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薛趙二將滅黑山
作者:尋夢風雪      更新:2020-03-12 02:46      字數:2000
  黑山眾將包括張燕在內,他們根本就沒有懷疑過劉備三兄弟,會出賣他們自己跑路。

  所以劉備提出晚上發兵,與薛仁貴和趙雲的大軍放手殊死一搏的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和讚同。

  “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麽意見,那麽現在所有人都回去準備,晚上我們與薛仁貴、趙雲兩個率領的大軍殊死一戰!”劉備說道。

  “諾!”

  黑山眾將都被劉備大義凜然的樣子給迷惑了。

  眾人離去之後,廳中隻剩下劉關張三兄弟。

  關羽張了張嘴想說什麽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張飛問道:“大哥,今晚之事怎麽辦?”

  “依照我們之前說好的去辦,我已經抽出了三千精兵放在最後麵,等到張燕他們與薛仁貴他們短兵相接交戰,我們就馬上撤離趙郡!”劉備說道。

  張飛問道:“大哥,我們撤往何處?”

  關羽苦笑一聲說道:“公孫瓚、袁紹、劉睿、韓馥我們全都得罪了一遍,幽冀兩州已經沒有我們兄弟的安身之地了。”

  劉備沉聲說道:“我們去青州謀出路!”

  “青州?”張飛疑惑的問道。

  劉備說道:“雖然黃巾已滅,但是青州依然還是有黃巾餘孽,局勢混亂。非常適合我們發展!而青州境內的諸侯勢力隻有北海郡的孔融。孔融此人乃大漢忠臣,我以漢室宗親身份入青州他必然不與我為難。”

  關羽問道:“大哥的意思是讓我們去北海郡投靠孔融嗎?”

  “我們屈居人下,如何能夠出頭之日?我已經想好了,我們這次前往東萊郡。如今青州的黃巾欲孽有複燃之勢,我們可以趁機拿下東萊郡,剿滅黃巾賊來發展自己的勢力!”劉備把自己早就考慮很好的計劃說了出來。

  “大哥果然深謀遠慮啊!”張飛一臉崇拜的看著劉備說道。

  劉備說道:“二弟、三弟你們快去準備吧!”

  “好的,大哥!”關羽和張飛拱手離開了大廳。

  劉備一個人坐在廳中,他此時的心情也是異常的緊張。雖然他說的東西看上去很美好,但是等到真的麵對的才知道到底有多難。

  吃罷晚飯後,趙郡城中各個將領就已經開始整頓兵馬,為晚上的奇襲做準備了。

  “張大哥,我怎麽感覺不太對勁兒啊!”於毒對自己身邊的張燕說道。

  張燕疑惑的問道:“怎麽不太對勁啊?”

  “剛才主公讓你我和楊鳳一起為先鋒,昨天一個趙雲就把我們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我們如何能打得過呀?他這不會是在坑我們吧?”於毒頗為擔憂的說。

  張燕瞪了於毒一眼說道:“昨日二將軍和三將軍都受傷了,今日身體不適也很正常。再說了我們去又不是找他們兩個單挑,我們衝入他們大營之後四處放火,燒掉他們的糧草和軍需物資就行了!”

  “我隻是心裏有些沒底!”於毒低聲說道。

  張燕歎口氣說道:“一切成敗就看今天晚上了。你也別在這裏胡思亂想了,快去準備吧!”

  “諾!”於毒聽完張燕的話也是轉身離開回到自己的營防之中做準備。

  此時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帶著劉備抽選出的三千兵馬在緊急的準備著。他們要去的地方是在青州,據此數百裏,一應的幹糧之類的都要準備停當。

  時間很快來到了深夜子時,趙郡的城門緩緩打開,吊橋也是悄無聲息的就放了下來。張燕、楊鳳、於毒三個人帶著先鋒的五千騎兵一馬當先衝向不遠處的薛仁貴和趙雲的大營。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和三千精銳騎兵最後出的城,隻不過他們停在城門口並沒有著急著衝上去。

  張燕三個人率部剛靠近薛仁貴和趙雲他們的大營。他們還未來得及衝入其中,突然間燈火全部亮了起來,三個人這才看到在大營門口處擺滿了拒馬樁。

  拒馬樁之後站滿了已經準備就緒的弓弩手,趙雲騎著戰馬就站在那一排弓弩手之後。隨著他手中長槍一揮,登時漫天箭雨朝著黑山軍便射了過去。

  “有埋伏,快撤!”

  張燕三個人嚇得魂飛魄散,撥轉馬頭帶著人馬便往回撤,走在後麵的士卒全都被無情的弩箭給留下了,經過這一輪箭雨的掃射,黑山軍的眾人在張燕三個人的帶領下往回跑。

  城門帶著三千騎兵準備等著打起來在跑的劉備大驚失色說道:“黑山軍已經敗了,我們快撤!”

  言罷他撥轉馬頭就朝著之前製定好的逃跑路線狂奔而去,關羽和張飛帶著三千士卒緊隨其後往前逃去。

  此時薛仁貴帶著一支騎兵從左側閃了出來,直接衝擊黑山軍的陣型,將他們截成了首尾兩部分。而趙雲手持長槍帶著士卒從營中也是包圍了出來。

  “張大哥,我們上當了!你看劉備帶著人跑了!”於毒指著往遠處跑去的劉關張三兄弟,氣急敗壞的說道。

  張燕怒吼一聲:“劉玄德,你個卑鄙小人!”

  “絳州薛仁貴在此,還不速速下馬受降!”薛仁貴騎著一字板肋玉麒麟衝入敵陣如虎入羊群一般,手中一杆方天畫戟上下舞動,勢不可擋。

  張燕大罵劉備之後,再看戰場之上黑山軍依然是潰不成軍。趙雲薛仁貴兩人帶著兵馬不停的收割著黑山士卒的性命。

  “劉睿乃是仁人君子。你們若是投降,他定然不會為難你們!”張燕一臉沮喪的對身邊的親信說道。話音未落他便抽出腰間長劍自刎於陣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