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冊封公爵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1-08-06 13:22      字數:5656
  劉備對李素的封賞思路,恰好與他對關羽思路互補。

  ??因為建業還沒光複,所以對李素的封賞同樣不能一步到位。劉備留下了這個借口,準備過幾個月、拖到來年再升一次。

  ??於是,劉備就暫不動李素的職官,繼續保留司空,同時對他的外任總督略做調整。考慮到司隸地區即將全部光複,劉備就把李素的衛將軍職位拿掉,先加司隸校尉。

  ??明年說不定還會改革官製,讓司隸也允許出現臨時性的“總督”職務,然後把李素對司隸地區的管轄合並到他的地方官職裏麵去。也就是在李素的“總督XX州”裏麵,加一個司隸,類似於後世那些設總督的朝代,有“直隸總督”一樣。

  ??當然,“總督”的年限上限依然是要卡的,所以劉備才希望過完年再給李素加司隸地區的總督。這樣才能確保“總督”職務依然是任期一年、皇帝可以特批再延長一年,也就是總任期絕對不超過兩年,杜絕出現割據的趨勢。

  ??最後,將李素的爵位從萬戶的縣侯提為郡公。

  ??這也是劉備三開漢室後封出的第一個公爵——倒不是說劉備給李素的待遇超過了關羽,隻是朝三暮四調整下順序。給關羽先升大將軍後給公爵,給李素先封公爵後升丞相。

  ??主要是劉備知道,李素自己不希望在三十歲前當上丞相,要給後世一個好榜樣,那就明年再說好了。

  ??局勢發展到目前這個狀態,對李素的每一次封賞,都不再僅僅是他和劉備之間的事情,而是要作為一種製度建設的模範,供後世帝王子孫學習的“祖宗之法”。

  ??所以,才必須慎重。以後幾十代皇帝,都是要不斷援引這個案例,作為卡功臣升遷速度的標杆。

  ??關於郡公設置的很多細節,也都成了今天這場大朝議上的重中之重。

  ??當然了,關於郡公的性質,關西朝廷和關東偽朝倒是非常默契,都規定是不立社廟、不追封祖宗。

  ??所以這種郡公跟曆史上王莽、曹操的公爵有本質區別。

  ??因為對王莽和曹操來說,最關鍵的不是是否稱公,而是這個公要自帶社稷、追封祖宗七代,和一套獨立的公國朝廷班底。有了那些東西,才能先自成獨立國家、有獨立行政和軍事體係,為篡漢建立基礎。

  ??沒有社稷、沒有自己政府班底的郡公,是沒有皇權威脅的。

  ??季漢第一個公爵的冊封,當然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滿朝羨慕嫉妒和熱議。

  ??不過,光複整個江南的功勞,畢竟足夠巨大。李素從年初殲滅擊殺孫策開始,他已經累計了那麽多功勞都還沒議升賞,此刻數功並賞,升高點也說得過去。

  ??另外,為了給郡公這個製度開個好頭,形成慣例。劉備這次雖然給李素公爵,卻沒有打包“不名不趨、劍履上殿”這一整套“如蕭何故事”的額外禮遇。

  ??隻是把“劍履上殿”這一項單獨抽出來,作為未來公爵的一貫禮遇。

  ??這也很好理解,因為曆史上的蕭何故事隻是給蕭何這個特定人物的,而不是普發給某一級爵位的待遇。後世模仿“如蕭何故事”,一般也都是一朝隻有一人,都是權傾朝野之輩才配。

  ??劉備是希望把公爵製度建設好,別玩崩盤,這就要卡一卡禮法待遇,不能一次性給全。

  ??劍履上殿沒什麽問題,隻是上朝麵君和去太廟時的著裝待遇。以後凡是封了郡公的,都可以穿鞋佩劍,也便於一目了然看清臣子之間的尊卑。

  ??不名不趨如果給的人多了,容易造成朝議秩序混亂,看起來不整齊,就不普發了。

  ??不趨意味著一個臣子上朝的時候可以走得慢一些,如果有這種待遇的人有好幾個,上朝的時候還壓在文武領班之首,後麵的人卻要碎步小跑又不能超過他們,看起來不整齊,也增大了其他大臣的禮儀負擔,不利於朝廷團結。

  ??不名,則意味著覲見的時候宮廷常侍報來人身份時,隻報官職不報名字,這本來隱含了一種“皇帝跟咱交情很熟,隻說官名皇帝就知道是誰”的暗示。

  ??關羽張飛李素跟劉備當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不名劉備也知道是誰來了。但這個待遇也不該作為公爵的普遍待遇推廣,不能保證未來每一個公爵都是跟皇帝熟到稱兄道弟的。

