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1      字數:3962
  1853年3月16日,費利克斯首相抵達慕尼黑,經過了長達一個星期的談判,最後以失敗告終。

  巴伐利亞政府明確反對重建神羅帝國,費利克斯的外交努力宣告失敗。

  迫於輿論壓力,巴伐利亞政府在3月27日提出了重開聯邦議會,決定是否重建神聖羅馬帝國。

  3月28日,費利克斯首相還在慕尼黑大學發表了演講,公開回應巴伐利亞政府。

  “我有一個夢想,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德意誌地區實現統一。是真正的德意誌民族統一,而不是名義上掛牌的德意誌聯邦,聯邦就是一個笑話。

  今天是一個糟糕的日子,巴伐利亞政府關閉了重建神聖羅馬帝國的大門,我們所做的努力全部失敗了。

  看來我的夢想想要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我看不到了,希望你們能夠繼續走下去,作為德意誌地區的精英,這是你們的責任與義務。

  我們都知道重建神羅是德意誌地區統一的最佳選擇,這是唯一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國家統一的辦法。

  德意誌諸多邦國分裂已久,都已經自成體係,這就決定了想要實統一會很困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讓聯邦議會表決?實際上我們都清楚,這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活動,更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

  重建神羅必須要獲得所有邦國的支持,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勉強合並一個帝國出來,也會因為矛盾重重而最終破裂。

  強迫的後果大家都清楚,瑞士獨立了、比利時獨立了、荷蘭獨立了、盧森堡也獨立了,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曆史原因我們今天沒有必要去考究。

  現在如果我們做的不好,新一輪的獨立浪潮又會出現。不要懷疑,已經有國際勢力在策劃分裂德意誌了,甚至他們還和德意誌內部的勢力勾結了起來。

  因此我不得不謹小慎微,生怕一步邁錯就成為了德意誌的罪人。

  一個統一的德意誌帝國,必須要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帝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麽這就隻是一個聯邦,而不是帝國。

  我知道很多人反對重建神羅是覺得這個帝國太鬆散了,地方政府權利太大、中央政府權利太小,這樣的體製不符合大家的胃口。

  可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想要獲得全體民眾的認可,那就不能流血,至少不能流太多的血。

  如果因為統一爆發內戰,大家殺的血流成河,戰後還能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麽?

  答案是否定的,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這種仇恨很快就會生根發芽,最後走向分裂。

  ……”

  費利克斯進入了狀態,開起了嘴炮模式。

  台下巴伐利亞政府的官員已經氣的臉色鐵青,卻又不好發作,外交禮儀還是要有的,費利克斯雖然在狂噴,卻也沒有指名道姓的罵巴伐利亞政府。

  他們要是站出來阻止演講,那不是說明心虛了麽?

  況且,學生們的情緒已經調動了起來,這個時候去刺激一下,天知道會不會有中二少年喊革命了。

  這不是沒有先例的,歐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都是中二少年隨口一喊,然後就盲從的發動了。

  比如法國二月革命、維也納三月革命、柏林三月革命等等,這些革命事先都沒有嚴密的組織,熱血上頭口號一喊,大家就盲從的跟著鬧了。

  自從巴伐利亞政府做出了決定的時候,他們就加強了戒備,嚴防中二少年作亂。

  就比如說現在,慕尼黑大學內就有超過三位數的警察,美其名曰是保護費利克斯首相的安全,實際上這也是在監視他接觸的人群。

  要知道費利克斯首相現在可是巴伐利亞王國最不穩定的因素,身份地位又太高,巴伐利亞政府隻能期待他快點兒滾蛋。

  政府有多討厭他,民間就有多歡迎他,大部分巴伐利亞民眾對這位和平主義的奧地利首相都非常尊重。

  大約過去了一個多小時,費利克斯停止了演講,進入了互動交流環節。

  一名青年學生激動的說:“尊敬的費利克斯首相,我想請問如何能夠保證,神聖羅馬帝國可以公平的對待每一個邦國?”

  這種問題,一路走來費利克斯已經回答了很多遍,他再次重複道:

  “這個問題很簡單,靠製度、一個公平的製度。我不相信所謂的人治,因為人都是有私心的,天生就有傾向性,隻有靠公平的製度來解決問題。

  這個製度將由所有的邦國共同參與製定,並且在全國公示,由大家共同來評判是否公平。”

  扯淡模式開啟,場下的掌聲響起來,巴伐利亞政府的隨行官員閉上了眼睛,似乎是要眼不見為淨。

  又一名年輕學子好奇的問:“首相閣下,這種完美的製度存在麽?”

  費利克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不存在!”

  不理會現場的嘩然,他繼續說道:“世界上根本沒有最完美的製度,今天看起來美妙的製度,到了明天可能就過時了,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更新製度,讓它變得更加適合我們。

  從人類社會的起源開始,最早的部落文明,母係氏族然後到父係製度,然後進入奴隸製時代,最早的國家出現……

  這一係列的社會變遷,都是在自我修整、完善社會製度。在我們今天看來,現在的製度比過去更先進。

  可實際上如果我們的祖先,采用了現在的先進製定,德意誌民族已經變成了曆史,甚至是在曆史書上都找不到了。

  這是製度的問題麽?顯然不是的!

