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收楊修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5      字數:2658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365章 收楊修

  時間不長,楊雍和楊修聯袂來到大門口,見到了正等候的張繡。楊雍一抖袖袍,雙手合攏,拱手道:“楊雍,見過張將軍。

  楊修神色平靜,不卑不亢道:“楊修,見過張將軍。

  張繡同時向楊雍和楊修回禮。

  楊雍道:“張將軍,請!

  “請!

  張繡擺手。

  他也不客氣,當即走在前麵,和楊雍、楊修一起來到大廳中。

  三人入內,賓主落座。

  楊雍麵帶微笑,道:“張將軍蒞臨楊家,令楊家蓬蓽生輝。此番張將軍收取華陰縣,可喜可賀。有張將軍在,無數百姓不受戰火侵襲,華陰縣也能安定下來了。

  張繡道:“楊公謬讚了。

  來之前,張繡通過王越,了解了楊雍的情況,知道楊雍是楊彪的族弟。

  張繡話鋒一轉,說道:“此番能順利攻克華陰縣,仰賴楊家的幫助。沒有楊家的幫助,要生擒眭固,奪取華陰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楊雍神情柔和,捋著頜下的長須,說道:“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張繡和楊雍兩人,都說著恭維對方的話。

  花花轎子抬人,氣氛熱絡。

  足足說了好一陣後,張繡的目光,才落在楊修的身上,笑道:“此番能俘虜眭固,少不了德祖的謀劃。德祖雖說年少,卻是才智高絕,堪稱青年才俊。

  楊修,字德祖。

  張繡直接稱呼楊修的表字,以示親近。

  楊修道:“張將軍謬讚了,楊修區區才華,相比於張將軍,不過是螢火之光。張將軍去年進入南陽郡,一年時間,敗黃巾、殺匈奴,退曹操、滅李傕郭汜,可謂戰功赫赫。

  “時至今日,張將軍身為司隸校尉、鎮南將軍,放眼天下,在這個年齡中,也沒有能比張將軍更出色更優秀的。

  “論成就,張將軍才是真正的厲害,楊修引以為楷模。

  對張繡,楊修是真佩服。

  楊修自有天資出眾,是個極為自傲的人。他曾推演過,換做是他是張繡,換做他在張濟被殺的情況下,要立足南陽郡,要解決諸多的困境,他無法辦到,沒有這個能耐。

  張繡做到了。

  不僅如此,張繡還打下了偌大的一片疆土。

  這令他佩服。

  尤其張繡的年齡,看樣子比他還略小。

  張繡笑道:“德祖,你我之間,就不用相互吹捧了。此番本將來,一是對楊家的幫助表示感謝,二是希望德祖出仕,助我一臂之力。不知道,德祖可願意屈尊?

  楊雍聽到後,心中為楊修感到高興,這可是機會。

  如今,張繡如日中天。

  楊修能到張繡麾下任職,那是極好的機會。楊雍的目光,落在楊修的身上,接連點頭示意,希望楊修答應下來。

  楊修聞言,卻不急不躁。

  他沒有立刻答應。

  楊修說道:“能得到張將軍的招攬,楊修三生有幸。奈何,在下卻有一問。如果在下歸順了張將軍。將來張將軍和曹操兩軍列陣,曹操以家父性命威脅,令張將軍退軍,張將軍當如何?

  楊雍聽到後,麵色大變。

  這問題極難。

  他瞪了楊修一眼,暗罵楊修這小子無禮,竟然問這樣的問題。

  這是很難解決的。

  第一,楊彪是朝中的老臣,人所共知是忠於天子的。以楊彪的秉性,讓他提前離開許都,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張繡安排人到許都去,也帶不走楊彪。

  第二,張繡如果說不管楊彪的死活,楊修如何想?答案很明顯,如果真是如此,楊修也不可能為張繡效力。

  第三,張繡如果受曹操的威脅撤軍,就無法顧及到大局,會影響到和曹操的交戰。

  這是很刁鑽的問題。

  張繡聽到楊修的詢問,神情淡然,沒有什麽驚訝。

  大爭之世,君擇臣,臣亦擇君。張繡要招攬楊修,需要考慮楊修的才華。同樣的道理,楊修也要考驗張繡,以了解張繡是不是他想要效忠的主君。

  張繡腦筋轉動,快速思考著解決的方案。

  忽然,他計上心來。

  楊修的問題,他有了解決之法。

  張繡不急不躁的道:“德祖的問題,看似麻煩,其實不難,而且很容易就能解決。要提出這個解決的方案之前,得先說文先公的處境。

  楊彪,自文先。

  張繡以文先公稱呼,以示對楊彪的尊重。

  楊修問道:“家父是何處境?

  張繡解釋道:“曹操挾天子遷都許昌,不是尊崇天子,不是真心實意擁戴天子,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掌控大權。

  “但凡是朝中的老臣,以及有名望且忠於天子的臣子,都遭到曹操的打壓。

  “文先公是漢臣領袖,威望絕倫,領袖百官。曹操首先打壓的,便是文先公。在曹操剛遷都到許昌時,尋了一個理由,便將文先公下獄。

  “得虧文先公威望高,海內尊敬,曹操也不敢胡亂動手,才得以釋放。

  “如今,文向賦閑在家。

  張繡道:“以文先公的身份和地位,曹操不可能重用,甚至巴不得,文先公能離開許都,免得文先公掣肘曹操。

  “因為有文先公在,忠於天子一係人,便有了一個領袖。

  “對曹操來說,猶如頭上懸掛了一柄利劍。

  張繡侃侃而談,闡述了楊彪的處境。

  這是他清楚的。

  楊修聽到後,眉頭上揚,很是意外,張繡對他父親的情況,竟如此了解。

  張繡繼續道:“要帶回文先公,不需要以後,現在就可以運作,而且現在也是最恰當的時機。隻需一封書信到許都,奏請天子,說在弘農郡尋到《東觀漢記》的資料,需要整理。

  “在靈帝熹平年間,文先公與馬日磾、蔡邕、盧植等人,共同續寫《東觀漢記》,編纂《東觀漢記》,他是《東觀漢記》的作者之一。

  “以《東觀漢記》請文先公來弘農,一方麵朝廷過得去,另一方麵文先公也不會抵觸。

  “畢竟散落的《東觀漢記》資料,到處都能收集起來。

  “隻要文先公來了弘農,還愁留不下他嗎?

  張繡繼續道:“當今的情況下,曹操忌憚文先公,導致文先公無法出仕。這樣的情況下,一封書信前往,極容易辦到。

  楊修問道:“曹操不許呢?

  張繡自信道:“在如今的情況下,曹操不敢不準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大義,但正處在征討袁術的關鍵階段。

  “不滅袁術,天下諸侯如何看待許都的天子?

  “又如何看待曹操?

  “為了維持漢室的尊嚴,曹操必須取勝,這是他的大局。在這個時候,隻要我提出請文先公來弘農郡,曹操勢必會答應的。

  張繡說道:“否則我自兗州西麵威脅曹操,令他無法平定袁術,後果不堪設想。

  “德祖,你認為如何?

  張繡臉上有笑容,更期待楊修的回答。

  楊修感慨道:“盛名之下無虛士,張將軍應變機巧,楊修佩服。

  對張繡的計策,楊修讚同。

  這是最合適的計策。

  一方麵,曹操能順水推舟,接觸楊彪的威脅;另一方麵,也能讓楊彪甘心離開許都。

  這是一舉兩得的。

  楊修站起身,雙手合攏,麵對著張繡,鄭重拱手道:“卑職楊修,拜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