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圓滿忽悠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1-04-17 18:00      字數:4387
  呼廚泉和傅幹被諸葛亮一頓忽悠哦不是談笑風生據理力爭後,稀裏糊塗就覺得在北地郡和蘭州郡之間新設銀川郡的事兒,完全是漢中王陣營占理。他們根本不該有任何質疑,這事兒也就稀裏糊塗的認下了。

  不過此次出使的議題顯然還遠遠沒完呢,諸葛亮很快拋出了自己的第二項使命

  “單於之兄、已故單於於夫羅獨子劉豹,年已十歲。三年前,於夫羅早喪、遺孤年幼不能理事,大王表奏朝廷請單於即父兄之位。

  但如今,劉豹已稍懂人事,漢中王想請單於來年將北地郡劃為劉豹封地,讓他的子孫世官為郡守。不過朝廷和漢中王絕對不會虧待單於,會繼續以兵力、物資雙管齊下配合,幫助單於徹底奪回河套其他四郡,到時候你的子孫與劉豹子孫,皆可稱單於,永不相犯。”

  這個要求一提出來,呼廚泉的反感自然也是免不了的,畢竟是從他的直轄地盤裏分給侄兒。

  但偏偏這事兒也不好直接拒絕,呼廚泉雖然是匈奴人,讀書少,他也知道劉備在此事上握著主動權——他要是直接拒絕,說不定劉備就打折幫劉豹拿回屬於他的東西,號召南匈奴舊部歸附劉豹。

  到時候,就是南匈奴內部又一輪因為爭權奪位導致的自相殘殺,漢人想控製他們就更容易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先一致對外,把那些篡奪了父親羌渠單於的偽賊先滅了,再考慮兄弟鬩牆的可能性。

  畢竟現在距離於夫羅病故才三年多呢,南匈奴也是在劉備的監視下發展的,這三年裏呼廚泉連“清洗死忠於亡兄的將領”這些小動作都做不了,一做劉備就會幹涉他。

  所以,漸漸淪為曆史上類似於被曹操把河套五郡分給匈奴五部分割治理的狀態,也是免不了的。

  劉備現在還隻是第一步,吃相也不算難看,也占著法理。

  而且這個問題因為是呼廚泉的家事,是呼廚泉這個支脈和於夫羅的支脈的利益分配,傅幹也不好多嘴。雙方猶豫了一會兒之後,呼廚泉跟傅幹耳語幾句,傅幹想了想辦法,勉為其難地跟諸葛亮交涉

  “諸葛令史,漢中王所命,確有其道理,然值此紛亂之秋,有些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如今單於隻奪回北地郡全境,一下子把北地郡還給劉豹,不利於集中力量繼續往北開拓。”

  對於這個問題,諸葛亮瞬間回答“當然不是現在了,這不是說,在大王幫助單於奪取更多立足之地後,才要重新分配北地郡麽。而我此次前來,也是帶來了大王的善意,因為安西將軍馬超今年即將從銀川郡繼續北伐,協助單於分攤壓力,攫取更多的勢力範圍。”

  諸葛亮這麽說,呼廚泉的抵觸才暫時稍稍消退了一些。而事實上是馬超占據了銀川盆地這塊河套最肥美的草原後,把鮮卑、河西羌、偽匈奴都得罪了個遍,哪怕馬超想“到此為止”也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三族肯定會聯手來報複,所以不管怎麽樣,馬超都得對三族聯軍再打一場反擊戰,保衛自己吞下去的果實。

  但到了諸葛亮嘴裏,這事兒就變了味兒了,變成了是馬超非常仗義,幫呼廚泉消滅敵人、讓呼廚泉可以再往北方荒漠草原發展。呼廚泉就算到時候出兵跟那些聯軍死磕,也不再是幫馬超的忙,而是幫自己的忙。

  另外,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呼廚泉兩年前就跟著劉備北伐成功,被封到北地郡了,怎麽種田發展了兩年還是隻有一個北地郡”,認為呼廚泉發展太慢了。

  但實際上這並不慢,因為兩年前滅李傕時接收的北地郡,隻是大漢朝維持農耕文明統治模式的北地郡,隻有富平縣等幾個縣。

  相當於曆史上北地郡全盛時期最南邊的一個角而已,麵積不足北地郡全盛狀態的兩成。前麵已經說了,全盛狀態的北地郡占整個河套地區四成的麵積,是非常龐大的。

  如果單純算麵積,全盛的北地郡比三輔(京兆、馮翊、扶風)加起來還大,隻不過都是不值錢的草原高原(後世的黃土高原。陝北的黃土高原屬於上郡,甘、寧的黃土高原屬於北地)。

