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趨利之徒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5      字數:2491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601章 趨利之徒

  一個人的品行如何,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是詢問其本人,通過本人的言談舉止,能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然而,有的人狡詐,不露於形色,不容易問出內心所想。

  稍微繞一點圈子,是詢問其周邊的人,能有所了解。

  張繡通過走訪詢問,在短短時間,摸清楚了荀斯的底細。

  他神情愈發冷肅。

  荀斯這個人,很善於鑽營,更善於籠絡人。他任職的短短時間內,以錢財開路,結交了許多達官貴人。荀斯對最底層的百姓,卻極為苛刻。

  尤其最貧窮的百姓,被荀斯逐出縣城,不準這些人在城內居住。

  這也形成了,新安縣表麵上的風光。實際上,整個新安縣仍舊有許多貧窮的人,他們的情況,從來就沒有緩解。

  幹旱來襲,這些窮人冒出來,是希望荀斯給一條活路。可到最後,他們不僅沒了活路,還成為荀斯領功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此前雖說有黃天道,但黃天道人不多,也沒有什麽聲勢。

  黃天道是無足輕重的。

  黃天道的人,還是被全部屠戮。

  官府發布的告示,是黃天道蠱惑人,甚至聚眾造反。荀斯把貧窮百姓跑到縣衙,請荀斯給一個出路的事情,全都推在黃天道身上。如此一來,聚集在縣衙的窮人,被殺就是理所應當的。

  張繡走訪完,回到客棧中,靜靜等待消息。

  縣衙,書房中。

  一個三十好幾,抵近四十歲的中年文士,身著黑色袍服,隨意坐著。

  此人頭戴長冠,相貌俊朗,頗為灑脫。

  他便是荀斯。

  在荀斯的下方,坐著一個三十出頭的文人。

  此人名叫孟堯,荀斯的謀士。

  荀斯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慢條斯理的說道:“孟先生,我剛得到消息,張繡親自到弘農郡視察旱災的情況。

  “恰好,我報上斬首三百黃天道賊人的消息,得了張太尉的誇讚。當場,他就命令司馬朗嘉獎我。消息上報的時候,你擔心這擔心那,怕出現問題。

  “可現在呢?

  “眼下的情況,對我一派大好。這天降大旱,對百姓來說極為困難的事情,但對本官來說,卻是升遷的機會。

  荀斯正色道:“這一次,我入了張太尉的眼,再積累些功勳,就可以脫離新安縣,爭取到更好的縣擔任縣令。亦或者,如果能到弘農縣擔任縣令,就更好了。

  弘農縣,是弘農郡的治所所在地。

  其縣令等級,是比弘農郡境內的其他縣更大一些。

  孟堯道:“大人英明!

  荀斯繼續道:“這人啊,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張太尉年紀輕輕,就執掌關中,甚至連涼州都拿下,靠的是什麽,就是敢拚敢做。我雖說比不了他,但至少,得有一些念想和抱負不是?否則和鹹魚有什麽分別。

  孟堯說道:“大人還得小心行事,萬一,張繡來了新安縣呢?

  “不一定來!

  荀斯搖頭道:“張太尉是日理萬機的人,走了一趟弘農縣,聽完司馬太守說弘農郡的情況,還來新安縣做什麽。依我看,不可能再有其他事情的。

  孟堯也是點了點頭。

  但願如荀斯所言。

  荀斯話鋒一轉,便道:“黃天道的事情,暫且告一段落,洛陽那邊,也不要再攙和。本官現在要去卿玉閣會友,這新安縣城內的諸多大族族長,都等著本官的。

  孟堯道:“大人和新安縣的諸多大族聯合,還是要小心些。張太尉對於這些,是比較忌諱的。萬一消息傳出去,恐對大人不利。

  “無妨!

  荀斯說道:“新安縣毗鄰河南尹,天高皇帝遠的,誰來新安縣啊?誰還會在乎新安縣的一切。孟先生,你留守縣衙,穩住情況。我現在就去,得早一點,否則卿玉閣內的佳人,又被挑選完了,隻剩下一些歪瓜裂棗。

  “喏!

  孟堯拱手就應下。

  荀斯站起身,更換了一身衣服,便乘坐馬車,出了縣衙往卿玉閣去。

  卿玉閣,是新安縣的青樓。

  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畢竟新安縣境內,隻有卿玉閣的關係最硬,和諸多的大族有聯係。就算荀斯這個一縣之長,到了卿玉閣,也不能太過於放肆。

  荀斯一進入,便有人走上來,引著荀斯大步往二樓去。

  這是輕車熟路。

  畢竟荀斯來到卿玉閣,不是一次兩次,早已經習慣。

  他進入二樓甲子號雅室內落座,內中有三個新安縣的大家族的族長在,一個個都是四五十歲的人,都是閱曆豐富的老江湖。

  荀斯沒來之前,他們都已經先一步趕到。

  荀斯見到眾人,拱手道:“諸位前輩有禮了,我有一點的事情耽擱,請諸位海涵。沒得說,我自罰三杯,先幹為敬。

  說完,荀斯拿起酒樽,連續三杯酒下肚。

  他千杯不醉。

  連續三杯酒下肚,絲毫不受影響。

  荀斯說完後,目光一轉,再度看向眾人,道:“不知道諸位邀請我來,可有什麽事情?

  “荀縣令,的確是有一事。

  為首的人中,年紀最年長,約莫五十多歲的老者,率先道:“我們這一次商量的事情,不會虧待荀縣令,更不會讓縣令難辦,隻需要荀縣令點頭即可。

  此人名叫鮑銘,是新安縣鮑家的族長。

  荀斯捋著頜下的胡須,不急不緩道:“到底是什麽事情,但說無妨。

  鮑銘沉聲道:“如今新安縣境內,幹旱日趨嚴重。前些日子,荀縣令得了長安的命令,以低價購置了大批量的糧食,存儲在縣衙庫房。

  “這一批糧食,據我所知,可是相當多的。

  “我們三個老家夥商議一番後,希望以現在的市價,從縣衙購買糧食。如今的市價,比昔日荀縣令購買的糧食,足足上漲了一倍有餘。

  鮑銘說道:“單單是這樣,荀縣令足以賺取到無數的錢財。

  “然後呢?

  荀斯眯起眼睛,開口詢問。他不是甘於滿足現狀的人,囤積在府庫的糧食,完全可以繼續留下,不愁沒有銷路。

  現在賣給三大家族,雖說能賺,但達不到他的要求。如果沒有好處,他是不會同意的。更何況,購買上來的糧食,是用來賑災穩定糧價的。

  鮑銘開口道:“但凡我們從府庫中購買的糧食,賣出去所賺取的純利潤,分一成半給荀縣令。算上荀縣令,我們有四家人,荀縣令不出一份力氣,就占據一成半的利益。這,是我們最大的誠意。

  “沒問題!

  荀斯笑道:“鮑老開口,本官還能說什麽。就算你們不給利益,為了和鮑老結交,我也得賣糧食啊。

  鮑銘笑道:“荀縣令仗義。

  他的內心卻是吐槽,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荀斯不可能同意賣糧食的。

  荀斯,是一個趨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