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聖誕節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3      字數:3283
  銀裝素裹的維也納,又一次迎來了一年一度聖誕節。嚴寒沒有驅散大家的熱情,節日的氣息已經充斥著維也納。

  商店的櫥窗裏陳列出爭奇鬥豔的聖誕禮品,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哥特式噴泉,已經搭起聖誕節市場五顏六色的遊戲棚。

  街頭還有不少藝人開始了表演,充滿了溫馨、甜美、感傷、優鬱的音樂旋律,賞心悅目的舞蹈。

  國際大都市的魅力顯露無疑,音樂之都、藝術之都維也納是當之無愧。在這裏可以欣賞到歐洲各具特色的音樂,風格各異的舞蹈、魔術。

  弗朗茨還是沒有收到南非的捷報,看樣子這場戰爭是無法在聖誕節前結束了。沒有意外,這一切都在弗朗茨預料之中。

  遭遇一點兒小挫折,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人變得冷靜。這些年裏,奧地利擴張的太過順利,很多人都已經飄了。

  如果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會喊出聖誕節前占領開普敦。現在失敗了,正好收緊一下奧地利這輛馬車的韁繩。

  大殖民擴張時代結束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可有可無的邊角料。接下來就該發展自身,將戰利品轉化為自身的實力。

  這方麵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參考,原時空各大殖民帝國的表現都不及格。沒有能夠轉化為自身實力,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世界大戰中實力大損,新的競爭對手崛起,讓他們喪失了最後的機會。

  英國人的帝國聯邦計劃,法國人的行省製戰略,都進行的太晚了,在美蘇的外力幹涉下失敗。

  煩心的問題,暫時離開了弗朗茨的腦海,聖誕節還是要過的。這一天是世界和平日,歐洲各國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搞事情。

  正在進行的英布戰爭也休戰了,雙方可以盡情的歡度這個特殊的節日,不用擔心對方會發起突然襲擊。

  弗朗茨準備的聖誕節禮物,已經派發到了每一個士兵手中,盡管隻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糖果,大家還是非常的高興。

  一座座粗製濫造的聖誕老人出現在了軍營中,上麵掛滿了卡片。這也算是義務教育的福利了,士兵們可以自行書寫聖誕願望。

  臨時教堂,這一天也開始營業了,隨軍神父變得忙碌了起來。

  菲克尼子爵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士兵們在歡慶節日,軍官們卻是愁眉不展。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距離勝利依然是遙遙無期。國內已經給出了最後答複,如果不能在最後期限內攻克開普敦,那麽就要停戰了。

  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原計劃半年內結束戰爭,現在把時間放寬到一年,依然不能夠結束戰爭,自然沒有繼續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如果不是後期攻城戰,都是用炮灰部隊在進攻,軍心士氣恐怕早就崩潰了。

  即便是如此,士兵們也出現了厭戰情緒。或許是自尊心作祟,又或者是文化傳統的關係,這些情緒並沒有表現出來。

  不過軍官們已經察覺到了。天天看著血肉橫飛的場麵,沒有心態崩潰,都算是內心強大。

  這個時候隻能由軍官們充當心裏醫生,安撫大家不安的情緒。聖誕節就是一個很好的調劑品,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對緩解精神壓力還是非常有好處的。

  相比失落的菲克尼子爵,城內的德爾福總督才是真的度日如年。連續遭遇失敗,開普敦的軍心士氣降到了穀底。

  軍隊物資供應還可以保障,大量的戰爭難民就慘了。喪失了生計後,根本就無力承受高昂的糧價,隻能依靠政府救濟。

  開普敦殖民政府也不富裕,被官僚們層層克扣後,發放的物資連裹腹都成為了問題。即便是聖誕節,也隻是多了一份300克的魚肉。

  這是漁民民從大海中捕撈的,是現在開普敦最主要的肉食。遠渡重洋運過來的牛羊肉,那都是天價,普通人根本就吃不起。

  “布爾共和國軍隊”沒有攔截過難民入城,甚至還有意引導周邊的英國人向開普敦匯聚。現在從開普敦城到好望角,現在到處都是現在難民。

  如果加上軍隊,這巴掌大的小地方總人口已經突破了四十萬。如果不是德爾福總督果斷下令,驅逐了黑人和混血兒,這個數字還會更大。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但是人多一定消耗大。要養活這麽多人,每天至少要消耗1500噸生活物資。

  加上各項戰略物資,開普敦殖民地每天至少需要從外界輸送3000噸物資,才能夠滿足基本需求。

  實際上的需求量,還要比這大得多。修築防禦工事的建材,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戰爭持續下去,開普敦就要變成世界上碉堡、要塞最密集的城市。

  更悲劇的是開普敦缺水,後世這裏就是全世界最缺水的城市,現在也不能夠例外。

  外界的自來水供應,早早就被敵人切斷了,他們隻能在開普敦和好望角之間這一小塊地方上想辦法。

  最大的淡水資源來源,就是天上的雨水。地下水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然幹嘛要海水淡化呢?

