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為什麽會像我一樣博學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1-04-19 22:27      字數:4921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別看積石山龍夷隘口距離青海湖主湖隻有五十裏直線距離,距離青海湖邊那些純白鹽湖副湖更是隻有二十裏。

  ??李素一行仍然花了整整半天的時間,才走完二十裏的下山路段,到鹽湖旁邊的時候,天色已經全黑了,隻能是就地紮營,什麽都看不見。

  ??不過,李素卻沒有早早歇息,他在下山的路上,在篷車裏睡了一覺,天黑後卻做起了夜貓子,讓婢女點起足夠的蠟燭,然後伏案夜書,準備把他醞釀的“租庸調輸法”改革草案,寫成奏章,明天就讓人先送回去給劉備,也交由其他朝中大臣討論。

  ??因為他是真心覺得自己這些天受啟發、外加自己琢磨出來的這個法案,對於調度邊遠地區國力資源非常有用,也能把對民力壓榨的隨意性極大地遏製,避免將來種田搞建設搞多了之後,出現秦始皇隋煬帝那樣的下場。

  ??而且這事兒很急,因為說不定對幾個月後可能發生的馬超張飛追擊河套胡虜的戰役後勤規劃有幫助大草原上,千裏陸路運糧奔襲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後勤災難。

  ??漢武帝的時候收複個河套,後勤就差點兒逼得天下洶洶了,若是不加節製,給官員趁機報亂賬上下其手的機會,漢武帝也是隨時可以變成秦始皇隋煬帝的下場的。

  ??另一方麵,李素的這道奏章,對於下半年即將迎來的交州地區改革和造船大業也是一個推手:

  ??比如,要是實施“租庸調輸”變法的時候,能夠把海運的價格也定個官方指導價出來,允許海船運輸按單位裏程單位重量給出標準價折抵稅賦徭役,那激勵效果簡直不敢想象。直接政策上一步幹到清朝“漕運改海”的鼓勵程度都有可能,說不定從此交州物資都走海運上供朝廷了。

  ??當然這隻是政策紅利傾向上一步到位,不代表客觀的造船科技一步到位。

  ??劉妙和周櫻看李素秉燭伏案,直到半夜,也有些心疼,劉妙兩三次過來勸他歇息:“急什麽?想到點啥,隨時都能寫的嘛,何必急於一時?寫得急了也不怕出錯。”

  ??李素拍拍她的纖纖玉手,溫言撫慰:“明天陪你們歇一天,不趕路,所以不怕累,趁夜把奏折寫完。這也不是定稿,送到長安後公達元常子初肯定要先討論一些日子的。說不定會等我們回去了再最終拍板。”

  ??劉妙這才沒有多說,給他素袖添燭陪他寫,後半夜方歇。

  ??……

  ??第二天一早,李素是在妹子們的驚呼中醒來的。

  ??“這……這鹽湖果然如夫君昨天下山路上說的那般,走近了看竟如天鏡一般呢!”

  ??周櫻原本不想過早打擾李素的,她隻是自己先起,然後收拾一番,等李素自然醒了再服侍他洗漱。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女人能抵擋天空之境的震撼,所以陸續驚呼出聲,一個個驚醒,然後興奮地跑到鹽湖邊。

  ??這處鹽湖並不是後世的“茶卡鹽湖”,但青海邊這樣的鹽湖在漢末有好幾處,景色質量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原本青海湖的一部分,後來隨著主湖水位的下降,一部分邊緣湖區擱淺與主湖區隔離了,被陽光暴曬到幾乎幹涸,才析出那麽多飽和鹽分,景致瑰麗魔幻。

  ??劉妙畢竟是修行之人,穿的鞋也比較輕便舒適不華麗,也不值什麽錢,她看岸邊湖水相對較淺,而且坡度很低,忍不住脫了鞋襪光腳走進湖裏。

  ??看到劉妙帶了頭,周櫻和別的妹子侍女也忍不住走下湖去。透明而又帶著白色的水,把天空上的些許雲彩和遠處圍繞青海湖的群山,全部精確倒映在湖麵上。

  ??而且五月夏日的青藏高原天氣也很好,天色非常的湛藍,雲量不多,剛好一條一條如長長的白色緞帶,映帶蒼穹。風力也比較微弱,除了偶爾會有微波粼粼,其餘時候水麵都是完全靜止的,真的如同一麵鏡子。

  ??“太美了……世上竟有如此天人之境,這裏才是修仙之境啊。”劉妙顧不得沾濕衣服,忽然無力地跪在湖水中,雙手也撐在水裏,直愣愣地看著水麵。

  ??周櫻等女也上前捧起湖底沉澱的白鹽,捧起舉高,然後虔誠地舉到自己麵前齊眉的高度,再紛紛撒落。

  ??李素在妹子們的一驚一乍中,稍微醒了會兒神,才招呼周櫻服侍他稍稍洗漱。

  ??然後李素讓護衛部隊在岸邊潛水中立了幾個直徑五丈的半圈布帷,背後遮住、麵朝湖水的一側敞口。幹完後就讓侍衛們遠遠散開,至少離開百丈遠不許窺伺。

  ??李素自己帶著劉妙周櫻和侍女,占了其中一個帷圈,在淺水中撐了一個形似麾蓋的葛布大陽傘。然後李素讓婢女們在傘下挖鹽、在湖水中形成一個倚靠的小丘,隨後就上半身枕在鹽堆上、下半身泡鹽湖,就跟在海邊沙灘一樣。

