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0-12-11 13:49      字數:4424
  “關羽的攻勢太猛了,已經靠那種奇怪威猛的投石器械砸破我們五道營牆了,景毅在南邊也絲毫沒有捷報傳來,估計是沒幹掉偷渡繞後的漢軍吧?這仗還怎麽打?”

  李素把南線戰報軍情通知給關羽後的第三天,味縣的建寧郡守府裏,越俎代庖在此議事的鄂順和孟信,就被北線的戰局弄得焦頭爛額。

  過了凹腰關後、一直到進入味縣盆地之前那最後幾十裏山道,原本南中聯軍是層層設防、到處立營牆柵欄。想利用狹窄地形拖住消耗、拉長遠來的關羽軍糧道。

  但是在少量的投石車麵前,加上高順的陷陣營和其他配了鐵甲的漢兵的猛攻下,那種“人多一方無法一擁而上”的狹窄地形,卻一次次成了鄂順與孟信需要吞落苦果的傷心地。

  他們空有一兩萬人,卻無法圍毆關羽的四五千人,最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踏步後退。可就算放進了味縣盆地,在穀口處可以圍毆關羽,在景毅的主力不在的情況下,就靠他們兩家能野戰打得過關羽麽?

  人數是關羽的四倍,但武器孱弱,沒有鐵甲的劣勢太明顯了。關羽手下一兩千人有鐵甲,野戰打一萬多南中無甲蠻兵都不是沒可能。

  就在又一天的失敗後,鄂順和孟信正在一籌莫展,一個結束他們痛苦的契機終於傳來。

  “將軍,關羽派人放回了一批俘虜,似乎……是有話要帶給將軍。”軍中小校稟報了一條情況。

  原來是有一批大約百十人的蠻兵俘虜,出現在了味縣北門外,他們是被關羽繳械釋放後,穿越蠻兵防線回來的。

  鄂順和孟信相視尷尬一笑,各自去城門口提審自己一方的放歸俘虜。

  孟信剛一接見俘虜,就被一堆劈頭蓋臉打擊己方士氣的情報給洗得滿頭滿腦。

  “大王,關羽讓我們回來告訴大王,說是……偷渡背後襲占滇池的,乃是李素李伯雅,他有鬼神相助,可以辟毒,瀘水二百裏、塗水六百裏,遠涉而來皆無損害。

  他還命我等帶回幾顆身毒國的天珠,他說大王在永昌、建寧居住多年,應該多次見過、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珍藏在滇池縣最大的佛寺裏的。如今滇池六縣已經心悅誠服、敬畏天命歸李素管轄。

  景毅不過是垂死掙紮,怕這個消息傳到味縣,他才親自帶兵南去同勞堵截,但日前也已被張飛和李素殺得大敗、退回同勞縣城,隻因拚死封鎖,大王才蒙在鼓裏……”

  孟信聽得手都有些微微發抖,他本來剛聽到前兩句就想拔出佩刀把這個動搖軍心的家夥斬了,但聽著聽著似乎心中就有魔鬼在慫恿他聽完。

  這也是個可憐人,應該不是故意動搖軍心,而是在敵營中見多了神跡被嚇住了,所以才這麽賣力吧……

  “我們雖在南中,倒也聽說過李素此人的詭詐,他能借鬼神之助、千裏辟毒而來……莫非真是天意?”

  孟信正在懷疑人生、內心感慨,那俘虜又掏出一封書信,小心呈上:“大王,我等不識字,有些話也不懂,關羽讓把這封信呈遞給大王。”

  孟信自己也不是很識字,稍微看了幾眼,都讀不暢通,隻好叫來身邊一個漢人幕僚,讓讀一遍。

  漢人幕僚讀的結果,自然是吹噓一番李素的“曆史記錄”,說他曾經單槍匹馬入敵營,讓三郡烏桓之王丘力居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一句話就讓丘力居斬送偽帝張舉首級。

  還說他一封書信就讓老羌渠單於出兵援漢,又親自出麵幾句話就讓接班的於夫羅單於放棄並州的根據地移屯到羌地——

  請孟嚐孟信想想他們比丘力居於夫羅這些烏桓、匈奴單於如何。現在李俗已經繞後成功,如若歸降再慢一些,就輪不到他們了,隻配成為張舉首級那樣的存在。

  信的最後,關羽還強調:李素原本的計策,是隻需要接受最早來投降的那一部就夠了,來晚了的不用給機會。但關羽比李素仁慈,破格允許你們第一天就來投降的話,兩方都有活路,錯過了今天之後,那就嚴格執行李素的要求,隻接受先來的投降、並且要攻殺來得晚的那方作為投名狀。

