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唯才是舉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0      字數:3734
  整肅官場風氣,這個話題對梅特涅來說有些沉重。盡管沒有人指責他什麽,但這確實是他留下來的爛攤子。

  “歐洲首相”可不是白叫的,為了歐洲各國的繁榮與穩定,梅特涅是操碎了心。還要和國內的政敵做鬥爭,實在是沒有精力去關注腐敗的問題了。

  結果幾十年積累下來,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整個奧地利的官場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搞的現在奧地利政府,連反腐倡廉的口號都不好意思喊了,因為在坐的幾位屁股底下未必都是幹淨的。

  弗朗茨非常照顧大家的麵子,太早的問題他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直接揭過去了。

  可是現在發生的問題必須要進行處理,踢出無能之輩,提高政府的執行能力,這是他提出的最低要求。

  見識到了弗朗茨的手段過後,他們可不敢小瞧這位年輕的皇帝。

  隻要想想1848年叛亂,奧地利政府借機清洗了多少利益集團,打掉了多少實力派,就知道這位皇帝的狠辣了。

  按照正常情況,殺了這麽多人,得罪了這麽多利益集團,不給扣上一個昏君的帽子,那就對不起他們的手段。

  現實卻恰恰相反,反對皇帝的都死了,活下來的都是忠君愛國的主。仇恨都被亂黨拉去了,剩下的黑鍋也被前線的將領和內閣給背下來了。

  就算有人指責政府手段過激,都是衝著內閣在罵,皇帝永遠都是偉大的。

  剛剛平定叛亂,失去土地的貴族們,向政府施加了最大的壓力,費利克斯都準備引咎辭職來承擔責任了。

  結果,黑鍋他確實背下來了,屠夫首相就是他的收獲。

  更是被貴族們罵的狗血淋頭,當然辭職就不需要了,皇帝非常有擔當的頂住了壓力。用贖買金做誘餌,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沒有人想背上一身罵名下台,為了洗刷屠夫首相的名頭。費利克斯不得不努力幹活,想要拿出政績來讓他們閉嘴。他推動向德意誌地區擴張,也有這方麵的因素。

  梅特涅也是被這麽忽悠出山的,在國內的名聲壞了,隻能想辦法洗白,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一個令人沒話說的功績來。

  如果梅特涅在1848年前辭職,那麽他會是載譽而歸,作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很遺憾趕上了大革命,成為了被革命的對象,灰溜溜的逃跑更是成為了他的人生汙點。

  為了自己的名聲,為了家族的聲譽,那怕是內心非常反感發動戰爭統一南德意誌,他還是在為之而努力。

  完成了民族統一偉業的人,都會成為英雄,那怕隻是完成了一半,那也是德意誌的民族英雄,足以掩蓋住他們之前的一切過失。

  “首相,既然要實施考功製,那就做的徹底一點兒,把今後官員的升遷和他們所取得的功績掛鉤。

  身份、血統將不再是官員升遷的指標,我們隻看政績,有能力的上,沒有能力的滾蛋。”梅特涅狠狠的說道

  如果弗朗茨知道內閣要搞唯政績論,他一定大吃一驚,奧地利政府居然這麽進步?

  盡管唯政績論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和看爵位、血統的官員升遷體係相比,就要靠譜的多了。

  優越性都是對比出來的,沒有最先進的製度,隻要新的製度比老製度更加適合現實情況,那就是成功的改革。

  “可以,不過還必須要加上一條,政治思想必須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費利克斯想了想說

  債多了不壓身,被罵多了他們也就不在乎了。反正隻要他們在位一天,就沒有敢當麵過來罵他們。

  等改革的成果出來了,這些提拔起來的人自然是這套體係的忠實維護者,在奧地利的曆史上,他們這些改革者絕對會留下濃厚的一筆。

  成功者是不受指責的,這些罵他們的人,反而會站在反派的位置上,忖托他們為改革所做出的努力。

  任人唯才,個人操守有瑕疵也可以接受。唯獨政治思想不能有缺陷,能力再強,要是不忠於偉大的弗朗茨陛下,同樣沒有任何提拔的價值,這是奧地利政府最基本的用人原則。

  一件需要用二十萬盾才能辦好的事情,一名個人操守完美無瑕的官員,隻用十萬盾就給辦好了,為國家節省了十萬盾,這就是:國之棟梁,必須要重點提拔;

  同樣的事情,另一個人操守很好的人,他需要二十萬盾才能夠辦好,那麽他就是一個:幹吏,能夠按部就班的做好領導安排的任務,可以提拔進入特殊崗位;

  同樣的事情,一名有能力的貪官用十萬盾給辦好了,他自己吞了五萬盾,最後還節省了五萬盾,那麽內閣給他評價會是:能吏,能重用但是必須要慎用;

  同樣的事情,如果這名貪官用十萬盾辦好了,又私吞了十萬盾,沒有為國家節省成本,那麽內閣給他的評價也是:幹吏,可以當豬養;

  如果同樣的事情,你需要花三十萬盾才能辦下來,就算是再清廉,內閣給出的評價也是:昏官,留下來背黑鍋,或者是回家種土豆;

