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保時捷的名字是怎麽來的(下)?
作者:無人車來也      更新:2020-02-29 21:08      字數:2413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

  沈笑夫繼續閱讀:

  ……

  【戰火紛飛】

  一戰之後的德國政府本來也有小型車計劃,無奈困難重重,難以推行,即便到了希te勒上台,以他的獨裁力量強行推動,此事進展也並不大。

  德國官方所任命的設計師,正是保時捷博士。

  然而,早就為小型車大聲疾呼的保時捷博士的計劃為什麽不能順利推行呢?

  缺錢。

  獨裁者要求保時捷博士開發一種售價不高於1000馬克的小型車,並承諾不用擔心虧本,因為他會以國家的名義提供大量補助。

  博士經過計算發現,最低成本都不低於2000馬克,而德國官方許諾的補助又遲遲不到位,開發進度自然極為緩慢。

  直到差不多4年之後,才造出第一批原型車。

  其他汽車廠商,比如戴姆勒-奔馳對這頭一批的原型車隻有充滿醋味的評價:

  長相怪、醜陋不堪。

  不錯,這就是後世名車甲殼蟲的起源。

  德國政府倒是甚為滿意,立即啟動了生產這種大眾汽車的工廠建設計劃。

  經過多種方式篩選,工廠廠址定在了沃爾夫斯堡,也就是今日大眾汽車集團總部所在。

  動用了國家力量進行修建的大眾汽車工廠,是一座目標年產量要超過100萬輛的巨無霸。

  觀今日全球最大汽車廠韓國蔚山汽車廠也不過年產100多萬輛,便知道當年的德國政府已到瘋狂的程度。

  希te勒甚至還提議將這座工廠以其主要負責人的名字來命名,也就是“保時捷工廠”,但保時捷博士拒絕了。

  所以直到此時,真正意義上的保時捷品牌還沒有誕生,大眾倒算是誕生了。

  1939年2月16日,二戰爆發前最後一次全球車展在柏林舉辦,由保時捷博士改進之後的甲殼蟲汽車登台亮相,同時大眾汽車工廠也開始於9月進行批量生產。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

  在匆匆生產了600餘輛甲殼蟲後,這座汽車工廠就被轉為生產軍火,保時捷博士也如在一戰中所經曆的一樣,轉去負責軍用車輛的開發。

  保時捷博士在戰爭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設計,是“虎式坦克”。

  戰爭初期德軍坦克的性能並不怎麽樣,遇上英國、法國的重型坦克就犯怵,不用坦克發展委員會提建議,軍方就在大呼要搞重型坦克;

  並找來四家廠商競標,其中除了保時捷博士代表的設計公司外,其餘三家分別為亨舍爾、奔馳、man。

  一個設計公司和幾個大型汽車工廠站在一起,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但偏偏就能站在一起,這本身就表明了希te勒有很強的偏向性。

  在這種偏向性之下,保時捷博士得以大膽地運用許多非同尋常的技術,如他當年賴以成名的油電混合動力係統,就被搬到了坦克身上,進而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混合動力坦克。

  當時,保時捷博士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亨舍爾公司,奔馳和man後來轉去生產另一種名為“黑豹”的坦克了。

  亨舍爾公司本來也是德國一家汽車廠商,以製造火車頭起家,以製造卡車見長,戰爭爆發後成為德軍重要坦克生產商。

  兩者的設計各有所長,但就成熟度而言,保時捷博士的作品要差上幾分,主要問題就出在那超前的混合動力係統上。

  即便希特勒一再運用他的權力進行幹預,最終軍方還是選擇了亨舍爾的版本。

  已經生產出來的保時捷“虎式”坦克大約隻有幾輛走上了戰場,傳聞還有一輛是由保時捷工廠的工人所駕駛,與蘇聯紅軍展開過對決,其餘近百輛還沒裝上炮塔和火炮的底盤。

  在保時捷博士的建議下,虎式坦克又被改裝成了“費迪南德”式坦克殲擊車,其實也就是一種自行重裝甲反坦克炮。

  這種坦克殲擊車自然也是混合動力,搭載一門威力巨大的88毫米火炮,在距離大約3000米就能將盟軍坦克擊穿,是德軍後期一種表現出色的反坦克兵器。

  【涅重生】

  戰敗之後,被捆綁於戰車之上的德國汽車廠商,都因為參與戰爭而被盟軍接管,其高層人物也紛紛以戰爭罪名投入監獄。

  保時捷博士自己的設計公司在戰爭末期被分散搬到了三個地方,分別是奧地利的格蒙鎮、濱湖采爾和德國的祖文豪森。

  在許多德軍戰犯,包括德備部長施佩爾的證詞支持下,盟軍並未發現保時捷博士有確切的戰爭罪名。

  他既沒有加入,也沒有參與的政治活動,在被關押了20個月後,他被無罪釋放。

  保時捷博士剛剛釋放,就受到法國政府邀請,去開發法國人的大眾汽車。然而,剛剛踏上法國土地,就被法國特工逮捕。

  根據保時捷博士晚年自述,是因為其他法國汽車廠商擔憂他的到來會害得廠商們丟掉飯碗。

  而據他女婿畢耶希的回憶,則是與法國戰後國內的政zhi鬥爭有關。

  諷刺的是,這位犯人坐牢的地方,卻從監獄轉到了雷諾汽車公司,並在那裏指點出來一種法國的大眾汽車雷諾4cv。

  此車6年之後銷售量即突破百萬,成為許多法國人汽車之路的開始,雷諾也憑此成為世界一流車廠。

  二戰後,在保時捷博士指點下,雷諾公司生產的一代名車4cv,看上去與甲殼蟲很相似。

  保時捷博士有一個天才一般的接班人:他的兒子費利保時捷。

  這位自幼秉承家學、深得父親真傳的保時捷家族成員,接替父親擔當起了重振保時捷的重任。

  英軍上尉利用殘存零件重產甲殼蟲,他就利用殘存零件造出了一輛保時捷356型跑車,之所以名為356型,傳說是因為設計大改了356次。

  此車不僅性能超群,首次參賽就贏得冠軍,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打上了“porsche”的標誌。

  這是保時捷名車之路的開始。(敲黑板!劃重點!)

  此後這位卓越的接班人又依靠自己的外交能力,從盟軍手中討回了三處保時捷公司的資產,在二戰結束後大約五年,回到了保時捷公司的發源地斯圖加特。

  不久,在一位酷愛保時捷356型跑車的米國商人建議下,費利保時捷設計出了一個車標,一匹黑馬位於一個盾牌型徽章中央,就是現在你於“卡宴”車頭上見到的那種。

  1951年1月30日13時48分,保時捷博士病逝於斯圖加特馬裏恩醫院,享年76歲。

  ……

  沈笑夫感歎,斯人已逝,但是保時捷,一個有曆史故事的跑車卻在奔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