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11-06 07:45      字數:4533
  沙皇政府的決定,無疑是給本就火星遍地的法蘭西,再澆上了一桶油,讓局勢變得越發不可收拾了起來。

  幸好反法戰爭勝利後,盟軍就收繳了法國人的武器,要不然現在就不僅僅隻是襲擊落單俄軍士兵了。

  眼瞅著衝突全麵升級,處於風暴中心的卡洛斯國王,果斷以尋求國際援助為借口,逃離了巴黎那個火藥桶。

  國王都被逼的出走躲風波,本就罷工以示抗議的法蘭西政府,自然是跟著關門大吉。

  類似的一幕,原時空一戰後也發生過。隻不過德國人的底子還要厚實一些,戰爭又沒有在本土打,損失沒有法國人這麽大。

  當時,德國政府一麵號召工人罷工,不讓法國人搶走自己的煤炭資源;一麵又印鈔票補貼失業工人,讓他們的生計得以維係。

  那場震驚世界的馬克大通脹,就是政府為了補貼失業工人,開動印鈔機的“印、印、印……”中爆發的。

  一組七傷拳下來,魏瑪共和國在把自己給玩兒廢的同時,也順帶把英法經濟拖下了水。

  尤其是法國人,想要的資源沒有拿到,反而在國際上被噴得狗血淋頭。

  一直賠錢駐軍看不到任何收益,對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的法蘭西來說,壓力著實是有些大。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被迫做出了讓步。

  法國人用事實證明了,底線就是用來突破的。在和德國人的博弈中,法國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讓步,最後讓出了一個第三帝國。

  眼下法蘭西的境遇雖然和原時空的德國差不多,但是麵對的對手卻是截然不同。

  反法同盟可不需要法蘭西的資源,拿斷絕資源和工商業製品供應當籌碼,估摸著罷工到下個世紀,維也納政府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尤其是反法同盟在法蘭西是各國聯合駐軍,除了俄國人的駐軍人數較多外,其他各國的駐軍數量都不多。

  軍隊數量不多,就意味著軍費開銷不大。縱使法國政府關門,暫停了軍費撥付,一時半會兒也嚇不到大家。

  當然,這些都不是卡洛斯國王跑路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前麵的革命政府玩兒的太嗨,法國民眾早就進入到了人均億萬富翁的時代。

  靠印鈔票救濟失業民眾,明顯是不可能行得通。無力恢複經濟,又無力救濟難民,不跑路留下幹嘛?

  表麵是政府罷工以示對俄軍暴行的抗議,內部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政府財政崩潰。

  即便是卡洛斯國王靠反腐收益頗豐,但是這筆寶貴的經費,那是需要用在刀刃上的,可不能在穩定局勢中就給浪費掉。

  本來這些和弗朗茨關係不大的,他就是一名吃瓜群眾,負責看熱鬧就行了。

  怎奈遭受無妄之災的小弟們不答應了,找俄國人要個說法吧,大家心裏又有點兒慫。

  畢竟那是毛熊,一般人都是惹不起的。縱使領土不接壤了,大家還是常懷忌憚之心。

  可是放任不管又不行,法國政府已經罷工,要自己承擔駐軍費用,短時間內大家還撐得住,拖得久了那就不行了。

  本來大家也是想給沙皇政府一個麵子,等著他們收拾殘局來著。可是看到沙皇政府采取的措施後,大家就已經明白了:這不是來解決問題的。

  代表團沒有抵達巴黎前,法國局勢雖然動蕩,但是卡洛斯國王還在王宮裏好好的待著,明顯就是等俄國人上門談判的。

  然而,談判才剛剛開始,人家國王就被嚇得跑路了。

  雖然大家不知道具體談判內容是什麽,但是根據卡洛斯國王跑路的速度來看,俄國人肯定是沒幹人事。

  小弟們希望維也納政府出麵幹涉,稍微安撫一下就是了。不管怎麽說,總得給俄國人一個表演機會,讓他們證明一下自己。

  問題是卡洛斯跑路就跑路,波旁王朝的親戚不去投奔,一聲不響的就跑到了維也納,這算什麽事?

