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一戰威懾敵膽寒
作者:尋夢風雪      更新:2020-03-12 02:46      字數:1988
  原本就士氣大跌的烏桓大軍被嶽飛的五千騎兵追著打,一直到烏桓大軍退回軍營之中。嶽飛在看到烏桓的弓弩手在拒馬樁之後準備射箭阻止的時候,也是非常果斷的選擇了收兵回營。

  烏桓大營之中,蹋頓見到嶽飛撤兵才長長的舒了口氣。不過今天這一戰估計蹋頓這輩子都忘不了,自己的五萬大軍被五千騎兵追著屁股打。

  蹋頓整理了一下情緒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魏攸沒好氣的說:“魏攸,你去安撫一下軍心,順便統計一下我軍的傷亡情況!”

  不等魏攸說話,蹋頓便徑直回到自己的中軍大帳之中。

  蹋頓回到自己的中軍大帳之中,腦子裏麵全是剛才一戰的畫麵,他一直自詡是烏桓第一勇士,之前還放出大話說,劉睿之所以能被稱為天下第一勇士,是因為沒有碰到自己。

  可沒想到今日劉睿帳下的兩員武將竟然將自己打的屁滾尿流的,這讓蹋頓的信心也是倍受打擊。他出征以來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可以攻下幽州城。

  烏桓族族長丘力居已經暮暮老矣,而他的兒子樓班還未成年。蹋頓和蘇仆延是丘力居最得力的兩個手下,也是烏桓族之中除了丘力居之外,威望最高的兩個人。

  人都是有私欲的,蹋頓也不例外。如果樓班已經成年,或許他不會有什麽想法,但是現在樓班還未成年,丘力居若是死了,那麽烏桓族的族長之位必然是從蹋頓與蘇仆延兩個人當中選出,蹋頓是丘力居的從子,蘇仆延則是丘力居最依仗的手下。

  蹋頓原本想借著這次攻打幽州的戰功來提高自己在族中的威望,萬一那天丘力居死了,自己登上族長之位的幾率也會大上許多。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次出征剛到幽州,自己就被劉睿手下的戰將當頭來了一棒。

  “將軍!”就在蹋頓為了此事煩心的時候,魏攸畏首畏尾的走了進來。

  蹋頓沒好氣的說道:“怎麽了?”

  魏攸一臉尷尬的說道:“傷亡情況我已經統計出來了!”

  “我軍損傷如何?”蹋頓揉著自己的太陽穴說道。

  魏攸說道:“將軍,我們的五萬大軍戰死了三千人,受傷的也有兩千多人。”

  嘭!

  蹋頓一拳砸在了自己麵前的案牘之上,他聽完魏攸的匯報一陣肉疼。這五萬烏桓的精銳可是他將來爭奪族長之位的資本啊,這才一戰便死了三千,傷了兩千。這幽州城還能怎麽打啊。

  “將軍,另外……。”魏攸吞吞吐吐的說著。

  蹋頓沒好氣的說道:“另外什麽?有話直說!”

  魏攸低著頭說道:“今日一戰我軍損失將領將近五十人,大多數都是死在了李存孝與厲若海的手中!”

  “什麽?”

  蹋頓蹭的一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如果說損失三千人馬,他的心裏是肉疼,而這將近五十個將領的損失就好像在蹋頓的心上狠狠的捅了幾刀一樣。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充分的說明了一名戰將對於軍隊的重要性,雖然說蹋頓這次死傷的將領還達不到用千軍來換的程度,但是一下子損失這麽多的將領。蹋頓頓時有點慌了。

  第一日就損失了五十多個將領,而厲若海和李存孝兩個人則是毫發未傷。若是明日他們再來,自己又該如何抵擋?

  蹋頓越想心越煩揮了揮手,魏攸很有眼力勁兒的連忙走出了中軍大帳。

  相比蹋頓的心煩意亂,此時薊州城中,眾人的臉上都是掛著勝仗之後的喜悅,雖然此戰五千騎兵死傷接近千人。

  但是以五千騎兵將五萬弓馬嫻熟的烏桓騎兵殺得落荒而逃。若非烏桓大營之中有拒馬樁的存在,今日嶽飛肯定帶著五千騎兵踹了烏桓軍的大營了。

  而厲若海和李存孝兩個人聯手斬殺了幾十員烏桓將領,也是大大的鼓舞了士氣。

  郭嘉在刺史府中大擺筵席為眾將慶功。

  “今日以後,估計烏桓大軍提起若海將軍與存孝將軍都要瑟瑟發抖了!”郭嘉絲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嶽飛笑著說道:“今日一戰,大挫烏桓大軍的銳氣!想來至少兩三日內烏桓大軍是不敢前來攻城了,我們也可以好好的策劃一下後續的作戰計劃了!”

  “嘉有一計,可以再次挫敗烏桓大軍的銳氣!”郭嘉喝了一大口酒之後說道。

  嶽飛問道:“軍師何計?”

  郭嘉笑著說道:“今日烏桓大軍大敗,士氣受挫。若是我們趁熱打鐵,今晚率兵奇襲一番定有收獲,不過這次還是需要仰仗若海與存孝兩位將軍的勇武了!”

  “請軍師下令!”厲若海和李存孝一拱手齊聲說道。

  郭嘉微微一笑說道:“烏桓今日新敗,定然防守鬆懈。兩位將軍今夜子時帶上數百騎兵直接奔襲烏桓大營,隨身攜帶火器,闖入大營之中隻需四下放火然後廝殺一圈之後衝回來即可!”

  “末將領命!”厲若海和李存孝二人的眼神中都是充滿了興奮。

  郭嘉叮囑說道:“二位將軍今夜奔襲之時,切不可戀戰,對方畢竟是數萬大軍,屆時我與嶽帥親自在北門接應二位將軍!”

  厲若海說道:“軍師放心,末將曉得!”

  “嗯,你們現在抽調兩百騎兵,然後好好的休息一番,今夜子時全看兩位將軍神威了!”郭嘉笑著說道。

  李存孝拱手說道:“嶽帥,軍師。你們就等著我們的捷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