  如果同樣的事情,你需要花三十萬盾才能辦下來,又多報了五萬預算,給自己私吞了,那麽不需要評價了,直接送進監獄改造就好。

  前麵幾種官員都有存在的價值,清官如果能力不足,還可以調崗去做特殊崗位的工作。

  貪官隻要有能力就有價值,既可以用來辦事,又可以當豬養。等養肥了就殺了用來收買民心,順便還增加一筆財政收入。

  唯獨最後一種,既無能又腐敗的官員,實在是不可救藥。

  奧地利內閣政府的用人標準,顯然是受到了弗朗茨的影響。唯才是舉,隻要有能力就可以用。甚至在價值沒有榨幹之前,不用擔心被拋棄。

  如果能夠立下大的功勞,那麽恭喜你安全了,不用擔心秋後算賬。弗朗茨從來都是不殺功臣的,這是吸引人賣命的手段之一。

  當然,造反、叛國的都屬於例外。

  在弗朗茨看來,一個和珅的貢獻超過一百個紀曉嵐。能夠幫皇帝把事情辦的妥妥的,什麽罵名都替皇帝背了,缺錢的時候還可以拿他開刀,這樣的大臣簡直就是人臣典範啊!

  可惜,奧地利政府中沒有這樣的大臣。盡管替皇帝背黑鍋的人不少,可是貪汙技術明顯不過關,不要說貪汙兩億兩白銀,就是是貪汙兩百萬盾的人才都鳳毛麟角。

  (1盾≈11.69克白銀)

  由於金額實在是太小,偉大的皇帝陛下還拉不下臉來翻臉不認人,就隻能先記在小本本上了。

  也不能說人家貪官的家產都是貪汙來的,有能力的人還可以錢生錢,貪汙一百萬然後賺到一千萬,這種貪官弗朗茨最喜歡了。

  等他們富甲一方,就可以秋後算賬了。那怕隻是貪汙一萬盾,弗朗茨也不介意把他們的億萬身家全部充公。

  所以奧地利政府的官員下海是非常有風險的,如果沒發財就算了,發了財一定要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屁股幹不幹淨。

  遺憾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偉大的皇帝陛下就沒有因為貪汙的罪名幹掉過一名大臣。

  沒辦法大家都是人精,沒有給皇帝陛下留下動手借口。很多被反貪署盯上的官員,都非常慫的跑來認罪了。

  然後,交出贓款回去繼續做官,這就是奧地利的政治。

  官員都是貴族出身,死扛不認的,在證據確鑿後,還可以交給貴族法院審判。碰上直接認慫的,皇帝也拿他們沒折。

  從自身利益出發,這套遊戲規則弗朗茨是不會去打破的。在保護貴族利益的同時,也保護了皇帝的利益。

  簡單的來說,在這種體係下貴族必須要站在皇帝一邊,保證皇權不落。一旦皇權利衰落,他們的這些隱形特權,也隨之煙消雲散。

  奧地利帝國還是貴族主導的國家,在弗朗茨看來,至少在五十年內這種局麵難以改變。

  隻有等平民階層,接受義務教育之後,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擁有足夠的人才過後,才能夠衝擊到這種體製。

  像現在的奧地利,弗朗茨可以肯定的說,貴族階級的人才數量超過所有階級的總和,就算是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平民子弟也幾乎沒有勝算。

  按照弗朗茨的改革計劃,奧地利貴族階級未來還會吸收鮮血,平民子弟的傑出人才,通過對國家的貢獻,就可以搖身一變就可以成為貴族中的一員。

  這是屁股決定腦袋,作為皇帝他不可能看著貴族階層沒落,不然國內的權利就會失衡。

  除了貴族階級外,弗朗茨不認為奧地利還有別的勢力能夠壓製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保證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當初在城防軍中的實驗,就是一個成功例子,經過戰場上的洗禮過後,那幾百名貴族子弟,已經成為了合格的軍官。

  顯然奧地利貴族還沒有徹底糜爛,要是到了曆史上奧匈帝國時期,那才是真的不可救藥。

  貴族們的傲氣在戰爭中輸光了,喪失了人生理想過後,一個個都變成了蛀米蟲。

  現在的奧地利貴族起碼還有一個奮鬥目標,大德意誌思想就是有力的武器,大部分人都在為統一德意誌這個偉大目標而努力。

  受此影響,原本在軍營中混日子的貴族們,好日子就結束了。無論是在那支部隊,他們都必須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

  想要跑出去浪,先了解一下奧地利的軍法再做出決定。

  當然隻要丟的起這個人,也可以申請提前退役。做出這個決定前最好谘詢一下父母的意見,不然回去被打個半死,又被送入了軍營就慘了。

  這樣的例子已經很多了,貴族們都是要麵子的。尤其是德意誌地區的貴族,要是不從軍,就不要想在親戚朋友圈抬起頭來做人。

  甚至還會影響到家族聲譽,一個好名聲不容易得。雖然有人舍不得兒子吃苦,可他們更舍不得家族的榮耀。

  在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的親自督促下,任何敢於逃避訓練的官兵,都是先抓回來打五十軍棍,然後遣送回家。

  誰的麵子都不好使,奧地利政府都在為戰爭做準備,怎麽可能讓幾個紈絝子弟,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