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繡娘(37)
作者:玫瑰悠悠      更新:2020-02-29 21:11      字數:2093
  快穿之愛憐最新章節

  “憐兒從未想過來認親,因為憐兒從不知道父親你是不是歡迎憐兒的出生,母親雖然並未被於慶安玷汙,可是畢竟名義上也做過別的男人的妾氏,名聲上也怕皇家不接受,這麽多年來,我們母女也就不再想著有認親的機會了,隻是昨夜憐兒忽然間心有所感,把這件事告訴了夫君,夫君知道父親你病重,說憐兒應該讓您知道您還有一個女兒,這件事情,您應該知道,所以憐兒今日便來了,卻並非為了公主的身份,憐兒還是原來的憐兒,父親不必恢複憐兒的身份,就這樣挺好的”愛憐對他並沒有什麽親情,他隻是借給了娘親一個小蝌蚪罷了,僅此而已。

  “這些年苦了你們母女了,既然你們不想再恢複身份,那就這樣吧,皇家之地,事非本就多,離開這個事非之地,也未嚐不是好事,秦毅也是個好的,你們夫妻這麽多年來一直恩愛如初,這個朕也是知道的,不過無論如何朕也要補償你的”皇帝對秦毅一直都很是滿意,女兒能夠嫁給他,也是很不錯了。秦毅不納妾目前也是讓皇帝比較滿意的一點,哪個當父親的都不喜歡有別的女人和自己女兒爭丈夫。

  於是,沒有幾天便傳出了最新的消息,秦毅因戰功赫赫被封為衛國公,世襲三代,而愛憐的名字也將會記入史書中,隻是目前沒人知道愛憐的真實身份,已經被皇帝親自吩咐史官,把這些事實記入了史書當中,他的血脈,他的後人不能不被人知道,所以這世上目前隻有五個人知道這件事,王氏、愛憐母女,秦毅、皇帝和那個史官。

  皇帝終於在愛憐見過他那次之後的二十多天後駕崩了,臨終前,他的兒女以及眾位文武大臣都在跟前,還有愛憐,她看到了皇帝閉上眼睛前,看了她一眼,那一眼有一絲不舍。

  愛憐這時才感覺到了血脈當中的那一絲牽掛,眼睛不知不覺便紅了,當所有人大哭時,她卻在那裏無聲的掉淚,那是她這具身體的親生父親,雖然一直沒有相認,但在相認後,他想極力地補償他們,秦毅已經封為衛國公,可以世襲三代這樣的榮耀,一處封地,還有各種封賞……躺在病床上的他,隻能在最後的日子裏,竭盡全力地補償她。

  他一直是個好皇帝,是個勤政愛民,兢兢業業的明君,他的兒女雖多,但卻沒有人為爭儲大打出手,雖也有些小矛盾,但卻有兄弟之情,太子可以順利接取皇位,而不必為爭儲鬧得血流成河,他的女兒們沒有被和親的,嫁的都是當時的青年才竣,人中龍鳳,雖然也有些表裏不一的,但是他這個做為父親的,卻已經盡力為她們安排好她們的一生了,隻有她一直在他的羽翼之外生活,直到最後這幾天才相認。

  皇帝是遺憾的,對於這個女兒,雖然相認的太晚了,可是那種血脈中的聯係,讓他想極力去補償,卻有些力不從心了。

  那一眼裏麵的東西太多太複雜,愛憐看著閉上眼睛的那個老人,淚水已經在她麵前的地麵上聚起了一小汪,她有些後悔沒有早些相認了,讓這個老人帶著些許遺憾離開了,在她心裏,他隻是一個年老的父親,而非皇帝。

  秦毅悄悄地握住了她的手,給她無聲的安慰。

  新皇是秦毅最好的朋友之一,愛憐曾經見過他,便是第一次見到秦毅的那家小酒館裏麵那三個人中的那個不認識的。

  在愛憐收到的記憶當中,並沒有新皇的樣子,大多的記憶都在劉雲曼那邊,尚書府中,以及尚書府的後宅,而這個男人現在是他的皇兄,她是沒有人知道的皇妹。

  秦毅和愛憐在成親第六年的時候,救下了一個死了丈夫的孕婦,並把她收留在府中,沒想到生產那天,女人血崩而死,留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兒,於是夫妻兩人便收養了這兩個孩子。

  兩個男孩兒,一個喜文,一個喜武,兩個孩子都是愛憐自己啟蒙的,她有著現代的知識,以及這麽多年積累的學識,喜文的兒子,不讓他如同現在的儒生們那麽死板教條,教他人生的道理,靈活地掌握著所學的知識,遇事學會思考,當他十二歲進入皇家書院中學習時,卻是讓那些大儒們喜愛異常,同時被兩個大儒收為弟子。

  而喜武的兒子,除了要完成基礎的文化知識外,學武的基礎是愛憐幫著打下的,然後剩下的便交給了秦毅,十七歲時定親,同時入伍參軍,十八歲時成親,然後也隨著秦毅南征北戰,掃平反賊,守護邊境。

  兩個兒子後來一個入朝為官,清正廉明,對政事遊刃有餘,辦事能力極佳,深得新皇賞識;一個驍勇善戰,兵法韜略用得出神入化,是為帥才,繼秦毅之後,也成為了大將軍。

  新皇在登基後,做的也不比先皇差,整個國家吏治清明,百姓得以修養生息,雖然邊關每隔幾年總會有鄰國的騷擾,可是他們還有秦毅這個衛國公,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小兒子秦浩保家衛國之能,一點兒不比秦毅差。大兒子秦峰,高中狀元,也入朝為官,能力卓越,步步高升。

  秦家男兒是京城中高門大戶爭搶的女婿人選,兩個孩子都是高大英俊,又成就非凡,秦毅和愛憐把他們教養得非常好,一直到他們的孫子孫女們也都一樣,秦家的家風正,多少年來,在這個國家都是人人知道的。

  秦家也因此傳下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便是不納妾,愛憐從小的教育,讓他們知道,兒女不必太多,隻要有出息,一個足矣。

  秦家從未傳出過後院陰私醜事,家庭和睦是國朝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引得許多官員家都願自家的女兒嫁入秦府,當父母沒有人希望有別的女人與女兒一同服侍一個男人,每天不是爭寵,便是打壓妾氏,還要教養丈夫與別的女人生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