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書山有路勤為徑
作者:無人車來也      更新:2020-02-29 21:09      字數:2386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

  在熱烈的掌聲中,王明偉同學從講台走了下來,坐到前排位置。

  這時,王老師笑眯眯地走上講台,手裏揚了揚一本雜誌。

  同學們感到疑惑,這是啥呀?

  王老師掃了大家一眼,開口道:

  “剛才王明偉同學現身說法,談了自己的經驗,我相信對大家會很有幫助。

  備戰一門門技術活,備戰駕駛學科冬令營,我們要借鑒王明偉同學的經驗,還要借鑒其他選手的經驗。

  這樣,我手裏有一本2009年第6期《成才與就業》雜誌,這裏一篇孔煦好撰寫的《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光和熱》的文章,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下麵,我來給大家念一下這篇文章。”

  說到這裏,王老師再次揚了揚手中彩色的雜誌,笑看大家,然後開始朗讀文章:

  丁俊強,一個19歲的小夥子,上海市南湖學校第二分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三年級學生,如今,他在該校與上海通用汽車合作的校企合作項目“通用asep班”中繼續學習。

  今年3月,丁俊強將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星光計劃”第三屆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

  最近幾周,他正在進行著最後的衝刺準備。

  【在老師眼中:一個樸實、懂事的好孩子】

  在進入南湖二分校學習之前,丁俊強一直在安徽念書。

  他從小就對修車子十分感興趣,他告訴筆者,小時候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他就跟著一個修大巴的師傅學習修車。

  漸漸地,他掌握了拆輪胎、打氣、換輪毅等簡單技術,也喜歡上了這個行業,當一名技術出眾的汽車維修技師成了他的理想。

  被上海市南湖職校第二分校錄取後,丁俊強十分高興,也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王華老師是俊強的班主任,他告訴筆者說:“這孩子雖然比較內向,但很懂事。”

  平日裏,丁俊強總是穿著校服,從沒見他買過一件新衣服。

  上完實訓課,衣服上總會沾染油漬,不少同學會把髒衣服帶回家讓父母清洗,而丁俊強每次都是自己料理這些“家務事”。

  俊強說:“在老家的時候,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兒自己幹的習慣,所以現在獨立生活也習慣了。”

  丁俊強不僅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強,在學習中十分刻苦,而且非常樂於助人。

  在班級裏,丁俊強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還主動幫助那些成績落後的同學。

  記得有一次期末考試,丁俊強發著高燒,自己要複習迎考,還不忘輔導同寢室的同學複習。

  結果,那位同學考試成績取得了較大提高,這讓丁俊強感到十分欣慰。

  【在同學眼中:一個踏實、勤奮的好榜樣】

  王梓宇是丁俊強的好朋友,說到“鐵哥們”,他激動地說:“他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王梓宇回憶道:

  “記得剛入校時,我們有一門電子電工基礎專業課,俊強學習這門課好像比較吃力。

  於是,我們每次放學後,都能見他捧著幾本教科書直奔自修教室,到寢室熄燈時才捧著書回來。

  第二天一早,他又是寢室裏第一個起床的,問他為什麽早起,他說早晨背書效率高。

  結果,一學期下來,俊強這門課的考試成績比我們都好。”

  勤奮,這是丁俊強的老師和同學們對他一致的評價。

  因為勤奮,丁俊強才能在各項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

  同班的小劉同學談起丁俊強時說:“雖然俊強不善言辭,但隻要是交給他的任務,他總會二話不說盡最大努力去完成。

  【自己眼中:需要不斷磨煉與提高】

  丁俊強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一流的汽車維修技師,他說自己很幸運能到上海接受專業教育。

  雖然三年的學習生活很辛苦,身邊缺少父母的關愛,但丁俊強認為這是對自己最好的磨煉。

  即將在今年6月畢業的丁俊強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為更多的人送去平安。

  他說:“汽車維修工是一個平凡、普通的職業,但每當我想到,自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零件都將關係到客戶的生命安全時,我就覺得身上的責佃持別重。我必須通過不斷實踐與磨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近幾個月,為了備戰上海市“星光計劃”第三屆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丁俊強可是忙壞了,每天都訓練到很晚才回寢室休息。

  丁俊強說,學校推薦他參加比賽是對他的信任,他一定不負眾望,爭取在這次比賽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丁俊強所在的“通用asep班”是南湖二分校校企合作班,如果順利的話,他畢業後將被推薦進入上海太平洋金沙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工作。

  丁俊強坦言,他將珍惜這次寶貴的工作機會,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光和熱。

  朗讀完後,王老師說:

  “丁俊強和王明偉同學一樣,都是勤奮好學的學生!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麽?

  是勤奮。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

  屈原很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每天放學後很晚才回家,姐姐問他去哪裏了,他隻是笑卻不回答。

  原來,屈原到洞裏讀書了。

  後來姐姐發現了,問他為什麽不在家讀書?

  屈原說學校不讓讀書,而且在洞裏讀書真是太美了。後來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個洞叫做“讀書洞”。

  王獻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

  他從小就對書法產生了興趣,所以他六七歲就開始認真地練字。

  過了一段時間,王獻之覺得他的字和父親的差不多了,於是拿著自己寫的‘大’字給父親看。

  王羲之看後什麽也沒說,提筆在‘大’字上加一個點,變成了‘太’字。

  王羲之又把這‘太’字拿給母親看,母親說這個‘太’”字上的一點寫得還不錯。

  王獻之沮喪地走到父親那兒,父親帶他走到院子裏的個水缸旁邊,說:‘隻要寫完這缸水,你就知道了。’

  王獻之恍然大悟,原來寫字的秘訣就是勤學苦練。

  後來,王獻之終於成了著名的書法家。

  這就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說:‘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我們要想在冬令營折桂,唯有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