  社會生產力決定生產製度,所以不要人雲亦雲的抨擊過去社會體製腐朽、落後,至少在當時,那些製度是符合需要的。”

  跑偏了,沒有辦法大家的思想太活躍,問題太過刁端,費利克斯不得不往遠處引,盡可能的控製住節奏。

  ……

  “首相閣下,神聖羅馬帝國建立過後,奧地利就會成為新的中央政府,這對其它邦國是否不公平呢?”

  一名青年學生的問話,再次把話題拉了回來。

  “你錯了,中央政府是由各邦國共同組建的,如果奧地利充當中央政府,這個中央政府能夠指揮的動誰?

  至於公平,我想隻能靠一部公證的憲法來保證。大邦國和小邦國在政治上的話語權肯定不一樣,如果非要拉到一樣,實際上對大邦國又不公平了。

  真正的公平隻是一視同仁的待遇,而不是特權,我理想中的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沒有特權的世界。

  你為這個國家做了多少貢獻,就可以獲得多少回報。這個回報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社會地位。

  換句話說,就是打開通往上流社會的大門,盡管這個門可能開的隻是一個小縫。”費利克斯首相繼續忽悠道

  真真假假真真,反而讓他的演講更加有說服力。

  公開的揭示了社會的殘酷,各邦國都沒有特權,但是個人社會地位的差距依然存在。

  這種演講模式,是奧地利政府幕僚團們苦心研究出來的結果。既要能夠調動民眾們的情緒,又不能讓這種情緒失控。

  這個度可不好把握,萬一把狂熱的民族主義引爆了,奧地利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

  由於巴伐利亞政府太過警惕,費利克斯首相除了做了幾次演講外,就踏上了歸途。

  毫無疑問這次外交行動失敗了,除了極少數的幾個德意誌邦國表示支持重建神羅外,剩下的大都是在隱晦表示反對。

  尤其是在巴伐利亞政府公開表示反對後,德意誌地區更是掀起了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抨擊熱潮。

  當然各國政府都沒有去翻黑曆史,地方政府對抗中央,對他們來說也是汙點,屬於絕對的政治錯誤,不能夠提出來的。

  維也納

  聽了費利克斯的匯報,弗朗茨發現德意誌地區的局勢比他想象中還要複雜的多。

  德國民眾大都是腦袋一根筋,一旦認準了的事情,想要拉回來就難了。

  這就意味著,必須要讓他們信服才行,如果不能獲得他們的認可,統一德意誌可以說是在做夢。

  一個操作不好,最後很可能如費利克斯演講中說的那樣——獨立浪潮爆發。

  “陛下,德意誌地區的民族主義發展的非常快,如果現在挑起民族情緒的話,靠政治手段我們還是有希望實現統一的。”費利克斯首相提議道

  或許是入戲太深,現在費利克斯真的在考慮用政治手段統一德意誌的問題。

  弗朗茨搖了搖頭說:“這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要是真的把神聖羅馬帝國搞出來,英法俄恐怕馬上就要休戰,掉頭過來尋我們的晦氣了。”

  德意誌地區統一,俄國人的歐陸霸權就沒有了,法國人的歐陸霸權夢斷了,英國人的大陸平衡政策也破產了。

  這是核心利益上的衝突,關係到了他們未來的發展和生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肯定會采取行動,沒有萬一。

  就算是現在英法俄在近東地區打的不可開交,實際上三國政府的秘密接觸從來都沒有斷過。

  弗朗茨可以肯定,英法已經不想打了。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被逼的騎虎難下,他們多半會和俄國人妥協。

  現在他們想要妥協,前提條件是俄國人做出讓步,不然國內無法交代。

  沙皇政府想繼續打下去麽?答案是否定的。戰爭的殘酷已經打醒了很多人,他們同樣是騎虎難下。

  讓步說的簡單,可是做起來難啊!一旦沙皇政府做出妥協,內部矛盾就會爆發,尼古拉一世自然是想要打個漂亮仗收尾了。

  現在君士坦丁堡就在眼前,隻要拿下了這座要塞城市,沙皇政府所有的危機都迎刃而解,他也會成為俄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沙皇。

  至於別的利益,黑海艦隊都完蛋了,就算是進入地中海,他們也不能靠遊泳啊?

  吞並奧斯曼帝國?打仗也是要錢的,俄國人有這份兒軍事實力,卻沒有相匹配的財力。

  甚至他們還可以邊打仗,邊幹涉德意誌地區。有普魯士王國在,英法俄隻要吼上幾嗓子,神聖羅馬帝國又解散了。

  被弗朗茨指了出來,費利克斯馬上清醒了過來。神羅帝國距離真正的帝國還差的遠呢,沒有外力威脅還可以慢慢解決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內外勾結。

  ……

  梅特涅開口說:“陛下,現在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可以開起下一步計劃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表示了默認。

  奧地利還沒有強勢到一言不合就開打地步,要是沒有能夠讓大家接受的理由,到時候犯了眾怒,那就便宜了普魯士人了。

  僅僅隻是政見不和,還不能構成戰爭理由。現在還需要再加上一把火,給巴伐利亞政府做最後的曆史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