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被拐的女人(41)
作者:玫瑰悠悠      更新:2020-05-21 19:08      字數:2116
  在她養胎的時間裏,愛憐留在瓦河村的太陽能無線監控攝像頭也發現了還有人潛入村子裏。結果,他們發現除了村口的石碑上刻有‘瓦河村’的字樣外,其餘地方全部已經被夷為平地,後山處突然聳立起一個高高的牌坊、一個廣場以及幾十座墳墓。

  那些林立的墓碑讓來人感覺汗毛直立,他們是知道這裏曾經是一個人數不少的村落,他們曾在這裏呆過一段時間,與這裏的村長做過交易,可是短短不到一年不見,這裏的一切居然消失了,原來房屋的位置已經長出一些雜草,呈現出了荒蕪的跡象。

  他們已經不顧回頭需要走夜路了,連夜離開了這裏,他們似乎已經聽到了刮過的夜風中伴隨著低聲的呢喃和哭聲,讓人頭皮發麻。

  夜路不好走,半路上一個人因為視線不好和太過緊張掉下了懸崖,其他人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停車場,急匆匆地駕車離開了。

  他們發誓,這輩子也不會再來這裏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愛憐已經匿名報警,把這些人販子的行蹤透露給了警方。

  警方抓捕了這些人,也根據這些人的供述找到了瓦河村,看到本應該雞鳴狗吠的村落空空蕩蕩,那些房屋建築牛羊雞鴨也全都消失不見了。

  他們來到了後山,看著一個個墓碑上的碑文,這才知道,這裏原本就是一個人口販賣的賊窩,隻不過所有村民卻全部神秘消失了。

  警方現場勘察,除了還有一部保護很好的固定電話外,再無什麽線索,這些村民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一村那麽多人,都哪裏去了?

  這件事情性質很嚴重,被上報到了上級部門,上級下派了調查組,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調查。

  可是除了村落消失的時間可以肯定與那次大規模被拐兒童送回事件是同一時段,或許它們之間有著密切聯係外,沒有一點點其它的線索。

  那些曾經被愛憐放出去的還保留著人性的瓦河村村民也被找到,但是他們的記憶全部被修改過。

  調查組的人無論用什麽方法,這些村民們也隻說‘自己都不清楚怎麽離開瓦河村的,但卻不想再回到那裏’。他們沒有犯法,哪怕經過測謊機的測試,也可以證實他們沒有撒謊。

  這些人終究被放了回去,瓦河村事件成了一個謎。

  調查組最終什麽有用的信息也沒有得到,隻能放棄,他們沮喪地離開了瓦河村,這件事情做為秘密卷宗被專門存檔。

  愛憐在兒子百天之後,給他起了名字,並上了戶口,他叫方雲霄。

  時間過得飛快,大雜院裏的熱鬧每天都有,愛憐在這裏過得也挺舒服的,每天不用擔心會孤單和寂寞,總有些事情讓你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

  就這樣,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新屋入住的時候。

  愛憐搬家的這一天,街坊鄰裏的都來祝賀,張阿姨夫妻與被兒子接回來的楊奶奶老兩口在愛憐家的院子裏慢慢參觀著。

  還有隔壁小姐姐和她的新室友,楊俊暉一家三口,就連對麵那對冷漠的夫妻也領著孩子帶著禮物來了,他們家的小蘿莉和幾個小夥伴兒們在院子裏麵都玩瘋了。

  這裏居然還有秋千呢!這是小姑娘們的最愛,那上麵還纏著花枝,可真漂亮。

  二層的中式建築,古風古韻中夾雜著現代的元素,它們完美融合在一起,讓建築即不顯得太過古老壓抑,又沒有失了古風。就連楊奶奶、楊爺爺這樣的老一輩知識分子都對此讚不絕口,直說這裏簡直是太有韻味了。

  愛憐古今中外的世界經曆過不少,又兼備著各種技能,見識自不是這些人能比,所以院子的設計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了一部分內涵。

  原來的房東送上禮物,別的大雜院裏也來了一些鄰居,大家的禮物不貴重,也隻是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而已。

  愛憐在院子裏麵擺上了茶點招待大家,並在院子裏麵支起了烤肉架,喜歡什麽吃什麽,大家三人一堆,五人一夥兒的,在院子裏麵很是自在。

  就連幾家大雜院的房東也都來了,他們與愛憐交流著房子的重建與裝修,愛憐也不敝帚自珍,對此知無不言。

  她看得出來,那幾個房東似乎對重修院子已經動了心。

  愛憐是希望他們把自己的院子都收拾一下的,不為別的,如果大家的院子都建的這麽好,甚至形成一條古風街巷,那麽動遷的可能性就會無限低。

  畢竟是一片的大雜院,外觀看上去真的不怎麽好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老祖宗的東西全都破爛不堪,那麽真的就有可能全都被拆除了。

  再想在這樣的位置買到這麽大的院子,需要付出的就會是個天文數字,而且也得有才行啊!

  這些房東出租房屋這麽多年,他們並不缺錢,問了愛憐重建及裝修的費用後,他們真的起了這樣的心思,價格是他們可以承受得住的。而且重建以後,也可以改成民宿,繼續錢生錢,並不耽誤賺錢。

  可是,一些租戶可能就要去別的地方租房子了。因為民宿的價格肯定不是他們能接受的了。

  愛憐雖然心底裏有這樣的想法,但她卻不會表現出來,因為那樣的話,她會把這些鄰居都得罪死。

  幾個房東們聚成一堆兒討論著,集思廣議:可以重建成古風的賓館、民宿、家庭式公寓,但前提是不能超過三層,因為樓層太高,政府很有可能會覺得這裏的古風並不純粹,如果真動遷的話,所得價值並不如這樣重修利用價值更高。

  他們同樣要學習愛憐這樣,把這些有曆史價值的建築材料都收集起來,添加到後來的建築當中,讓它增加一些曆史底蘊。

  這些房東們並不傻,當然知道這樣的破爛院子,未來也隻有拆遷一途。但是如果他們齊心協力把這裏建成一條古風特色的街道時,存留的機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