  缺什麽都不能缺水,現在英國人隻能向葡萄牙人買水,要是哪天不送幾千噸水過來,危機馬上就會爆發。

  為了節省用水,現在修築防禦工事的都是海水。後遺症啥的德爾福總督已經顧不上了,隻要眼下能湊合著用就行了。

  可以說現在的開普敦,除了人口外,別的什麽都缺。水、糧食、燃料、建材……本地沒有一項能夠自給的。

  即便是不列顛,要供應這麽多物資,也顯得有些吃力。

  為了減輕物資壓力,每一次運送物資的船舶過來,都會帶走一船難民。

  人口減少,未來開普敦的發展怎麽辦,現在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

  到了聖誕節前夜,當地的人口成功下降了十二萬,緩解了給養壓力。要不然就連這一點兒魚肉,都不一定能夠拿出來。

  這還是夏季,雨水相對充足,還不需要燃料取暖。要是到了冬季,這個物資壓力還會更大。

  再考慮季風帶來的影響,到了冬季十幾米高的殺人浪屢見不鮮,每年的七八九月份,好望角航線幾乎不能夠通航。

  即便是現在,為了運送物資英國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幾乎百分之二的船舶在半路上就完蛋了。

  沒有辦法,風帆時代木船的抗風限能力太弱,各種自然災害不是那麽容易抵擋的,還有時有發生的人禍。

  最近一段時間,皇家海軍已經多次出擊剿滅海盜,依然還有不長眼的海盜往上湊。

  有時候德爾福總督都想撬開海盜的腦袋,看看裏麵是什麽東西,為什麽連事先偵查都不知道,運送淡水、石料的船都有人搶。

  身居高位的他是不知道海盜們的苦,搜集情報那有說的這麽容易,除了個別海盜團能夠做到,大部分海盜都是遇到商船就打劫。

  自從得知下一批援軍是印度殖民軍後,德爾福總督就做好了回家避風頭的準備。至於反攻布爾人將功贖罪,他還沒有那麽心大。

  和大多數英國人一樣,德爾福總督也看不上印度殖民軍,在他眼中,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大約和外麵的黑人炮灰差不多。

  唯一的價值就是用炮灰對炮灰,可以減少小夥子們的傷亡。開普敦地區的軍隊都需要休整,在這麽下去這支部隊就廢了。

  具體可以參考近東戰爭,當時英軍表現還是不錯的。可是因為後方補充不及時,沒有進行有效的休整恢複,等戰爭結束後參加戰鬥的大部分英軍士兵都廢了。

  這種“廢”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心裏上廢了。主要表現為厭戰、懼戰、反戰,尤其是和意大利人混在一起的英國士兵,更是帶回了一堆壞毛病。

  後麵的波斯戰爭失利,鎮壓印度叛亂遲遲不能建功,遠征埃塞爾比亞表現吃力,都是英軍戰鬥力下降的證明。

  南非戰爭更不用說,打出來的戰績,德爾福總督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一方麵是殖民部隊養尊處優貫了,就連最基本的訓練也沒有能夠保證;另一方麵就是主力部隊戰鬥力下降了,很多戰術都停留在前膛槍時代。

  殖民地軍隊和正規軍都不能打,那麽戰場上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要不然原時空,也不會鬧出數十萬人圍攻布爾共和國,前前後後三年才獲勝的笑話。

  知道的越多,德爾福總督的壓力就越大。表麵上風光的不列顛帝國,內部已經開始腐朽。

  這種狀態下,不列顛能夠迎接法奧兩國的挑戰麽?在內心深處,德爾福已經產生了懷疑。

  這次戰爭的失敗,對他的身心也是一次重創,不再有往日裏的傲氣。

  夜已經深了,外麵的歡聲笑語已經結束。陷入沉思中德爾福總督,思想越跑越遠。

  從最初為開普敦的戰事焦慮,接著又為自己的個人前途而發愁,後來又為不列顛的未來擔憂。

  這個聖誕夜,德爾福一夜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