轉,十秒多一排子彈,將血線從陣列前三十步越推越遠,等五十步的緬軍馬隊前仆以後,莽應龍團聚起來的成建製抵抗已經完全瓦解。

  隨後,滿山坡響起了嘹亮的衝鋒號聲,明軍轉身上馬,抽出馬背上的馬刀,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從緬軍的背後狂呼砍殺。

  天色還未黑,麗水已經變成了赤水。被隨後衝下山的明軍圍住,趕向麗水河的緬軍,人擠馬踏,被圍在麗水灘塗不足兩裏方圓的戰場之內。

  已經上了糧船的緬軍軍官如嶽鳳之流,早就吩咐船夫將船劃入江心。而沒來得及上船的數萬緬軍,喪膽之下被成群的砍倒。明軍隻要揮刀,必有斬獲。

  期間背水一戰的緬軍也有的想轉身拚命,但始終控製節奏的預備隊幾個手雷扔進人群,又徹底炸營逃竄。部分緬軍想跪地乞降,隨即被戰友踩倒,筋斷骨折。

  自英宗以來,麗水河戰役是明軍士兵殺得最爽的一次。他們大呼酣戰,敵軍婉轉哀號。而剛才回身一戰的莽應龍,如同一塊大磁鐵,吸引著最多的明軍。

  嶽鳳在江心遠遠的看見了莽應龍的窘狀,但他根本不敢到江邊接應。現在江邊滿滿的擠著哭號的緬軍,他回去的結果除了這艘船也被扯翻之外,沒有第二個結果。

  終於,莽應龍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陷入了重圍之中。他騎在馬上,也看到了江心中滿臉糾結的嶽鳳。用盡全身的力氣,他指著嶽鳳大喊道“讓莽應裏扛著我的大旗!我傳位給莽應裏!嶽鳳,你聽見了沒有!嶽鳳!莽應裏!嶽鳳!”

  嶽鳳滿麵淚水,在船頭跪下,給莽應龍磕了個頭。他起身先大喊了好幾聲聽見了,又怕莽應龍聽不見,就扯下自己的衣服,割破自己的手腕,用鮮血寫了莽應裏的名字,兩手撐開,希望莽應龍能夠看到。

  莽應龍最後一個親兵也死了,他的駿馬前足已經踏入了水中,再有一個馬身,就能衝入麗江。但隨著幾聲槍響,他身上爆出了幾個小小的血花。

  莽應龍在馬背上晃了一下,用最後的力氣,向著嶽鳳的方向拱了一下手,隨即撲通一聲,摔在馬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