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1      字數:2651
  希臘人被拉了過來,弗朗茨根本就沒有當成一回事。這次近東戰爭的主角是俄國人,奧地利隻是打醬油的,最多給落了井的奧斯曼帝國丟了幾塊石頭。

  即便是兩國已經宣戰了,實際上雙方回旋餘地都非常大,奧地利隻是占領了他們的兩個屬國就收手了,矛盾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腐朽的蘇丹政府實際上還是非常能忍的,隻不過之前錯估了自己的實力,奧地利又需要這次戰爭,雙方才走到了這一步。

  要不要把奧斯曼帝國捶死,弗朗茨是無所謂的態度。有英法的支持,再不濟奧斯曼帝國也能夠保住小亞細亞半島。

  至於希臘人,老實說弗朗茨對他們沒有抱有任何期待。

  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抱英國人的大腿,才是最佳的選擇;實力上的不足,又決定了奧斯曼人隻需要一隻手就可以把他們按下去。

  如果是正大光明的加入聯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那麽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有責任心的弗朗茨和尼古拉一世肯定會拉他們一把。

  就算是在戰場上輸了,戰後談判也不會讓他們吃虧。

  偷偷摸摸的進場,這可算不上是盟友,打贏了還好,弗朗茨是講信用的,奧地利政府絕對會支持他們的要求,俄國人多半也會兌現承諾。

  打輸了就自己哭吧,都是民間武裝幹的,和希臘政府沒有任何關係,和奧地利、俄羅斯就更也沒有關係了。弗朗茨可是記得曆史上希臘人就輸了,還被奧斯曼人揍的鼻青臉腫。

  相比希臘人,另外一個巴爾幹小國黑山或者說是門的內哥羅,立場就要堅定的多了。

  本來達尼洛主教是想要中立的,黑山這個人口不足20萬的小國,在1821年、1829年、1835年三次向奧斯曼帝國發動戰爭,以期獲得南方的出海口,均以失敗告終,剛剛恢複元氣。

  達尼洛主教是一個和平派,黑山被奧斯曼帝國給四麵包圍了,他怕等不到援軍就翻車了。

  很遺憾,親俄的黑山人民不答應。好戰是所有巴爾幹國家的共同特點,黑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奧斯曼帝國都統治巴爾幹半島幾百年了,依然沒有能夠征服黑山大公國,蘇丹政府都不耐煩了。

  前不久還向黑山政府提出了一個建議,隻要他們肯停止和奧斯曼帝國的敵對,承認奧斯曼帝國的宗主權,就把斯庫台城、亞得裏亞海地區一處出海口和黑塞哥維那的一部分領土賜給黑山大公國。

  硬氣的黑山民眾果斷的拒絕了這份誘惑,他們寧願用流血犧牲打下這些地盤,也不願意向奧斯曼人屈服。

  仇恨的力量已經深入到了黑山人民骨髓當中,現在機會來了,俄國人和奧地利同時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他們怎麽可能缺席呢?

  要知道克裏米亞戰爭中,親俄的黑山民眾都是要參戰的。

  隻不過達尼洛主教看清楚了局勢。他認為俄國人距離太遠,一旦戰爭爆發,黑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太危險了,於是選擇了中立。

  為此,達尼洛主教差點兒被推翻。

  現在不用擔心孤立無援了,他們距離奧地利的達爾馬提亞行省並不遠,這就由不得達尼洛主教拒絕。

  為了能夠結婚,達尼洛主教做出了妥協。他同意支持這次戰爭,換取大家同意他把主教位置讓給了別人,讓自己加冕“黑山及布爾達的大公”。

  作為俄國人的傳統小弟,黑山大公國還是很受照顧的,俄國出麵和奧地利溝通,由奧地利向他們提供援助。

  弗朗茨自然不會拒絕俄國人的這點兒小要求,不就是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嘛,隻要肯給錢一切好商量。

  在這個時候,國企的優越性就體現了出來,政府一道行政命令,企業就提前開始生產戰略物資。

  考慮到黑山大公國的支付能力,弗朗茨還非常貼心的提供了貸款服務,解決了顧客的燃眉之急。

  提供貸款服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要說黑山公國了,就算是俄國人的支付能力都很有限。

  現在他們還沒有完成內部改革,一個封建王朝能夠聚集起來的財富,根本就沒有辦法和資本主義國家比。

  沙皇政府沒有想到英法會出手幹預,現在海路不通,囤積在烏克蘭沿岸的戰略物資現在隻能走陸路運輸。這顯然無法保障前線軍隊的需要,隻能從奧地利就近采購。

  勞師遠征巴爾幹半島的軍費開銷,可比曆史上在克裏米亞地區打要高的多。由於沙皇政府的腐敗,那怕是奧地利政府沒有哄抬物價,現在的物價也漲上去了。

  弗朗茨總不能阻擋俄國官僚發財吧?

  最後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受到傷害的隻有俄國中央財政,反正他們家大業大頂得住,沒錢大不了貸款。

  奧地利政府非常樂意接這單生意,這些貸款都是定向的,隻能購買奧地利的商品,又不需要拿出真金白銀。反正貸款給俄國人付款,總比讓俄國人拖欠貨款的強。

  政治貸款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有附加的商業貿易條件在,就算俄國政府還不上貸款,奧地利政府也不會虧。

  奧地利有實力承接這筆生意的隻有中央銀行,不然動則上億盾的貸款,就算是國內幾大商業銀行加在一起都拿不出來。

  隨著弗朗茨的一聲令下,奧地利中央銀行就開動了印鈔機,在最短的時間內湊齊了第一筆款子。

  俄國人借款1億盾,黑山公國借款500萬盾,希臘人的貸款要求被弗朗茨否決了。

  理由是奧地利無力給他們提供物資援助,陸地上不接壤,指望走海路送貨上門,當英國人不存在啊?

  拿真金白銀出來?這顯然是不存在的,奧地利政府可不是冤大頭,就希臘政府的財政,還能指望他們還錢?

  要知道從希臘王國建立開始,他們的財政就依耐於從背後的老大手中借款,什麽時候見他們還清過債務?

  和俄國人、黑山公國的借款完成後,這些錢又流入到了奧地利市場上,刺激了奧地利的經濟發展。

  反正現在是戰爭時期,物價上漲是正常的,隻要不玩的太過分,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統一了南德意誌過後,市場貨幣容量變大,通貨膨脹的問題迎刃而解。

  隻要不是資金外流,在社會創造財富增加的情況下,增發貨幣也是正常的操作,並不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至於戰爭結束後,市場回歸了正常帶來的經濟陣痛,不是還有俄國人還債麽?隻要有真金白銀流入,一切危機都可以迎刃而解。

  順便利用這個機會,讓奧地利和俄羅斯的經濟聯係的更緊密一些,利用這種經濟上的聯係鞏固兩國的聯盟。

  法國人可以通過控製俄國金融而影響沙皇政府,奧地利沒有控製俄國金融的實力,但是影響一下總是可以做到吧?

  弗朗茨可是非常的有良心,給盟友的貸款月息僅僅隻有0.2%,絕對不存在任何不平等的附加條件。

  隻是促進了一下盟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反正英法都成為了敵人,奧地利搶他們的市場不過分吧?

  這個時候,英法想要抗議都沒有機會,從海軍堵門那一刻開始,他們就是沙皇政府的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