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31 00:04      字數:2812
  次日,弗朗茨得到了一個喜憂參半的消息。費利克斯首相在昨天晚上醒過來了,但是關於他昏迷的病因,卻還沒有找到。

  沒辦法,19世紀的醫療水平就隻有這麽高。在缺乏儀器檢測的情況下,醫生隻能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判斷。

  如果是普通人,隻有一名醫生接待,自然沒有這麽多煩惱,靠上帝保佑就行了。

  蒙對了,就對症下藥;蒙錯了,就自求多福。

  費利克斯首相不一樣,他老人家病倒後,奧地利最頂尖那一波醫生都來了。

  然後,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專業人士都無法統一意見,其他人就更蒙圈了。

  遇上這種情況,弗朗茨也無能為力。作為一個醫學小白,他隻能選擇等待。

  不等費利克斯首相的病情確診,國際上又出事了。

  受奧斯曼帝國滅亡的影響,英國政府開始加快了對波斯的入侵步伐。

  1885年2月16日,在英國人的武力威脅下,拿到了從英屬印度經過波斯克爾曼、德黑蘭到布什爾的電報權。

  強製在波斯鋪設電報線路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架設費用,還要波斯政府來買單。

  淪為半殖民地的波斯帝國自然是一個窮鬼,為了支付昂貴的電報建設費用,自然隻能向英國人貸款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向弗朗茨遞交了一份文件,說道:“陛下,英國人的吃相太難看了。

  外交部剛剛收到消息,三天前英國人秘密和波斯政府簽訂了貸款抵扣租賃協議。

  這份協議可謂是包羅萬象,涉及到了關稅、礦產、鐵路、工廠、水利工程等多個領域。

  一旦上麵的內容變成現實,波斯就會變成英國人的自留地,我們將在波斯地區的商業市場基本上都要丟掉。

  接過了文件,弗朗茨直接翻看了起來,越看他的眉頭皺得越緊。

  蝴蝶效應還是沒能改變波斯淪為英國人殖民地的曆史。

  礦產、資源、工廠之類的約定,對奧地利的影響不大,姑且不論。根據條約規定:英國人僅用2萬英鎊就拿到了波斯25年的關稅權。

  難怪韋森貝格說英國人過分,這豈止是過分,分明就是要吃獨食。

  在上一次英波戰爭中,因為俄國人的插手,英國人沒有能夠達到戰略預期。

  波斯也擁有了比曆史同期更寬鬆的國際環境,戰後英俄奧三國的勢力都深入到了波斯地區,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

  維也納政府沒準備向波斯地區擴張,在當地的投入力度不大,僅僅隻是一部分商業上的利益,發生爭鬥的主要是英俄兩國。

  因為普俄戰爭的關係,俄國人忙著舔傷口,降低了對波斯地區的資源投入,英國人趁虛而入增加了力量投入。

  這份包羅萬象的租賃協議出現,就是平衡被打破過後的產物。

  看完過後,弗朗茨深吸了一口氣:“英國人想要把鐵路修到裏海,想必俄國人不會看著吧?

  英國人拿到了波斯鐵路控製權,鐵路延伸到了裏海,同時也意味著英國人的勢力深入到了裏海,這嚴重影響到了俄國人的利益。

  韋森貝格回答道:“當然!不過沙皇政府眼下最生氣的,應該不是鐵路。

  俄國人控製了波斯近三成的煙草貿易,英國人還以1.5萬英鎊的價格拿下了波斯的煙草專營權,這將直接減少沙皇政府的財政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關稅。波斯也是為數不多進口俄國工商業製品的國家,英國人拿到了關稅權,基本上可以宣布俄國工商業製品退出波斯市場。

  不提煙草,弗朗茨險些忘了。這年頭煙草行業的暴利,已經顯露了出來。

  波斯盛產煙葉,在石油被發現前,煙葉一直都是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亞曆山大二世在改革中,效仿奧地利實施了煙酒專賣,沙皇政府每年都要從波斯進口大量的煙葉。

