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為難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3-11 15:10      字數:3748
  柏林

  自從聽說在奧地利募集了大筆捐款過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就激動壞了。沒錯是激動的,絕對不是被氣的。

  除了普魯士王國外,整個德意誌地區募集起來的捐款,如果折合成奧地利盾計算的話,大約有四千三百多萬盾,光奧地利就貢獻了三千多萬。

  這筆錢,已經相當於普魯士王國小半年的財政收入了,如果能夠全部拿到手的話,對於財力匱乏的普魯士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可惜偉大的弗朗茨陛下提出了專款專用,結果很多德意誌邦國都跟著學樣了,當然他們做事沒有弗朗茨陛下這麽謹慎。

  截止到目前為止,普魯士政府還是收到了五百多萬盾來自德意誌地區的捐款,剩下的大都被各自政府給截流了。

  這麽大一筆好處,官僚們怎麽可能無所作為呢?他們的捐款又不想弗朗茨做的那麽嚴謹,全部都開了收據,用不完還可以退款。

  可以想象,剩下的錢是注定到不了普魯士政府的手中了。

  更令腓特烈-威廉四世鬱悶的是在媒體口中,普魯士王國已經收到了來自德意誌地區的捐款,並且這個總數額已經突破了一億盾。

  這個年代消息傳遞不暢通,沒有銀行流水可以查,反正都是隨口一說,各邦國可不想丟麵子,一個個都捐出一筆天文數字。

  真的假的,這個重要麽?

  反正都是各地的媒體公布的數據,又不是官方承認的,未來就算是被查出來了也無所謂。

  要是碰到不要臉的政府,直接一口咬定把錢給了普魯士政府,誰也不能證明沒給。

  比如說弗朗茨就給普魯士政府劃撥了第一筆捐款,共計一百萬盾全部都是現金,在媒體的見證下移交給了普魯士大使館。

  當然,或許是覺得一百萬太少了,維也納的報紙上一百萬變成了三百萬。如果弗朗茨無良一點兒,直接吞掉這多出來的兩百萬盾,也不是不行。

  不是所有人都是弗朗茨這麽講究,謊報捐款數字隻是小問題,很多地方明明隻給了二十萬,非要讓普魯士官員在五十萬的收條上簽字。

  反正錢在人家手中愛要不要,在利益麵前,官僚們的戰鬥力都爆棚了。

  除了受普魯士影響嚴重的邦國,出現這種情況的現象要小些,南德意誌地區邦國更是成為了重災區。

  普魯士首相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憂心忡忡的說:“陛下,這些錢我們不能要了!”

  “怎麽了?”腓特烈-威廉四世疑惑的問

  對德意誌各邦國不滿歸不滿,可是沒有必要和錢過不去啊?就算是被各國的官僚們貪汙了一大部分,最後拿到手的也不是一筆小數字。

  現在普魯士政府可是債台高築,如果不是時代不同了,腓特烈-威廉四世都準備宣布政府破產,賴掉全部的債務。

  “陛下,這些邦國名義上是在支持我們作戰,實際上都包藏禍心。

  現在他們把我們捧這麽高,如果俄國人堅持要我們放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我們該怎麽收場呢?

  現在歐洲除德意誌地區外,所有的國家都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麵,丹麥人有恃無恐,是不會做出讓步的。”約瑟夫-馮-拉多維茨苦笑著說

  毫無疑問,這次利用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玩兒過頭了,現在普魯士政府是騎虎難下。要是不能收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他們就沒有辦法給民眾交代。

  這不光是普魯士國內的民眾,還有德意誌地區的民眾。

  國內的輿論,他們還可以想辦法引導,國外的輿論就不要想了,不被黑成****才怪?

  這個問題,腓特烈-威廉四世也想到了,可是他沒得選擇,不管收不收這筆錢,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改變。

  成功收複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他們就是德意誌民族的英雄,失敗了他們就是德意誌民族的國賊。

  除非他們敢和俄國人真刀真槍打一仗,那麽無論輸贏,都可以交代的過去了。

  這個年代,俄羅斯是歐陸霸主,普魯士單挑打不贏俄國人是正常的,民眾可以理解,他們會把這種憤怒轉移到奧地利和其他沒有參戰的邦國身上。

  要是一槍不放,普魯士政府就縮了回去,民族主義分子、愛國主義者怎麽可能接受呢?

  在普通民眾看來,現在德意誌地區所有邦國都是他們的後盾,就算是對上了俄國人也該不慫啊?

  民意很可怕,俄國人更可怕!

  假如普俄戰爭爆發,奧地利會幫誰?

