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4-01 22:58      字數:3018
  紛紛擾擾的國際環境,沒有影響到奧地利的近東開發計劃,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展開。

  僅第一個季度,維也納政府就從本土移民12.8萬人到近東地區,這其中有近一半人是新崛起的軍功農場主。

  開發自家的土地,大家都很積極。如果不是擔心有“黑死病殘留,政府攔著不讓過去,他們早就過去了。

  畢竟,早一天開發,就能早一天收獲。一般來說,最早的移民都是有優待的,可以提前挑選土地。

  現在還是19世紀,工農業剪刀差遠沒有後世那麽懸殊,全世界都缺糧的大背景沒有得到改善,尤其是亞太地區糧食最為匱乏。

  農業仍然是一項有“錢途的產業,尤其是在歐洲人口大爆發的背景下,國際糧食價格再次開始緩慢爬升。

  事實上,作為世界第一農產品出口大國奧地利,同樣也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這是人口增長帶來的市場需求增量,國內的糧食在滿足自身需求之後,能夠拿來出口的數量大減。

  在這種背景下,從事國際貿易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了保證訂單順利交付,不得不從海外進口原糧。

  這種情況,實質上在普俄戰爭時期就出現了。維也納政府一度準備解禁對殖民地的限製,放開非洲大陸的糧食種植、出口。

  隻不過考慮到政治影響,被弗朗茨製止了。轉而從俄羅斯帝國進口糧食,進行深加工後再出口。

  某種意義上來說,維也納政府的糧食政策,挽留了沙皇政府。

  要不然多了一個非洲產糧地,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下跌,種植成本高昂的俄國農業體係,將率先遭到滅頂之災。

  甚至有可能出現國際糧食價格倒掛的局麵,喪失了這筆財源之後,沙皇政府能不能撐得住都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維也納政府的糧食政策也不僅僅隻是為了俄國人。國際糧食價格下跌,損失最大的仍然是奧地利這個世界第一農產品出口國。

  奧地利的政治體製決定了政府必須要穩定農業,一旦國際糧食價格崩盤,政府隻能自己掏錢補貼種糧者。

  後世很常見的做法,現在還是早了一點兒。

  維也納政府還沒有那麽財大氣粗,明明可以每年從中賺取大筆的利潤,為什麽要搞成賠錢買賣呢?

  就算是打壓俄國人,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背後捅刀子,沒準沙皇政府就提前完蛋了。

  和一個正在滑向深淵的沙皇政府做鄰居,遠比和一個未知的存在打交道,要安全得多。

  掀翻桌子的後果就是親奧的沙皇政府完蛋,奧地利也跟著損失慘重,獲利的隻有歐洲各大糧食進口國。

  廉價的糧食輸入,會降低各國工商業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工商業產品的競爭力。

  純粹一個自討苦吃的惡性循環,一旦開啟奧地利本身具備的優勢,將大大被削弱。

  ……

  維也納宮

  侍女柔聲說道:“陛下,首相暈倒的病因已經找到了,據說是大腦供血不足。

  醫生建議多加休息、調養。這是首相遞交的辭呈,請過目。

  在後世這或許不算什麽大病,但是在這個年代就很要命了,屬於那種隨時可能一命嗚呼的疾病。

  沒有特效藥,就連控製病情都很困難。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調養,然後期待上帝保佑。

  從侍女手中接過了辭呈,粗略的看了一遍過後,弗朗茨沒有立即批複。

  歎了一口氣後,吩咐道:“備車,我要出宮。

  “是,陛下!侍女回答道

  時至今日,費利克斯首相也是奧地利的一麵旗幟。

  即便是無法履行首相的工作,隻要他掛個名,不時出來露個麵,都能夠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尤其是對大德意誌民族主義者來說,費利克斯首相本身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一直以來都在德意誌地區統一而努力。

  從1853年開始,幾乎每年費利克斯都會訪問德意誌地區各邦國,商議“和平統一的問題。

  這麽些年下來,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雖然距離真正的統一依然遙遙無期,但是經濟、文化上大家已經走到了一起。

