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情為貪,風不止
作者:客心爭日月      更新:2020-08-31 13:26      字數:2437
  夜色涼薄,風急怒吼,屋內緊閉之中雖嚴實無縫,卻仿若可穿透牆壁直錐人心。

  沉香斷續玉爐寒,兩人相望,伴著的是曦若那情懷似水的心。

  如此場中,旁人望處,應當是一對璧人,可她卻心有異象,顧念太多。

  “入了這風月行中,我便早已告誡自己不可動情,對你對旁人亦是如此。”

  曦若的聲音打破了兩人對望的寧靜,更是擊打著眼前人的心。

  孟玄陌猛然一顫,是以冷寒侵身,那流連於曦若麵頰之上的手也不禁抖了一下。

  雖說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可曦若卻不能承認,隻得將女兒心事掩埋於心底。

  孟玄陌本期許的眸子,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卻是瞳仁晦暗,將那手從曦若麵上移開,重重垂下。

  半晌才雙眼無神的道出了一句,像是不甘的回響,卻終究少了幾分氣勢。

  “那年少時的情意可還做數?你我皆於微末,又何談配不配得上的問題。”

  孟玄陌說罷,將眸中晦暗掩去,目光直對著曦若,卻似帶著壓迫的威視。

  “又或許是蟾宮中的天上月,我等皆是高不可攀,望不可及。”

  “你這是何意?我何故有如此想法,我雖為玉蘭,可終陷淖泥之中,你自是不同,隻一時落魄,何愁前程光陰無後路。”

  曦若見他如此說,自是有些生氣,本事事為他想,到頭來卻換得他如此猜度,因此語氣便未有多好。

  紅燭暈染開的麵靨,在此時裝的卻不是霞韻光姿,而是淩於其上的失落,她將頭低下,終究是未說什麽。

  本欲落淚的眼眸,卻在此時生生的堵了回去,是沉了心。

  “阿若,你知我是何意?我並未有故意譏諷,我隻望你能知曉我的心意。”

  孟玄陌見此,上前拉住曦若的柔荑,急急回應,卻是半晌聽不到聲音。

  又接著道了一句:“我知你對我有所隱瞞,這些年你所經曆的事,我一無所知,你不願說,我也不強迫。”

  拉著她的手,始終都不鬆開,對上的眸子是急切而又渴盼,曦若無法,隻得將頭抬了起來。

  眸光與孟玄陌對視,她額上的花鈿約似經年的霜渲染,再是化不開暖意,發髻的淩亂更添,釵環的亂倚,更添風韻。

  最引人的是她那眼角下的淚痣,隻說輾轉情場,難有善終,孟玄陌隻願還她一個美好的將來。

  “阿若,你如今不與我走,我不迫你,待你來日想通了,需記住我永遠在你的身後。”

  孟玄陌是想通了,輕輕歎了一口氣。

  卻見他忽的鬆開了曦若的手,“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小阿若,以後你一定要做我的新娘。”

  是對著她道出了這句話,他如今的麵容上是溫潤如玉,笑得極為好看。

  猶記那時的小女孩,是點頭如搗蒜,孟玄陌就此便也認定了她,隻是後來不知何故,一日尋她,竟不見蹤影。

  年少的無知,以為曦若隻是出門玩了,不多久便會回來,可隨著年歲的增長,他便知道終究是不可能。

  如今再遇,是這種情形,而他們之間卻似隔了山海。

  此時曦若眼眶早已濕潤,淚卻似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阿若,我先離開,改日再來尋你。”孟玄陌望著外頭朦瞳初現時的光陰,自知黑夜即將讓位於白日,況且吳王還在下麵等著他,不走也著實不能。

  曦若點點頭,終究是流下了一滴眼淚,孟玄陌見之撫上她的眼角,輕輕拭去。

  清淺一笑,出聲溫柔:“傻阿若,可莫要再哭了。”

  將她那麵頰上的手撤了下來,然後便轉了身,是一步三回頭,終究是離開了這處。

  曦若見他離去,淚水卻是再也忍不住的噴湧而出,行至案幾邊上的椅子上坐著。

  是自言自語:“旁人都道我無情,可誰又能真正做到無情,我已是殘花敗柳之身,如何能誤你家世清白。”

  拿起酒壺與自己斟了一杯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執起酒樽,一飲而盡,卻是不慎嗆到了,喝進的酒又吐出來了不少。

  “皆言酒能解憂,可為何我卻是愈感淒涼。”

  風聲肆虐,比肩淒雨,絲絲淋漓於紅綃帷幕,更添悲懷。

  推門聲傳來,她自知定是鶯兒,趕忙將淚擦去,不想讓她看出痕跡。

  門被推開,鶯兒走了進來,“姐姐,我方才去尋了你最愛吃的桂花糕。”

  鶯兒一身綠色襦裙,雙丫髻垂掛,是那種天然的可愛,大約才豆蔻年華罷。

  此時正一臉笑意的望著她,她臉很小且很瘦,若說這南曲裏真心對她好的那便隻有鶯兒了,本應喊她姑娘的,但她不喜,鶯兒從此便改了稱呼。

  “姐姐,我方才看到了孟公子。他待姐姐很好,姐姐為何不跟他走?”

  鶯兒眨巴著大眼睛問她,到底年幼,自是不懂曦若心中的悲。

  “鶯兒,你不懂。可笑長做人間客,卻忘天意幾多難。直至生死入眼簾,方知情字乃是貪。”

  鶯兒不懂,隻撓撓頭,卻是一臉迷惑,曦若卻是突然笑了一聲。

  “無妨,你現在不懂,以後自會明白。”曦若將她拉到自己麵前,“如今天也亮了,這桂花糕就當早膳用了,不用再另外準備了。”

  鶯兒點點頭,將桂花糕遞到她跟前,此處且先不說,如今說那孟玄陌與吳王。

  “玄陌,你這是怎麽了?為何盡是心不在焉。”吳王語氣沉沉,詢問道。

  小屋之中,風聲依舊,縱使桂花飄香,可有人卻是心頭暗傷。

  孟玄陌這才反應過來,漓了一抹笑,是那慣有的輕佻,卻終究不是往日的感覺。

  “吳王兄覺得我像是有事的樣子嗎?我這不挺好的。”

  “不對,你方才在路上一句話都未說,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

  吳王瞧著他的麵容,盯了好一會兒,他自知不會如此簡單。

  “吳王兄可知我方才看到了誰?”他卻突然轉移話題。

  “你不用與我岔開話頭,我自知你看到的是誰,定是那太子。”吳王一臉不悅,當即麵色便好看,竟與他來這套。

  “哈哈哈,吳王兄這可就錯了,我方才見到了魏王,太子倒未看到,這都是怎的,你們三兄弟竟都出現在平康坊。”

  孟玄陌突然大笑起來,或許是為掩蓋心頭的傷,而吳王聽之卻是麵色凝重,低著頭是在想事。

  太子來此的原因,他可暫定於尋歡作樂,畢竟經稱心一事,太子已愈發同從前不一樣。

  但這魏王來此,他覺得定不是尋歡這麽簡單,定是有其它原因的。

  “我從前雖在黔州,和吳王兄卻是常常鴻雁傳書,對你們的事是知道不少,風不止,人心的算計便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