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十三連珠定人心
作者:尋夢風雪      更新:2020-03-12 02:46      字數:2000
  “薛將軍,這便是我的絕技七星連珠射,若是薛將軍能更進一步,末將便認輸了!”薑鑫孤傲的說道。薑鑫此時內心並不像他內心那般孤傲,他此時的內心是緊張的。

  他找薛仁貴比試箭術,可以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薑鑫擁有如此神奇的箭術,但是因為自己的血統緣故,而被人瞧不起。

  當日他憑借一發七星連珠射守的涿郡安全無虞,幽州刺史劉虞也是大為震動,親自到涿郡前來嘉獎,並且晉升他為涿郡的別部司馬,可在聽說他的體內有烏桓血統之時,劉虞馬上翻臉,不但別部司馬的職位取消了,甚至嚴令蔡東對他進行調查。

  蔡東是劉虞的死忠親信,為了討好自己的主子,從那之後處處為難薑鑫,若非別部司馬江離敬重他曾經解救了涿郡百姓,且箭術超神。對他禮遇有加,麵對蔡東的為難,也是處處維護於他,否則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堅持到此時。

  其實薑鑫也是非常的委屈,他的父親是漢族人,母親是烏桓族人。他的父親是在打獵時被猛虎所傷,恰好遇到了當時的烏桓族族長之女,被她帶領的烏桓族人救了回去。

  兩個人日久生情,最終成婚生下了薑鑫。薑鑫跟隨父姓,長大之後重回故土涿郡,平日也未就被人歧視。故而薑鑫也從不隱藏自己母親是烏桓族人的身份,可沒想到遇到了劉虞之後,一切都變了。

  劉虞是幽州刺史,他更是光武帝的廢太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後代,是以他對血統看的非常的重。雖然說他擔任幽州刺史之後對烏桓、突厥、鮮卑一族實行懷柔政策,但是他對於混血人種沒什麽好感,更不要提讓他重用了。

  昨日薛仁貴一箭射殺蔡東,江離率眾歸降,薑鑫見識到了薛仁貴的無雙箭術,一夜未眠想到了這個辦法,希望可以引起薛仁貴的注意,被他重用,才不枉費自己的七尺之軀。

  薛仁貴看了薑鑫一眼嘴角微微彎起了一絲弧度沒有說話,隨手在箭壺之中抓了一把羽箭,雖然眾人看不清數量,但是絕對是在七隻羽箭之上了。

  “嘶…。。”站在一邊的江離忍不住的發出了聲來,在他看來薑鑫的七星連珠已經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了,現在薛仁貴手中的羽箭數量絕對在十數之上了。

  “難道這是傳說中的十三星連珠射嗎?”薑鑫忍不住說道。

  江離急忙問:“十三星連珠射?”

  薑鑫用一種平時很難見到的驚歎的語氣說道:“十三星連珠射是傳說中箭術最高的境界,這種箭術我隻在我箭術師父的最裏麵聽說到過,我師父窮極一生也隻做到了九星連珠射。薛將軍居然要十三星連珠射,這有點不可思議啊!”

  隻見薛仁貴右手持弓,左手將手中的羽箭搭在弓弦之上,緩緩的用力將弓弦拉滿,周圍的將士們此時全都屏氣凝神,目不轉睛的看著薛仁貴和他手中的羽箭。

  “咻!”

  一陣短促的弓弦響聲劃破了近乎要凝固的空氣,隻見薛仁貴左手輕輕的鬆開了弓弦,弓弦之上的羽箭瞬間就射了出去。

  羽箭如同剛才薑鑫射出的那般,直奔遠處的箭靶而去,眾將士的目光也是死死的盯在那射出去的羽箭之上。

  當羽箭射中箭靶之後,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每個人都是驚訝張大嘴巴,就連薑鑫的臉上都是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第一支羽箭射中箭靶之後,第二支羽箭並沒有射中箭靶,而是直接射在了第一支羽箭的箭尾之上,就這樣在眾人的注視下,第二支羽箭將第一支羽箭射成了兩半釘在了第一支羽箭的位置上。

  之後的第三支箭也是完全的方式射開了第二支箭,第四支、第五支、第六支……一直到第十三支箭都是完全一樣的。

  而且在力道的把握之上,薛仁貴做的也是非常的到位,雖然每一支羽箭都被後麵的那一支箭射開,但是所有的箭支並沒有射穿靶心,要知道這樣才是最可怕的,將射箭的力道拿捏的如此精準,簡直驚為天人!

  “今生得見如此神射,平生所願足矣!”薑鑫一臉驚訝的喃喃自語說道。

  “不虧是無雙神射!”

  “原來射箭還是可以這樣啊?”

  “今日真的是長見識了!”

  ……

  周圍的將士們回過神之後,都是歎為觀止的。

  “薛將軍,神射無雙,末將心服口服。剛才多有冒犯,請將軍治罪!”薑鑫走到薛仁貴的麵前,單膝跪地拱手說道。

  薛仁貴上前將薑鑫扶起來笑著說道:“剛才我們隻是切磋箭術,何談冒犯?如此良將不得重用,蔡東真是識人不明!”

  “報,將軍,嶽帥已經到了城外軍營之中!”一個親兵急匆匆的跑過來向薛仁貴稟報。

  薛仁貴哈哈一笑說道:“正好,薑鑫隨我前去麵見嶽帥,我要告訴他我找到了一員良將!”說罷薛仁貴拉著薑鑫的胳膊就往校場之外走去,江離等將領也是紛紛的跟上。

  眾人到了校場之外,各自翻身上馬向城外狂奔而去。

  不一時,就到了城外大營門口。

  隻見一個身穿白袍銀甲的三十多歲的戰將站在營門口。

  薛仁貴勒住坐下的一字板肋玉麒麟,翻身下馬,身後的眾人見狀也是紛紛翻身下馬。一行人來到那白袍戰將麵前。

  “薛仁貴拜見嶽帥!”薛仁貴躬身行禮說道。

  “末將拜見嶽帥!”江離薑鑫等人也是急忙的紛紛躬身行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