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4      字數:3737
  人心是複雜的,明麵上胡亞雷斯總統壓服了各方反對勢力,暗地裏墨西哥城的形勢卻是波濤洶湧。

  槍擊案過後,針對奧地利使館的封鎖也解除了。原先是禁止物資入內,現在變成了墨西哥政府主動送物資上門去。

  沒有辦法,胡亞雷斯總統是真的怕了。奧地利士兵出來晃蕩一圈,就惹出來了這麽多麻煩,要是讓他們天天出來晃悠,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出現。

  要是再死上幾個,就算槍擊案和他們沒有關係,到時候共和政府也跑不掉。列強的霸道,胡亞雷斯已經領教過了。

  十年前,墨西哥政府財政瀕臨破產,胡亞雷斯宣布暫停支付外債兩年,準備和債主們討價還價。

  結果自然是一頓社會毒打,墨西哥共和政府變成了底下政權,十年之後他才重返墨西哥城。

  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如果沒有這失去的十年,或許胡亞雷斯的社會改革已經成功了。

  失去過後,才知道珍惜。親身體驗過後,才知道恐懼。

  現在共和政府中除了中二少年,就沒有不怕列強的。胡亞雷斯嘴上不承認馬西米連諾一世遺留下來的債務,實際上還不是乖乖的還錢。

  為了安撫激進派,一直推說等“局勢穩定後,就不再償還債務”,實際上還不是喊喊口號。

  法國人擔心馬西米連諾一世倒台,這些債務會泡湯。實際上,胡亞雷斯總統為首的共和政府已經慫了,根本就不敢真的賴賬。

  所謂的強硬,那也隻是喊喊政治口號。在實際行動上,還是非常的誠實,就算是東拚西湊也要先把外債給支付了。

  沒有派兵攔截,胡梅爾總督進軍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個星期就抵達了墨西哥城。

  胡亞雷斯總統的應付措施不是沒有效果。奧地利是要麵子的,沒有爆發戰爭,胡梅爾總督率領的軍隊也沒有攻城的借口,直接在城外安營紮寨。

  “槍擊案”的處理方式被停留在了司法層麵上,各國公使都是見證人,等著墨西哥政府提供證據好結案。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麵發展,這個時候康普頓公使準備的大餐上演了。數百名“奧地利公民”跑過來抗議了,並且還準備了證據。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士兵們的家屬,或者是親友團。在共和軍入城的前一周,他們的財產受到了嚴重損失,甚至還有人喪命。

  正常情況下,這些升鬥小民除了接受別無選擇。這次不一樣了,有了康普頓公使在暗地裏策劃,他們的膽子一下子大了起來。

  治外法權,讓他們變得無所畏懼。外國公民是怎麽對待墨西哥政府的,他們也跟著學樣。

  剛剛還相談甚歡的康普頓公使,立即變幻了嘴臉,厲聲嗬斥道:“總統閣下,貴國軍隊無視國際法、肆意妄為,損害了奧地利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現在我代表維也納政府向你們發出正式外交照會。

  責令貴國政府,在24小時內交出相關責任人,接受法律的製裁,賠償我國公民的損失!”

  這個借口還是有些牽強,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下麵這些人確實拿到了奧地利國籍。

  從法理上來說,隻要這些人成為奧地利公民的時間,在墨西哥共和軍行動前,那就受到了奧地利的保護。

  毫無疑問,這個時間肯定是在此之前。康普頓公使不可能犯這種錯誤,簽發的文件資料可以證明,他們入籍的時間在共和軍入城前。

  甭管是否符合程序,那是奧地利的內部事務,輪不到外人插手。

  胡亞雷斯總統臉色大變,別的問題都還好說。“交出責任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要是把人交了出去,軍隊非得嘩變不可。

  況且,就算是他們犯罪,那也該接受墨西哥的法律處置,怎麽能夠讓奧地利人審判呢?

  指望英法調停,遺憾的是英法兩國公使看到奧地利人提供的證據後,就開始神遊天外了。

  不是他們不想幫忙,關鍵是證據擺在眼前。奧地利人有書麵文件證明這些是奧地利公民,還有攝影師拍攝的墨西哥共和軍暴行的照片。

  英法奧三國名義上還是盟友,在奧地利占理的情況下,他們是無法支持墨西哥共和政府的。

  胡亞雷斯總統清楚,奧地利人在這個時候發難,提出這些條件故意刁難他們,絕對不僅僅隻是要為這些“公民”出頭。

  不把奧地利人的真實目的搞清楚,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奧地利軍隊已經兵臨城下,想要抵抗都來不及了。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奧地利人還在顧及國際影響,沒有不管不顧的直接動手,那就證明事情還有回旋的餘地。

  這個年代的列強有一個共同特點,當講道理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用大炮說話。

  充當雙方橋梁的角色,落到了英國公使愛德華身上。這種事情他們最擅長了,這個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際衝突,都沒有少了英國人的影子。