  關稅同盟是必須的,沒有人能夠拒絕奧地利的大市場,北德的經濟繁榮離不開奧地利的支持。

  截止現在,神盾已經可以在德意誌地區自由流通不受任何限製,甚至北德意誌帝國內部還有十六個邦國,將神盾列為唯一法定貨幣。

  文化上各種交流團,更是多不勝數。任何一個邦國的民眾,都可以在德意誌地區自由往來、就業,簽證都不需要。

  作為這一切的奠基者,費利克斯首相自然受到所有民族主義者的擁戴。

  ……

  “陛下,你又來了。

  一個熟悉的的聲音在弗朗茨耳邊響起。

  看到走路都顫顫巍巍的費利克斯,弗朗茨知道現在這裏已經沒有了意氣風發的奧地利首相,隻剩下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嗯!

  來時心中的千言萬語,現在隻剩下一個字。

  費利克斯笑道:“你不該來的。每次你出宮都會送走一個老朋友,搞得好像我馬上就要見上帝似的。

  這是一個玩笑,也是事實。作為皇帝,弗朗茨是不需要去拜訪大臣的,真要是去基本上都是見最後一麵了。

  尷尬了摸了摸鼻子,弗朗茨不甘示弱道:“省省吧,上帝他老人家忙著呢,現在還沒空見你!

  三十多年的相處下來,兩人既是君臣,也是朋友。

  尤其是在費利克斯經曆了一場生死之後,兩人的相處方式變得更加隨意了,此刻朋友已經多過了君臣。

  從費利克斯的表現來看,弗朗茨明白他這是下定決心要退出政壇,想要繼續挽留已經不可能的了。

  歐洲世界君臣雖然沒有東方那麽等級森嚴,但是禮節規矩仍然是少不了的,適當的保持距離才是相處之道。

  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犯這種錯誤,隻有在拋開了君臣關係後,才能夠做到這麽隨意。

  費利克斯點了點頭:“這樣最好不過,不過你還是不要來了,我還想活著看到德意誌地區統一呢!

  執念?或許是吧,任誰把一項工作連續做了三十多年,突然要離開了,也會有感情的。

  作為最後的落幕,誰不想有一個輝煌的收尾呢?

  然而,費利克斯非常清楚短期內德意誌地區是無法統一的,他不可能為了自己的一份執念,就不顧一切的推動德意誌地區一統。

  在此之前,費利克斯一直都以為能夠在自己手中完成德意誌地區一統的偉業,下意識忽略了自身年齡的問題。

  這場突如其來的病,讓他清醒了過來。在人均壽命四十多歲的時代,已經85歲費利克斯,相當於度過了兩個普通人的一生。

  歲月不饒人,風燭殘年的身體讓他不得不低頭。

  或許憑借往日的功績,就算是不能履行職責,費利克斯依然可以繼續在首相位置上待著,但與生俱來的驕傲不允許他這麽做。

  往日裏費利克斯就是最討厭“霸者位置不做事的人,在首相任上,他一直都在打擊吃空餉的行為。

  這麽多年下來,至少有超過四位數的官員,因此被趕回家。

  為了不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費利克斯根本就不給弗朗茨開口挽留的機會。

  看著這個驕傲,又倔強的老頭,弗朗茨無奈的聳了聳肩:“不來就不來,搞得我是災星似的。

  不過你想要看到德意誌地區統一,那就不能閑著,沒事多去德意誌統一組織轉轉,指導一下那幫小家夥們的工作。

  這次費利克斯沒有拒絕弗朗茨的好意,放棄權力又豈是說起來那麽簡單。如果不是身體撐不住,他也不會這麽早退下來。

  費利克斯開玩笑道:“我會去的!不過要統一德意誌地區,主要還是政府的事情。

  陛下,你可要快點兒。要不然哪天上帝有空了,要召見我上去,那就隻能在天上看著了。

  弗朗茨翻了翻白眼,看淡生死那是不存在的。或許年輕的時候還不怎麽覺得,可一旦上了年紀,就會越發覺得生命的可貴。

  故作幽默的回答道:“放心好了,在你過一百歲生日之前,德意誌地區肯定會統一的。

  內心深入,弗朗茨也不平靜了。真要是到了十五年後,他也到了人生古來希的年紀,沒幾年好折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