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出兵荊州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5      字數:2453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612章 出兵荊州

  以徐庶為首的文官,都清楚實際上的荊州,蒯家、蔡家、龐家等世家望族,都已經站在張繡一邊。隻要張繡奪取荊州,這些大家族就會發力,使得整個荊州的風向轉變,讓張繡掌控地方。

  所以一眾人,都不認為奪取荊州有多麽的難。

  武將方麵,就更不用說。一個個摩拳擦掌,都翹首以待,巴不得立刻開戰,巴不得能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以取得功名。

  徐庶雖說讚同,但也沒有自大,說道:“主公此番南下,率領多少軍隊呢?

  張繡想了想,便道:“此番南下,隻需要黃忠的三萬飛熊軍足矣。南方多阡陌之地,不適合太多的騎兵。所以這一遭,狼牙營不必前往。

  頓了頓,張繡又道:“除黃忠前往,趙雲、馬超隨軍行動。其餘的主將,留守長安,各自操練士兵。謀士方麵,司馬懿、龐統、國淵隨行。其餘人等,坐鎮長安。

  “喏!

  眾人齊齊應下。

  對文官來說,倒沒有什麽影響,畢竟各自的手中,有諸多的政務要處理。反倒是甘寧、陳到、張燕等人心中惋惜,沒能得到出兵的機會。

  張繡把一切安排妥當,讓眾人去準備,決定三日後出兵。

  眾人退下,張繡卻是冒著雨夜,離開太尉府,往長安書院去。

  如今的書院,已經建設完工。

  書院內,人來人往。

  許多都是年輕的士子,還有八九歲的孩童,都穿梭在書院中。如今的書院,建立起了完整的構架,從七八歲的孩童,到十六七歲,都有學習的空間,各自學習不同。

  張繡抵達,見到了作為院長的楊彪。如今的楊彪,麵色紅潤,精氣神很好。

  書院中,他很忙碌。

  不僅是要負責教學,更是要處理一些書院的事情。

  雖說忙碌,但也充實。

  楊彪正色道:“太尉任命德祖擔任涼州刺史,這小子年輕,可能做事有不當的地方。還希望太尉,能夠多敲打敲打。

  張繡說道:“楊公不必謙虛,德祖行事穩健,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治理涼州,我很放心。更何況,德祖有高覽率軍協助,楊公不必擔心。

  楊彪道:“讓太尉費心了。

  張繡笑著搖頭。

  楊彪沉聲道:“太尉,有一句話,老朽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繡道:“楊公但說無妨。

  楊彪說道:“日前,老夫接到許都來的書信,是董承代天子傳令的。天子詢問,太尉準備什麽時候發兵,攻打曹操,拯救天子於水火。

  張繡道:“楊公認為呢?

  楊彪捋著頜下的胡須,哈哈一笑,道:“老夫如今,無官一身輕,不擔任朝中的官職,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攙和朝中的政事。所以,老夫沒什麽意見。老夫隻是轉述此事,該怎麽做,那是太尉自己的事情。

  如今,楊彪寄情於書院中,日子過得很是充實。

  沒有朝中的明爭暗鬥。

  沒有朝中的爭權奪利。

  沒有朝中的忠奸之辯。

  楊彪隻需要誠心傳授士子學問,努力發展好長安書院就足夠。其餘的事情,楊彪不願意去攙和,也不想去攙和。

  不是楊彪不忠於天子,是如今的情況下,楊彪也不知道該怎麽做。

  要求張繡發兵攻打曹操,就算以楊彪這樣的老臣看來,讓張繡現在就攻打曹操,肯定不可能。甚至於,也無法拯救當下的局麵,反而不如不攻打。

  所以,楊彪不願意幹涉。

  張繡聽到楊彪的話,臉上露出笑容,道:“楊公,你可以回信給董承,就說關中大旱,我分身乏術,無法攻打曹操,暫時無法為天子緩解為難。如今關中初定,恰逢荊州發生動蕩,我應劉表邀請,要南下荊州,暫時沒有時間。

  “老夫明白了。

  楊彪點頭就回答。

  話鋒一轉,楊彪笑道:“如今的書院中,有諸多的大儒和名士。有自遼東回來的管寧、邴原,也有全國各地的一些名士。如今的長安書院,可謂人才濟濟。

  說到這事兒時,楊彪臉上盡是歡喜神情。

  他就喜歡書院的熱鬧。

  這是單獨屬於讀書人的幸事。

  張繡和楊彪聊了一陣後,沒有多逗留。他沒有去見管寧和邴原等人,而是轉道前往醫院,專門看望張仲景、華佗等人,詢問了醫院的情況。

  如今的醫院,更是熱鬧。

  所謂的熱鬧是患者無數,因為有華佗和張仲景這樣的醫道聖手,全國各地的達官貴人,富商豪紳,都到長安來治病,可謂是人滿為患。

  即使當初規劃的醫院,規模宏大,依舊病人無比多。

  醫院是一個聚寶盆。

  單單是醫院,每日能替張繡掙到無數的錢財。

  張繡在醫院盤桓了小半個多時辰,便不再逗留,冒著夜色離開,返回太尉府。當張繡回到太尉府時,夜色已經深沉,而外麵依舊下著雨。

  這時候的雨,比傍晚時分還更大一些。

  雨滴成線,不斷降落。

  張繡看著降落下來的大雨,憂愁盡去。他的麾下,如今不論是醫院、書院,乃至於販賣的宣紙等,都已經發展起來,開始良性運轉,不斷為張繡造血輸血,保證張繡的財政穩定。

  這是張繡南征北戰的基礎。

  一場大雨,下了足足兩天,各地的池塘中,都蓄滿了水。河道中河水泛漲,好在早就挖掘溝渠,清理了淤泥,更加強了堤壩的加固,所以河水泛漲,雨水猛降,也沒有多少影響。

  一切都無比的順利。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這一日,清晨。

  天氣已經轉晴,大雨後的天氣萬裏晴空,陽光極為明亮。

  張繡自太尉府離開後,徑直來到軍營。

  黃忠調集大軍,已經等候多時。

  “出發!

  張繡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前鋒軍浩浩蕩蕩的趕路,張繡帶著黃忠、趙雲、馬超、司馬懿、國淵和龐統隨中軍趕路,浩浩蕩蕩離開長安,開始南下荊州。

  從長安南下,雖說下了兩三天的雨,但道路還不算泥濘,趕路倒也容易。畢竟各地幹旱了幾個月的時間,地麵雨水浸走後,也沒有遇到山石垮塌的,道路比較暢通。

  大軍南下,浩浩蕩蕩。

  從長安進入南陽郡後,已經進入八月,天氣漸漸轉涼。

  這時候行軍,是最舒服的。

  南陽郡在張繡的治下,這片區域,如今發展得欣欣向榮。尤其南陽郡魯陽縣境內,有魯山的無煙煤,發展迅速,是最為富饒的地方。

  除此外的南陽郡各地,也是頗為繁華富庶。畢竟南陽郡,北接關中,南臨荊州襄陽,四通八達,交通便利。除此外,南陽郡又是張繡最早治理的地方,是發展最快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