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太子流言
作者:客心爭日月      更新:2020-08-31 13:26      字數:2463
  玉膩骨指撥弦,撩動縷縷琴音,散入滿室韻安然。美人清唱聲曲,是那鶯啼溯泉。櫻顆小嘴張合,隻將人那魂勾了去。

  承乾殿中,太子坐於案前長椅上,隻手擱於其上。滿身綠韻清淺,卻與平常那張揚截然不同,隻是見著他眸子前望,內中多了柔,映了舞中人的貌。

  前麵那人素玉華衫,發絲散落,時而甩袖,時而迎聲幾回起落,舞出了麗魄和清妍。

  不承想竟是位男子,隻因那寸骨柔軀和清秀麵龐,竟生的是一副女兒像,太子目光隻盯著他,仿佛瞧著某樣珍寶,放之欲不快。

  絲竹聲響,靡靡之音衝破殿中,卻往殿外而去,金光鋪地仿佛也因了這曲而更肆意放亮。

  卻見太子妃蘇氏從遠處而來,陽和風撫臂,更顯儀容。守在門口的小內侍,卻是急裏生慌意,踏了門檻跑了進去。

  繞過九曲屏風,才急衝衝的來了太子麵前,聲音粗喘著一股氣,一時竟也有不順:“殿,殿下,太,太子妃娘,娘娘來了。”

  聽到這聲"太子妃",美人停了那手和音;舞者也隨即不再蹁躚。

  誰人不知這太子妃乃是真正的高門貴女,平日最是不喜太子這做派,盡是變著法的來規勸,如今若是被她所知,恐是不妙。

  太子聽此斂了眉峰,眸光下壓,融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晦暗。小內侍見他不出聲,又是喊了一聲,“殿下。”

  太子這才抬了眼,隻揮了手讓那美人退下,美人見此俯身低額,恭敬行禮之後便於前方那暗門而出。

  太子眸中神色皆予那舞者,開腔是如催化寒冰的暖流直衝人心。

  “稱心,你先下去吧,本宮晚些時候再來找你。”麵上掛笑,拂人心弦。

  稱心笑而不語,隻行禮作別,半晌便已不見了人,太子正是心中煩悶。

  卻在這時太子妃卻是走了進來,纖腰楚楚,步步生清塵,緋紅襦裙輔之以嫣紅帔子,更顯貴氣,驚鵠髻上牡丹綴發,珠釵斜倚。

  淡淡朱紅輕掃唇,步履生風直向前,鳳眼半彎琥珀色,卻並未有笑意。

  隻見她來到太子麵前,隻是行了一禮,開腔如水倒杯中,細細而來。

  “臣妾見過殿下。”

  “免禮。”太子聲音清淺,未帶有絲毫溫度。

  太子妃這才起了身軀,含辭未吐,已是氣若幽蘭。

  隻往一旁太子下首的椅子上坐著,卻是四處張望,雙眸如鍍了一層光,經久不散。

  有婢子前來,倒了仙茗奉上,她隻拿起呷了一口便放在案上,飲茶之姿也極富大家之態。

  半晌才抬起頭,杏眸明仁直對著太子,清嗓開腔:“殿下今日可做了何事?”

  “本宮做了何事,也不該是你管的?”太子目中有不耐,聲音似含了冰。

  太子妃始終一副雅量大度之態,並未因此而氣惱,開腔卻是意味頗深:“殿下可知外麵都傳了些什麽?”

  太子開腔已有氣惱:“外麵傳什麽與本宮何幹,犯得著你親自來言。”

  忍著七分怒氣,斂了三分溫潤。

  太子妃聽此仍舊是那端莊的貌,不見絲毫異動,不知真的是秉性如此,還是極力壓了火,總之看不出異常。

  梨花白的清霜覆於麵上卻不見怒容,“殿下明智,定不要我多言。古時言及漢哀帝與董賢,不知殿下又當如何?”

