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鐵血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7      字數:2716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1167章 鐵血

  張繡看著堂下的德川家康,擺了擺手,頓時,大廳中的侍從,全都退下。

  大廳中,隻剩下張繡和德川家康。

  張繡沉聲道:“德川家康,朕如果記得沒有錯,倭國中,並沒有你這一號人。朕滅掉的曹魏情報中,也不見你的消息。可是,黃忠計較滅掉曹魏兵力時,你卻忽然帶兵出現。說說,你原本藏身的地點,是在何處?

  他沒有點明德川家康自後世而來,隻是正常的詢問。

  德川家康聽到後,道:“張繡,我說我來自後世,是自一千多年後而來,你相信嗎?

  張繡嗤笑一聲。

  那笑聲中,盡是不屑,以及不相信。

  這是張繡故意為之。

  德川家康見到張繡的神態和表情,便知道張繡不相信,連忙道:“我所言,句句屬實,絕對沒有任何虛假。如果有半句假話,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張繡哼了聲,道:“那你說說,你怎麽從一千多年後,來到這裏的。

  德川家康頓時語塞。

  他怎麽來的,他也不知道,因為他一出現,麾下的將士也隨之出現。

  這是神跡!

  德川家康道:“我怎麽來的,我也不清楚。總之,忽然間,就出現在了倭國上。

  頓了頓,德川家康正色道:“在後世一千多年後,我德川家康,乃是倭國的幕府將軍,是執掌一國的存在。

  張繡大袖一拂,道:“這和朕沒有關係,你既然是來自一千多年後。那麽朕問你,我大秦在一千多年後,是什麽樣的一個光景。我張繡在一千多年後,是什麽樣的評價。

  這是故意套話。

  張繡自身就是穿越而來的,他清楚情況,可是,張繡不清楚德川家康穿越的場景。萬一德川家康所處的情況不同呢?

  德川家康道:“曆史上,你張繡隻是盤踞在南陽郡的一個軍閥而已,後來歸順曹操,最後抑鬱而終。甚至於,漢末曆史應該是曹魏、孫吳,以及偏居益州的劉備,三國鼎立。而最終,是司馬懿奪取了大權,統一整個天下。如今,天下卻是亂了,和曆史完全不同。

  張繡聽到後,便明白了德川家康所處的環境,和曆史是一樣的。

  隻是穿越的時間點不同。

  至於德川家康為什麽穿越,這就不得而知,畢竟張繡連他自己的穿越,都是兩眼一抹黑,是什麽都不清楚的。

  張繡審問一番,便知道了情況,也沒了再提審德川家康的心思,吩咐道:“來人!

  一名士兵連忙進入。

  張繡吩咐道:“把德川家康帶去下,羈押起來。

  “喏!

  士兵得令,便帶著德川家康退下。

  德川家康的內心,一下提了起來,張繡不說招降的事兒,也不說要殺人的事兒。恰恰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令德川家康內心無比驚慌。

  萬一張繡要殺他呢?

  德川家康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狐狸,深知隻要活下來,就還有機會。一旦死了,可就什麽機會都沒了,所以連忙道:“張繡,我願意歸順你,我願意效力於你的。我知道更多曆史的消息,我可以都告訴你,我能幫到你的。

  張繡充耳不聞,擺了擺手,士兵押解著德川家康往外走。

  這情況,德川家康更是慌了。

  完了!

  他要被殺了。

  德川家康不想死,他不斷的掙紮,可是,在士兵的羈押下,德川家康根本就掙脫不了,不多時,就被拖拽出了大廳。

  張繡立刻又吩咐人,派人把黃忠、甘寧、龐統、郭嘉、荀攸、荀彧等人請來,所有人聯袂進入,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這一戰,勝了!

  倭國的亂局,平定了!

