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殺莽(中)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3-12 12:43      字數:3467
  蠻莫的土司名字叫思哲,其妻名罕送,多年來一直在明廷和東籲之間的夾縫中生存。

  萬曆元年,思哲發現明廷的戰略收縮,已經不能保有三宣六慰之地。尤其是雲南當局對嶽鳳毒殺多士寧,侵奪隴川的並攻略滇西的謀反行為不聞不問,給了思哲極大的刺激。

  經過深思熟慮,他與嶽父木邦土司罕拔,以及隴川的嶽鳳,與莽應龍會盟,拆掉朝廷金字紅牌,舉了反旗。萬曆五年之前,這幾家配合東籲逐步侵奪雲南門戶外的土司地盤,將勢力推進到了明國境附近。

  莽應龍此次聚兵攻擊孟養,也屬無奈之舉。去年他帶兵浪進,被思個一劫了糧道,險些全軍覆沒。後來被嶽鳳帶著兩千精兵救出,否則一代雄主就要死在孟養。

  東籲王朝雖然立了文法,但國內的郡縣製並不成熟,還是以各大土司的會盟為主構建的國家主體。莽應龍在孟養的兵敗,導致其威信的降低,加上連年窮兵黷武,國內已有不穩跡象,尤其是老撾和暹羅的新占之地,大小規模的起義此起彼伏。

  因此,莽應龍必須將孟養幹淨利落的拿下,恢複他一國之主的威信。原時空的萬曆七年,他徹底攻下孟養,把思個一幽禁後活活餓死,從而穩固了政權。

  然而在本時空,因為朱翊鈞的亂入,發生了蝴蝶效應。莽應龍在雲南巡撫檄文的刺激下,提前聚兵攻伐孟養,恰與劉顯所率大軍相遇於蠻莫。

  雙方互相發現後,莽應龍忙將智囊嶽鳳請來,並匯聚眾酋首,商量如何對敵。

  嶽鳳乃江西撫州人,跟父親到隴川做生意,後定居隴川。起先為隴川土司多士寧的記室,多士寧性格孱弱,大權悉委之。嶽鳳則野心極大,於隆慶六年下毒殺害多士寧,並利用木邦罕拔於多士寧之間的矛盾,從罕拔處借兵五千,突襲隴川,將多士寧一家六百多口屠殺殆盡,占了隴川,被東籲王朝封為隴川頭領。

  因為嶽鳳做的幹淨利落,除莽應龍、罕拔等少數人知道之外,外人開始時並不知隴川政變詳情。後又因當時緩慢的信息傳遞速度和雲南巡撫的有意壓製,導致朝廷方麵一直不知道隴川換了主人。王凝事敗被朱翊鈞斬殺前,嶽鳳的罪惡才上達天聽——由此可見王凝等輩雖萬死不足贖其罪。

  嶽鳳因為在漢地時讀過書,加之本人也很聰明,投靠東籲後,成為了東籲王莽應龍最重要的幕僚。此際也帶著隴川兵五千,跟著莽應龍攻擊孟養。

  莽應龍匯聚眾將後,將斥候所偵查的明軍規模說了,問眾人大軍行止。

  罕拔為木邦土司,在滇西南之地,屬於數一數二的勢力。嶽鳳殺了多士寧之後,多次帶著木邦罕拔、孟連土司刀參和莽應龍的長子莽應裏,大寇騰衝、永昌、大理、蒙化、順寧等地,賺的盆滿缽滿。

  多年的勝利,讓罕拔對明軍的輕視已經深入骨髓。他聽莽應龍問起,用緬語回道:“尼也非也聶咩(尊崇的陛下),漢人不足為懼!此前我帶兵攻伐他們時,沒有遇到過一個勇士。囊烏可以作證,孟淋寨吳繼勳是我們遇到的最勇猛的漢人,被囊烏陣斬!而漢人朝廷又做了什麽?他們是連仇都不敢報的的軟蛋!”

  罕拔所說的囊烏為嶽鳳長子,曾率兵攻擊孟淋,時任楚雄衛指揮吳繼勳戰死。而“鎮之以靜”治滇的巡撫王凝並未興兵報複,且因鄧州土司阿鈺與嶽鳳連襟,王凝竟在失土之後移書阿鈺,試圖招撫嶽鳳——若能成功,換了土司的隴川在王凝的奇葩腦回路裏就仍在朝廷治下。

  這吳繼勳被囊烏斬殺的事兒,是嶽鳳部最大的戰功,也是他能深受莽應龍和莽應裏信任的主因。

  此際聽罕拔提起這件事,嶽鳳雖然挺高興,卻施禮對莽應龍道:

  “吳繼勳誠為漢人第一勇士!囊烏圍寨一個月方破,吳繼勳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戰到最後一人,最後被吾兒陣斬。孟淋寨兵不過數百,囊烏則將兵六千!漢人雖然孱弱,但明國大國也,也有敢戰之兵將,此際大兵前出,為百年未有之局麵,陛下不可輕忽。”

  這話正正的說在莽應龍心裏,嘉靖六年,孟養和木邦聯兵,將阿瓦國攻滅——東籲王朝的創始人,阿瓦王子莽瑞體時年十一歲,父母被殺,僅與其妹得以身免。

  莽應龍是莽瑞體乳母之子,兩人是幼時的玩伴,莽應龍娶了莽瑞體的妹妹,逐步掌握大權。在成功竊取東籲後,莽應龍東征西討,搶掠鄰國的同時擴大東籲版圖,凝聚了東籲人心。但昔日猛人此時已經年過花甲,去年攻打孟養失敗後用兵越發保守謹慎,嶽鳳深知他的性子,建言正對他的心思。

  莽應龍回想起他當年和莽瑞體跟著阿瓦國使者,去雲南巡撫衙門哭訴,希望明廷支持阿瓦複國的記憶裏,僅明廷的邊陲雲南一省,其富足和兵甲之威就足以覆滅木邦和孟養。

  然而,如此富足的大國當時並未給阿瓦主持公道。在嘉靖八年,朝廷將蠻莫之地割出一部,分給孟養;又將蠻乃之地送給木邦,這才讓兩夥強盜讓出阿瓦國的一部,莽瑞體得以複國。用棄土的方式平息各邦的領土爭端——可見其地多麽廣袤富饒!