  ??所以,為了製度建設,即使李素和關羽等人這輩子注定可以拿到“不名不趨”,也要分開給。

  ??……

  ??商定完郡公冊封的全部細節和待遇之後,下一個關注點就是李素這個郡公的封地究竟在哪兒。

  ??按照常理,大部分公侯爵位都會盡量選擇受封者本人的祖籍所在。

  ??但考慮到李素名義上的故鄉中山郡還沒光複,而且劉備私下裏也知道“伯雅早年在中山的出身不太好,也沒什麽親戚”。

  ??所以劉備一貫是想幫李素回避早年經曆,哪怕當年劉備做不了主,也會盡量為李素斡旋他實際控製的轄區,給一個實封——比如當初劉備盤踞蜀中,給李素斡旋爭取來的郫侯,其實就花了很多代價。

  ??如今,益州已經治理多年,而且蜀地人口稠密、之前受戰爭的破壞也比較小,已經和平了八年了,人口增長恢複明顯,成都平原就那麽大平原麵積和發展潛力,後續發展都隻能往工商業上走了。

  ??而且,天下統一進程推進到這一步,蜀地因為交通條件的不利,已經很難繼續作為往關東、往東北方推進的後勤基地了。

  ??畢竟從華夏大地的最西南角打回最東北角,蜀地除了提供軍工武器和其他高附加值工業品之外,別的農牧產品和基礎的林礦產品都沒法外輸,運輸成本太大。

  ??天下一統之後,劉備的朝廷越往東遷移,反而要防止蜀地出現一家獨大的勢力,避免割據的嫌疑。所以為了朝廷也好,為了保護李素、幫李素避嫌也好,劉備都選擇了在李素新光複的占領區,也就是揚州地區,給李素選了一個郡作為封地。

  ??江東前線三郡丹陽綜合發展最好,是江東政治中心,但目前還沒收複。人口和經濟原本是吳郡最好,不過吳郡民風更暗弱,民不尚武,所以軍事潛力太弱,不像丹陽郡可以征出山越族的丹陽兵。

  ??發展最差也最地廣人稀的是會稽郡,不過那兒發展潛力上升空間也最大,還有漫長的海岸線未來可以發展航海,於是李素就被封為會稽郡公。

  ??另外,劉備考慮到李素將來可能還有爵位封邑方麵的上升空間,而且會稽郡麵積大,縣的數量很多,所以沒有一次性把整個郡封給他,隻是劃了十個縣作為封地。

  ??未來李素再立其他功勞,要擁有跨郡的封地,是很困難的,但是在本郡再多拿幾個縣,增加封戶數量,阻力就要小得多,李素繼續立功的動力也大得多。

  ??劉備這麽安排,也是又埋伏了一個“祖宗之法”在裏頭,給後世帝王子孫學習模仿。

  ??劉備知道李素擅長種田搞建設,而且他跟諸葛亮師徒那些小巧的工業發明也層出不窮。到地廣人稀山越人密布的邊郡當公爵,李素於公於私都會幫忙建設自己的封地,也好擴大屬於自己的財源和賦稅。

  ??同時,目前的揚州和荊州,才是未來對抗曹操的最前線。戰後把揚州恢複生產一下,將來還可以出兵奪取淮南,作為統一天下最後之戰時的一路重要力量。

  ??於是這事兒就這麽定了。

  ??“雖然沒有不名不趨,但劍履上殿加上郡公爵位,再考慮到司空的年紀,將來顯然是超過蕭何故事了。

  ??縱然陛下不用像高祖那樣防範武臣,但文官謀主先封公,也算是開後世子孫垂範了,今天的每一著安排,都是奔著將來被人當祖宗之法借鑒的考慮去的。”

  ??參與朝議的眾臣,在討論完李素的具體封賞和公爵設置後,心中紛紛如是揣摩。

  ??……

  ??搞定李素的事兒後,其餘趙雲、黃忠、甘寧、太史慈、周泰、魯肅、顧雍等人的升遷,就容易處理得多了,畢竟都是有慣例的常規操作,不用搞製度創新。

  ??趙雲是南方眾將中、此番升賞前原始官職地位最高的。

  ??他也是從去年當陽之戰起就沒有論功過了,考慮到他有多場野戰全殲敵軍步兵大軍主力的戰績,先全滅程普,後全滅於禁。僅這兩項,就已經不亞於曆史上關羽從荊州北伐中原時的總功績了。

  ??何況趙雲還有其他多次小規模戰役的功勞,在全滅江東的過程中總功績絕對排得進前三,所以最終是從後將軍升為衛將軍——李素的衛將軍頭銜換成司隸校尉後,已經空出來了,正好給趙雲。