  呼廚泉果然被忽悠得有些感激原來馬超是來給他幫忙的。

  他想了想,問道“不知馬將軍要如何配合我軍,幫助我們收複更多失地?若是真能如此,幫助我們一兩年內收複剩餘河套四郡,漢中王大恩,我們南匈奴永不敢忘。哪怕將來隻是子孫世代在河套為郡守,尊奉大王,也不敢再有奢望。”

  諸葛亮“那你們就做好出兵準備吧,馬將軍或許會在五六月間發動對河西諸羌殘部和鮮卑步根度、偽匈奴貲虜骨都侯的進一步追擊。

  河西諸羌跟你們沒關係,步根度和貲虜骨都侯卻是跟你們在朔方、五原都會形成競爭的。隻要重創他們,到時候單於繼續往北追亡逐北,收複朔方五原還不是舉手之勞?哪怕雲中郡,也有可能染指。

  不過,雲中郡畢竟是河套五郡最東北的郡了,靠近並州,跟袁紹的地盤接壤。漢中王隻能保證他許諾你去雲中,不代表袁紹會不會派出並州呂布趁虛搶奪。如果到時候貲虜骨都侯等偽匈奴主力被殲滅,你們卻動手慢,被呂布搶了先,就不關我們事了。”

  被諸葛亮一提醒,呼廚泉也意識到這並不是隻有三方爭奪河套的世界,不光劉備會派馬超來,袁紹也是有可能要進一步擴張地盤的。

  袁紹去年跟曹操打了一仗後,把新地盤消化掉,今年也沒有別的仗可以打了,隻要袁紹想再擴張,隻能往河套東北角的雲中動手。

  呼廚泉心裏梳理了一遍,最後發現漏掉了一個郡沒談,狐疑地說“河套五郡,不是還有一個上郡麽?剛才貴使沒有提到,也算是任由我軍收複了吧?”

  諸葛亮“事有先後主次,大王希望你們到時候追擊貲虜骨都侯為主,先拿朔方五原。至於上郡,或許河東的張將軍會從壺口以上,渡過河西幫你們光複。

  上郡之地,不比朔方,還是可以農耕屯墾的,適合漢人耕作,你們的人要來,也得耕作納稅,服從調度,不能過度放牧。”

  最後這個條件,其實還是諸葛亮出發之前,李素建議他這麽談的。

  上郡這地方,就是後世的陝北,嚴格來說是可以作為農業區的。畢竟延安和南泥灣也都是能種田開發的。

  但是一定要有節製地國家規劃生產,不能過度砍伐也不能過度放牧破壞生態。否則曆史上的下場已經很明顯了——

  肆意破壞到唐朝的時候,陝北就成了黃土高原了。到了宋朝,別說上郡故地了,連三輔中的馮翊郡,以及西邊的安定郡北半部地區,都變成黃土高原了。

  這種破壞的進一步影響,就是曆史上唐末五代破壞後,整個關中此後一千年都成了貧瘠的窮地方,生態破壞導致的經濟崩潰太嚴重了。

  秦漢的時候上郡發展不多,主要是因為上郡和馮翊郡之間的邊界正是黃河中遊的壺口瀑布。所以黃河航運到了馮翊和上郡邊界就斷了,僅僅為了壺口瀑布以上、上郡黃河沿岸那點田地和農業聚居區再造船再搞內河航運,太不劃算。

  曆史上,反而是戰國中期,上郡這地方屬於魏國的河西時(吳起幫魏國開拓的),反而比較繁榮。

  因為魏國人在黃河對岸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要開拓,河東有汾水等內陸航運,魏國人的船從汾水開進黃河之後,可以兼顧壺口瀑布以上的河西土地開發,所以反而是魏人開發上郡比秦人成本更低。

  如今,河東之地往北一直到汾水流域,都是去年張飛殺了白波賊元凶郭太後奪回的,所以張飛等於是擁有了曆史上魏國吳起開拓河西前的根據地,他再模仿吳起故事渡過黃河開發上郡,節奏非常完美,比任何從其他根據地出發的漢人農耕軍閥都成本更低。

  說不定,今年剩餘的河套四郡胡人大肥肉,就要遭到馬超從黃河上遊順流而下打擊、張飛從黃河中遊逆流而上打擊、中間沒有黃河的高原草原區有呼廚泉帶著歸漢的南匈奴全騎兵往北掃蕩、最東北角黃河東岸靠近並州的地方還有並州防禦使呂布來搶地盤。

