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見仗(上)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3-01 02:00      字數:2155
  瑤人盡管成為兩廣穩定之患,但一直非朝廷腹心之疾,原因在於其組織力較為鬆散。身處大山之中,寨子千數,寨子內還有“巴引”、“油鍋”等自發的互助組織,“目老”“頭目公”、乃至“天長公”等頭領,都是寨子內各房老人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嗯,組織能力低就不足為奇。

  依據瑤族的先人傳說,是東方“九黎”一支。秦漢時瑤族居湖南大部,被稱“武陵蠻”;南北朝時大部瑤人居衡陽和零陵,被稱“莫傜蠻”,到了元代,瑤人大部進入了兩廣腹地;明中後期,遷入了兩廣山區和雲南部分地區——這種遷徙的本質是瑤人生產力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發展,被漢民擠壓生存空間所致。

  瑤族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對統治者的反抗,是廣西大藤峽瑤民大起義,從洪武四年開始,一百多年此起彼伏,烽火綿延各地——其中景泰年間侯大苟為首領時規模最大,起義軍人數超過二十萬,到天順年間已經蔓延到高州、廉州、雷州境內,並威脅到了廣州,震動明廷上下。

  成化權閹汪直和孝宗生母孝穆紀皇後都是大藤峽人,作為俘虜進的宮。因此孝宗之後的明代皇帝,其實身上都流著部分瑤族的血液。

  萬曆五年年初廣東的大規模瑤人起義,其實是帝國西南地區瑤族、壯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結果。因為明廷對西南夷一直采取高壓加鎮壓的統治模式,這種起義從明初開始,幾乎沒有間斷,隻不過時大時小而已。

  僅從朱翊鈞穿越前的六年開始計算:隆慶初年,古田壯族大起義、其後緊跟府江瑤民大起義;萬曆元年,又有懷遠侗族、壯族聯合的大起義;萬曆三年,羅旁山的瑤民已經殺官造反——此次,是大藤峽起義之後最大的一次。

  ......

  萬曆五年五月二十,也就是淩雲翼和劉顯帶著新軍往信宜進發的那天,羅旁戰事已經開打。

  廣東總兵張元勲指揮羅旁哨、瀧水哨、岑溪哨等六哨;廣西總兵李錫指揮德慶、南鄉等其餘四哨兵馬,十萬大軍向羅旁中心分十路征剿。

  另外,為了防止瑤人北渡,淩雲翼在德慶沿江一線三萬五千大軍設防,又在廣西置二萬重兵,防止瑤人西奔。

  在原時空,羅旁戰事是萬曆五年正月正式開打的,曆時四個月結束,恰好避過了雨季,是淩雲翼主動選擇出征;而在本時空,因瑤人先打了高要,殺官並搶掠縣庫——淩雲翼能夠在五月份開始報複回去已經是效率極高了。

  麵對兩廣總督隻講政治而不講軍事科學的行為,陳璘和兩位總兵都曾苦口婆心予以勸諫。五月進兵,除非能打出“雕剿”——即在摸清情報的情況下,大軍倏然而進、倏然而出,如雕之搏兔。否則,一旦山區進入雨季,隨時爆發的山洪和疾病,就可能將大軍損失殆盡。

  然而,高要縣的被劫掠,已經將淩雲翼逼上絕路。高要離肇慶並不遠,瑤人相當於在兩廣總督的眼皮子底下打了朝廷一個大耳刮子,淩雲翼不把他們立即剿滅,兩廣總督的位置坐不穩不說,也很可能獲罪。

  因此,和原時空的穩紮穩打的部署不同,本次圍剿盡管用的方案是殷正茂和淩雲翼早就製定好的,但推進速度上淩雲翼要求極高——把原方案中很多時間和空間的冗餘量都壓縮到了極致。

  凡是這樣搞法的軍事行動,就不能順利——廣西李錫麾下參將張斌率軍一萬,從南鄉方向進入羅旁,負責攻取坳山瑤寨等五十多個寨子。初期非常順利,瑤人萬萬沒想到官軍竟能在祖娘節前來攻寨子——他們正殺雞宰鵝準備過節呢。

  張斌率軍攻擊坳山等寨子時,勢如破竹,擒斬瑤民四千餘。然而深入羅旁,在攻擊黃薑峒的時候,遭遇了一場大雨。黃薑峒近乎羅旁瑤人的大本營,其天長公何壯子在四周寨子內威望極高,因此聚兵兩萬多,冒雨和張斌所部殊死拚殺。

  盡管瑤人無甚甲胄,鐵器也少。但心中一股拚命之氣卻高出官軍太多,而且大雨之中明軍不能打放火器,加上視野不好,打到最後,雙方打的沒了章法,如同兩大夥人在械鬥一般。官軍的兵甲之利沒發揮出來,被打的節節敗退——等雨停時,張斌所部已經被圍在黃薑峒的附近的一個山包上了。

  張斌在敗退時,就向後方緊急派出傳令兵,請求李錫給予支援。李錫接報,愁的大把掉頭發——各路兵馬都按淩雲翼方案進剿,他手中預備隊不到三千,怎麽能救出張斌來?

  正在彷徨無計的時候,淩雲翼和劉顯帶領大軍到了信宜,李錫連忙將張斌被圍在黃薑峒的事兒推給了淩雲翼。淩雲翼此前早就接報,被嚇得一頭汗,因此加急趕路——若張斌全軍覆沒,他就是把羅旁瑤人殺光了,搞不好也得到京師詔獄裏走一遭。

  情急之下,淩雲翼就要改變原來計劃,不打羅旁核心西山大峒,要派陳璘率領俍兵先打黃薑峒,先把張斌救出來再說。

  劉顯勸阻道:“雨季馬上要來,最遲六月底前,各部都要完成進剿並撤兵,西山大峒山高路險,瑤賊眾多,非陳將軍主力不可——這黃薑峒,交給新軍吧。”

  淩雲翼立即拉著劉顯的手:“仆厚顏叫劉帥一聲大哥了!我有福氣啊,若無大哥這生力軍來,我這次非得拉稀不可!”說完躬身到地:“拜托大哥了!”

  於是劉顯和淩雲翼坐鎮信宜,派鄧子龍率領七千新軍從張斌已經清剿出來的路線攻入羅旁。佟赤忠的馬隊因為要到雲南才能重新組建,因此他帶領的千多人就被留在在劉顯率領的本部,接著訓練山地作戰。

  鄧子龍率領部隊在本地向導的帶領下,終於在六月初十進入黃薑峒[按:今廣東雲浮市],一路上山高路滑不必細說。待進入黃薑峒時,張斌已經被圍了接近九天,幸虧退兵時隨身帶著的糧草沒丟——那山包上草根和樹皮也不少,還沒全軍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