  ??連趙雲都隻是“平吳之功前三”,而第一毫無疑問是李素,那也就意味著,那些武將裏麵,也有人功勞比趙雲更大一些,搶了第二的位置。

  ??熟悉今年以來戰報的朝臣,早已看出來這個功勞第二的位置,是黃忠的——黃忠運氣非常好,在赤壁-沙羨這場殲滅孫策六萬水軍主力的最大決戰中,撈到了最大的一塊功勞,擊斃了孫策本人。

  ??而且因為李素的戰事任務安排,後來的太湖水戰中,黃忠也是帶著李素的中軍收割了不少功勞,最後還讓他主持對建業的攻城戰。可謂是有始有終,有水戰也有攻堅。

  ??所以,這次南方諸將的升遷中,黃忠升的級數是最多的。隻不過他來得晚,基礎起步低,最終官位依然不算非常高。

  ??黃忠戰前是校尉,赤壁之戰之功和殺死孫策之功,經朝議認定當升為雜號將軍,暫定的封號是“積射將軍”,這也是一個西漢就有的雜號,跟“強弩將軍”並列。

  ??也就是說黃忠殺完孫策這個功勞論完之後,他就已經跟“終極狀態完全體”的張任一樣級別了。但後麵還有太湖之戰和建業之戰的升賞沒算完呢。

  ??把太湖和建業等等功勞都算上,黃忠又能從雜號將軍升為四安將軍,目前是安東將軍。建業正式攻破後,將來再湊點別的新功勞,或許就是平東將軍。

  ??爵位穰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從校尉到四平四安,也算是起了個懶覺、趕了個巧集。把之前投劉備來得晚落下的發育,狠狠補發育了一把。

  ??與黃忠形成對比的,則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太史慈。

  ??太史慈跟隨劉備極早,但中間蹉跎數年,劉備稱帝時太史慈也不過是雜號的伏波將軍。

  ??這次他跟黃忠一起拚命補發育,但他每次都是打先鋒,從赤壁到太湖都是如此。

  ??偏偏兩次遇到周瑜的時候,太史慈光靠自己的力量都打得不是很漂亮利落,確實需要帶領中軍後援的黃忠來救援、最終克盡全功打崩周瑜。

  ??所以太史慈三戰的功勞都次於黃忠,也比黃忠少升了一級,從伏波將軍升到平南將軍,最後的最終級別跟黃忠齊平。

  ??太史慈最終爵位牟平鄉侯,食邑一千八百戶(他戰前就有亭侯爵位,所以最終食邑比黃忠多)。

  ??甘寧在江東的三次主要戰役中,都是自領一郡與主力分開行動,扮演了繞後騷擾、斷敵歸路等等操作。任務也都完成得不錯,所以他的最終升遷幅度和計功介於黃忠和太史慈之間。

  ??於是甘寧從橫海將軍升為平東將軍,不過在增加食邑戶數方麵,比太史慈又多加了五百戶,最終為永安鄉侯,食邑兩千戶。

  ??將來如果黃忠要升平東,那就指望甘寧再去東海立點功勞,追殺周瑜曹操那些出海開拓殖民的勢力。等甘寧變成鎮東將軍了,平東的位置自然能騰出空缺。

  ??黃忠甘寧太史慈之後,不必一一贅述,

  ??典韋的中護軍不變,繼續增加五百戶封邑。周泰從樓船將軍升為中領軍,與典韋並列。

  ??魯肅、顧雍的荊州布政使、揚州布政使職務不變,不過都另加了“錄尚書事”的頭銜,讓他們將來在處理荊州、揚州內政事務時,分別在工部和民部事務方麵可以不必請示中央對應的九部,自行決定,便於他們戰時靈活開展工作。

  ??這也算是表彰他們在滅吳過程中的後勤貢獻和勸降貢獻。

  ??魯肅和顧雍也總算是在文職級別方麵,明顯超出了原本跟他們並列的益州布政使諸葛瑾一截。誰讓諸葛瑾在角落裏,滅吳之戰時撈不到什麽支援的機會呢。

  ??再往下那些升職,就都隻是都尉升校尉、升雜號一類,比較瑣碎。

  ??主要是趙雲、太史慈、甘寧麾下那些接受他們指揮的基層將領。

  ??李嚴、魏延這些人是趙雲下屬,魏延在殲滅程普和於禁的兩戰中都有作為趙雲下屬的不錯表現,隻是沒必要單獨拿出來贅述。其他荊州係將領也多半是這種情況,就是跟著主帥勤勤懇懇立點按部就班的殺敵戰功。

  ??李嚴從校尉升為雜號的樓船將軍,魏延總算也從都尉升到雜號橫野將軍,霍峻、陳到為校尉,廖化、宗預為都尉(最後這三人都是高順部下,跟著高順派給李素的援軍來的,稍微撈了點殺敵軍功),其餘不能盡述。

  ??——

  ??PS:升官環節,比較流水賬瑣碎,大家忍一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