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潁川徐庶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3      字數:2551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文聘被擒,若說最高興的人,當屬蔡瑁。

  在這之前,他一個人被擒,很難麵對劉表,也會顯得他無能。如今不一樣了,荊州大將文聘,也被張繡擒拿,這就不能說明他無能,隻能說張繡太狡詐太厲害。

  這是蔡瑁的心態。

  多拉上一個墊背的,畢竟罰不責眾。

  張繡拿下文聘,便勒令文聘帶來的士兵放下武器。有文聘在手,一百士兵不敢抵抗,隻得乖乖就範,扔掉了手中武器。

  張繡讓人拿了繩索,把文聘麾下士兵的手綁起來,然後帶著眾人繼續南下。

  在張繡南下時,文聘被擒的消息,先一步傳回襄陽。

  蒯良一得到消息,心中緊張起來。

  先是蔡瑁,後是文聘,劉表的臉都要丟完了。他急匆匆的趕往州牧府,見到劉表後,便連忙道:“主公,文聘前往迎接張繡,本是要武力震懾張繡,卻被張繡擒了。

  劉表臉色,驟然大變。

  蔡瑁一個人被擒,已經讓劉表煩躁了。

  如今又多了一個文聘,令人糟心。

  劉表接連歎氣,詢問道:“子柔,如今這情況,你看該怎麽辦?

  蒯良思索一番,回答道:“張繡的手中,有蔡瑁和文聘兩個人質。最關鍵的是,這兩人都是主公麾下的重臣,不可不救。

  “以如今的情況,隻能好好的和張繡談判。

  “不過文聘沒能震懾住張繡,就隻能靠此前定下的計策,展現我荊州文風,令張繡自慚形穢。

  “等張繡抵達襄陽,臣代表主公去迎接張繡。然後,主公再州牧府設宴,請荊州的大儒名士一起坐而論道。

  蒯良說道:“張繡一介武夫,雖然赳赳昂揚,但畢竟是武人,必定難以插嘴。到時候,也能讓張繡不敢小覷我荊州。

  劉表道:“隻能這般了。

  蒯良道:“卑職這就去辦!

  劉表煩躁的擺了擺手,任由蒯良離開。如今的局勢,讓劉表很不舒服。他堂堂荊州牧,掌握荊襄九郡,自身的實力,放眼天下也是有數的強者。

  可偏偏,在張繡的手中栽了。

  不僅如此,先是蔡瑁,後是文聘,接連兩員大將落在張繡手中,可謂丟盡顏麵。一旦消息傳出去,便有無數人說他劉表無能。

  這是劉表最不喜歡的。

  ……

  鹿門山,位於襄陽城東南方,瀕臨漢江,與峴山隔江相望,巍峨壯麗,風景宜人。如今的鹿門山,是荊州名山,往來士子很多,因為大儒龐德公,以及名士司馬徽都住在此地。

  山下,臨近江岸邊,有大片的竹林。

  竹林中,修建了一座竹屋。

  這座竹屋背山靠水,入則遊覽鹿門山的壯麗靜觀,出則觀賞浩浩漢江,可謂是絕佳之地。尤其這裏冬暖夏涼,是極為舒服的地方。

  這是徐庶的家。

  徐庶本名徐福,寒門出身。他早年的時候,豪俠仗義,舞槍弄棒,行事極為大膽。他為友人報仇殺,殺了對方,最後被官府擒拿問罪。

  幸得友人相救,才得以逃脫罪責。

  經曆了一番磨難後,徐福幡然悔悟,更名為徐庶,四處求學,自此精研學問。等到董卓入主洛陽,天下大亂,徐庶和同郡的好友石韜到了荊州避難,住在了鹿門山。

  竹舍中,徐庶正和朋友飲茶聊天。

  坐在內中的人,分別有潁川石韜、汝南孟建、博陵崔鈞。

  這三人,都不是荊州人。

  不論是徐庶,亦或是石韜、孟建、崔鈞,都是飽讀詩書,極有才華。劉表連下命令,意圖征辟四人出仕,但四人都無一例外拒絕了。

  徐庶呷了一口茶,緩緩道:“我昨日去了一趟襄陽城,聽說張濟南下攻打穰縣,被蔡瑁以亂箭射殺。但蔡瑁貪功連夜追擊,最後被張濟的侄子張繡生擒了。如今,張繡竟親自押解著蔡瑁南下,正往襄陽來。

