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作者:說看風景      更新:2020-03-11 13:46      字數:4710
  “是的,不過看上去他並非專門為這些書而去......”楚雲天一五一十的回答著。

  “何以見得?”

  “他是按著順序看的,我有檢查過,在這本書之前的書籍,他的確都是看過。”

  “這就好,雖然不怕他玩出什麽花樣,但是,我還是不希望出現大家都不開心的事情,既然他想看就讓他看好了,配備了製器用具,看看他什麽時候用。”

  “我感覺有些不對勁......”楚雲天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朱明華也認真起來,很是重視楚雲天的話。

  “就是因為他所有的書都挨著看,我感覺有些不對,會不會是裝出來給大家看的?”楚雲天說出來自己心裏麵的懷疑。

  “哈哈,原來是這個呀,這是你多慮了,他以前也是這樣,並不是到了第三層的。”朱明華並不擔心。

  “屬下多慮了。”楚雲天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

  “不過你的擔心也有些道理,他是一個製器師,不應該讓他看這些東西,既然如此,我們應該給他一些任務了,否則他似乎一點主動製器的想法也沒有。”朱明華似是自言自語一般。

  楚雲天沒有說話,等著朱明華思考後的結果。

  “好,我現在就和你去藏書閣的第三層給他下任務。”做出了決定的朱明華如此說道。

  藏書閣,第三層上。

  李毅依舊在想著這本書上的內容,其實單從裏麵的招式來講,這本書也算不上是什麽奇書,關鍵就是他更適合製器師修煉,書中也很明白的說明,可作防身之用。

  但是看過書之後李毅想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自己以前一直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自己曾經,在記憶恍惚中,也學過一套刀法,那是師父交給自己的,不過因為自己感覺無聊,所以練了不久就放棄了。

  以前一直忽略了這樣的經曆,因為自己怎麽也無法將製器和修煉元力刀法聯係在一起,這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看過這本書之後,李毅突然感覺到,這似乎是自己忽略了一個地方。

  百變不離其宗,這是《刀法》一書中反複強調的內容。

  現在用盡力氣回想一下那時候師父交給自己的刀法,和這書中後麵的論述雖然不相同,但是也有相似之處,或許,或許這裏麵存在著另一種可能。

  既然可以用繪畫鍛煉自己的鐫刻,為什麽不會用練刀鍛煉自己的雕刻?

  “想什麽想的這麽入神呢?”

  李毅的身後傳來聲音,充滿了磁性,又有些秀氣,這樣的語音,李毅記得製器部隻有一個人擁有,那就是朱明華。

  他來做什麽?李毅心裏嘀咕著,但是行動上卻沒有遲疑,轉身,起立,然後看著來人,平靜的說道:“執事到來,未曾察覺,還望恕罪。”

  說話的同時,也看到了朱明華身後的楚雲天,果然如此,李毅一點意外都沒有,以前就想到了會是這樣。

  “不用這麽見外,都是一家人,來,坐下坐下。”朱明華沒有一點架子,拉著李毅和楚雲天一起坐在了讀書的桌子上。

  藏書閣的負責人先前就看見了朱明華的到來,此時可是不敢怠慢,就在這麽不久的時間裏,急忙的泡上了一壺香茗,見到三人落座,及時的出現,給每個人滿上半杯茶,然後悄悄退去。

  偌大的房間裏,三杯茶水冒著熱氣,三個人,醞釀著各自的想法。

  “這裏的書怎麽樣?”朱明華仍是最先開口的那個。

  “很好,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內容令我流連忘返。”李毅這句話說的倒是發自內心。

  “嗬嗬,你還真是一個不一樣的製器師,我在製器部也快五年了,還是遇到第一個花費時間在藏書閣占據自己絕大部分時間的製器師。”

  “哦,基礎薄弱,以此補充一下自己。”李毅摸不準朱明華的意思。

  “在看什麽書?我看看。”朱明華也不待李毅反應,自己直接將李毅麵前的書取到自己的手裏,並且翻開了第一頁。

  “天下刀法者,以類聚,以群分,概因刀之多變,心法之各異,然論及規則,萬變不離其宗,......”

