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聲援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7      字數:2729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1098章 聲援

  楊彪態度強硬,強勢解除了崔馥的職務後,又震懾住其餘的書院講師,便讓眾人退下。在眾人退走後,楊彪這才回到坐席落座。

  司馬防輕笑道:“楊公剛才,真是威風凜凜。崔馥原本氣勢洶洶的來,想要裹挾著書院的儒士奪權,沒想到您如此的強勢,三言兩語就震懾住了場麵。崔馥此人,便徹底廢了。

  楊彪道:“怪就怪在他自己有野心,如果他沒有野心,老老實實做一個普通的講師,培養名望,自是不會被驅逐。可問題是,他想要奪權,卻是自己作死。沒有陛下的首肯,誰都不可能接任長安書院的院長。更何況,崔馥沒有半點資曆,沒有半點人脈威望,根本不可能執掌長安書院。

  司馬防道:“楊公所言甚是。

  楊彪道:“說到土改一事,事到如今,老夫認為,書院方麵,也不能再默默無聞,該有所作為,該有所表態了。

  司馬防道:“楊公打算怎麽辦?

  楊彪正色道:“老夫代表楊家發聲,支持土改。我楊家在弘農郡乃至於長安的土地,全部以市價轉交給朝廷,聽從朝廷的安排。

  司馬防道:“楊公要做頭一個發聲支持土改的?

  楊彪道:“建公不願意?

  司馬防搖頭道:“不是不願意,隻是楊公應當知悉,一旦我們率先表態,恐怕會被無數人指摘。甚至於,會有無數的大族,進而敵視咱們。

  “無妨!

  楊彪大袖一拂,道:“這沒什麽影響,不必在意。至於土地,其實老夫還真沒有放在心上。楊家之所以是楊家,不是因為有多少土地,而是靠楊家的書香傳家,這才是根本。

  司馬防道:“楊公所言甚是,楊公雖說年邁,氣魄卻不減當年。楊公如此,司馬防自當追隨。我司馬家,緊跟著一起宣傳消息。

  楊彪捋須笑道:“如此甚好。

  兩人議定後,便各自安排下去,讓楊家、司馬家的主事人前往處理土改的事情。

  而另一邊,司馬懿很快選定了地點。

  接待的地點定下,隨著司馬懿派人通知出去,雲集在長安的豪門望族,便開始紛紛湧入,各自登記造冊,訴說自己反對土改的理由。

  司馬懿自是安排人一一接待。

  所有來的人,全部登記了身份,把個人的詳細訊息闡述清楚。司馬懿則是把統計上來的消息,交由錦衣衛,由王越的錦衣衛,火速調查這些豪門望族的消息。

  這是反製的辦法。

  隨著司馬懿如火如荼進行時,楊家、司馬家的人到了現場,表示願意進行土改。

  這消息,猶如一潭死水中,濺起一圈一圈的漣漪。

  一下就打亂了原本的平靜。

  雲集的世家大族,原本是要脅迫張繡,讓張繡同意土改的。可如今,司馬家、楊家突然站出來,便打亂了這一計劃。

  這不得不迫使各大世家望族,迫使他們轉而得先解決楊家、司馬家。

  否則,便難以為繼。

  就在雲集長安的世家望族,要準備著對付楊家、司馬家的時候,忽然間,荊州蒯家、蔡家、龐家等忽然發聲,也是轉而支持土改。

  繼而朝中的大臣,以及朝中的要員,紛紛發聲,全都讚同土改。

  要知道,朝中諸多大臣,也都是出身名門望族。

  這些大家族紛紛表態,使得整個天下間,原本都準備抵製土改的許多大族人員,都心聲懼意。不是他們不願意抵製,是因為荊州、兗州、青州、冀州、益州等天下各州中,諸多的名門望族,都紛紛發聲,全都讚同土改,使得雲集在長安的大族,失去了後援。