  反正現在漢軍已經拿下了滇池盆地周邊諸縣的官倉存糧,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往南中進一步增兵,不用受補給困難的製約把總兵力限製在區區一萬多人的規模了。

  蠻王和蠻王還是比較容易有代入感的,孟信一聽自己的大哥被關羽在信中跟那些雄踞北方的單於相提並論,還是覺得心中很有麵子。加上勸降信裏的每一條都非常有道理,孟信心中狐疑,吩咐全部親兵準備好武器,去試探一下鄂順的口風。

  半炷香的時間後,孟信在城樓上見到了同樣心懷戒備的鄂順,雙方都不知道怎麽開口,但看得出來都在戒備另一方突然內訌痛下殺手。

  最後,還是見識稍微多一點的孟信主動把話挑明了:“關羽說過,今日你我願降,可以全都接受,錯過今天可就沒這個機會了。”

  鄂順鬆了口氣,連忙附議:“那你我一起出城,去關羽大營投降,誰也別想單獨留在城裏堵住城門!”

  孟信:“行,我把我的幕僚、副將都扣在你那兒,你也把幕僚副將都扣在我這兒,一直到關羽營裏投降了,再交換回來,大家也好放心,如何?”

  鄂順:“就……就這麽辦!”

  兩人加起來至今還有一萬六七千人的兵力,就這麽決定對隻有四千多人的關羽投降。

  雙方互相牽製著小心翼翼地來到味縣盆地北端的穀口,然後在野外停下來,先派斥候去跟關羽遞交降書,然後撤去山穀沿途二十裏的營寨守衛,放關羽過來,到了平原上再投降。

  關羽知道逼降得手後,倒也不敢大意,還怕有詐降誘敵之虞,一路上讓士卒嚴密戒備,每過一處當道紮營的工事就分兵百人把住要害,確保後路,才緩緩通過山道,進入縣城所在的盆地。

  孟信和鄂順一直恭敬等候,見到關羽連忙拱手行禮:“關將軍,我等皆受景毅蠱惑,被他的‘建寧滅後,漢軍還將掃蕩越嶲、永昌’的妖言蒙蔽,誤觸將軍虎威。還望將軍允許我們重歸故土、散兵歸農。我們願意交出兵器。”

  這是多多少少玩了個小心眼,希望關羽釋放俘虜,畢竟被圍在這麽一個山穀裏,可是想跑都跑不了,才被迫直接投降的。否則,他們說不定就一哄而散自己回老家了,哪裏還用關羽來恩準。

  關羽橫刀立馬,遙遙一指:“先讓你們的士卒放下兵器,後退五裏。待我收繳接管縣城,自會答允你們。”

  孟信和鄂順沒有反抗,眼睜睜看著關羽占領了建寧郡郡治味縣,算是充分表達了投降的誠意。

  關羽這才徹底鬆了一口氣,擺酒宴請降將,跟他們說具體優待條件:“我兄征西將軍並無奴役南中百姓之意,平定諸郡之後,可以承諾依照舊例,一不會異地征發百姓承擔徭役,二不用征收農田糧賦,三不收取丁稅錢。

  我不管景毅當初是如何妖言惑眾的,這三點我可以重申一遍。但是,大漢疆土,百姓皆應為朝廷出力,否則內地諸郡百姓定然不服。所以徭役丁稅田賦,皆以兵役、特產、承擔貿易轉運替代。

  但征西將軍可以保證,未來的特產征收絕對嚴格比照三十稅一,永不臨時加派。若所需更多,我們自會派官營商隊以貿易換取,而非無償加征。希望你們好自為之,誰連這都不接受,朝廷自會滅其蠻王、由流官管轄。”

  關羽這番話,也是出兵之前就跟劉備、李素一起說好的對邊蠻地區統治政策,跟東漢一貫的羈縻措施相差不大。隻不過東漢傳統對特產類奢侈品的征收比較隨性,容易加征。

  關羽承諾形成定例、公布百姓,讓大家都知道,不給搜刮操作的餘地,對於安民是有極大好處的,

  而蠻人需要額外付出的,就是要多去異地當兵,把精壯抽選出來服兵役。

  說句題外話,李素當初跟劉備關羽這麽定時,也是借鑒了曆史上諸葛亮平南中後的統治方略——後世孟獲被擒後,諸葛亮撤兵回蜀,對南中的要求就是每年要抽調精壯去當兵,後期蜀漢的“無當飛軍”就是靠南中兵源維持流動運轉的。

  鄂順和孟信並不能做主,隻是表示:“我等回去之後,自會向大王轉告。”

  關羽眼神一眯:“鄂將軍,高頤肯答應,那就最好,若是不肯答應,你可為越嶲都尉,朝廷自會另派越嶲太守!

