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琅琊崛起 第四章 考察沂河
作者:天空與明月      更新:2020-09-01 02:19      字數:2198
  範天誠向宮外趕去,心裏還在思考怎麽治理沂河洪澇。

  任長勇趕來一輛馬車,停在麵前說“公子還是坐馬車去吧?路途遙遠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趕到。”

  範天誠想了想,搖搖頭說“勇哥,還是騎馬過去。有的地方偏僻,馬車不一定能過去。”

  沂河的發源地在莒國,途徑琅琊國,最後在郯國入海。莒國過多山地,河流多在山穀之間,夏季雨水多時,沒有洪澇威脅。

  琅琊國中部地勢低窪,每次夏季都容易發生洪澇。

  琅琊城靠近沂河,騎馬半個時辰就能趕到,看見寬廣的河道,也差不多有兩三裏寬。

  雖然昨天下場小雨,但是裏麵河水還是不多,根本不想大河的樣子,倒是想小溪流水。

  村鎮並不是靠近沂河而建,都和沂河有段距離。看樣是擔心夏天的洪澇,專門遠距離建設村莊。

  任小武在前邊領路,邊走邊介紹“現在冬天剛過,不會下雨。”說到這裏又想起昨天的小雨,改口說“偶爾也下場小雨。”

  範天誠聽見,臉龐微紅,裝作聽不到。還會專心查看河道,隻見裏麵有幾個小孩正在抓魚。

  河中都是淤泥,有的地方直接到小孩腰間。這還是河邊,中間估計更深。他們在不斷嬉鬧,玩耍。

  任小武看著歎息說“今天要是發生洪澇,這群小家夥就不能這麽開心了。大王每年都撥出大筆金銀來整治,卻每次都失敗。”

  範天誠腦中出現一副畫麵,無數農民把淤泥運上岸,一塊塊肥沃的良田出現。

  順著河岸方向查看,發現河道寬窄不一。低窪處河道就寬,高處河道就窄。寬出可達兩三裏,窄出隻有一百來米。

  他發現一個老者坐在岸邊,正微笑的看著玩耍的孩童,應該是看護孫子的老人。

  範天誠走過去打招呼“老人家,您在這生活多少年了?”

  老者看見三個衣著華貴,就知道是大富大貴之人,小心得說“小老兒,從小生活在岸邊,已經整整六十年。”

  “每次洪澇都是那裏最嚴重?”範天誠接著問。

  老人想起洪澇,臉色難看起來,指著不遠處的窪處說“洪水都是從出去,大片莊稼……哎!”最後還流出淚水,看樣經曆很多次洪澇。

  範天誠仔細思考,看向老者說“如果把河中淤泥掏出,再把低窪處修建堤壩,可以不可以整治洪澇。”

  “哼!”老者非常生氣,不善的看著他們說“你們隻知道享受榮華富貴,什麽時候管百姓的死活。”

  他又接著低下頭小聲說“我向官老爺提過,可是每年就來幾個姥爺走走看看,也沒見動手過。”

  範天誠聽見非常驚訝,轉頭看向任大勇,那會明明聽說每年都撥款啊!卻發現任小武也張大嘴,一臉驚訝,看樣也不知道情況。

  他想到什麽臉色暗淡下來,躬身對老者說“多謝相告,很快就會有人修堤壩的。”

  也不等老者回答,直接轉身就走,心中一團無名之火,在不斷升騰。

  他們說著河岸一直走,沒有說話,隻是安靜的查看河道。

  範天誠停下來,轉身認真的看著說“任叔你手中應該有一支高手吧?”

  任小武驚訝的張著嘴,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麽回答。他手裏確實有一支後天武師組成的暗衛小隊,這是老國王親手組建的。

  暗衛共一千零一十一人,由一位統領,十位先天武師隊長各率領一百百後天武師組成。任小武就是暗衛隊長,所以才能成為宮內侍衛長。

  範天誠拿出一塊玉牌,上麵刻著“暗”字。

  任小武看見連忙跪下喊“暗衛第十小隊隊長,參見統領。”說完疑惑的看著,不明白統領玉牌怎麽在範天誠身上。

  範天誠尷尬的抓抓頭,解釋“爺爺本來想給父王,可以父王死活不要,隻能趁我年幼好欺騙,直接塞給我。”

  任家父子都低著頭,當做沒聽見。這範家傳統就是特別,仁王都是被迫登基。

  範天誠嚴肅的說“傳令暗衛,五六七十小隊,秘密徹查司徒趙立、司馬錢卒、司空孫福和司寇李嚴!”

  他隻能派這六個小隊,其它小隊不是守護老國王,就是守護王宮。

  任小武驚訝的抬頭,看見嚴肅的範天誠,隨即重重的喊“諾!”

  他接過令牌,站起來小心得問“都查?”

  範天誠看了看低窪的河岸,重重點頭說“都查,什麽時候能有消息?”

  任小武也看向河岸,知道什麽原因,一聲說“大體消息今晚會有,具體的明天。”

  “現在就去吧!”範天誠看向河中玩耍的孩童說。

  任小武難為起來,硬著頭皮說“要不先送公子回去?”

  範天誠擺擺手說“有勇哥在,沒什麽大事,還是正事要緊。”

  他想起本應該防洪抗澇的錢,都被貪汙,心裏就怒火升騰。在這一刻,突然有個心願,想讓百姓吃飽喝足,安居樂業。

  讓老者說起琅琊國不是責罵,而是自豪;讓孩童穿上幹淨的衣服,在學習……

  他的腦海突然出現虛幻的琅琊圖案,雖然不知道什麽原因,但是明白要為百姓做點事,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範天誠轉身鄭重的說“任叔、勇哥,現在隻有相信你們。”說完直接繼續查看河岸,不再理會。

  任小武嚴肅的看著說“長勇,要保護好公子。”

  任長勇點點頭說“父親大人快速忙吧,這邊有我在。”

  範天誠騎著馬,不斷查看,腦海不斷記下。哪裏需要加固河岸;哪裏需要開挖渠道;哪裏需要清理淤泥……

  腦海中慢慢形成一個圖紙,這是沂河治理的方案,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他又騎馬不斷拜訪河岸的老丈,獲取經驗,總結出最理想的治理方法。

  河兩岸的百姓也發現,兩個奇怪的青年,不斷地在河邊查看什麽。中午飯都是買百姓的餅充饑,喝了就喝口河水。

  太陽悄悄落山,星空開始閃爍。兩道疲憊的身影才出現在宮中,這是範天誠和任長勇。

  兩人在河岸考察,知道天黑才不得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