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遍地賊情
作者:浙東匹夫      更新:2020-10-09 16:35      字數:3658
  “我……我沒死?明明黃巾賊都破城了,怎麽還會有人救我?”

  蔣豐驚覺自己居然沒死後,強忍肋下的劇痛,掙紮著想要起身看個究竟,一解心中疑惑。

  他的身份是下密縣丞,當日城破時,與縣令張操一並遭到賊兵圍殺。他眼睜睜看著縣君被賊兵梟首,他自己肋下也中了一刀。

  隻是賊兵武藝不精,那刀是拖割而非桶刺,被肋骨擋住了。所以沒有紮到內髒,隻是在胸腹之間留下道很長的傷口,皮肉外翻深可見骨。他失血過多就什麽也不知道了,冥冥中還以為自己死定了。

  “別動,再崩開傷口你就死定了。虧得你還算年輕體壯,撿回一條性命。這麽重的傷,要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說不定就緩不過來了。”

  隨著這個聲音,蔣豐看到一個俊逸挺拔的少年文士,出現在病房門口,隨後飄然走到他麵前,揮舞著一疊他沒見過的修長糊紙方木片,在他肩頭輕輕虛按,讓他別動。

  “多謝恩公救命之恩,豐銘感五內,敢問恩公尊姓大名。在下下密縣丞蔣豐。”蔣豐連忙艱難喘息著感謝。

  “遼東長史李素。不過你不用謝我,是我家劉府君急公好義、勠力報國,率兵自遼東渡海而來,救援北海官民。”李素飄然回答,一副世外高人的淡泊之狀。

  “原來是劉府君與李侯!劉府君忠孝雙全、仁義素著,天下鹹知。李侯當世大賢,陛下嘉許為知天命,不期竟能得二位相救!”蔣豐頓時愈發感動,要不是李素按住他,恐怕就要激動過度金瘡迸裂而死。

  顯然他對李素的生平已經非常了解,李素自報官職,他卻隻以李素的侯爵身份相稱。

  李素拿他剛發明的折扇繼續摁住蔣豐:“行了行了,不必多禮,好好躺著養傷。你非要急著要報答,就介紹一下如今北海、東萊等地的賊情吧。身為下密縣丞,應該很了解情況吧。我們初來乍到,還以為北海、東萊諸縣早已被賊軍破城,沒想到居然還能趕上救幾個。”

  蔣豐也很高興自己居然還有被利用的價值,這才乖乖躺好,慢慢道來:“去年年底,黃巾主要由烏桓烏蘇挑起,盤踞於泰山山區為主。今年初春耕之後,大約三四月份時,才逐步壯大蔓延到敢剽掠其他郡縣。

  但直到五六月份,黃巾軍也是很少攻城的,隻是繞過縣城、塢堡,大掠鄉野而已,但朝廷遲遲沒有兵馬能越過泰山進剿,才越滾越大。六月底的時候,就有黃巾開始攻城。如若官軍投降,便勒索一筆財物而去,若是不降,則打破城池,肆意燒殺自取。

  如此情形,至今已有兩個月了。在下密被破之前,北海郡已有膠東、即墨二縣被屠掠,其餘縣城還未被攻打。而東萊賊禍更烈,北部沿渤海的東牟、牟平、觀陽、曲成四縣盡數遭到城破屠掠。整個東萊,僅有南側沿東海的數縣,以及郡治東萊縣還在官軍固守之下。

  至於再往西,黃巾老巢泰山郡,臨朐、萊蕪、平陽等處也都被破。隻不過,聽說黃巾把泰山作為根據,倒是不太屠城,竟然還設置官吏、統治泰山諸縣。

  而且前任泰山太守正是張舉,故而朝廷在泰山郡的官吏,在張舉謀反後有大多因為是張舉的故吏而被牽連、株連。如今泰山連個太守都沒有,隻有奉郡丞諸葛珪死守郡治奉高縣待援。幸虧諸葛珪據說頗有謀略,一時還能支持,不過上個月聽說他也因憂慮成疾,一病不起,若是他病亡,恐怕泰山全境都要落入黃巾之手。

  除此之外,樂安、齊郡、城陽三郡,也都略有損害,南邊徐州與青州接壤的琅琊郡,也有數縣被侵擾,黃巾泛濫範圍大致如此。至於再往北的平原、渤海,黃巾是不敢攻城占地的,他們怕冀州軍的麹義,隻敢去那些地方鄉下搶一把就回來。”

  蔣豐一口氣說了一大通,直到傷口隱隱作痛才不得不繼續閉嘴休息,李素倒也把青州黃巾的賊情範圍徹底了解清楚了。

  重災區三四個郡,輕災區五六個。

  等蔣豐歇息了一會兒之後,李素又問起如今青州軍各處賊首分布、各有多少人馬,蔣豐倒也一一回答。

  臨了,李素吩咐說,若是願意跟隨劉備,也可先做個向導,暫時不談官職,助劉備滅賊為先。

  蔣豐慨然允諾。

  ……

  李素回到下密縣衙時,劉備正在召集關羽、太史慈,查問沿著下密與濰水、膠水各處津渡布防的情況。

  因為目前才第一批八千人抵達,直接主動進攻是不可能的,隻有重點防禦,先把籬笆紮起來,最好連驚動敵人都盡量拖延晚一些。

  看到李素,劉備連忙放下地圖:“伯雅來得好,可問到了什麽最新的賊情?”

