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渡江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567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976章 渡江

  進入十二月的天氣,即便是江夏郡這樣的南方地區,也頗為寒冷。如今的江水,已經是冰冷刺骨,不是身體健壯且常年遊泳的人,一旦落入這樣的江水中,那必定是有死無生的。

  這一段時間,張繡麾下的士兵,時不時就乘船在江上操練,聲勢很是好大。

  這是故意為之。

  專門讓孫策的哨探打探到,讓所有人知道張繡準備攻打孫策。

  原本張繡的打算,便是準備在十二月就出兵的,但考慮到天氣實在是太冷,寒風烈烈,冷水冰冷刺骨,士兵也承受不住,所以一直沒有采取行動,隻是不斷的操練士兵,同時繼續征集更多的樓船戰艦。

  張繡沒有立刻進攻,反倒更是讓孫策堅信,張繡要橫渡長江,要攻打柴桑。

  否則,張繡不至於如此的大張旗鼓。

  不至於如此的操練士兵。

  時間飛逝,轉眼進入新的一年,二月初春,天氣惠風和暢。南方的天氣更暖和一些,在北方依舊寒風凜冽春寒料峭的時候,江夏郡境內已經是日日有陽光籠罩,天氣分外的好。

  這適合進兵。

  二月十八,這一日是黃道吉日。

  張繡親自誓師出征,這水寨是在營地內的,隔絕了內外聯係,即使江夏郡有哨探,也打探不到內中的具體情況。

  水寨連通了長江,隨著張繡登上旗艦後,所有大船緩緩起來。

  每一艘大船上,都有王旗飄蕩。

  每一艘大船上,都有士兵列陣。

  其聲勢浩瀚不已。

  其威勢浩浩蕩蕩。

  張繡所在的戰艦,並不是在最前麵的,相反是在最後麵,畢竟他代表了大秦,隻需要坐鎮後方即可。在張繡的旗艦上,賈詡赫然也在,至於司馬懿和張鬆卻是不在的,兩人留在了水寨中,因為接下來要負責帶兵偷渡的事情。

  賈詡站在戰艦的甲板上,迎著江風,說道:“陛下,我們如今所在的區域,還是在江夏郡境內。估摸著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遇上孫策。說起來這江上乘船,真是和胡泊上乘船,完全不一樣,有些點播,老臣都有些不習慣。

  張繡道:“文和,其實習慣了也就還好。

  賈詡哈哈一笑,道:“估摸著如今,孫策一看到我們這數百艘樓船,浩浩蕩蕩一起橫亙長劍,往柴桑所在的地方去,心中怕是無比的歡喜。可惜,他卻不知道我們攏共架起來,也就是數千士兵,其餘的主力都留在了水寨中。

  如今一艘艘樓船吃水,是因為全部裝填了石頭。

  除了劃槳的士兵,以及在甲板上裝潢點綴的士兵,再也沒有任何士兵,其餘士兵全都留在了水寨的,等張繡吸引了孫策的視線後,司馬懿、張燕等人,便會快速的偷渡。

  如今連黃忠也在張繡的身邊。

  畢竟張繡身邊需要撐麵子,確保讓人確信,張繡的大軍都在船上。至於趙雲、張燕等人,則是司馬懿、張鬆一起行動。

  張繡笑道:“這一戰,便是我們和吳國開戰的開端。要滅掉吳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今,卻是削弱孫策的機會。如果不是孫策主動襲擊,我們暫時也不會搭理孫策。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賈詡說道:“的確是,這一切都是孫策自找的。

  張繡和賈詡聊著天,大軍浩浩蕩蕩繼續趕路。

  而當張繡率領的船隊,出現在長江上,往柴桑方向去的時候,消息快速傳回柴桑。

  當孫策得到消息,他快速就把周瑜和魯肅喊來,笑道:“來了,張繡終於出兵了。這張繡在江夏郡閉門造車數個月,也是操練了數個月的水軍,如今終於出來。料想張繡如今,是氣勢洶洶,認為操練了數個月的水軍,能贏得了咱們江東水軍。可實際上,這卻是太弱了,不堪一擊。

  周瑜說道:“殿下,原本卑職的內心,還是有些懷疑,擔心張繡耍手段。可張繡一操練水軍,就是幾個月的功夫。這幾個月的行動,可不是白費的。他這一次,是真正要走水上開戰的。這一戰,便是我們的機會。

  孫策站起身道:“走吧,準備和張繡開戰!

  周瑜道:“這一戰,隻需要調遣四萬精銳隨行即可,剩下的兩萬精銳,留駐柴桑縣。畢竟柴桑是大後方,也得考慮柴桑的安全。卑職和殿下一起出戰,子敬留守柴桑。

  “沒問題!

  魯肅毫不猶豫的應下。

  他也讚同周瑜的分析,即使這一戰有十足的把握,可是柴桑是重鎮,是江東的門戶,不能有任何的問題,所以他帶著兩萬兵力留守柴桑,自是不錯的選擇。

  孫策也讚同周瑜的分析,不多言,帶著周瑜就離開柴桑,徑直往柴桑的渡口去。事實上柴桑靠近鄱陽湖,這裏有著吳國的水寨,所有吳國的船隊都在此。

  從鄱陽湖北上,可以沿著如今打通的水路,直通長江。

  孫策率領這船隊,便浩浩蕩蕩的離開鄱陽湖,往長江去。事實上如今從鄱陽湖到長江去,便是順流,速度比較快。

  不過孫策帶著無數的小舟,這小舟上遍布幹草,所以即使順流,速度也不是太快。

  在張繡往柴桑方向去,而孫策往張繡趕去,雙方相向而行的時候,江夏郡靠近長江,一處偏僻的所在,隔江對望,就能看到對岸是柴桑縣境內。

  不過這些地方沒有河橋,無法度過長江。

  但此時此刻,陳到、張燕率領著大軍,已經悄然來到一處稍微低窪平坦的地勢。如今是初春,還處於枯水期,不是夏季河水泛漲的時候,所以灘地比較寬闊。

  饒是如此,這長江仍有百餘丈寬闊,不易於度過。

  可如今,卻又一艘艘的小船匯聚。

  一艘艘的小船匯聚在此,然後一艘連著一艘,不斷的往河對岸靠攏。最終形成了兩排的小船,全部以繩索係著,橫亙在長江的江麵上。

  小船串聯後,又開始有一排一排的木筏,直接平鋪在小船上。尤其這木筏兩側,是有繩索的,士兵踩在木筏上雖說有些晃動,但可以手借助繩索穩定身形。

  這是簡易的浮橋。

  以便屬於士兵能快速通過長江。

  當這一切全部搭建起來後,張燕一聲令下,軍中士兵便快速的開始渡河,快速往對岸柴桑縣境內過去。這沒有走渡口搶渡,雖說過去的位置略顯偏僻,但勝在能悄然渡河。

  當全部士兵渡河後,張燕看著整隊的士兵,下了全軍進發的命令。士兵渡江容易,但實際上,渡江後的糧食補給是最麻煩的,所以張繡麾下的士兵,每個人隻有十五天的幹糧,他們必須在十五天之內,便奪取柴桑,或者說必須要找到糧食不急,否則,整個大軍就會有風險。

  這是最為關鍵的。

  渡江不難,難的是後勤補給,可如今要源源不斷的補給,肯定不可能。

  隻能是兵貴神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柴桑縣。

  而張燕等人渡江的這一切,孫策是不知道的。孫策仍舊以為,張繡麾下的大軍,已經是在船隊上,正浩浩蕩蕩沿著長江往柴桑縣的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