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5-29 00:02      字數:3231
  不管願不願意,法國人既然對比利時宣戰了,利奧波德二世就隻能硬著頭皮跟上。

  戰而不宣這種沒有皮麵的事情,利奧波德二世還幹不出來,比利時民眾也不會答應。

  1890年9月28日,在一片慌亂中,比利時政府對外發布通電公開向法蘭西宣戰。

  毫無疑問,這封宣戰電報不光是給法國人看的,更多的還是做給奧地利看的。

  仿佛就是在說:老大,小弟都上了,現在看你的了。

  當天下午,弗朗茨在帝國議會進行了反侵略演講,痛斥了法蘭西的無恥行為,然後代表們一致通過了對法宣戰議案。

  次日,弗朗茨在維也納宮發布了《告法蘭西人民書》,列出了一堆的戰爭後果,號召法國民眾站起來反對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

  毫無疑問,這樣的勸告文書半點兒作用也沒有,都已經宣戰了,自然不可能聽他吆喝幾聲就收手。

  當然,要是把意大利人勉強也算入法國民眾中,那麽這次政治作秀就是完美級別。

  公告發出後,羅馬就爆發了反戰、反侵略運動,並且迅速蔓延到多個意大利城市。如果不是意大利獨立組織表現的太無能,沒準又是一次人民起義。

  1890年9月29日,法國政府向奧地利宣戰,同日法軍入侵比利時和盧森堡,拉開了歐陸戰爭的序幕。

  漢諾威王宮中,喬治一世此刻正喋喋不休的咒罵道:“該死的不列顛騙子,都是一群生孩子……

  從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喬治一世被英國人給坑慘了。

  德意誌聯邦的實力不弱,背後還有一個奧地利,加入英國人承諾的安全保障,喬治一世誤認為法國人這次的目標隻是比利時。

  在這種背景下,喬治一世自然要鼓動奧地利上,自己躲在後麵看戲了。

  為了拖奧地利下水,反法同盟建立前期,喬治一世是積極配合。

  一直持續盟約簽訂過後,自認為大局已定,加上英國人的不斷忽悠,喬治一世就開始消極怠工了。

  反正德意誌聯邦內部亂得很,動作遲緩一些也說得過去,不怕盟友追究責任。

  除了麵子上做做樣子外,喬治一世並沒有督促各邦國擴軍備戰,盟友催促他都是往帝國議會上推。

  比奧兩國向法國人宣戰後,喬治一世還在暗自慶祝計劃成功,誰知道法國人居然連他們這個看戲的都不放過。

  躲是躲不過去了,因為蝴蝶效應的關係,盧森堡仍然德意誌聯邦中的一員,並沒有獨立出去。

  作為“北方的直布羅陀,盧森堡這樣的戰略要地,法國人自然不可能放過。

  要不然等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德軍從盧森堡殺出,法國人就隻能哭了。

  事實證明,英國人的保證在法國人那邊不值錢。不管德意誌聯邦有沒有參戰,反正法軍都已經動手了。

  除非喬治一世能夠坐視盧森堡淪陷不管,要不然這場戰爭他們打定了。

  “陛下,息怒!英國人的事情未來再和他們清算,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動員,保證西部國土的安全。

  同時加強同盟友之間的聯係,消除之前的誤會,想辦法贏得這場戰爭。艾瓦爾首相勸說道

  沒有理會首相,喬治一世追問道:“英國人怎麽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不該給我們一個解釋麽?

  漢諾威主導的德意誌聯邦中央政府,從上到下都是親英派,就連德意誌聯邦境內人數最多的親奧派,在這裏都是極少數。

  英漢之間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國都擁有共同的君主,近百年來兩國都是最親密的盟友。

  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對喬治一世的衝擊可想而知,連帶著對親英派領袖的首相也不待見了。

  “英國政府表示這是一個誤會,他們正在和法國進行溝通,讓我們先保持冷靜。外交大臣魏德倫德忐忑的回答道

  確實可以算是誤會,起碼法德兩國還沒有互相宣戰,理論上來說還有調停的可能。

  冷靜是不可能的了,法軍正在進攻盧森堡地區,喬治一世可以冷靜,前線的官兵們可冷靜不了。

  再怎麽親英,喬治一世也不是傻子。如果英國政府強勢宣布介入,他還可以等等看,輕描淡寫的說誤會,這是在糊弄傻子。

  “誤會個鬼,難道跑去盧森堡的法軍是去度假?

  告訴英國人,如果法軍不在24小時內撤出德意誌地區,那就戰爭吧!