  還有,既然你們已經投降,也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做好了可以免去繳械的懲戒——你們即日分兵南下,隨我攻打景毅還在負隅頑抗的同勞縣城。隻要斬殺景毅,我允許你們全軍拿回武器回歸故鄉。戰後我隻從你們當中抽選三千人征入漢軍,抵今明兩年貢賦。”

  鄂順孟信麵麵相覷,最後還是被許諾了有可能在越嶲實際管事的鄂順首先服軟了,表示願意幫忙當先鋒炮灰。

  反正這些兵本來就是高頤的,又不是他的家底,沾沾血納個投名狀,不能回頭了豈不是更好。

  關羽也不會充分信任這些蠻將,所以他留了高順守住味縣,關羽自己隻帶著參軍黃權,監督新降的蠻兵南下攻城,而且還扣留了鄂順和孟信本人在味縣做人質,由高順暫時天天請他們喝酒。

  而且對於投降的蠻兵,也不是全部發還武器,隻是發還了一部分,其餘都用輜重船拉著,要攻城了才發還。

  五六天後,關羽終於帶兵南下,進入同勞縣所在的那處山穀盆地,把景毅團團圍在城中,然後分兵南下通知張飛、李素前來會合。張李等人早已枕戈待旦,聞訊立刻北上。

  景毅在城中,看到圍城敵軍如此眾多,也是再次瞠目結舌,他根本想不通為什麽那些蠻族援軍那麽快就變節了——明明味縣城裏的糧食比同勞縣這邊多,他們吃到春荒都夠了。

  都到了這一步,也沒什麽好說的了,李素關羽吩咐現場打造了幾架衝車和挖牆的木驢,很快展開了攻城——同勞這種破縣城,一丈高的土牆,根本犯不著弄投石車,用木驢抵著牆根擋住上麵的毒箭,士兵在底下用鏟子鐵鍬稍微挖一會兒就是一個大坑,不用半天就能挖塌出大洞。

  之前之所以不攻城,隻是因為兵力太少,就算打破了城牆玩巷戰都不一定能贏,畢竟李素和張飛這邊的步兵都是翻山越嶺的輕步兵,不比關羽那邊鐵甲率比較高。

  現在漢軍前線兵力接近八千人,還有新降蠻兵炮灰,景毅還翻得起什麽浪?

  隨著城牆被挖出口子,作為先鋒的炮灰蠻兵蜂擁殺了進去,對新主人表忠心。

  戰前關羽已經宣布過賞格了:到漢軍中當兵,可以全家發給田地、而且是滇池周邊的肥沃田地,全家和兩家親戚、最多五個正丁、十個女人老幼可以免稅免繳納特產。

  另外,漢軍常備兵的軍餉、口糧這些待遇,也是不差的,雖然不可能都跟陷陣營那麽誇張。

  這些天宣傳下來,蠻兵們也知道了跟著漢將待遇好,還能解放家人,不再被洞主盤剝——在蠻王手下,大部分士兵的家人都還是奴隸狀態呢,南蠻如今還廣泛存在奴隸製。

  為了不過於刺激鄂順和孟信,關羽也說過最多隻招收三千蠻兵,所以誰能當誰不能當自然會有門檻,這次的選拔標準是攻破同勞城、拿到逆賊從賊者首級一級的可以從軍。

  當然考慮到景毅的部隊不一定會死拚到底,關羽和李素也要製止殺良冒功的趨勢,所以出了斬獲首級之外,還定了其他軍功賞格,從先登到抓獲俘虜,都有定法。

  經過短短半天的衝殺,景毅的部隊被殺得七零八落,被分割包圍的建寧郡兵、尤其是那些新征入伍臨時動員的士兵,成建製地投降。

  景毅本人知道罪孽深重,他畢竟挑唆了其他郡一起來反對劉備,還借蠻兵想要保住自己的土皇帝富貴,劉備肯定不會放過他,於是在被包圍砍傷之後果斷自己了斷了。都尉蔡飛也被殺在亂軍之中。

  長史蘇允和郡丞李瑁,在亂軍之中很光棍地投降了。李素粗粗審問了他們身份後,將其削職為民帶回犍為郡,算是饒了一命。

  到了十一月初的時候,建寧郡全部各縣,統統陸續歸順了劉備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