  石韜不屑道:“蔡瑁此人,雖出身世家大族,卻剛愎自用,兵敗不足為奇。他領軍前往,能擊敗張濟,是時運好罷了。不過張繡何許人也,竟然能以敗軍生擒蔡瑁?

  崔鈞道:“此人我也是不知!

  孟建搖頭道:“張繡是什麽人,並不重要。就算張繡生擒了蔡瑁,也說明不了什麽。不過張繡敢親自南下襄陽,便有些膽量了。

  “如果沒有一點本事,張繡不敢南下。

  孟建繼續道:“如今的局勢下,張繡押解著蔡瑁來襄陽,倒也能稱得上是一步妙棋。張繡占據主動,這位的這位劉荊州,可就進退維穀了。

  “是這個道理。

  徐庶微微一笑,道:“我倒是有些好奇,這張繡是什麽樣的人。穰縣戰局,雖然我們未曾親眼見證,但通過得到的消息,大致能推測出來。

  “張濟是西涼軍的一員大將,他率軍自關中南下荊州,是因為缺少糧食,意圖在荊州劫糧。

  “由此推斷,張濟軍隊不怎麽強。

  “張濟強攻穰縣,中箭身亡,張濟麾下的西涼軍兵敗如山倒,已經是一群敗軍,難以再廝殺征戰,可謂是烏合之眾。

  “在這樣的前提下,蔡瑁連夜追趕,雖然犯了兵家大忌,但蔡瑁麾下的士兵都是精銳之師,即使遭遇埋伏,也可堪一戰。

  “然而,蔡瑁最終被俘虜了。

  徐庶侃侃而談,分析道:“由此觀之,張繡在其中起了大作用。是他提前就布下埋伏,以弱勝強,擊敗了蔡瑁大軍。能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不是簡單人物。正如孟兄所言,張繡親自南下,便是看清楚了荊州的局勢,足見其智謀不簡單。

  孟建笑道:“元直所言,深得我心。

  一陣急促腳步聲,自廳外傳來。

  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大步走了進來,隻是青年的相貌有些怪異,額頭高聳,塌鼻梁,八字眉,厚嘴唇,膚色黝黑,眼神桀驁,給人醜而狂的感覺。

  此人名叫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

  他見到徐庶等人後,拱手行了一禮,便安然坐下,笑眯眯道:“諸位兄長,劉表派人傳信,於兩天後在州牧府設宴,請叔父及諸位前往。叔父答應了,讓我前來通知諸位。你們願意去,則去;不願意,則留在鹿門山即可。

  徐庶道問:“劉荊州設宴,所為何事?

  龐統回答道:“說是為了迎接張繡,讓張繡見識我荊州的粲然文風。

  徐庶道:“知道了,我會如約前往。

  孟建、石韜和崔鈞都一一應下,他們人在荊州,也得給劉表臉麵。雖然不出仕,但劉表的安排,他們也都會盡量參與。

  龐統道:“聽傳話的人說,劉表派文聘前往迎接,準備給張繡一個下馬威。沒想到,張繡又生擒了文聘,押解著蔡瑁和文聘一道南下。

  徐庶劍眉一揚,倍感驚訝。

  蔡瑁能力平平,被張繡擒拿也就罷了,文聘是荊州大將,智勇雙全,竟然也被張繡生擒,這令人震驚,徐庶的心中也生出好奇心。

  不過眼下情報不多,也分析不出什麽。有了龐統加入,談笑更是熱烈,幾人就眼下的局勢,一起商討著,氣氛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