  真是一聲不響,所有人都以為卡洛斯去了西班牙,等他本人在維也納露麵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是虛晃一槍。

  深入想想其實也沒有毛病,西班牙有本家親戚沒錯,問題是之前王位爭奪戰中還是敵人。雖然後麵緩和了關係,但雙方的關係仍然沒有到親密無間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西班牙現在自顧不暇,根本就不可能摻合法蘭西的爛事,除非是落井下石。

  王室之間的親戚關係?

  指望哪個剛剛結束吃奶的小屁孩國王,為了家族利益,在輿論上聲援他們?

  既然沒有用,那就幹脆不要去添麻煩了。省得情分用一分少一分,反倒是影響家族和睦。

  跑到維也納那就更簡單了,因為隻有這裏才能解決問題啊!

  歐洲列強就這麽幾個,有能力製止俄國人行動的,就隻有神羅和不列顛兩國。

  卡洛斯腦子又沒有進水,自然不會跑到倫敦去自取其辱。甚至為了避免維也納政府找借口拒絕,他幹脆隱藏身份秘密潛入。

  事實證明,卡洛斯的計劃成功了。當這位法蘭西國王出現在維也納那一刻開始,弗朗茨這個吃瓜群眾成功被拖下了水。

  沒人喜歡被算計,弗朗茨也不例外。除了最初的歡迎宴會,禮節性的出席之外,剩下的時間弗朗茨都把卡洛斯晾在了一邊。

  瓜吃不下去了,那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至於怎麽解決問題,那就需要看法國人的運氣怎麽樣了。

  從源頭上解決,還是和稀泥式的解決,又或者是釋放一個更大的問題出來,掩蓋住之前的問題,都是解決方案。

  出於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弗朗茨還是在維也納宮召見了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商議善後措施。

  ……

  “先說說法蘭西現在的局勢吧?”

  作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眾,最近一段時間弗朗茨可是密切關注和法國局勢動蕩相關的新聞。隻不過現在他隻看報紙,不看情報。

  畢竟,這種民眾喜聞樂見的國際新聞,編輯們從來都是充分發揮自己的腦洞,進行了藝術加工後才發出來的。遠比那些枯燥無味的情報資料,具有可讀性。

  “真相”,對吃瓜群眾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熱鬧隻需要好看就行了,管他誰輸誰贏。

  看著專家學者們憑空猜測、吹牛打賭,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就像是看動物園裏的猴子。

  “是,陛下。”

  ……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自從卡洛斯離開巴黎,法國政府就人去樓空,連維持治安的警察都被放了長假,社會秩序已然崩潰。

  在撤離巴黎前,卡洛斯曾發布了一份公告。不僅控訴了俄軍的暴行,還將全部的責任推給了俄國人。

  矛盾被放在了桌麵上,一場全國性的反俄浪潮,此刻正在向俄國人席卷而來。

  為了遏製局勢崩潰,俄國人也采取了措施。他們先是繳了法軍的械,又加大了對反俄分子的緝拿。

  這些措施短期內遏製了反俄浪潮,但是伴隨著法國政府的關門,現在已經沒有人發放救濟物資,饑寒交迫法國民眾走上暴力反抗之路是必然的。

  前不久海軍在法國沿海緝拿的一條走私船中,我們還發現了一門120榴彈炮。

  審問相關人員得知,他們參與這種走私活動,已經持續三個多月了,累計走私裝備足以武裝兩個團。

  這隻是我們意外抓到的,沒有抓到的走私船隻會更多。加上我們的一些盟友,也在法蘭西從事軍火走私貿易。

  現在輸入法蘭西的武器裝備,恐怕已經足夠進行一場大型戰役。最關鍵的是這些走私活動,都是有預謀的。

  種種跡象表明,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人,此刻正在積攢力量,想要擺脫身上的枷鎖。

  俄軍的暴行,隻是提前催化了矛盾爆發,順便給他們帶來了道義上的支撐。

  能夠動用這麽大能量走私,並且掩蓋消息的勢力,在法蘭西隻有一家。

  事實證明,我們這位卡洛斯國王,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這麽簡單。眼下所做的一切,都隻是在為了他們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

  隻是不知道他們的野心究竟隻是為了擺脫身上的枷鎖,還是想要重新恢複法蘭西帝國。”

  坦率的說,聽到這個答案,弗朗茨內心深處還是有幾分興奮的。事實果然不出所料,法國亂局背後確實有黑手操縱。

  不枉他開小號,在報紙上和人打嘴仗。看起來軟弱無力的卡洛斯國王,確實是幕後的**oss。

  鍵盤俠的快樂,就是這麽簡單。年齡越大,弗朗茨變得越大越發惡趣味了起來。

  惡趣味歸惡趣味,現實畢竟不是遊戲,沒有失敗後開局重來的機會。法蘭西就是最好的例子,敗了一次就從雲端跌落到了深淵。

  “這麽說,俄國人這次是不走運,把自己送上門來了?”

