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尋青婉,恨難消
作者:客心爭日月      更新:2020-08-31 13:31      字數:2396
  這廂是歡聲笑語,起哄音不斷,天地高堂已拜,接著而起的便是儐相鴻聲高喝,響徹四方天地:

  “奉日月以為盟,昭天地以為鑒,嘯山河以為證,敬鬼神以為憑。

  從此山高不阻其誌,澗深不斷其行,流年不悔其意,風霜不掩其情。今生今世,不離不棄,永生永世,相許相從。”

  紅綢喜緞相隨,新娘團扇置於麵前,由著侍婢領入新房,此時便是來賓爭相慶賀,玉盤珍饈一並齊來,堂裏堂外處處歡語連天。

  堂內的燭光氤氳了喜宴,將滿泛的琉璃盞碰得清靈翠響;室外是紅紗隨風飄揚,喧鬧盈天,與他人鬥酒之聲不斷。

  蕭青婉的行蹤,皆是一概無人提起,慕容家的大姑娘倒是四處張望著,見著沒有人影,便也就作罷。

  此時的皎月正在四處尋找著小川,卻是輾轉幾經多地,皆是看不到行蹤。

  這會兒來到一假山後的偏僻地兒,樹影婆娑,枝條亂舞,終於是瞧著那黑色身影。

  他正站在那浮現流彩,粼粼如銀箔的水池邊上,想來是對影思懷,頗得幾方安適。

  皎月心裏著急,行動著步子,快步趕了上去,因著不知如何稱呼,遂也勻了自家姑娘的叫法。

  將著婉轉之音,特意抬高了一些,是喊了一聲“小川”。

  小川聽之,回了頭,見是皎月,卻未尋著蕭青婉的身影,不免有些生疑。

  掀不起波瀾的麵容,隻瞥著皎月,仿若是隨意道出的一句話:“王妃安在?”

  “姑娘方才同我說出門尋東西,自個兒撂下我就跑了,這會子還未見她回來。

  說是著我來尋你,也不知是有些什麽深意沒?”

  這不說還好,一說出口,那小川便就著急了,出聲便道:

  “王妃出門大概有多少時候?”

  天知道他此刻的內心是有多麽慌亂,那個曾將芙蓉糕遞到他跟前,笑得一臉明麗的小女孩,仿若就現在他跟前。

  伸手可觸,卻又仿若是天上人間的距離,如今聽得她有難,將那深藏的情愫又是全部倒出。

  “還未有一個時辰。”皎月如是說,低著頭,兩指骨來回繞動,是他慣常的動作,活脫脫像是做了錯事一般。

  旁人隻知皎月心思澄澈,單純不通世事,卻看不透她心裏的彎彎繞繞,她隻想保護姑娘,此刻見著這般形狀,亦是自知事態嚴重。

  她還未作出任何反應,卻見著小川已然繞過她往前走去。

  低垂的頭顱隻能瞧著那雲履前行的步伐,待得反應過來之時,卻見他往前已然走了幾裏路。

  倏爾將頭抬起,隨著他的步子離去,還邊喊道:“你等等我呀。”

  小川與皎月來到那外堂喜宴之地,目光在其中遊移,金銀光耀的一堆珠翠,撚金雪柳的紅裝粉繞,到底是無果而終。

  他們自知此事可大可小,與外人說得可也說不得,若是有何不妥,終究是會壞了名聲。

  皎月這會兒仰著頭,對小川道:“姑娘會不會還在外頭,不如我們外麵去看看。”

  小川向來是不願意多說,隻點點頭表示同意,皎月在心裏默默腹誹,當真是個怪人呢,性子怎得這樣冷。

  但終究是什麽也未說,隻向著陳家院門而去,歡暢一席的人,沉於酒香與菜疏瓜果之滋的賓客,怎能注意到這些。

  這邊他們出了陳家大門,往外處尋找了好一陣,小川順著那深深淺淺的腳印,於那巷子尋了一遭,找著了一些蛛絲馬跡。

  巷道攜風,裹著絲絲塵土氣,翹角簷梁遮了些許日頭的滲入,尋找的時日著實是久了些,已是未申交接。

  兩人隻悶頭做事,什麽話也未說,現今何時一概不聞,出了巷子,尋著那線索而行,卻終究是無果而終,不料卻是與吳王想遇於街道。

  吳王攜著孟玄陌一道,想來是有什麽事的。

  隻見他淡淡掀起眼皮,眸光這麽一瞟,卻是未見著蕭青婉,且他們二人行色匆匆,心中便是頓生了不好的觀感。

  “你們在這處做甚,王妃何在?”

  小川先行一步,上前拱手道,隻低著頭,瞧不出任何異樣:

  “回殿下的話,王妃今日午時出了陳家大門,現今仍不見其蹤影。”

  “殿下,都是奴婢的錯,奴婢應當緊緊跟著王妃的。”

  吳王還未發話,皎月卻是已先行跪下,眸子瞧著地麵,說出的話帶著哭腔,亦是落下了幾行淚,用手擦了又擦,猶是傷心不已。

  吳王心裏的預感已是落了實處,眸中寒冰乍現,如九天清冷隻瞥了他們一眼。

  “過後再追究你們的過失,將那情況與我細細道明。”

  孟玄陌隻站在一旁,像是瞧熱鬧一般,皎月便抽抽搭搭的將今兒所遇之怪事皆細細講予了吳王聽。

  那老道卻是刻在了心中,吳王聽完,是一甩衣袖徑直往前走了去,餘下三人見之亦是跟著,他們皆知吳王心裏定是早已計量。

  如今且先不說他們,城南邊上的一處破廟裏頭,原先本是那人藏匿老道小弟子之處,此刻卻是將蕭青婉囚到了此處。

  蕭青婉已是被他扔到了一旁,現今是人事不省,但也無甚大事。

  原其間並不隻他一人,有一著青衫綠裙的女子,麵容姣好,眉心那點胭脂紅引目,但也不似極美,隻那雙眼眸卻是尤其靈動,使人瞧了心裏敞亮。

  隻見她對著劫持蕭青婉的男子說道:“阿堯,我阿爹逝世之時就同你說過讓你忘了那恨,你為何就是不聽?”

  本該靈動的眼眸,此時卻是落滿了失望,輕輕歎了一口氣,便是什麽也未說。

  “義父說過的話,我樁樁件件都牢記於心,並且從不違背,可獨獨這事兒我不會聽。”

  那人咬牙切齒,眸子一寒,帶著勾魂攝魄的凶狠,使人見之便欲生畏。

  “阿堯,你是知道的,自阿爹離開後,我便隻有你一人,因此我不願你出事。

  你可否為了我放下那仇恨,我們隱於山林,再不問事,總有一日是會忘記的。”

  那女子眸子帶著光,始終潤著笑,是對他循循善誘,似是要將那迷途的鳥兒拉回正途。

  隻終究是空勸一場,那叫阿堯的男子雙手搭上她的肩頭,將眸中的晦暗隱去,此刻隻剩柔情寸寸。

  “阿璿,待我了了這樁事,定會帶你離開,此後我們山高路遠,來日方長,我定不會有事的,請相信我。”

  如今再好的說辭終抵不過現實的殘酷,他心裏雖是如此想的,但終究還是要明白一點,此行的任務是與虎搏鬥,半點可馬虎不得。

  他覺知愧對阿璿,隻想將她送遠了去,至少若他有事,阿璿也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