  ??這些日子在高原艱苦之地奔走,李素都沒什麽機會泡澡,身上濕氣還比較重,腳氣都發作了。難得有一天陽光好,泡泡鹽水曬曬殺殺菌。海拔也沒超過三千米,空氣清爽而又還沒高原反應,別提多神清氣爽了。

  ??當然了,享樂和把泡澡進行到底之前,李素也沒耽誤正事兒,當天上午就派了一小隊士兵擔任信使,啟程把他給劉備的奏表送回去。

  ??泡了一會兒後,看了李素的超爽享受,劉妙周櫻也忍不住了,也跟著一起泡一泡,絲毫不擔心脫水變成醃肉,最後還是李素看不下去了,提醒她們注意控製時間,泡了之後要用淡水衝一衝,而且除了腳別的部位不能泡太久。

  ??旁邊另一個帷圈裏,則是諸葛亮和典韋等隨行官員曬日光浴泡腳,畢竟李素不可能讓他們偷窺自己的女眷。

  ??諸葛亮也是一輩子沒見過大海,今天卻享受到了白鹽形成的白沙灘日光浴,也是深覺宇宙之浩瀚、天下之瑰麗、人間之絕景超乎想象。

  ??……

  ??一行人就這樣在青海鹽湖畔略微休假了幾日,泡泡白鹽沙灘曬曬日光浴,順便視察一下王平的部隊督促的那些徭役民夫開墾建設鹽場的進度。

  ??數日之後,眼看已經五月中旬,李素也玩膩了,該視察的也視察了,也選了個風景視野最好的湖畔山丘,吩咐王平的徭役隊伍在那個地方幫他修一座度假山莊,李素會給錢的。

  ??然後,李素一行就重新啟程,棄車騎馬北上,從大鬥拔穀翻越祁連山,進入弱水之源,然後順流而下前往張掖、酒泉。

  ??持續一個多月的西域之行,最後一直走到玉門關外,也帶著諸葛亮見識到了西域的風土人情,見到了胡姬,也見到了高鼻深目的金發白人。

  ??在玉門關,李素親自找了今年新到任的酒泉郡守馬鐵(馬超的弟弟),馬鐵也非常周到地款待了李素一行。

  ??馬騰被劉備勸說進京擔任閑職了,但作為過渡,劉備允許馬騰另留一個兒子掌管酒泉,象征性給馬家在最西北留個太守,也是為了地方的安定過渡。

  ??視察馬鐵工作的過程中,李素特別注重問了“自從去年秋天推廣篷車並允許賣給西域胡商、今年在這裏組織種棉花之後,西域來的商旅有沒有恢複”。

  ??馬鐵給了還算肯定的回答,說是自從今年春末就已經開始注重招攬西域商人,凡是肯恢複來大漢經商的胡商,還都會給一定的善待,所以來的商人不少。

  ??不僅有原本就屬於西域都護轄內的車師、高昌、龜茲、鄯善、精絕、莎車、疏勒七邦恢複貿易。

  ??還有作為鄰國的烏孫、貴霜、安息商人來到。

  ??其中烏孫人和貴霜人馬鐵是認識的,玉門關外的漢人通譯也有懂他們語言的。安息人據說好多年沒來了,馬鐵聽都沒聽說過,但民間還是找得到通譯,最終還是能辨認出他們的國家。

  ??可惜的是李素對於貴霜人和安息人並不是很感興趣,畢竟這兩個國家分別等於中亞那堆斯坦和兩伊地區,後世不算什麽文明很發達的國家。

  ??李素原本還期待徹底平定西涼和羌亂後,能恢複有更大利益的貿易呢,查看了一下發現都是小魚小蝦,忍不住問馬鐵:

  ??“來的商旅裏麵,沒有來自極西之地的羅馬國的麽?哦,發音也許是羅姆,也有可能被古人稱為大秦的,都是白膚卷發。這些商旅過來,應該是來購買絲綢為多。

  ??對了,今年為了恢複西域商貿而提前準備的蜀錦,如今賣得如何?西域各地行情有讓我們自己的商人打探麽?”