  在腓特烈-威廉四世看來,奧地利倒向俄羅斯的可能性不大,在民意的壓力下,多半會支持普魯士。

  可惜這種支持非常的有限,讓奧地利真正出力是不可能的。畢竟普魯士王國完蛋了,奧地利想要統一德意誌地區的最大障礙物就沒有了。

  奧地利的支持再無力,也抵消了來自法國方麵的外交壓力。一大幫的德意誌邦國搖旗呐喊,算是抵消了歐洲小國的外交壓力。

  現在普魯士王國承受的外交壓力,比起曆史上來說已經小了太多;偏偏國內的愛國主義者給他們施加的壓力,又超越了曆史同期。

  無論是首相約瑟夫-馮-拉多維,還是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都下不了放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的決心。

  投入的太多了,為了這場戰爭普魯士王國付出的戰爭經費,已經超過了奧地利在奧撒戰爭中的支出。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盡管雙方真正交手的時間很短,普魯士軍隊也吊打丹麥人,可是軍事對持也要花錢啊!

  戰爭時期的軍費開支,往往是和平時期的數倍乃至於更多,這對窮兵黷武的普魯士王國來說太不容易了。

  普魯士王國的軍費開支,一直都居高不下,從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開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占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

  當時的普魯士麵積在歐洲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軍隊卻僅次於俄法奧三國,排到了全歐第四的位置。

  而且這一數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後繼者威廉二世那裏又增加到了23.5萬人,後麵的日子普魯士王國軍隊幾乎就沒有低於過這個數字。

  和平年代養著這麽大的一支部隊,對人口不多,又沒有完成工業化的普魯士王國來說,財政壓力可想而知。

  對這個國家來說,財政赤字是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普魯士王國想要對外尋求貸款,或者是發行債卷都非常的困難。

  實在是政府沒錢了,腓特烈-威廉四世才會放下臉麵,向德意誌邦國求助。那怕明知道這些錢不好拿,他還是接受了。

  “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讓我們的人先收集證據,萬一未來發生了變故,也可以把他們拉下水。

  這都是下策,最後的辦法還是保住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到時候這些邦國會乖乖的把錢送過來。”腓特烈-威廉四世狠狠的說

  “陛下,恐怕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到時候這些邦國多半會要求讓這兩個公國獨立。”約瑟夫-馮-拉多維想了想說

  “不用擔心,隻要成功的收回了這兩個公國,到時候造成了既定事實,他們是做不了什麽的,我們又不是沒有支持者。”腓特烈-威廉四世自信的說道

  小德意誌思想經過了這麽多年的宣傳,在很多地區都已經壓過了大德意誌理論,支持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的人不在少數。

  如果不是弗朗茨攪亂了法蘭克福會議,現在小德意誌思想就成為了德意誌地區的主流。

  ……

  普魯士政府的堅持,讓聖彼得堡政府非常的為難。

  從一開始他們就站在丹麥一邊,沙皇政府還曾對外宣布過,要是普魯士政府不退讓就使用武力。

  現在怎麽辦?動手,這會白白便宜了奧地利人;不動手,俄羅斯帝國的麵子還要不要了?

  連自己的小弟都保不住,沙皇政府出爾反爾,他們還好意思在國際舞台上混麽?

  隻能說現在已經不比當年了。

  當年的沙皇政府可以把信譽當廁紙,用了就扔;現在的俄羅斯帝國已經在爭奪世界霸權了,要是再不注重信譽,誰會服他們啊?

  孤家寡人的世界老大,看起來威風,實際上卻危機重重。除非能夠武力統一全世界,不然參考拿破侖就行了。

  聖彼得堡

  尼古拉一世關心的問:“奧地利政府怎麽說,他們願不願意調停這次普丹戰爭?”

  “陛下,奧地利政府拒絕參加這次調停,梅特涅那個老狐狸表示,迫於國內民意,奧地利政府參與調停隻會站在普魯士一邊。”外交大臣卡爾-渥賽爾羅德為難的回答道

  俄國人不想和普魯士王國開戰,沙皇政府在想方設法的避免戰爭,這一點不是什麽秘密,自然被普魯士政府獲知了。

  悲劇的是,普魯士政府獲得了這個情報後,讓他們直接做出了戰略誤判,認為俄國人不會武力幹涉,增加了他們信心。

  “該死,奧地利人恐怕還在做著我們幫他們掃除統一德意誌障礙物的春秋大夢,難道就不怕我們把俄奧密約泄露出去麽?”尼古拉一世自語道

  大家都是有眼色的人,不敢傻乎乎的回答:不怕。

  俄奧密約一旦泄露出去,奧地利後麵的戰略會有麻煩,而俄羅斯後麵的戰略就是直接完蛋。

  兼並南德意誌邦國的奧地利,會讓英國人感到忌憚,最多不過把危險等級上升到接近法國人的高度,但是和吞並奧斯曼帝國的俄國人相比,那就不值得一提了。

  前者還有的是辦法限製,無論是扶持普魯士王國,還是挑撥法奧關係,又或者是離間俄奧關係,都可以起到製衡作用。

  後者就不一樣了,現在的俄羅斯帝國,英國人都隻能看著他們發愣,要是讓他們吞並了奧斯曼帝國,世界霸主易主是早晚的事情。

  那怕是尼古拉一世非常想拉普魯士上船,也不敢向他們泄露半點兒消息,甚至在議事的時候,保密工作都提高到了最高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