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楊修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4      字數:2617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353章 楊修

  張方神色泰然,道:“楊公的擔心和顧慮,我自是明白。這事情如果擱在我的身上,讓我直接去攻打眭固,我也不可能答應。畢竟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楊雍道:“你明白就好。

  張飛繼續道:“這一回請楊公借兵,不是讓楊公直接出兵。這一遭,是送楊公一樁富貴。對楊公,乃至於對楊家來說,都百利而無一害的,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楊公出兵助我的前提條件,是眭固率領大軍離開華陰縣城。在縣城兵力空虛的情況下,楊公出兵助我,奪取縣城易如反掌。

  “如果城內兵力多,我也不會動手。

  “一旦城內兵力空虛,料想奪取縣城對楊公來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張方繼續道:“楊公認為如何呢?

  楊雍聽到後,麵色稍好。

  如果張方想要空手套白狼,讓他出兵攻打眭固,楊雍是不可能答應的。他楊家的兒郎,也是爹娘養的,都是肉體凡胎,不能隨意拿去送死。

  可如果城內空虛,那麽奪取華陰縣,倒是比較容易。

  不過,楊雍沒有立刻答應。

  楊雍正色道:“就算我能助你拿下華陰縣,又能如何?一轉眼,眭固就會率軍殺回來。到時候我手中的這點兵力,在眭固的麵前,那是螳臂當車,不可能擋住眭固。

  張方心中一喜。

  楊雍這麽說,明顯是心動了。

  張方道:“他不可能回來。

  楊雍道:“理由呢?

  張方解釋道:“鎮南將軍張繡,率領大軍自長安出發,已經進入了華陰縣境內。在張將軍的大軍下,眭固必敗無疑。張將軍殺匈奴、敗曹操、斬段煨,所向披靡,區區眭固,不足掛齒。

  楊雍道:“你怎麽斷定,眭固會率領大軍出擊?照老夫的推測,就算張繡的大軍殺來,眭固最大的可能,是借華陰縣的城池防守,不可能主動出戰。

  張方笑道:“具體緣由,恕我不能告知。總之,隻需要楊公在城內空虛時,調兵助我。楊公,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事實上,張方也不知道眭固會不會出兵。

  張方隻能賣關子。

  頓了頓,張方繼續道:“楊公,我出身普通,沒什麽見識,但聽走南闖北的人說了些關於潁川荀氏的事情。不知道,楊公可有興趣聽一聽。

  楊雍說道:“但說無妨!

  張方深吸了口氣,他把早已經組織好的語言,又過了一遍,道:“潁川荀氏,有荀彧、荀攸在曹操的麾下任職,身居高位,深得曹操的器重。

  “除此外,又有荀諶等人,在袁紹的麾下任職,也得了袁紹的器重。

  “這是潁川荀氏理念。

  “沒有把所有的力量,都押注在一個諸侯身上。

  張方侃侃而談,說道:“不可否認的是,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袁紹,都是極為強大的諸侯。荀家兩頭押注,任何一方將來傾覆,荀家都不受影響。

  “如今弘農楊氏,以族長楊彪為首,在朝中任職,等於是在曹操麾下任職。

  “我聽聞,楊太尉威望太高,令曹操忌憚。如今楊太尉的處境,也不怎麽好。聽一些來往的遊俠兒說,楊太尉曾被曹操下獄,即使出獄後,也是賦閑在家。

  “荀家能兩頭押注,為什麽楊家不可以呢?

  說到這裏,張方道:“換做我是楊公,會抓住這一機會。而不是錯過機會,等到再想扭轉機會的時候,卻發現機會晚了。

  楊雍聽到後,有些詫異的看著張方。

  此人有見識。

  確實不簡單。

  楊雍笑了笑,道:“閣下一張利嘴,的確是厲害。

  張方道:“楊公謬讚了,在下隻是就事論事,僅僅闡述一個事實。就算我牙尖嘴利,但如果不是闡述事實,楊公也勢必不會讚同。

  楊雍說道:“確實如此。

  張方看到楊雍軟和的態度,心中鬆了一口氣,臉上有笑容,道:“那麽,楊公是答應借兵給我了嗎?

  “是!

  楊雍點了點頭。

  頓了頓,楊雍繼續道:“不過我楊家的子弟,必須由我楊家的人指揮。

  張方說道:“誰來負責?

  楊雍正色道:“我兄長楊彪之子楊修,由他來指揮楊家的子弟。

  “嘶!

  張方聞言,倒吸了口涼氣。

  楊彪是天下聞名的忠臣,舉國上下,都敬重楊彪。楊彪的兒子楊修,要親自參加指揮,讓張方意外,這自是極好的。

  張方穩定了心神,問道:“可否讓我見見楊公子。

  “沒問題!

  楊雍直接應下。

  楊彪在許都為官,楊修則是留在了祖宅。這是楊彪的安排,因為楊彪去許都後,也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如何,專程把楊修留在了華陰縣。

  畢竟楊彪就楊修這麽一個兒子。

  他不希望楊修橫遭災禍。

  楊雍安排人去傳信,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身長八尺有餘,身著博領大衫,衣袖飄飄,豐神俊朗的青年大步走來。

  青年,赫然是楊修。

  如今的楊修,二十出頭,劍眉朗目,豐神俊朗。且楊修自小聰慧,深得楊彪的喜愛,更得了楊家上下的讚許。

  整個楊家,都認為楊家在楊修的這一代,勢必能再上一個台階。

  楊修的未來不可限量。

  楊修拱手向楊雍行了一禮,問道:“叔父召見,不知道有何要事?

  楊雍當即說了張方來意,也說了要幫助張繡奪取華陰縣的意思,最後道:“楊家出兵幫助張繡,由你全權指揮。你自幼就在你父親的身邊,熟悉政務,熟悉軍馬謀略。這一回,你便牛刀小試一番。

  楊修道:“侄兒遵命!

  張方看到了楊修,粗獷的麵頰上,神情有一抹感慨。

  不愧是世家子弟。

  這份氣度,他學不來。

  張方問道:“敢問楊公,此番出兵襄助,楊家助力多少士兵?

  楊雍回答道:“一千五百士兵。

  “不,兩千五百人。

  楊修聽到了楊雍的回答,調整了支援的人數,然後以眼神示意楊雍。

  見此,楊雍沒有反駁。

  張方聽到有兩千五百人,心中大喜,道:“楊公子豪邁,在下佩服。既然敲定了,我立刻就返回籌備。一旦時機成熟,我會請楊公子出兵襄助。

  “沒問題!

  楊修直接就回答。

  張方沒有逗留,大步離開。

  書房中,楊雍看向楊修,正色道:“修兒,我剛才說調一千五百私兵幫助張繡,你卻提出兩千五百人。這兩千五百人,是我楊家立足弘農的根基,也是楊家的所有力量。全部投入,如果出了任何的差池,後果影響極大。

  楊修微笑道:“叔父,我認為張繡必勝。張繡的人已經潛伏到城內,眭固卻絲毫不曾察覺,足見張繡的高明。既如此,何不多出一點力量呢?在張繡的處境越是艱難時,出力越大,張繡才記得住我們的功勞。

  楊雍道:“確是如此,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我們這一遭,等於是給張繡雪中送炭。

  楊修道:“叔父所言甚是。

  隻是楊修心中,確是認為,就算楊家出兵,也還達不到雪中送炭的地步。充其量,也就是楊家幫了張繡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