  命令駐紮在萊茵蘭地區的第一師、第二師、第七師立即增援盧森堡,命令第九師、第十一師向比利時地區運動,隨時做好增援比利時的準備。

  通知各邦國代表,今天晚上召開帝國議會。政府立即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對外發布全國動員令。

  安排下去,明天我要去柏林。事情到了現在這一步,我們必須要爭取普魯士的支持。

  ……

  在關鍵時刻,喬治一世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君主應有的素質,有條不紊的發布了一係列命令。

  不想和法國人開戰,不等於德意誌聯邦就沒有做戰爭準備。德意誌地區混戰了幾百年,能夠生存下來的諸侯王個個都是家學淵源,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歐洲局勢緊張,大家怎麽可能沒有準備呢?德意誌聯邦最大的問題是協調難度大,而不是其他。

  喬治一世被英國人忽悠,事實上也是被逼無奈。因為這個時候跟著法國人打一仗,無論勝負如何,都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會丟掉皇位。

  輸了戰爭,不是被法國人擼掉皇位,就是被民眾掀下台。

  贏了戰爭,德奧合並就是大勢所趨,在德意誌地區哥達王朝根本就沒辦法和哈布斯堡王朝競爭,漢諾威也競爭不過奧地利。

  對一名君主來說丟掉皇位,可不僅僅隻是少了一個名頭,而是伴隨一生的恥辱。

  英國人的許諾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內心深處的欲望,驅使著喬治一世相信。

  現在謊言被拆穿了,喬治一世已經清醒了過來。既然戰爭無法避免,那就要麵對現實。

  贏了這場戰爭,他還有談條件的資本,就算是保不住皇位,也可以有一個體麵的落幕。

  要是輸了戰爭,那就喪失了全部主動權,隻能依靠英國人的支持維係統治,還隨時都有可能被民眾推翻。

  經曆了剛剛發生的事情,喬治一世已經對英國人喪失了信心,準備自力更生了。

  要和法國人打仗,普魯士王國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憑借和俄國人對壘的輝煌戰績,普魯士王國可是德意誌聯邦的武力擔當。

  盡管在之前的戰爭中損失慘重,戰後又被奧地利挖角,普魯士王國仍然有不俗的戰鬥力。

  “陛下,鑒於目前複雜的國際局勢,英國人很有可能和法國人站在一起,我提議暫停支付英國人的貸款。艾瓦爾首相補救道

  德意誌聯邦被英國人坑了,作為親英派的領袖,相信英國人許諾的艾瓦爾首相,肯定是要負責的。

  不想跟著完蛋的艾瓦爾首相,果斷的選擇和英國人做切割,親英派變成了反英派。

  政治人物嘛,變臉如翻書,這都是正常操作,艾瓦爾首相沒有絲毫心裏壓力。

  “這恐怕不行,英國政府在支持法國人不假,可那都是暗地裏的,明麵上不列顛仍然是中立國。

  我們這個時候宣布債務違約,很有可能將英國人真的逼向法國人一方,局勢會對我們更加不利。外交大臣魏德倫德

  現在是19世紀,賴賬可不是什麽好玩兒的,武力催收那是常有的事情,這年頭真正賴賬成功的歐洲國家也就俄國人。

  麵對英國債主,德意誌聯邦明顯不具備賴賬的實力。真要是撕破了臉,倒黴的還是他們自己。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喬治一世咬了咬牙說道:“以戰爭爆發財政緊張為由,發電給英國人,告訴他們我們要延期支付貸。

  這次他們擺了我們一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倫敦政府會給我們一定的安撫。

  現在延期支付債務,英國人應該不會大動幹戈。記住語氣要誠懇一點兒,外交部要盡量安撫英國人。

  必要的時刻,可以給英國人做出承諾,隻要法國人撤軍我們馬上恢複支付。

  喬治一世要賴英國人的賬也是被逼出來的,德意誌聯邦有錢,那是地方邦國有錢,中央政府從來都窮得叮當響。

  稅收收不上來,德意誌聯邦中央政府就連支付工作人員薪水,很多時候都拿不出來,必須要由漢諾威財政墊付。

  戰爭又是吞金獸,巨額的戰爭經費,中央政府是肯定掏不出來的。

  要各邦國政府承擔,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扯皮。在這個節骨眼上,那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延期支付英國人的債務總比財政破產的好。

  順便還可以警告一下英國人,不要做得太過分,要不然德意誌聯邦完蛋了,他們的債務也就完蛋了。

  可惜喬治一世底氣不足,警告的意味被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