  原本德川家康突然出現,使得倭國局勢亂糟糟的。可如今,德川家康被拿下,倭國的局勢,就再也不可能出現動蕩。

  倭國,也就即將恢複成倭州。

  張繡環顧眾人,便道:“把你們召集起來,是因為如今的倭國局勢,已經是徹底平定。接下來,我們會暫時逗留,以穩定倭州局勢。然後,我們會啟程返回。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涉及到德川家康及俘虜的處理。你們對此,可有什麽看法?

  黃忠咬牙道:“陛下,這沒有什麽好說的。臣就是一個態度,殺了!倭國的士兵,通通殺了。如此殺個幹幹淨淨,才能保證倭州的太平。

  這一次在倭州,黃忠吃了大虧。

  他麾下的兵馬,近乎是損失殆盡,飛熊軍遭到了重創。接下來飛熊軍要重新征募士兵,可飛熊軍的戰鬥力,卻也會下降很多。

  這是黃忠憤怒的。

  張繡聽到黃忠的話,沒有表態,而是等著眾人說話。

  甘寧附和道:“陛下,臣也讚同漢升將軍的分析。這一戰後,必須要全部處死倭國的士兵。留下倭國的士兵,隻能是留下禍患。

  郭嘉正色道:“陛下,臣倒是有不同的意見。

  張繡道:“但說無妨!

  郭嘉道:“臣若是記得不錯,當初陛下在柳城時,曾經把俘虜的十餘萬烏桓人,盡數賣給了大秦境內的世家大族和商人,為此大賺了一筆錢。

  “如今,又涉及到無數俘虜。

  “這些俘虜也不是漢人,而是倭國人,所以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把倭國人裝運後,走海陸送回青州,交由朝廷販賣。

  郭嘉沉聲道:“如此,既解決了倭國人多的危機,又能大賺一筆。如今的大秦境內,因為土改後,各家各戶的奴隸減少,對奴隸需求很大。如今販賣奴隸,可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

  “我不讚同!

  荀彧聽到後,搖頭否定。

  郭嘉並沒有急著反駁,他轉而是看向張繡,道:“請陛下裁斷。

  張繡不急不躁,看向荀彧,道:“文若既然反對販賣倭國的奴隸,那麽,你對此,有什麽看法。說說,你反對的理由?如果理由充分,朕自會采納你的建議。

  荀彧沉聲道:“陛下,和烏桓人廝殺時,俘虜的烏桓人盡數作為奴隸;如今和倭國人廝殺,俘虜的倭國人,依舊盡數作為奴隸。這樣的慣例形成後,是否意味著以後,和大秦之外的國度交戰,是否俘虜都要進行買賣。

  張繡道:“這是確保一場戰事,不賠錢的辦法。單純靠朝廷補給錢財、糧食,朝廷的壓力很大。如果打仗不賺錢,不得到好處,那麽戰爭,隻能是越打越窮,不可能越打越強盛。

  荀彧道:“可是如此,卻是有損禮儀之邦的威名。不論是春秋戰國時期,亦或是秦漢,我華夏中國,都是禮儀之邦。如今,卻是大談買賣,甚至連戰爭都要買賣奴隸。這樣的情況,我認為不可取。

  張繡聽得笑了起來。

  荀彧的意思,他大致已經明白,因為這樣的顧慮,是一個正常儒士都具備的。荀彧也是儒士,也是儒家子弟,所以不讚同奴隸的買賣。

  張繡正色道:“文若,凡事有利有弊,自是權衡利弊做出選擇。如果這一戰,不把俘虜的奴隸進行買賣,那麽交戰士兵的嘉獎,戰死士兵的撫恤,就會受到影響。你是寧願折損名聲,還是寧願自己的士兵心寒呢?

  荀彧皺起了眉頭。

  片刻後,荀彧繼續道:“可是大秦,不缺少錢財。這一戰士兵的消耗,單單是大秦朝廷,足以提供,不至於讓士兵的利益受損。

  他還是開口反駁。

  不願意做出讓步,因為荀彧不讚同買賣俘虜,這樣影響大秦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