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攻克陽平關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0-10-26 10:40      字數:5825
  話分兩頭。

  二月十四日,晨,陽平關外。

  攻打陽平關的第二天。

  昨日午前,關羽帶著主力部隊的數千先鋒,率先抵達了陽平關下,並且立刻開始打造簡易的飛梯,並施工破壞關前的護城河、陷坑和羊馬牆。

  同時頂著大塊藤牌對著城頭瘋狂放箭,絲毫不顧及遠遠虧於敵軍的殺傷交換比。

  經過一個下午和整整一夜的血戰,尤其是夜幕掩護下的高效率破壞,付出了好幾百條人命,以及近千人負傷代價的關羽,用最快的速度把城河填出了好幾道可供大軍通過的缺口,也把外圍障礙工事統統破壞掉。

  今天一早,劉備也帶著剩餘的主力來了,漢軍集中了兩萬人,在關外紮營輪番猛攻。

  因為時間來不及,雲梯這樣的重型器械肯定是沒法打造的,木驢車也沒法用。隻有簡易的飛梯,和直接砍樹扛著撞城門的簡易衝城錘。

  劉備心裏非常清楚,根據戰前的偵查,這陽平關在非戰時狀態就至少有一萬守軍,占了整個漢中軍力的一小半。

  所以,即使張衛帶走了守關主力,攻城節奏還是必須加緊——隻要關上守將發現了有人攻關,立刻往漢中方向求援,算上往返時間和緊急動員,最多三天後,漢中郡治南鄭縣城的援兵就來了。

  南鄭兵抵達之前攻不破陽平關,關上守兵得到補充,調虎離山的計就白用了。充其量隻是殺個張衛、打掉敵人數千有生力量,對大局於事無補。

  張衛這種垃圾死不死根本不影響大局,關隘才是重點!

  “今日已是第二天!明天日落之前必須破關!晝夜連攻不許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不要顧忌傷亡,全軍都給我死命衝!

  現在是陽平關最虛弱的時候,經過昨午和一夜的激戰,如今城頭剩下的活人已不滿兩千!先登者立封別部司馬!原本就為司馬者立封都尉!都尉先登封校尉!”

  劉備親冒矢石揮舞著雙劍在陣前督戰,身邊幾十個丹陽兵拿著大盾遮護,漢軍蜂擁著往上衝。

  不過劉備還是講究策略的,他知道攻關這種毫無花哨的戰鬥不容易凸顯武藝,一開始消耗的士兵就純粹是炮灰。

  所以自己的嫡係部隊,也要分三六九等:

  幽州兵不善攻城沒必要亂消耗,就隻負責對射放箭壓製。

  丹陽兵是攀援奮戰的精銳,可以作為預備隊,在形勢比較焦灼的時候突然加碼衝擊。

  而大部分時間,就要指望關羽入川前剛剛從白波賊俘虜中挑選的河東兵來當炮灰了。

  誰讓他們原本從賊時間久、反正資曆短呢,這種時候隻能這麽安排。

  為了鼓舞士氣,關羽也擺出一副跟河東兵同進退的姿態,下馬步戰在那兒監督。不過實際擔任箭頭指揮登城的還是徐晃。

  “這是拿原先的老弟兄不當人填呢,此戰之後,五千河東兵不知能不能有三千人活著回來。唉,誰讓咱當過白波賊呢,但願戰後鎮西將軍能徹底信任咱活下來的人。”

  徐晃內心也是矛盾不已,但知道這理是抬不過的,隻好奮死作戰以求立功。

  他已經三次率兵親自持盾登城,親手砍殺十餘人,但最終都被殺了回來。

  徐晃本人仗著武藝精熟沒被敵刃傷到,但每次都是頂著盾被蜂擁的敵軍從五丈高的城牆缺口處推落。甚至為了把徐晃這樣的猛將推下來,敵軍還有收不住腳跟著一起滾下來的。

  幸好城牆根下也已鋪滿了厚厚的屍體墊背,十二米高處摔下來竟然隻是輕傷。

  那些亂戰中被擊落牆下但還活著的米賊士兵,為了絕境求生,在地麵依然揮刀酣戰,但無一例外都被漢兵亂刀砍死。

  城下已然堆起了雙方至少一千多具屍首。

  城頭就更不知有多少死者了,不斷有屍體填滿了女牆的垛堞,被守兵覺得礙事而推下來。連自己人的屍體都推,可見雙方已經是打得徹底急紅了眼。

  魯肅在陣前看著戰況如此慘烈,也是有些無措,雖然他有名將潛質,終究還是太年輕,見識太少。跟了劉備以來,還沒見過這種程度死磕硬碰的血腥戰鬥。

  他忍不住勸說:“將軍,如此徒耗人命,未免……不如攻心為上,請關將軍分騎兵南下,夾擊追殺張衛,順帶救援李中郎,隻要張衛被殺的消息傳回,怕是城頭士氣很快就會崩潰。

  反正這關牆正麵太過狹小,我兩萬大軍也展不開,或許還能讓閑著的士兵尋路攀援,就算穀口兩邊的山無法翻過陽平關,至少可以吸引一些守關敵兵的注意,讓他們疲於奔命不能輪番歇息。”