  步根度和貲虜骨都侯這些人,就等著麵對馬超張飛呼廚泉呂布的四路圍毆吧。誰讓如今的大漢朝還有皇帝活得好好的,諸侯們沒有借口發動內戰呢。在內戰爆發前夜,劉備袁紹兩大最強諸侯的怒火隻剩這一個宣泄口了,隻有這一個風口可以吸納“過剩投資”,被圍毆待遇高一點,也沒辦法了。

  還是那句話撞在了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熱錢過剩和熱軍事實力過剩是一樣一樣的。熱錢過剩風口公司就要被熱錢砸,熱軍事實力過剩步根度就要被四路大軍群毆砸。

  不過,呼廚泉見諸葛亮又找借口東一塊西一塊占地占便宜,心中也是憋屈。這樣下去,劉豹被劉備徹底漢化成了漢朝的官員,北地郡等於是去匈奴化了,上郡要是再落入張飛之手,也去匈奴化。到時候所謂的河套五郡,繼續保持匈奴生活遊牧生活方式的,其實隻有三郡了。

  不過,諸葛亮輕易注意拿捏到了他的情緒,開出了另一個好處,也算是不白拿上郡

  “我出使之前,大王說過,隻要接受了這個條件,貴部將來可以壟斷往草原貿易棉布茶葉等稀缺物資的特權。而且,上郡雖然到時候張將軍會親自去打,但看在你們協助預先消滅敵軍主力的份上,事後可以給貴部五萬套棉襖的資助。

  這些東西,對於夏秋決戰後,冬季追擊的效率提升,可就多太多了。去年冬天郭汜殘部在居延海邊苟延殘喘、無法越野,還不是氣候惡劣所致。但馬安西能夠千裏奔襲、雪天追殺郭汜,與軍中裝備棉襖不無關係。

  你們要是有了此物,到時候入冬了,呂布的並州兵無法冬季深入朔方,你卻可以冬季翻過陰山,這優勢還不值上郡這邊的一個許諾麽?何況上郡也不是用你的兵打下來的。”

  諸葛亮開出了那麽多物資援助條件,呼廚泉最後終於是全盤接受了。

  但其實這裏麵諸葛亮還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占了很大一個便宜——棉布麵世在諸侯間外貿市場上,這還是第一年。所以今年棉布的市場價是非常誇張的,三千錢一匹。

  就跟寬幅蜀錦出現在外貿市場上時,明明在蜀地隻賣六七千錢的東西,到了二袁的地盤上能值一萬多錢,一個道理。隻不過棉布現在的剛需溢價更高,因為棉布配棉絮做成棉襖,能對北方地區的冬季戰略機動形成戰略優勢。

  不過,如果棉布產量上來了,或者是大規模投放市場傾銷,這個東西還是會很快跌下來的。畢竟棉花的成本很低,普及之後能有低端絲織品三成價格就不錯了,以後還會更低。

  李素要是真把能做五萬套棉襖的棉布,大約是折合兩萬匹,全拿去賣,市場價格肯定會下跌一波,到時候五尺寬的布兩千錢一匹都保不住。

  但他不投放市場,以目前的市場價作價援助呼廚泉,呼廚泉這種蠻夷又不懂經濟學和數學,就當是自己占了“一匹起值三千錢”來評估自己的收益、並給出交換條件。

  這就跟李素當年賣了三萬五千匹寬幅蜀錦給孫堅、買來一個長沙郡一樣操作了。無非上郡更窮一些,延安比長沙賣得便宜多了。

  呼廚泉覺得自己又占了挺大一個便宜,盛意拳拳地表示全盤接受諸葛亮的意見,還設宴款待諸葛亮。甚至比諸葛亮來之前拿到的談判底價成交還高一些,呼廚泉也不自知。

  在大帳門簾外警惕觀察著動靜的典韋,原本都閑得淡出鳥來,等裏麵終於談完了,見呼廚泉一副占了大便宜的表情和和氣氣請諸葛亮喝酒吃羊肉,典韋也是心中詫異。

  “這諸葛令史出使的水平,不比右將軍低多少啊。雖然沒聽到他們裏麵具體談了什麽,匈奴人好像很服氣……幸好我路上沒有看不起他。”典韋心中暗忖,也把回去之後散播諸葛亮吃癟的笑話的心思拋在了腦後,就當什麽都沒發生過。

  喝酒吃肉,別的事情忘了吧。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