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立旗(四)
作者:摩碣      更新:2021-03-01 02:00      字數:2200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朱翊鈞和皇後在坤寧宮剛開始吃飯,內官來報慈聖太後將到。莊靜嘉嚇得站起身道:“臣妾小小生日,怎地驚動了母後?”

  朱翊鈞聽了道:“嗯,估摸是來看看我,應......與你生日不相幹。”剛說完這話,就想抽自己一個嘴巴子,心說好不容易有一個能解開莊靜嘉心結的機會,就這麽扔掉了。

  話兒已經出口,後悔也是無用。朱翊鈞和皇後在坤寧宮正殿門口剛站定,見太後鳳輿已經進了宮門。

  朱翊鈞拉著莊靜嘉又迎上兩步,笑問道:“母後怎麽到此,叫兒子和皇後過去即可——可用過午膳了?”

  李太後下了鳳輿,滿麵含春道:“嗯,吾還沒有用。因武寧伯夫人等不能留在後宮,我怕皇後這生日過的不好。本來想著和她兩個在一起吃呢,順便給她祝個壽,卻不想皇帝在此。”

  莊靜嘉聽了,眼圈紅了紅,行禮道:“謝母後掛念臣妾,臣妾小小年紀,如何能做壽?因國禮不得不為耳。今日皇上朝會時間長,中間休息一個時辰,才過來吃點東西。”

  李太後聽了,點點頭。朱翊鈞和莊靜嘉連忙陪她一起進了坤寧宮,讓她在上首坐了,又叫坤寧宮的小廚房傳膳。

  慈聖見桌上飯食沒動幾筷子,就叫停道:“不必了。吾隨便夾兩筷子清淡的吃兩口罷了。”

  朱翊鈞笑道:“母後,咱們一家子在一張桌子上用膳還是第一回呢。”李太後聽了笑道:“嗯,皇後剛入宮。等今年過年的時候,咱們還在一起用膳、守夜。”

  莊靜嘉聽了嘟起嘴道:“母後,平日裏臣妾就不能去叨擾幾頓嗎?”李太後聽了喜道:“那再好不過,母後自己吃飯也無趣,若你得空了,多去陪我,我還能多用些呢。”

  幾個人談談講講,李太後在坤寧宮客隨主便,也沒有此前在乾清宮和朱翊鈞一起吃飯時,嚴格遵守“食不言”的規矩。

  等吃過飯,喝茶消食的時候,李太後才道:“嗯,皇帝今天要發落些大臣嗎?”

  朱翊鈞點頭道:“嗯,是。”也不解釋什麽。

  慈聖太後笑道:“吾聽那黃門氣喘籲籲的向我報,說有大臣逼宮。被我一巴掌打在臉上道:‘再有外朝的事兒在後宮亂說的,一頓板子逐出去’!”

  朱翊鈞聽了這話,方說道:“母後不必苛責他,今天皇極殿是鬧了點風波。”

  李太後聽了,眼睛裏透出來令朱翊鈞心神顫動的舔犢之情,聽她說道:“皇帝必能處理的好,不消吾掛念。聽先皇說起世宗時才有趣哩,左順門一頓板子,打出了四十年的省心省力!皇帝有時候,這心也不可太仁慈了。”

  朱翊鈞聽了李太後這話,心裏翻滾著的不知什麽滋味。自穿越到親政以來,他心目中的李太後,政敵的身份多,母親的身份則少之又少,今日聽了她一番說話才體會到,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兒子是不能被外人欺負的,李太後何嚐戀棧權力?她不過是不放心自己的兒子罷了。

  自己內心暗暗慚愧,覺得虧欠其良多的同時,又猛然生發出一種孺慕之情。就看著李太後的眼睛笑道:“兒子這些年何曾被人欺負了去?母後放心,都在兒子手掌之中!”

  ......

  盡管上午鬧了一出逼宮的戲碼,但是三十七人裏沒有一個交出入宮牙牌,自己出宮回家的。

  陸樹雖然罵自己糊塗,但糟糕的心情卻一點不影響飯量,白米飯連吃兩碗。

  邊吃白米飯,陸樹聲還邊讚歎道:“這京西的稻子就是比漕米好吃!同樣的稻種,咱京西種出來的粒兒長,吃起來香,真是怪事!”

  呂調陽在一旁道:“陸大人說的是,可能和‘橘生淮南則橘’一個道理吧。”

  旁邊戶部尚書郭朝賓道:“呂大人說的是,聽說這個事格物院做了研究,還和京西的土壤水質都相關——”

  他的話還沒說完,張翰在一旁笑道:“這事兒還用研究?老農無不知也。”

  郭朝賓聽了這話冷笑道:“張大人差矣,那研究報告我看了,除了和土壤水質有關之外,還有晝夜溫差的原因——格物院由此判斷,越往北方,這稻子越好吃。話說您知道什麽叫溫差嗎?”

  張翰聽了郭朝賓的話,冷笑道:“未聞北方能種稻子,最近兩年能種上玉米、紅薯就不錯了,想稻子吃,等下輩子吧。”

  郭朝賓聽了笑道:“張天官不必擔心自己等不到,今年大寧已經有遷過去的農戶排幹了沼澤,做出了稻田——要是秋天能結了稻種,本官一定給張大人送去一斤嚐嚐。”

  ......

  這兩位邊拌嘴邊吃完飯不提。待眾臣都吃過了皇帝賜下的簡單飯食後,在英國公的組織下,再次進入皇極殿排班站立。

  等他們再次回到皇極殿的時候,卻發現皇極殿中原來掛著各部年計劃的大表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碩大的地圖。

  英國公眼睛花了,吩咐譚國佐道“你去看看,那是什麽東西。”

  譚國佐小跑過去瞅了一眼,轉頭對英國公喊道:“國公爺,這是《萬國堪興全圖》!”

  英國公聽了,張嘴罵道:“你他娘的連字都認不全嗎?那叫堪‘輿’,不叫堪興!”

  譚國佐聽了,仔細看了一眼地圖下方的小字,口中嘟囔道:“誰知道什麽叫堪輿?”眼睛向上一翻,又叫到:“這製圖的人卻該死了!”

  英國公聽說,從小墩子上站起來,問道:“怎麽了,你有了他的種?這一驚一乍的。”

  譚國佐叫英國公到那副地圖之下,指著那地圖道:“國公爺請看,大明在右邊,就這麽一小塊,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他剛說到這裏,就聽見內官報名聲:“陛下駕到!”

  譚國佐連忙和英國公歸隊,英國公行禮山呼的時候想,這天下也太大了。皇帝是從哪裏得到的大地圖?不管誰獻上此圖,邸報上必有表彰,這事兒卻不見於報端——哪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