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汽車產業升級大考(下)
作者:無人車來也      更新:2020-02-29 21:10      字數:2311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

  這時候,沈笑夫繼續閱讀《汽車產業升級大考》:

  ************

  【新環境下的汽車產業出路】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連續三年蟬聯世界第一。

  在享受汽車大國盛宴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汽車產業散、亂、弱、小的格局仍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突出表現為:

  產業集中度低,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國並未產生與之相稱的大汽車集團;

  自主品牌影響力較弱,沒有創造出知名的全球品牌;

  產能過剩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產業技術升級的速度還不夠快。

  而且,汽車產業升級同時麵臨著加快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產的問題,傳統汽車的節能要加快研發,新能源的電池電動車等三電的體係也要有所發展。

  因此,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汽車產業怎麽升級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在這樣有利的新環境下,汽車產業的出路在哪裏?

  對此,華國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公司李總經理提出以下三條建議:

  第一,大力推動產業戰略重組,提高汽車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由於企業的所有製和區域管理等問題,沒有哪一個企業會主動被整合,跨區域的整合更涉及地方政府的幹預.

  建議發改/委、工信/部加強產業的高層規劃,並與國資/委共同推進汽車集團的跨地區、跨所有製整合,實現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有效積聚,避免重複投資、重複建設,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同時,嚴格新企業、新項目審批,暫停對已在華國境內建立一家合資生產企業的外資企業再次申請合資項目的審批;

  對合資企業新項目,進一步強化外方對自主體係在技術支援責任方麵的要求。

  第二,進一步加強自主品牌建設。

  目前,各汽車企業集團一邊高調談自主,一邊積極搞合資;就連業界堅定的自主派,受眼前經營的壓力和利益驅使,也在尋覓合資的對象和機會。

  在我國目前的汽車產業體製下,沒有國家的統籌設計和製度保障,自主品牌健康成長的曆程將更加艱難。

  在產業政策方麵,建議將自主產品銷量和自主品牌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約束性指標。

  在企業領導班子的評價方麵,建議國資/委將自主品牌的份額和競爭力作為考核指標。

  在製度和政策方麵,進一步扶持自主品牌的發展。

  國家已經出台《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建議製定更具有操作性的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執行力度。

  第三,進一步加快汽車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為擺脫對資源短缺的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有效應對日益嚴格的節能和排放法規要求,保持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及消費大國紛紛製定了co2排放戰略。

  為此,李總建議,要認真研究適應我國國情和企業發展的技術戰略和技術路線。

  一是要繼續鼓勵減少燃油消耗的路線。

  目前,盡管我國混合動力、電池、電機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受電池續航裏程、車輛製造成本、回收利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等因素限製。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燃機仍將占據主導地位。優化熱動力效率、降低摩擦、優化動力總成標定將仍是提高內燃機排放技術的重點。

  二是進一步加快新型動力係統研發的路線。

  電池、電機和電子控製技術是決定我國電動汽車自主發展取得成功的技術關鍵,國/家應重點支持研究開發下一代新型動力電池,突破性能、壽命、成本及係統集成等製約動力電池規模應用和產業化的技術瓶頸。

  【機構視點: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預測】

  民祖證券: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不溫不火過一年”。

  預計國內汽車銷售量同比增幅≤10%,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左右,國產汽車價格下降2%。

  經過2008、2009年的高速增長,特大、一線甚至二線城市汽車保有量增速太快,城市交通、汙染等問題十分突出,消化過程需要2年多的時間,二、三線及農村市場需求不可能填補。

  2012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購行列。

  預計2013年國內汽車銷售增長率在13%左右。

  經過2-3年的消化,城市道路擴展,交通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別是二、三線及農村市場需求擴大,環保要求的排放水平快速提高,呈現剛性需求特征的更新需求占比越來越大。

  2012年汽車行業政策趨向包括:首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規劃”下半年將推出,具體的政策會有一些出台;

  其次,更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購行列;

  再次,校車方麵的政策會很快陸續出台,提升客車業業績。

  深銀萬國:預計“十二五”期間汽車產業將發生重大變化。

  其一是,產業轉型升級:行業將從製造組裝轉向研發,整車出口及新能源汽車比重將逐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也將逐年提升。

  其二是,產業鏈價值將發生變化,從整車製造轉向銷售及售後服務等。

  隨著行業增速走平,企業將由平均化走向集中化。

  2012年行業外圍環境好於2011年:政策微調、cpi、ppi回落,刺激汽車政策退出效應遞減等都有利於2012年汽車需求的增長。

  鍾信建投:行業新增長和競爭中樞已形成,2-3年內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降低;

  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具有可預見性和平緩的特點,同時主流公司的pe、pb估值也已大幅降低,這些因素使回歸絕對估值、優選核心優質資產的策略具有可操作性,並可能在流動性偏緊持續、風險厭惡情緒上升的格局下以拙製巧。

  中重卡已見到長周期頂部的可能性較大,行業盈利能力將持續受到產能滯後釋放的抑製。

  狹義乘用車中樞下移,盈利對公司綜合競爭力的要求更高,邊緣資產(弱勢公司)將長期缺乏盈利機會。

  行業盈利能力可預見的平緩回落及公司盈利能力分化擴大化、長期化,使周期策略或簡單看空看多行業的策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