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世界第一家石油公司(《夢想充電站》求收藏)
作者:無人車來也      更新:2020-03-17 10:19      字數:3018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

  無人車來也短篇小說《夢想充電站》,求收藏!

  ——————————

  晚上,沈笑夫覺得有趣,又打開《汽車的故事》,翻看另一篇文章《世界第一家石油公司》:

  *********

  世界第一家石油公司,是1855年成立於米國康涅狄格州的賓夕法尼亞岩石油公司,後來“脫胎”為以勘探和開采石油為主要業務的塞尼卡石油公司。

  米國東北部的賓夕法尼亞州,有一條河流叫“石油溪”。

  許多年來,河上漂流著一片片黑糊糊的原油。

  當地的印地安人在河邊挖坑采油,用於給牲畜治病,或點火把照明。

  1849年,有一個叫塞繆爾·基爾的人把他父親在石油溪下遊的阿勒格尼河邊打的鹽井中滲出的原油。

  塞繆爾·基爾取樣送給了米國化學學會主席詹姆斯·布思教授,在實驗室裏蒸餾出了可以點燈的煤油。

  基爾按照布思畫的草圖,製作出第一台蒸餾釜,開始生產燈用煤油,並按每加侖1.5美元的價格開始出售。

  隨著米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有人琢磨著商業化開采那裏的天然石油。

  1851年,畢業於達特茅斯大學的弗朗西斯·比特利·布魯爾博士回到“石油溪”上他的老家泰特斯維爾。

  布魯爾雇了一名當地的農民為他挖坑、開溝,把天然油苗冒出來的原油引到大油池裏,每天大約可以采集到18加侖。

  第一年,他采集的原油大約有1095加侖,供給他父親的木材廠做照明和潤滑機器。

  布魯爾覺得這種石油可能有更大的用途,就取了一瓶油樣,當禮物帶回達特茅斯母校去看望老師克羅斯比博士。

  克羅斯比和達特茅斯化工學院的奧利弗·希伯德對油樣進行了分析,發現從中可以提煉出燈油。

  這年夏末,另一位達特茅斯人,紐約律師喬治·比斯爾親自來到泰特斯維爾,這是1854年夏天。

  喬治·比斯爾和喬納森·埃弗勒斯考察了石油溪附近幾個石油泉,同正在這裏雇人挖坑采油的安吉爾進行了交談。

  安吉爾認為石油產量小,不賺錢。

  他倆認為有可能把產量搞大,值得一試。

  他們從老布魯爾手中買下了泰特斯維爾附近的希巴德農場,以5000美元的代價,把賓夕法尼亞州西北部的幾處天然油苗全都囊括在手中。

  他們共同發起,於1854年12月30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石油公司——紐約賓夕法尼亞岩石油公司。

  要搞石油,就要大量吸收投資。

  紐約州的法律規定,合夥人共享公司的市值和債務,其他投資人不行,無法吸收其他人的投資。

  於是,他們隻得到另外的投資更自由的地方去辦公司。

  最後選中了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

  這是一個新興城市,當時隻有4萬多人口,卻有一座知名的大學——耶魯大學。

  公司需要發行股票,但是當時人們對石油還相當缺乏認識,動員人家來購買股票並不容易。

  比斯爾和埃弗勒斯會見了紐黑文市gs銀行的總裁詹姆斯·湯森。

  湯森表示他可以投資,但是要得到比較可靠的評價,隻有達特茅斯大學的化驗他不太放心。

  他們把耶魯大學教授小本傑明·西裏曼請來幫助分析原油。

  1855年4月16日,小西裏曼拿出了報告,結論是:這種來自賓州venango縣的原油,可以煉製出高質量的燈油,而且成本不高,對前景作出了樂觀的預測。

  於是,他們就在康州注冊公司,注冊資本30萬美元,把名稱改為康涅狄格賓夕法尼亞岩石油公司。

  他們三位紐約發起人保持控股,由小西裏曼當總裁。

  公司開始運營了。吸取前人的教訓,挖坑采油的坑挖得深了一些。

  然而,成本高了,產量卻不高。

  盡管每桶原油賣到20美元,公司卻處於虧損狀態。

  1856年,比斯爾在紐約看到一張廣告,說基爾燈油的原料來自400英尺地下。

  他知道基爾搞煤油靠的是鹽井中出來的原油,因此他主張用鹽井鑽機來鑽井采油。

  這又要一大筆錢。

  比斯爾和埃弗勒斯找到紐黑文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泰南,用石油泉的地產作抵押,讓泰南出錢在一年之內鑽一口井。