  加工完成後,一部分留在國內銷售,一部分返銷回波斯帝國。

  沙皇政府每年都能從中獲得不菲的收入,占據了政府財政收入的1~2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工商業製品出口就不算什麽了。畢竟俄國工商業製品就那樣,除了東西比較皮實外,其它方麵都是一無是處。

  這樣的產品就算能夠賣出去,銷量也不可能高。不過有比沒有好,出口再少那也是出口,對俄國人的意義不一樣。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英國人這種吃獨食的作風,弗朗茨已經可以想象沙皇政府知道後會有什麽反應。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疑惑的問:“知道英國人這麽幹的原因麽?

  想的越多,弗朗茨越覺得英國人的操作詭異。吃獨食固然好,但也要考慮後果。

  俄奧兩國可不是什麽軟柿子,逼急了完全可以掀翻桌子,大家誰也別想好過。

  英國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們還是做了。總不能是故意製造矛盾,引誘俄奧兩國進攻波斯吧?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解釋道:“可能和中亞衝突有關係了,英國政府多次向俄國人抗議都沒有結果,采取的反製的措施。

  至於殃及到我們,多半是英國政府認為是我們在鼓動俄國人挑起中亞衝突的,想給我們一個教訓。

  聽了這個答案,弗朗茨隻感覺無語。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純粹的無妄之災,就算是要鼓動俄國人在中亞地區搞事情,他也不會選現在動手啊!

  俄國人好戰不假,可是人家也不傻。現在正處於恢複的關鍵時刻,怎麽可能在這個時候挑起戰爭?

  解釋就是掩飾,就算是明知道被冤枉了,弗朗茨也無力辯白。

  國際政治中是不需要證據的,隻要認為是,那就可以采取針對性行動。

  “外交部準備怎麽應對?弗朗茨問道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英波兩國隻是密約,距離變成現實還有一段距離,還不值得我們直接出手和英國人對上。

  外交部計劃先把英波密約捅出去,鼓動波斯民眾起來反對這份賣國條約,再聯合俄國人共同向波斯施加壓力,逼迫他們放棄這份密約。

  奧地利奈何不了英國人,俄國人同樣奈何不了英國人,但這不等於兩國也奈何不了波斯帝國。

  坦率的說,弗朗茨真有些看不懂波斯政府的騷操作。究竟是“無知者無畏,還是波斯政府的官僚都腦袋進水了。

  英俄奧三國的勢力都深入了進來,任何一家想要獨霸這裏,都會遭到另外兩家的聯合抵製。

  這麽穩定的構架,波斯政府隻要不瞎折騰,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保住主權根本就不是問題。

  這麽好的一把牌,居然打得稀爛。現在還傻乎乎的和英國人簽訂賣國條約。

  英國人的威力威脅?

  大不了就是打一仗,又不是沒打過。背後有俄奧的支持,再怎麽樣也亡不了國。

  萬一運氣好,還能夠利用這個機會練出一支精銳部隊來,讓波斯帝國的浴火重生。

  毫無疑問,複興的機會已經完美錯過了。從條約簽訂那一刻開始,波斯政府距離眾叛親離就不遠了。

  民眾無法容忍這樣的賣國政府,就算是不造反,波斯政府在民間的聲望也會跌倒穀底。

  受密約的後續影響,波斯同俄奧兩國的關係,也會下降到冰點。

  至於英國人,單單隻看那份條約的內容,就知道這是要吞並波斯,正常人都知道他們是敵人。

  果然,一個帝國腐朽不是沒有原因的。拋開亂七八糟的客觀因素不提,單看統治者就知道:沒有最蠢,隻有更蠢。

  各種啼笑皆非的政策,不是因為意外,而是他們真的就隻有這水平。

  在內心深處,狠狠的鄙視了一番腐朽的波斯政府後,弗朗茨做出了決定:“就按外交部的計劃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