  整個天下,頓時風起雲湧。

  原本許多已經登記造冊,要抵製土改的大族主事人,卻是直接前往銷掉記錄,沒有再堅持要土改。甚至於原本許多觀望,準備登記造冊,抵製土改的人,也放棄了前往。

  聲勢浩大的抵製,突然間就被掣肘。

  再也沒有先前的聲勢。

  甚至於,原本聯合在一起的聲勢,也徹底散掉,許多人離開了,即便有留在原地的,但也不再是多數,隻剩下少數的一些人。

  司馬懿原本,是準備讓錦衣衛出手的,可如今走了許多人,以至於他即便是準備好了出手,但如今,卻是沒有動用錦衣衛的必要。

  司馬懿安排了人,約見一個個仍在堅持的豪門大族。

  逐一的交談。

  在司馬懿的約見下,最終原本還抵製的世家大族,卻是紛紛改口,不再堅持先前的態度,全都是讚同進行土改。

  至此,反對土改的聲勢,徹底被壓製下去。

  司馬懿心中卻也清楚。

  這仰賴楊家、司馬家的人及時出麵,仰賴鄭玄、龐德公、蒯良,以及其餘各大家族的聲援,因為有這些大家族的支持,所以才能震懾住雲集在長安鬧事的豪門大族。

  司馬懿打鐵趁熱,抓住時機,便進行全國性的土改。

  原本此前,是在河內郡一地。

  如今,卻是放眼全國。

  司馬懿進行的土改,並沒有寄希望於各州刺史以及各郡的太守執行,而是單獨組建了一個土改的團隊,奔赴全國各州各郡,單獨進行統計土改事情。

  全國性的土改,並不容易。

  也得虧大秦有足夠的財政支持,否則要進行土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時間一天天的流逝。

  進入十二月後,長安早已經是鋪滿了大雪,放眼望去,入眼處一片銀裝素裹。而抵近如今,大秦的土改,也大方向完成,接下來便是更細節的問題,以及鞏固的為。

  司馬懿負責土改,還得繼續。

  這一日,司馬懿向張繡稟報了土改的事情後,在司馬懿剛離開不久,卻有一名內侍來到張繡的大殿中。內侍臉上掛著歡喜神情,高呼道:“陛下,大喜,大喜啊!喬貴人和曹貴人,今日同時誕下子嗣。喬貴人誕下一名龍子,曹貴人誕下一名公主。

  東漢時期,後宮妃嬪製度簡化,除了正宮皇後外,其餘隻剩下貴人、美人、宮人、采女四個等級製度,貴人是朝廷承認的,且有爵位和俸祿,至於美人、宮人和采女,完全是沒有任何的地位,不受朝廷承認的。

  張繡後宮的女人,除了黃月英是大秦皇後外,其餘所有人盡皆是貴人,都是同一個等級製度。

  張繡聽到內侍的稟報,也是大喜。他膝下原本隻有張承一個子嗣,如今,卻是多了一子一女,而且是同一天生產,可謂是雙喜臨門。

  張繡心思轉動,當即道:“喬貴人的兒子,名為張恪;曹貴人的女兒,名為張芷。

  “喏!

  內侍得令,立刻就應下,轉身快速去傳旨。

  在內侍離開後,張繡把手中僅剩下的一點政務處理完,也是更換了一身常服,往後宮去探望大喬和曹節,不論是大喬的兒子,亦或是曹節的女兒,都是長得極好,張恪足有六斤八兩,張芷也有六斤六兩,雖說還沒有長開,但眉宇間,卻是像極了張繡。

  看著兩個小家夥,張繡也是內心歡喜。

  他又有後了。

  而兩個孩子的誕生,更是使得後宮中,增加了諸多的喜氣。

  同時,對大秦來說,這也是一針強心劑。原因很簡單,大秦國如果隻有張承這麽一個繼承人,總歸是不保險,不夠穩妥的。如今有了更多的子嗣,便是不一樣了,大秦國的根基徹底穩固。

  張繡對這些,其實不甚在意。他在,大秦國必定穩如泰山。

  他就是大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