  言語帶有深意,似是要點醒夢中人,隻太子一聽,卻是眸中隱有火星,雙拳緊攥,隱有欲發之意,但終究還是壓了這股火。

  “哀帝之禍,咎由自取。倒是這後宮從來不需要賢臣名相,你莫要憑著那依仗對本宮指手畫腳。”

  落聲震震,還帶著細細長長的音兒,說完卻是直把目光落在那靠牖的書架上,不知是在瞧著些什麽。

  太子妃聽後麵上神情有一絲愕然,心頭百轉,入了東宮這些年,何曾有過行差踏錯,如今卻被他這般猜度,到底是意難平。

  昨日聽得嬤嬤道來,方知宮中已有傳言,隻不過是來提醒一二,卻換得如此言語,又是為了誰。

  博山爐嫋降真香,氤氳氣兒入鼻端,袖藏金玉,抬了手肘時方顯露。太子妃方才恢複那一貫的清冷,一時的愕然已盡消。

  她本就有真正的大家之儀,縱使太子再如何,也從來不會多一句怨言。

  “夫君若有不對,為妻者亦當盡言,民間尚且如此,何況皇家。”

  出聲如青瓷相碰,帶著絲絲清潤,卻是探不出溫意。

  太子聽著麵上一黑沉,隻覺周身冷涼,“總是如此無趣,罷了,本宮知道分寸,隻這說也說了,如今你該如何。”

  顯然是下了逐客令,太子妃麵上一僵硬,但仍舊強意說出一句話來:

  “殿下知道分寸自是極好,隻這處處隔牆有耳,可得小心著傳到前朝去了。”

  說著還把頭左右四顧,半晌才站起來,俯身行了別禮。

  欲走之時,複添了一句:“殿下可否去瞧瞧厥兒?”

  宛轉蛾眉,眸中閃爍著精光,像是帶著期盼與希望。

  太子輕輕點頭,容納世間百味,眉峰輕舒,是涼意傾頹的半時溫麵。

  太子妃見著麵上生喜意,恒斂美人笑,轉了身子直往外頭走去,玉肌伴了清風,迎了金絲,越走越遠。

  承天門大街上,蕭青婉正坐在轎中百無聊賴,往常有皎月在她身側,陪她說話,可這如今隻她一人,隻有一駕車的車夫。

  簾子隨風擺動,輕輕起了個口,她隻能望到街邊路途行走著的百姓,卻是看不到邊角處的暗潮湧動。

  她便也不再看了,突然她感覺到了馬車不再是往前直走,而是向左邊拐去。

  斂眉之中,額上花鈿凝成了三瓣霜花,心上一緊,卻不敢輕舉妄動,隻因前世她的性子時刻是保持著冷靜與安定。

  愁黛遠山翠,眸中水轉霜繞時刻注意著簾外風光,不敢鬆懈。

  卻忽然行至一巷子裏,卻是重重的停了下來,蕭青婉身子往前一傾,頭上珠翠響動輕脆,直往兩處碰撞。

  玉肌傲骨險些撞了上去,幸虧坐的穩當了些,她悠悠往後靠去,卻在此時聽到了一句聲音,帶著油腔滑調。

  “吳王妃下來吧。”

  蕭青婉心上一驚,不想理他,本欲呆在轎上就這樣,看他能如何,結果那聲音又傳了來。

  “您若是再不下來,小人可就上去請了。”

  說出的話,帶有一絲玩味與戲謔,蕭青婉聽著心上反感,眼中容了百味疑慮與千萬慌亂。

  她玉指輕掐掌心,許是帶著緊張,竟是出了汗水,衣上已顯褶皺,她卻也不再管了。

  “吳王妃竟然還不乖乖聽話,那小人可就上去了。”那聲音竟然又起了,且帶著腳步聲而來。

  蕭青婉急忙出口,聲若激流奔騰的潮水,如瓷瓶碰碎時的重響,“等一下,我自會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