  ??很可惜,馬鐵非常想幫李素把事情辦成,但沒結果就是沒結果,無法強求。反複查訪之後,馬鐵也隻能實話實說:

  ??“確實不曾聽說有羅姆或大秦西來的商旅……往西各國的蜀錦價錢,倒也有所打探。就說在這酒泉郡弱水碼頭,如今一匹是八千五百錢,陸運出玉門關就是九千錢了,加上出關的稅要一萬錢。

  ??西域都護七邦在一萬兩千錢到一萬四千錢一匹。烏孫一萬五,貴霜國兩萬餘錢。再往西聽說漲得就不多了,但貨越來越少,也沒人特地去賣。”

  ??李素有些不甘心,但看馬鐵給出的數據言之鑿鑿,他親自調查後,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

  ??他內心也基本相信了,後世德國考古學家裏希特霍芬那些形成於19世紀末的“絲綢之路”學術觀點,大概率果然是錯的。

  ??漢朝的時候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直接從東亞運絲綢去羅馬的貿易之路。

  ??有的隻是把絲綢作為一般等價物、當錢一樣隨機一站站往西花的中短途貿易。所以,沒人特地運一兩萬裏運到羅馬,偶爾擴散到羅馬也是意外,就跟西方的金幣擴散到東方是一個道理。

  ??羅馬人雖然也偶爾穿珍貴的絲綢,但很多是大馬士革錦緞和波斯的塔夫綢這些山寨貨。(唐朝時東羅馬出土的絲綢,大馬士革錦緞占85%,波斯塔夫綢占14%,唐產的隻有不到千分之五。)

  ??李素也想幫馬鐵出點主意優化招商引資,可惜無法違背陸路超長途運輸成本巨高的自然規律,隻能放棄讓羅馬人來重金買絲綢的想法。

  ??看來是自己想錯了,真正要開辟出真.絲綢之路,還是要靠航海業,陸地運輸隻能跟中亞國家做做生意。

  ??當然了,中亞國家的市場也是有價值的,所以不管能否到羅馬,李素都會鼓勵馬鐵和其他地方官員繼續推廣篷車、優化當地商貿運輸。

  ??……

  ??結束全部視察之後,已經是七月上旬了,不過因為天氣還非常炎熱,不適宜長途趕路,李素一行多修整了幾日,七月中旬才開始返程,八月初回到蘭州郡,八月下旬才回到長安。

  ??李素一度以為,馬超和張飛、呼廚泉夾擊河套諸胡的戰役,已經打完了,或者至少也是開打挺久了,但沒想到他對時間進程還是有些誤判,馬超那邊居然還沒開打。

  ??似乎是因為今年天氣的問題,銀川郡附近的秋收成熟季節來得比較晚,而步根度等河套諸胡蠻王,本來就是想趁著秋收來打劫反擊馬超、奪回失地的。秋收晚了反擊自然也晚了。

  ??既然如此,李素回到長安後,也有時間跟劉備和荀攸鍾繇劉巴一起,最終商討一下租庸調輸法的試點,及時適用到今年的關中、河東稅賦徭役征收工作中,實際體驗一下這套新製度對大軍後勤改革的效率節約有多麽明顯。

  ??八月二十六日,李素回到長安後的第二天,劉備就在未央宮裏召見了四大懂財政調度的主要心腹文官,最終決定李素的提議。

  ??李素當然是對自己這半年來結合邊遠地區實際情況總結出的施政方略很有信心,也沒覺得想通過會有多大難度。

  ??所以,討論當日,他一身輕鬆地入宮拜見。在宮門外,他剛好遇到了鍾繇,鍾繇無奈地跟李素說:

  ??“伯雅,你可是又折騰了一個傷筋動骨的大動作。此法要是實施了,雖然可以定紛止爭,但值此將亂之世,怕不是又要讓朝廷少從百姓手中征發不少利益了。

  ??而且,不管實施不實施,咱討論的方略,可都是已經傳遍朝廷了。畢竟大王也不能背著陛下私自搞變法,一聲都不吭。不管我們用不用新法,關東諸侯聽說了大王的改革方向後,都是嗤之以鼻。

  ??袁紹是肯定不會用的他的地盤都是河北平原膏腴之地,人口田地稠密,一馬平川運輸便捷。在袁紹看來,讓百姓多運糧、運遠一些路程,都是無關緊要可以模糊處理的。”

  ??李素感謝了鍾繇的提醒:“袁紹用不用關我們什麽事兒。大王的疆土或地廣人稀,或崇山峻嶺,正需要這樣的變法。袁紹總阻止不了我們改革吧。”

  ??今天就一更了,我的鍋。需要壓縮調整,快進了很多情節。畢竟種田缺乏衝突了。

  ??另外,不是諸葛芷無禮,是我需要加速劇情引出這個變法,結果導致難以安排溫和的衝突。

  ??我也想過讓主角直接全知全能想到一切,但這不符合人設。主角隻懂曆史經驗或者外交學博弈論。曆史上都沒有答案可抄、又專業不對口的東西,主角隻能不懂。

  ??但我懂。

  ??所以這就是一個在第六層的寫手,想寫一個第五層的主角受啟發想到了第六層變法改革計策,結果因為趕進度太粗糙弄巧成拙的事兒……不喜歡前麵那些就無視跳過吧。

  ??我編不出主角的知識來源了,我無法解釋他為什麽會像我一樣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