  劉備正忙著,一擺手招呼:“子敬你不懂,你是書生快快退後避箭。”

  魯肅拱手:“將軍親冒矢石,幕僚豈有避箭之理。”

  劉備撓撓頭:“行,我與子敬一同避箭。”

  說著,他拉著魯肅一起往後額外退了五十步左右,盾陣也跟著後退,這才好整以暇地分析:“張衛熟悉道路,我軍不熟道路,欲速則不達。就算要速殺張衛潰敵士氣,還不如讓雲長以逸待勞。

  不過子敬後半句倒是說得對,我軍正愁兩萬人排布不開,無法同時湧上。分疑兵翻山造勢、或於山腰抵近處對關牆放箭,好歹可以分敵軍勢。”

  魯肅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的計策有些想當然了。在具體細節執行層麵,終究不如劉備這樣已經帶兵打了五年仗的老油子懂行。

  至於劉備身邊其他謀士,目前還派不上用場,諸葛瑾比魯肅年輕一兩歲,卻隻能懵逼地像個書記員一樣記錄學習。

  經過一番討論後,漢軍進一步升級了攻擊策略:

  一方麵,讓關羽帶著閑置的幽州騎兵主力南下,到西關驛(後來的陽安關附近)設伏,隨時準備迎擊今天應該會出現的張衛回援部隊。

  劉備還關照了關羽:能生擒張衛那就更好,那樣可以把張衛綁到關前用刑喊話,就算不能招降也能打擊敵軍士氣,讓他們知道主帥和主力真的已經被劉備幹掉了。

  否則你隻拿回來一顆人頭,隔著幾百步,關牆上的守軍也不信那是張衛的首級啊。兩軍交戰時都是會吹牛誇大己方兵力的,戰前劉備盡管已經對城頭喊過‘漢軍五萬已經來襲’,但楊昂根本不信,還彈壓士卒說這是劉備的謠言。隻有把張衛幹淨利落殲滅活捉綁過來,楊昂才不得不相信漢軍確實規模巨大。

  另一方麵,就是按魯肅說的,給擠在後麵無法發揮的士兵都派到兩側山上當疑兵。

  劉備軍人數多十倍,既然要在三天兩夜的攻打中攻破陽平關,最關鍵的就是要持續不停攻城!車輪戰確保所有守兵都沒法睡覺!60小時連戰累都累死你!

  要是正麵所需士兵不多,給米賊士兵輪休睡覺的時間,那可就事倍功半了。

  昨夜漢軍兵力還不足,沒法讓敵軍全部不睡,今晚一定要耗到始終不得閉眼!

  ……

  持續的攻城消耗戰又廝殺了半天,到當天下午的時候,張衛終於帶著四千人馬風塵仆仆地趕回來救援、抵達了距離陽平關還有三四十裏的西關驛。

  事實上,他的情報工作非常不充分,甚至都不知道漢軍來了多少人攻打陽平關,所以他才如此大膽全速行軍。要是知道劉備有兩萬,恐怕早就嚇得步步為營,或者幹脆專注於殺李素墊背夠本了。

  關羽按劉備的吩咐,提前在西關驛設伏。他的青龍刀早就等得饑渴難耐了,看著友軍其他將領都有事兒幹,不是奮勇衝殺攻關,就是在跟著李素誘敵,他卻在這兒蹲人,能不鬱悶麽?