  蔣豐足足昏睡了兩天兩夜,所以此時此刻,已經是劉備軍登陸後的第三天上午了。隻是因為附近還沒抓到什麽高級官員或者賊軍將領,所以劉備對於青州腹地的情報還是不太了解。

  李素“啪”地打開折扇,一邊驅散農曆八月的秋老虎暑熱,隨後用扇子在地圖上指點,先把剛才蔣豐說的賊情禍害程度大致複述一遍,然後又補充道:

  “聽說如今青州黃巾號稱四十萬眾,不過都是連帶著老弱婦孺百姓在內的,青壯最多十餘萬。東萊境內,主要是兩家,最大一家是管亥,北海豪族出身,卻自甘組賊為逆,有青壯戰兵萬餘人,婦孺人口總計五六萬,如今應該是在圍攻東萊郡治。

  另一家是海寇管承,也是北海管家人,跟管寧同族,此人字義應該見過,是盤踞沙門諸島的大豪,眾三千餘戶,不過這三千戶人口總數卻不足萬人。

  因為多是身負斬刑重案的亡命徒,流竄到沙門島躲避,這些人多半孤身一人沒有家眷,最多是從大陸掠奪些少婦供其淫樂,但不會娶妻。故而兵力雖少,卻很難纏,人人悍不畏死。

  北海本地,有黃巾渠帥張饒,也是青壯戰兵一兩萬、百姓五六萬口。

  再往東還有盤踞泰山、濟南的烏蘇,嫡係騎兵兩千人、步卒近兩萬、人口十餘萬,是青州最大的賊首。而其餘諸賊,分為兩類,一類是名義上就尊奉烏蘇、也打出反朝廷旗號的,如昌豨、吳敦、尹禮,這三家合起來有三萬戰兵、十餘萬人口。

  另一類是趁著烏蘇禍亂地方,起兵劃地自守、悶聲掠奪而不反朝廷的,以臧霸、孫觀、孫康為首,也是三四萬戰兵,十餘萬人口。其餘小賊便不值一提了,往往也就是依附這些巨寇。”

  曆史上曹操來對付青州黃巾的時候,青州兵已然蔓延到了“青壯三十萬、戶口百餘萬”的恐怖規模了。而劉備眼下遇到的,僅僅是“青壯十餘萬、戶口四十萬”,顯然是因為他來得早,青州兵才發展了大半年,沒有徹底糜爛開來。

  劉備對著地圖大致做了些標記分了分類,已經有了打算:

  “如此說來,咱要直接麵對的,首先是張饒,其次是管亥、管承,一共賊兵三萬,百姓算十五萬。破了這三家,就能徹底平定北海、東萊二郡。

  至於再往東,要對付烏蘇為首的死硬叛軍,就要做好跟六萬敵軍作戰的準備,而臧霸孫觀等三萬餘眾則有可能看戲,說不定可以穩住或者拉攏。”

  滅三萬,破六萬,拉攏三萬,總計十二三萬規模的叛軍,被劉備大致分類得明明白白。

  眼下站穩腳跟第一步,先把名不見經傳的張饒立刻滅了。

  想到這兒,劉備便問道:“既然北海賊首是張饒,前天我軍奪回下密時殲滅的那數千賊軍,就是張饒的下屬了?雲長,拷問俘虜時怎麽沒問出來?”

  關羽連忙表示再去拷打一番,幾分鍾後就幹淨利落回來複命:

  “大哥,他們也沒說錯,那日被我們擊潰的那股黃巾,首領叫張晨。我剛才又痛打俘虜們一頓追問,他們才說那張晨名義上奉張饒為主。但實則黃巾軍製鬆散,張饒也不管他們,隻是劃分地盤各自搶掠。”

  劉備點點頭:“既然奉主,哪怕平時不管,友軍被殺敗之後怎麽可能不管?想來眼下那張饒也該知道下密被我軍收複了。他要是想來報仇,差不多該從壽光、都昌、乃至郡治平壽趕來了。他要是不敢主動強攻,我們也要去找他。立刻讓斥候加大搜索。子義,你熟悉周邊地形,這事兒你負責。”

  “是!”太史慈興衝衝地去了。

  這次因為海船不足,劉備大軍分三波渡海,所以前軍帶隊的主帥隻有熟諳水戰的關羽。而張飛要壓陣中軍、趙雲殿後。

  趙雲不在,負責騎兵斥候的任務,隻能交給熟悉地形的太史慈全權負責了。否則以他一個曲軍侯的身份,獨當一麵、直接向劉備匯報,還是有點不夠資格的。

  太史慈也知道機會難得,愈發要好好表現。

  大軍又修整布防了一天,次日一早,太史慈就帶著很多周邊的軍情態勢信息回來了。

  “稟主公,張饒果然已經擔心被我軍各個擊破,把平壽、壽光諸處的黃巾賊收攏回來,到都昌囤駐,於城外紮營。但張饒也懼怕我軍勢大,不敢進攻,似乎是在都昌等候局勢變化,想接應管承、管亥東撤。”

  都昌縣在濰水以西十幾裏,與下密算是隔濰水相望(下密在濰水與膠水之間,濰東膠西)

  劉備微微一愣:“他想等管亥、管承夾擊我?管承應該是等不到了,他既是海寇,就算事有不諧也能坐小船躲回沙門島,應該不怕圍剿。

  管亥要從東萊回返,怕是行軍沒那麽快。黃巾都要拖家帶口,日行三十裏就不錯了——往東派出的斥候,可有發現管亥軍向我靠攏的消息?”

  太史慈:“我親自帶斥候,一直深入到膠東、掖縣哨探,都未發現管亥軍主力。想必管亥要麽還不知道我軍已經在截濰水圍剿,要不就是還沒走過曲成縣和陽丘山區。”

  劉備聽到這兒,果斷一擺手:“那就正好,不能等了,雲長,你明日親統大軍主動出擊都昌,限你兩日內擊潰張饒,再回頭沿河以逸待勞等候管亥!”

  ——

  ps:今天下午有推薦位,所以今明兩天有加更。一會兒下午五點前還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