  書上的序言也出現在朱明華的眼中,看完後又隨意的翻看了一下後麵的內容,從表現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樣的書,很難入他的法眼。

  李毅在一旁用手拿著茶杯,輕輕的吹著,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安。

  “嗬嗬,這書的作者還真是奇怪,你看‘這百年之後,念及此書,或有緣人得之,引為所用;或束之高閣,無人問津;或流於鄉野間,以水染,以日曝,灰飛煙滅,然餘之心,皆可受,勿念餘之感,一死人也。’既然是死人了,又何必擔心這些,在其位應謀劃其職,李毅,你說對不對?”朱明華突然這樣問道。

  李毅也在腦海裏重複了一遍,確實發現這些話有些不對勁,全然沒有意識到朱明華是借此發揮,強調的後麵說的在其位謀其職。

  “恩,或許是一時感慨吧。”李毅如此說道。

  朱明華將書又放回李毅的麵前,然後說:“你也認為在其位應謀其職?”

  “是應如此。”李毅突然感覺朱明華話中有話,不禁在心裏埋怨自己剛才思考書中內容的分神。

  “李毅,那你製器進度如何呢?”朱明華似是隨意的問著。

  李毅心中立刻明白,正所謂來者不善,看來朱明華並不是隨意到此,剛才自己忽略了他的來意。

  因為心裏思考著如何應付朱明華的問題,所以導致茶杯放在桌子上,一個不穩,茶水濺在了書上一些,李毅連忙用手擦拭。

  突然間,一種不可思議的想法在李毅的腦海裏冒了出來,揮之不去。

  朱明華看著李毅擦著書,有些慌亂的樣子,雖然書被弄濕了一小塊,但是他一點也不在意,因為要是論及在藏書閣中他最不在意的一本書,恐怕就是這本了。

  一個製器的,能寫出多高深的元力修煉的書來,幾乎所有的武者都會對這本書嗤之以鼻吧。

  朱明華更關心的是李毅的回答。

  李毅將書擦幹,小心翼翼的合上,借以平複心裏的不安,一切做好以後,他抬起頭,看向朱明華說:“回執事,我製器的進展不大。”

  “哦?這是為何呀?前一段時間,你不是新添置了製器用具麽?”朱明華步步緊逼。

  “因為我幻石雕刻達不到製器的水準,這一點陳柳沁也是知道的。”李毅也不隱瞞,實話實說。

  兩個人的對話似乎很是平常,但是心中都在各自盤算著,朱明華希望以最體麵的方式讓李毅去專心製器,而李毅,心中則是在劇烈的跳動著,因為他也有自己的目標。

  “哦,多練練總會有進步的,總在這藏書閣裏麵,是不會有長進的,要明白的是,實踐出真知。”

  “嗯,受教了,但是隻有原理弄懂了,才能一通百通。”李毅似乎也不退讓。

  “最近大陸也不太平,幻兵器的需求是與日俱增,所以,李毅,你還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去製器。”

  “這是命令麽?”

  “你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感覺不好,也可以看做是請求。”

  “我還是認為我應該更多的先看書。”

  朱明華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了看自己身後的書架,望著的方向,是元功修煉方麵的書籍所在,停留片刻,然後才回過頭來說:“這裏的書是不錯,但是用之再來翻也可以,製器部的製器師要比武者有福呀,就以這藏書閣為例,製器方麵的書都是精品,而武者用的,都不堪大用呀。”

  這句話的意思很是明顯,有著幾分警告的意味,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告訴李毅,這裏麵修煉元功的書,都是很淺顯的,不要打這裏麵書的主意,沒有用的。

  李毅也聽出了朱明華的話中含義,所以有些不以為然的說:“看書,隻是興趣,不看也罷,但是我在雕刻上麵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隻能說暫時無法製器,有愧於製器部。”

  說完這些話,李毅將書拿起,同時走向書架,看樣子是要將書放回,然後離開這裏。

  李毅走的心裏也是很是不安,但是他必須這樣賭一下,毫無選擇。

  朱明華看著李毅的動作,幾乎在李毅已經發下書,準備離開的時候才又開口說:“對了,我想起來了,你剛才看的書不是有講怎麽用刻刀,怎麽去雕刻幻石麽,正好適合你一看。”