  關羽知道西關驛這地方是個三岔路口,所以提前把一部分伏兵沿著西漢水河穀往北調動,拐過一個山口才停下,這樣南來的敵兵是看不見的。

  等張衛從西關驛處拐彎離開西漢水河岸、往陽平關方向衝來,剛走沒三四裏路,關羽軍就從道旁兩側殺出。

  與此同時,埋伏在三岔路口的部隊也看準了烽煙信號殺出,前後夾擊把張衛堵截在了中間。

  因為關羽動用的是幽州騎兵,倒也沒法到山道兩旁高處設伏弓弩攢射,隻能是最明刀明槍的正麵近戰衝殺,但對付張衛即使如此也夠用了。

  雙方兵力數量差不多,米賊士兵如何是經過了兩年多血戰考驗的幽州騎兵對手?何況米賊士兵還遠道而來趕路體力不支。

  張衛原本打算在西關驛最後歇息一會兒,派斥候打探清楚關前的情況,恢複體力後再戰,關羽前出了幾十裏來找他,讓張衛的日常整頓操作都成了泡影。

  “速速下馬投降,隨我去關前招降楊昂,便饒你不死!”關羽攢了兩天不得發泄的怒氣值,似乎都凝聚在這幾句冷冷的招降,以及那柄蓄勢待發的青龍刀上。

  可惜張衛隻懂涼州軍將領,對其他地方的外來戶不熟,隻是嚴陣以待地下令:“事已至此,全軍給我衝過去!”

  然後拿著環首刀一揮,旁邊的騎兵就衝了上去。

  他知道自己武藝還不如楊昂楊任,全靠血統上位,當然不會親自衝殺,這種喊話屬於典型的“兄弟們給我上”而非“兄弟們跟著我上”。

  “倒也怕死,看在這幾分自知之明的份上,暫時留你狗命另有用處。”關羽把長髯往戰袍的領圈裏一束,免得一會兒揮刀幅度太大太快、胡子礙事,然後疾風迅雷一般策馬衝殺了上去。

  那動作,就像是一個原本吊兒郎當的台球手,忽然嚴肅起來,把甩在外麵的領帶往西服裏塞。

  旁邊的友軍騎兵都沒來由覺得微微有一陣寒意。

  尤其是那些了解他的老部下,紛紛已經開始為張衛默哀:當關將軍戰前整理胡子、往戰袍裏塞,那都是他速戰速決的戰鬥意誌爆棚到頂點的時候。

  “喝啊——”關羽難得像三弟張飛那樣一邊揮砍一邊暴吼,米賊騎兵竟無一合之敵。

  饒是張衛隻讓手下衝鋒,還是半盞茶的工夫就被關羽殺到了麵前。沿途已然有數百具屍首,其中數十具是關羽親手所殺,其餘是幽州騎兵所殺。

  一道半月刀光疾閃而過,如流星趕月橫向砍至,張衛駭得亡魂亂冒,本能豎起兵器格擋、反射性地脖子一縮。

  “鐺”地一聲大響,張衛虎口震裂,兵刃擊飛,雙手因為放開兵器不及,竟被關羽的刀勢把整個人從馬背上斜斜掀了起來。

  偏偏關羽這一刀又快又準又狠,本是算準了從張衛盔頂三寸到半尺之處劃過——劉備關照他活捉以綁到關前打擊士氣,關羽當然沒忘,所以這刀稍微砍高一點,就是逼張衛格擋,然後好將其震飛活捉。

  可惜張衛格擋時渾身瑟縮、肌肉關節無不僵硬,竟被這刀擊得渾身往上挑起數寸,結果刀麵正好磕在盔纓上。

  張衛如遭巨錘重擊,腦瓜子“嗡”地一聲,耳中十八般樂器齊響,卻似作了了個水陸全堂的道場,瞬間吐血震暈。

  關羽還微微有些緊張,用刀挑起張衛的軀體,平伸到旁邊親兵麵前:“試試他還有沒有氣。”

  親兵用手在張衛鼻端試了一下,肅然起敬地回稟:“恭喜將軍,活捉張衛。”

  關羽一甩刀,把張衛拋回空馬背上:“刀捏那麽緊幹嘛,自找的。”

  要是渾身放鬆,怎麽會傷那麽重呢?本來都算得好好的!

  關羽的語氣,儼然是一個外科醫生在吐槽病人:讓你挨刀的時候別動別動非要動!

  關醫生隻好再找幾個素材練練手感,找回被張衛打斷的手熱狀態。

  就好比乒乓球國手遇到友誼因素不得不讓球時,寧可直接發球發丟一個,也不願意讓得似是而非。因為變形的技術動作用多了吧,會影響手感和肌肉記憶。

  活捉張衛這一刀,就很敗興,很破壞手熱的狀態和肌肉記憶。

  幸好還有很多米賊騎兵排著隊等著剁呢,關羽如同一個敗興後憋著一股氣回到解剖實驗室找感覺的外科醫生,連出三十刀砍殺了三十個米賊騎兵後,終於把損失的手熱肌肉記憶找回來了。

  “將軍,他們降了!”旁邊親兵的呼喊,才把沉浸在手藝中的關羽重新喚醒。

  原來他已經帶隊衝殺了小半刻鍾了,剩下的殘兵早已被衝得人仰馬翻跪地投降。

  關羽意猶未盡地收起刀,讓幾個親兵快馬把張衛送回關。

  ……

  一個時辰後,昏迷的張衛終於被五花大綁送到了陽平關下。

  漢軍的士氣也瞬間高漲到了極限。

  “楊昂聽著,張衛所部已被我鎮西將軍全殲!張衛本人生擒在此!他命爾等投降!”