  泰南指出,身為律師,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土地交易合同上賣方布魯爾和沃森沒有簽字,萬一他二人死亡,將來是打不清的官司。

  1857年米國經濟不景氣。泰南無法履行自己的承諾。土地合同回到了康涅狄格賓州夕法尼亞岩石油公司手中。

  合同必須趕快補簽,而公司董事會裏沒有人可以去泰特斯維爾。湯森正為此犯愁,遇見了德雷克。

  愛德溫·德雷克。他當過輪船上的水手、旅館的服務員、幹貨店售貨員,代售過火車票,最後成了紐約-紐黑文鐵路的列車員。

  德雷克對泰特斯維爾的石油也很有興趣。

  他把畢生的積蓄200美元投入到湯森的石油公司,並成為公司的一名董事,受湯森的派遣,到泰特斯維爾去補簽土地合同。

  這是1857年的12月。

  德雷克很順利地辦完了事。

  既然公司要搞石油,他就去現場做了一番調查,實際考察了石油泉,了解為什麽產量那麽低,然後又專程去匹茨堡附近的井鹽區,看人家怎麽鑽井。

  回到紐黑文,他向公司領導作了匯報,肯定在那裏開采石油大有前途。

  這時,湯森和他的紐黑文同伴們合夥,於1858年3月23日把公司改組為塞尼卡石油公司。

  正是這家公司主持了美國第一口油井的鑽探,開辟了石油工業的新紀元。

  那為什麽取名塞尼卡呢?因為他們要開發的這個地區,當時是印地安人塞尼卡部落的地盤。

  1858年5月,德雷克以塞尼卡石油公司“總經理”的身分回到泰特斯維爾,主持那裏的勘探和開采。

  湯森給他來信,信封上寫的是“eldrake”,從此,當地人都叫他“德雷克上校”。

  德雷克選中的找油點是1853年布魯爾雇人挖的出油坑。

  他加以修複,每天可以出10加侖油。他買來一台6馬力的蒸汽機和鍋爐,建起了機房,豎起了井架。

  從8月中旬開始,張羅這件事。他雇用有經驗的鐵匠威廉·史密斯給他打井,日薪2.5美元。

  直到1859年2月份才開始鑽井。鑽井進行得並不順利。

  所鑽的井離石油溪河邊隻有150英尺,一邊鑽,一邊有水往井裏滲流,並把沙子帶了進來,用泵抽也不解決問題。

  德雷克冥思苦想,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找來一根10英尺長的鑄鐵管子,在井上架起木頭架子,人工在架子上用大錘把管子往地下打。

  第一根管子打碎了,接著再打第二根,直到打穿滲水地層。管子成功地封隔了水,使鑽井得以繼續進行。

  這就是後來的“下套管”。鑽井進展緩慢,平均每天隻是3英尺,到年底才鑽了不到40英尺,錢已經花掉2490美元。

  紐黑文的公司再也找不到新的投資。

  7月間,湯森命令德雷克結賬,告訴他塞尼卡石油公司公司不再給錢了,把鑽井隊辭掉。

  但德雷克很有信心,“公司不幹我幹”。他從米德維爾市的銀行貸到了500美元,繼續鑽進。

  1859年8月28日,史密斯終於意外地發現井眼裏居然有了深褐色的液體。

  那不是石油嗎?他急忙把德雷克叫來。

  他們安裝了手動泵,抽出了原油。

  這就是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口商業性油井。

  這裏誕生了美國和世界的近代石油工業。而此時我國正值清朝末年,近代工業少幾乎是一張白紙。

  隻到1878年,才在台灣苗栗打了一口油井外,而延長油礦直到1907年9月10日才完成鑽井,生產原油。

  塞尼卡石油公司在關鍵時刻決策錯誤,放棄了對德雷克的支持,白幹了一場。

  據說,塞尼卡石油公司的不少人後來轉向煙草業了。

  *********

  看完之後,沈笑夫關燈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