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授人以漁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581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910章 授人以漁

  張繡通過紅薯的事情,再度凝聚了一把人心。他聽著周遭百姓的呐喊,看著麾下眾人臉上那驕傲的神色,臉上也布滿了輕鬆愜意的神色。

  張繡抬手下壓,示意所有的百姓都安靜下來,又讓百姓都站起身。

  片刻後,百姓不再說話。

  所有人都站起身。

  一個個百姓的目光,都望著張繡,眼中有期待的神情。

  百姓淳樸,卻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如今,見識到紅薯的厲害,一個個內心,那都是期待著,希望自己能栽種紅薯,都希望能引進這一食物。

  有了紅薯,就有了吃食。

  張繡說道:“鄉親們,如今大規模收獲的紅薯,不會用於吃食,將全部用於栽種培育秧苗。官府在明年開春後,將會統一發放秧苗,並且傳授你們栽種紅薯的辦法。

  “屆時,長安縣境內,會依照戶籍人口,按照家庭的情況,前來領取秧苗,然後返回各自栽種。隻要是戶籍在冊的人,都可以領取到秧苗。

  “不在戶籍的,無法領取。

  張繡順勢道:“爾等回去後,該登記造冊的,可以進行登記造冊。人口的登記,長安縣接下來,會進行安排。

  百姓自是歡呼起來。

  對普通百姓來說,這是他們的機會。

  不過也有一些望族看到了機會,因為張繡剛才說了,可以進行人口的增加。隻要人口登記在冊的,都可以給予錢財。

  這是他們的機會!

  畢竟一些大家族下麵,本就有許多隱瞞的人口,即使登記造冊會導致隱瞞的人口報上去,但為了紅薯秧苗,也是豁出去了。

  張繡擺手道:“現在你們見識到了紅薯,便散了吧,各自回去準備。

  一聲令下,許多百姓離開。

  因為已經知道了紅薯,說都聽進去了人口增加的事情,隻要是增加了人口,他們就有了領取紅薯秧苗的機會。

  許多百姓離開,也有一些人留下來,並沒有離開。

  依舊在圍觀。

  這樣的百姓,卻也是少數。

  紅薯的耕種仍是在繼續,一籮筐一籮筐的紅薯,不斷抬出來,然後護送的士兵啟程,開始把所有的紅薯送入府庫。這時候的紅薯,那就是稀罕物,所以沿途的運輸,那都是有士兵隨行的,確保沒有人私留。

  張鬆站在張繡身旁,道:“殿下最後提及長安縣境內百姓,可以憑借戶籍,免費領取栽種紅薯的秧苗,這樣的結果,恐怕會導致許多百姓來投奔。到最後長安縣的人口,會暴增。

  張繡笑道:“這難道不是好事情嗎?

  張鬆道:“人多了,容易滋生出問題。尤其這突然湧入無數的人,即使他們是要投奔人,但恐怕這也有相當多的問題。

  司馬懿一步站出來,道:“張功曹繆矣,實際上,殿下之所以這麽宣布,恰恰是要增加長安縣的人口。

  “長安作為秦國的國都,本就是政治中心。

  “這長安,肯定有無數人口。

  “實際上登記在冊的人,遠遠沒有統計到所有人。或是一些流浪的乞兒,或是一些大族府上的奴隸,或是一些佃戶,都是隱藏的黑戶。

  司馬懿正色道:“不管是百姓的七大姑八大姨來投奔,亦或是望族把人口放出來,這都是一件好事情。

  “總之,是增加登記在冊的人口。

  “隻要人口登記在冊,如今的情況下,他們想離開長安,沒有路引戶籍等,就不容易了。戰爭頻繁的時候,百姓四處流離失所,可以能隨意離開。

  “如今秦國境內,各地太平。隻要是百姓在長安落戶,想隨意流竄到各地去,沒有戶籍,沒有路引,那就更難。

  司馬懿侃侃而談,道:“殿下一方麵,宣傳了紅薯的好處,是授人以漁,讓百姓能耕種紅薯。但另一方麵,也是借此清查人口,或者說增加人口。不論是哪一點,這都是絕佳的辦法。

  刷!

  張鬆麵色微變。

  他神情一變再變,笑容也有些尷尬。

  又被針對了!

  又被懟了!

  先前在秦王府時,關於如何出兵的問題,張鬆曾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最終被賈詡抨擊得體無完膚,連一點立足的機會都沒有。

  如今他的一番言論,本來是詢問張繡的,可最終,司馬懿又是洋洋灑灑的一番話,把他的話語,駁斥得一點都沒有剩下。

  半點臉麵都沒有!

  太慘了!

  張鬆識趣的閉上嘴,不再多言,避免再被針對。

  張繡此刻卻讚許的看了司馬懿一眼,道:“仲達所言,便是本王所考慮的。如今不僅是要宣傳紅薯,更要借此機會清查人口。一直以來,世家大族,各地的望族,都掌握著很多人口。尤其這些人口是查不到的,如今便是機會,讓他們把人口釋放出來。

  “殿下英明!

  一眾人齊齊開口。

  一個個臉上的神情,都流露出讚許的神情。

  他們都讚同張繡的安排。

  徐庶道:“卑職返回後,會立刻安排京兆尹杜畿,令他安排長安縣的事情。

  頓了頓,徐庶繼續道:“殿下,這麽多的紅薯收上來。等到明年栽種育苗的時候,萬一有更多的秧苗,是自己栽種,還是發放給普通的百姓栽種呢?

  張繡說道:“如果有多餘的,便給京兆尹地區其餘各縣的百姓即可。如今的情況下,我們有充足的糧食,不必擔心糧食問題。更何況就算沒有,也可以購買便是。

  “喏!

  徐庶拱手應下。

  張繡又安排了督察院、錦衣衛的人盯著,便帶著六部尚書,以及身邊的人離開。後續挖掘紅薯的事情,張繡不必參與。

  張繡隻需要安排人盯著即可。

  回到長安城,張繡徑自回了秦王府,而徐庶、賈詡等六部尚書的人,則是各自去忙手中的事情。到晚上的時候,王越安排人送了十籮筐紅薯回來,這是專門供應給秦王府的。

  張繡留下一籮筐,把其餘的九籮筐紅薯,全部下發給賈詡、李儒等麾下的文臣武將,以示對眾人的嘉獎。

  事實上,這玩意兒如今稀少。

  所以是稀罕物。

  等到明年大規模耕種,無數的百姓也耕種後,紅薯就不再稀奇。甚至到後年,更多百姓栽種後,恐怕紅薯也就是淪為填飽肚子的食物,甚至生活稍好的百姓,根本不會再吃這樣的紅薯。

  吃多了,也就膩了。

  張繡便吩咐府上的廚子,把送來的紅薯煮來吃。

  寒風漸起,當天氣漸冷的時候,賈詡所在的兵部,已經完成調整,由甘寧率領的烈虎軍,以及陳到的狼牙營,北上直奔河內郡去。

  這一陣容,等於擺開了開戰的姿態。

  這陣容擺出後,消息傳到了鄴城,袁紹嚇了一跳。袁紹快速的調集士兵,準備防守的事情,又開始派人到曹操處求援,請曹操務必要安排士兵救援。

  袁紹如今,沒有單獨抗衡張繡的實力。

  尤其今年的大晉銀行崩潰,使得袁紹的實力下跌厲害。一旦張繡的大軍,真要殺入晉國境內,袁紹肯定是扛不住的,所以他必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