  楊昂當然不會直接因為一個昏迷的家夥就投降,但認出似乎真是張衛後,也是士氣狂泄。

  劉備讓人把張衛用冷水潑醒,又不讓他說太多話,隻是慘叫幾聲招供身份,然後就讓大嗓門漢兵喊話擾亂敵軍意誌,

  一會兒說“張衛吩咐你們回去退守漢中、通知師君快快收拾南逃,漢中也不持久”,一會兒又是各種給楊昂找台階下。

  最後,漢軍甚至還用門板頂著張衛往飛梯上衝,害得米賊士兵怕傷了主帥又不敢放箭,一度被攻上城頭。

  這些喊話內容劉備倒是沒過問,都是魯肅讓士兵喊的,魯肅也知道喊話的招降效果不是關鍵,給楊昂台階下才是關鍵。

  畢竟,就算楊昂原本就有棄關逃跑之心,他也不敢呐,萬一回到漢中被張魯清算問罪斬首怎麽辦?

  但如果是張衛在陣前吩咐他,讓他以“通知張魯爭取時間快跑”為由回漢中,那他就有怯戰逃亡的借口了。

  因為眾所周知,一旦陽平關被突破,漢中郡治南鄭縣是不容易防守的,漢中是個平坦肥沃的盆地,再無險可守。張魯如果還要繼續掙紮,還真不如往南逃到巴西的宕渠或者閬中,跟板楯蠻聯合爭取苟延殘喘。

  如此一來,楊昂的逃跑就成了“冒死通知師君”,而不是怯戰。

  果不其然,楊昂最終也隻是再拚死抵抗了個把時辰,到當天夜色徹底全黑之後,楊昂假裝派出一些斥候傳令兵,說是要去南鄭傳遞軍情消息,實則他本人放棄陽平關先跑了。

  剩下的幾百殘兵依托關牆又守了一個時辰,到深夜戌時終於發現楊昂不在,士氣徹底崩潰被完全攻破。是徐晃帶著河東兵悍不畏死最後一次蜂擁衝殺上去,最終徐晃成功先登站穩了腳跟,殺透了城樓,控製住了局麵。

  隨著陽平關大門被打開、漢軍蜂擁而入,劉備百感交集。

  粗略算了一下,漢軍居然兩天兩夜陣亡了三千人之多,殺敵卻隻有兩千多人。陽平關不愧是天下險隘,就靠飛梯木槌強攻,簡直就是拿人命填!

  這三千多人的陣亡裏,作為炮灰的河東兵就戰死了整整兩千,以至於河東兵的規模從五千人銳減到了三千人。

  而且陣亡人數裏也不都是正麵殺敵而死的,還有好幾十個是因為臨陣脫逃被督戰的後軍在陣前斬首、以明號令。隻能說廝殺實在是太慘烈了,以至於河東兵要是沒督軍壓陣恐怕早已崩潰。

  剩下那一千多陣亡,丹陽兵與幽州兵大致各占一半,兩部都死了六七百人。

  要知道劉備手下的士兵,論武藝、士氣等精銳程度,那都是遠勝米賊軍的,擱野戰中正麵硬戰,哪怕雙方都不用計謀,劉備兩萬人打張魯四五萬都不是沒可能。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陽平關一破,就憑著區區南鄭縣城,張魯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

  “大軍在關內休息一夜,好生論功行賞、酒肉款待,米賊存糧物資任由取用,勞軍三日!”劉備意氣風發地宣布。

  隻有魯肅非常冷靜,勸諫狂喜中的劉備:“將軍不可懈怠!趁著楊昂退走,趕緊分出一軍連夜沿漢水南岸,搶奪定軍山!我看過地圖,那定軍山也是漢中險要。

  占住山頂之後,整個漢中盆地才能算是真正的無險可守。我軍若不急進,明日楊昂回到南鄭、跟張魯商議後,定然會在定軍山組織起第二道防線,拖延我軍的。”

  劉備意氣風發的馬鞭凝在了空中,籲了口氣:“子敬言之有理,是我得意了,來人,讓翼德帶傷領兵,連夜先占定軍山。”

  ——

  ps:雖然兩更……但都是五千多字的,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