  弗朗茨用調笑的語氣問道。

  對維也納政府來說,法蘭西暗中潛伏著抵抗力量,從來都不是秘密。任何一個擁有悠久曆史傳承的大國,都不會那麽容易屈服。

  反法戰爭雖然重創了法蘭西,卻沒有打斷法國人的精神傳承。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人,要進行反抗是必須的。

  隻不過事先大家誰也沒有料到,卡洛斯會成為這幫人的領袖。當然,這也僅僅隻是略感意外。

  在傳統的歐洲文化體係下,想要幹成一件大事,就必須找一個擁有號召力的知名人物。

  作為法蘭西現任國王,卡洛斯自然是大家的首選。

  不同於民選出來的波拿巴王朝,卡洛斯不光出身波旁王朝正統,同時也是被國際社會公認的法蘭西國王。

  這就增加了可操作性。

  理論上來說,隻要法國人扮演的淒慘一點兒,由卡洛斯出麵尋找國際社會支持,再選取一個合適的理由發難,驅逐駐紮在本土的盟軍還是有希望的。

  縱使計劃暴露,對卡洛斯個人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作為歐陸同盟扶上去的法蘭西國王,隻要明麵上他沒有大的過錯,維也納政府也不可能打自己的臉,把他搞下去。

  就算是其他人有這種想法,弗朗茨也不會允許。廢立國王,這涉及到了君主集團共同的利益,絕對不可以草率行事。

  卡洛斯隻要不明著跳出來喊反神羅,弗朗茨就不會對他動手。暗地裏搞事情,那是任何一名合格的政客都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別的不說,就連反法同盟的成員,都還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向法蘭西走私軍火呢?

  “查下去揪出……”,那顯然是想多了。這種事情根本就見不得光,別看走私軍火的是別人,但是生產這些軍火的卻是神羅。

  誰都知道武器流入法蘭西,會加劇法蘭西的局勢混亂,但是大家還是幹了。

  除了利益確實大外,更重要的還是“我不幹,別人也會幹”的思維。反正最後都會發生的事,那還不如自己賺走這些錢算了。

  沒有製止這種行為,倒不是貪圖這點兒小便宜。根本原因在於法蘭西的亂局,本來就是維也納政府一手放縱出來的。

  仇恨的力量是巨大,除非是徹底打斷脊梁,要不然二三十年後恢複了元氣的法蘭西,又是一個麻煩。

  很明顯,法蘭西這種大國一巴掌拍下去,隻能打疼他,卻要不了命。

  為了歐洲大陸的長期穩定,對法蘭西內部的暗流,維也納政府不僅裝作沒看見,還在暗地裏推上了一把。

  隻可惜現在暴露還是太早了一些,還讓法國人抓到了一個機會,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聲援。

  為了神羅國際聲譽,接下來打壓法蘭西的行動,就隻能由俄國人去實施了。

  悲劇的沙皇政府,做了刀子,還不自知。難怪弗朗茨會幸災樂禍,畢竟這種機會太難得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是的,陛下。沙皇政府現在是迷迷糊糊的撞了上去,法國人積攢實力的計劃,到了現在馬上就要藏不住了。

  當然,沙皇政府可能也有思想準備。畢竟,在之前的走私運動中,俄國人一直都拿著最大份額。

  沒準戰爭爆發後,打在俄軍士兵身上的子彈,還是從駐法俄軍手中流出去的。”

  最偉大的軍火商,都是把武器賣給敵人,最後打在自己的身上。現在俄國人就即將用實際行動,向世界闡述這一真理。

  徘徊了幾步過後,弗朗茨緩緩說道:“那我們就再添上一把火,給俄國人送去一枚可以進行輿論反擊的炮彈過去。

  找媒體把法國人走私軍火,違反維也納條約的證據公布出去,看看卡洛斯怎麽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