  ……

  當天晚上,英國公使愛德華就出現在了奧地利使館中。

  放下了手中咖啡,愛德華優雅的問道:“康普頓閣下,貴國在墨西哥的行動,倫敦政府也在密切關注。

  我們是盟友,如果需要幫助的話,不用客氣。隻是你們究竟想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

  英國人的“幫助”與其說是幫助,不如說是警告更加合適。在海外擴張的時候,奧地利可沒有準備借英國人力,那玩意兒弗朗茨怕還不起。

  隱藏的含義,康普頓公使自然聽明白了。強調“盟友”,無非是說不能損害不列顛的利益。提出“幫助”,無非是在警告不要做的太過分。

  端起了桌子上的咖啡,康普頓公使喝了一小口,不慌不忙的說道:“邪惡的共和思想,必須要得到遏製。

  如果不給墨西哥人一點兒教訓,豈不是讓共和思想變得越發猖狂?要是蔓延到了歐洲大陸,恐怕大家都不好受。”

  這個解釋顯然不能令愛德華滿意,維也納政府什麽時候這麽有國際主義精神了?

  要知道弗朗茨執政以來,先是放縱俄羅斯帝國,接著又當出了法蘭西,怎麽看都不像是負責任的歐洲大國。

  奧地利人打擊共和思想,愛德華是相信的。作為君主製國家的中堅力量,奧皇的權利可是絲毫不比沙皇弱。

  隻不過奧地利改革的早,社會改革已經完成了,這些發展的很不錯,社會非常穩定。

  在打擊共和思想的問題上,君主國家的立場是一樣的,這是思想界的話語權之爭,大家都不會輕易放棄。

  愛德華不確定的問道:“康普頓閣下,這麽說來,貴國是準備讓馬西米連諾一世複辟了?”

  從利益上來說,這麽做不符合奧地利的利益,付出馬西米連諾一世複辟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不過在奧地利這種皇權強大的國家,很多時候不能夠隻看利益,皇帝的意誌同樣可以決定國家的走向。

  馬西米連諾一世雖然能力不濟,但他是弗朗茨的親弟弟,就憑這一條就有可能讓弗朗茨下血本投入。

  類似的情況,在歐洲曆史上也不隻是出現過一次兩次。愛德華不確定奧地利會不會發生這種事,畢竟弗朗茨給外界留下的形象太過完美了。

  康普頓公使搖了搖頭回答道:“如果能夠擁立馬西米連諾一世陛下複辟,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隻不過因為一些特殊的問題,現在墨西哥內部各大勢力,都不怎麽歡迎這位陛下。

  我們的條件很簡單,墨西哥政府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繼續擁立馬西米連諾一世為皇帝,那麽這些小問題都不用提了,君主立憲製也可以接受;

  第二、彌補奧地利公民的損失,並且承擔這次出兵的費用,一共是1200萬神盾。如果沒錢的話,就割讓恰帕斯、塔巴斯科、瓦哈卡、韋拉克魯斯、還有尤卡坦半島抵債。”

  第三路不用說,愛德華也知道了。大家最常用的手段,談判不成就用武力解決。如果墨西哥政府自認為能夠打贏,可以嚐試武力解決。

  愛德華想了想說:“貴國的胃口還是那麽好,隻是這樣的條件,墨西哥人能夠承受麽?”

  顯然,愛德華不想看到奧地利在墨西哥肆無忌憚的擴張,要是不加以限製,早晚都會蠶食掉整個墨西哥。

  康普頓微微一笑,辯解道:“話不能這麽說,隻要墨西哥政府讓馬西米連諾一世複辟,就什麽代價都不用付出了。

  如果他們夠愛國的話,應該會接受我們的善意。要知道馬西米連諾一世陛下是仁慈的,又不會追究他們陰謀叛亂的責任。”

  愛德華直接翻白眼,接受馬西米連諾一世複辟,事情怎麽可能有這麽簡單。

  立憲派、保守派、天主教這些團體還好,多了一個空架子皇帝也無妨,但是對共和派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

  相當於從頭到尾否定了他們的合法性,政治上的衝擊都可以讓胡亞雷斯總統滾蛋了。

  看似付出代價最小的選擇,實際上卻是共和政府最不能接受的選擇。這個條件提出來,無論是墨西哥人接不接受,墨西哥政府都會發生分裂。

  康普頓公使提出來的條件,完全就是為了激化墨西哥政府內部矛盾,才搞出來的。

  別的政治勢力集團,會以此為借口攻訐共和政府為了一己之私,致國家利益於不顧。

  不管胡亞雷斯總統做出什麽樣的選擇,都會有一大堆的麻煩事。這麽明顯的針對,如果說和哈布斯堡家族沒有關係,那才有鬼了。

  現在馬西米連諾一世已經是孤家寡人了,就算是他再次複辟也隻是橡皮章皇帝,根本就不會有人鳥他,也無法給奧地利帶來任何利益。這一條沒有價值的條件,擺明就是衝著共和政府去的。

  愛德華沒有再說什麽,胡亞雷斯總統率領起義軍推翻了馬西米連諾一世的統治,狠狠的打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臉。

  現在人家要報複了,那就活該他倒黴。涉及到了這個層麵上,愛德華可不想參合進去。

  在內心深處,他已經開始為胡亞雷斯總統默哀了。誰讓他運氣不好,趕上哈布斯堡王朝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