  蠻莫、蠻乃在莽應龍看來,近乎膏腴之地,其間寶井多有,明廷竟棄之如敝履!

  因為這些記憶,莽應龍盡管在這些年裏不停試探朝廷的底線,但主力並未在雲南本境作妖,其攻伐方向仍局限在明廷的羈縻之地,他的長子莽應裏攻擊滇南,事後莽應龍是捏了一把冷汗的。

  此際與明軍大部隊的相遇,完全出乎莽應龍的預料。他去年攻擊孟養的時候,還命令嶽鳳佯攻景東,以分散明軍的注意力,但完全放了空炮——也幸虧自己留了一手,否則嶽鳳未必能把他救出來。但去年不管思個一死活的明廷,今年莫名其妙的出兵,莽應裏完全想不透這是為什麽?

  難道是自己對巡撫使者的辱罵折損了皇帝的麵子嗎?莽應龍不由得這般想。那我可以道歉啊!他聽著嶽鳳建議的同時,他心裏第一反應竟是這般念頭。

  定了定神,莽應龍接過嶽鳳的話頭道:“嶽鳳說的是。昔日麓川何其雄邦,被明廷打的灰飛煙滅。一百多年了!中國再次出兵,是把東籲視為昔日麓川了嗎?”

  這話說的軟踏踏,其麾下眾將聽國主下了軟蛋,個個麵麵相覷,不知道怎麽接這話頭。罕拔嘴角一撇,不屑之情溢於言表。

  嶽鳳聽了,躬身道:“陛下倒不必如此憂慮。吾觀漢人朝廷,多年羈縻三宣六慰,不過是要個麵子,讓我們進貢方物。雲南兵甲多年不發,兵將早無戰心。此時強行出兵,應該是不忿國主折辱使者使然——何不遣使詢問,順便探探他們的虛實?”

  罕拔聽了,難忍怒氣,喝罵道:“你這漢奴!還未見仗就先想著投降,真漢奴兒!”

  嶽鳳聽他辱罵,眼中寒光一閃,隨即隱去了。他低頭躬身對著莽應龍道:“若國主不能決斷,不如召迭戈來問問,我聽說他有同胞住在明國,可能知道些明國虛實。”

  迭戈·岡薩雷斯·迪奧戈原名阿方索,葡萄牙人,跟隨者葡萄牙海盜的腳步從印度進入了緬甸,接管了東籲王朝的葡萄牙雇傭兵。

  莽瑞體時期,葡萄牙人早就占據了馬六甲,並有組織的進入東南亞冒險。迭戈·蘇亞雷斯·德梅洛就是緬甸東籲王朝的第一支葡萄牙傭兵的首領,屢立戰功。後來因為勾引東籲大臣之妻,被當眾處死。

  因為前輩迭戈在緬甸有屢立戰功,緬甸人對西方人臉盲,盡管阿方索反複糾正,但仍被社會性改名迭戈,後來他無奈認命了,徹底改名迭戈·岡薩雷斯·迪奧戈,反正母姓和父姓沒丟,自己的名字在黃金和寶石麵前並不重要。

  被莽應龍喊來後,迭戈聽說明軍大舉攻緬,現在兩軍已經相遇,嚇得後背涼風直冒。

  他趕緊躬身奏道:“陛下,我有同鄉叫愛德華多的,住在明國媽閣,我八......嗯,七年前曾經在滿剌加見過他,他說媽閣在廣東省治下,並向我介紹了明國——明國實力非我們能當!我聽他說,明軍善用火器,水準和我們葡萄牙差不多。”

  聽他如此說,莽應龍倒吸一口涼氣,麾下眾將也都臉色蒼白。葡萄牙雇傭兵盡管人數不過三百,但戰力遠超莽應龍麾下精銳,其火槍兵在莽應龍欺負暹羅等國時,都是攻堅主力。

  若明軍有葡萄牙兵一半戰力,數萬明軍可不是莽應龍帶領的土司聯軍能抵擋的。莽應龍剛要讚同嶽鳳遣使之議,罕拔在一旁又質疑道:“若明國真像你說的那般厲害,我們攻略雲南的時候倒沒見他殺敗我們一次!”

  莽應龍聽罕拔說的有道理,又目視嶽鳳。嶽鳳躬身奏道:“明國極大,雲南邊陲之地也,焉能與禁軍比較?不能簡單以為雲南兵不能打就斷定他禁軍不能打,明國京師距此地萬裏之遙,誰知道這批兵馬中有沒有禁軍,而禁軍戰力又如何?”

  東籲大國,早與明國絕使斷貢多年,還真沒有明廷禁軍的情報。其餘土司,雖然朝貢不絕,但最遠的也隻到過昆明,更不知明廷虛實如何,此時都提不出建議。莽應龍思前想後,終於下定決心道:“遣使看看虛實,又不是投降,有何不可?”

  罕拔還要再說,莽應龍臉色肅然,橫了他一眼。罕拔雖然不忿,卻隻能不語了。

  既然采納了嶽鳳的建議,莽應龍順便問嶽鳳誰可出使。嶽鳳自忖長子囊烏早就緬化,和他一樣刻畫文身,早就看不出漢人模樣,就建議囊烏漢話好且聰明伶俐,定然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