  “是有講,但是依照執事所說,我以後應該更多在製器室中製器,恐怕不會有時間再來揣度此書。”

  “嗬嗬,那很簡單,我允許你將這本書帶回去,恩,就以半個月為期限吧,半個月後你再還回來就可以。”朱明華雖然是這樣說著,同時也在仔細的看著李毅。

  隻要李毅稍微表現的有些不對,他就想辦法收回剛才自己的話,這個時候,李毅的變現應該是很驚喜,如果是毫不在意,那麽就絕對有問題。

  李毅的腦子中也在高速的運轉著,聽到朱明華的話,他快速的思考自己應該有的表現,這樣的思考,說起來很是漫長,但是,在腦中卻隻是一閃而過的念頭而已。

  “是真的麽?”李毅的語氣中有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應該沒有什麽難度,雲天,你去辦理一下,李毅,我可是很期待你的作品呀,別讓我失望喲。”朱明華對李毅的反應一點懷疑也沒有,他來到這裏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沒有必要在留下去,吩咐完後就自己先行離開了。

  楚雲天將一切事情辦完,回到第三層,看見李毅在那裏安靜的坐著,似乎在等著自己。

  “李師,我已經說過了,已經同意你將書帶走了。”楚雲天盡職盡責,再次告訴李毅。

  “恩,謝謝你,楚護衛,我有一事想請教?”李毅拿到書,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向楚雲天說了一句話。

  “不敢,請說?”

  “《算》一書上正文的第一句話是什麽?”李毅問的話,讓楚雲天摸不到頭腦。

  因為一直在看的原因,楚雲天幾乎不加思考就可以回答上來,所以脫口而出:“算無遺策。”

  “人心可以算得到麽?”李毅再問。

  楚雲天陷入沉默,這個問題如果是以前,他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但是經曆了一次被利用,現在自己也說不準,看來那件事在他的心中還是產生了裂痕。

  李毅也不多等待,留下楚雲天,自己離開,在他心裏,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做,而且,這是一個讓自己忍不住激動的事情,他之所以這樣問楚雲天,其實隻不過給楚雲天和朱明華之間找一點隔閡,免得注意力總是在自己這裏。

  李毅快速的趕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小心翼翼的把書放在製器台上,生怕有稍微的不妥的地方,書仍舊被翻開到序言的那一頁。

  “或流於鄉野,以水染,以日曝......”李毅再次重複了這句話,這句看上去很多餘的一句話,剛才在藏書閣中腦中出現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這本書一定不簡單,李毅始終這樣堅信。

  小心翼翼的娶過來一盆清水,再小心翼翼的將寫有這句話的這頁紙弄濕,紙上的字遇水不化,看得出來用的不是普通的紙墨。

  李毅的心在劇烈的跳動著,這不是緊張,而是激動,發自內心的激動,如果自己的猜測是對的,那麽,這一定是一個大的發現,甚至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計劃。

  輕輕的將書拿起來,放在了陽光下。

  “以水染,以日曝。”

  這就是李毅的發現,無意之中的發現。

  在刺眼的陽光下,書頁上並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依舊是那般,隻不過水分在漸漸的蒸發著。

  莫非是我猜錯了,這句話沒有特殊含義,李毅的心中也有著忐忑,大悲大喜,也就是現在這般。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著,李毅仍舊耐心的等待著,但是書依舊沒有變化。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李毅不自覺的運用起來通視。

  突然之間,李毅的眼神神采大放,滿臉的的欣喜,另一側,他手上的書,陽光下的那個書頁,終於有了變化,密密麻麻的文字開始顯現在書頁上,正好位於間固有文字的間隔的地方。

  李毅一激動,連忙將書拿過來,不過一到眼前,卻發現這文字又很快的變沒了,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即便如此,李毅也是信心倍加,心中有著莫大的喜悅,再次如法炮製,不久,書上的文字再次顯現,這一次,李毅沒有冒昧的將書從陽光下挪開。

  經過不下五次的探索,李毅終於弄清楚了如何看見那些文字,首先就是用水弄濕,然後就是放在陽光下,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估計也是這本書最巧妙的一步,得以流傳下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