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作者:十一檀      更新:2020-12-13 02:20      字數:2232
  小七堅持要進去,段成虎阻攔不得,便推開門了,護在小七身前。

  從進門處到便滿地的鮮血,主院中橫七豎八的屍體,胸前,脖頸,被刀刃隔斷。

  他們死前,甚至連眼睛都沒有閉合。

  連後院,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丫鬟仆人都未能幸免於難,府中女眷,不管是少夫人,還是未出閣的姑娘,個個衣衫不整,有的不著寸縷。

  她們的嘴被堵得死死的,手被綁著。

  身上滿是濁白的汙穢與鮮紅的血跡,可想而知她們生前遭遇了什麽樣的殘暴和絕望。

  這不僅僅是滅門,還欺辱人妻女。

  盡管她平日裏看淡生死,在看到如此慘烈的死亡麵前,小七心中怒意橫生。

  此時,一陣劇烈的疼痛,驟然間鑽進了小七的腦海中。

  眼前閃過一幕幕陌生卻又熟悉的畫麵,與麵前的場景重合。

  處處都是鮮血,到處都是屍體。

  滿門老小,連繈褓中的孩子都沒能放過。

  後院中的女人,被強*致死,曾經的高門貴女,不著寸縷的倒在血泊與汙穢中。

  那一幕幕的畫麵中,小七看到了熟悉的臉龐。

  程家表哥,還有表姐,舅母,外祖母,姨母......

  這些曾經出現在她夢境中的人,此時慘死的畫麵,如同利刃一般,將她生生劈開。

  劇痛之下,小七失去了知覺。

  段成虎嚇壞了,不知道王妃這是怎麽了。

  他匆匆帶人離開。

  -

  禁衛軍孫統領全家遭滅門,第二日便在京中傳開了。

  上一個在天子腳下被滅門的官宦人家,還是三十年前的江家。

  這件事就發生在身邊,城中老百姓沒有不提起的。

  孫家被滅門的現場發現了一柄遺落的匕首,上麵的標誌刻著天傾門的標識。

  一時間,這個神秘的地下組織被提起,都在猜測天傾門跟孫家有什麽恩怨。

  孫家一家老小的屍身被義莊的收了去,這件事還未平息,第二天又一家被滅門的消息傳來。

  這次是巡防營的指揮使李家!

  這二人肩負京城還有皇城護衛的責任,同時出事,加上之前西北戰敗的消息,以及齊王勢強,大家都惶恐不安。

  這天子能力一般,如今朝中亂成這般,隻怕齊王會借機反撲。

  而此時京畿大營的將領卻遇到刺客,跌落進了山坳,生死不知。

  如今京中的守衛將領全部出事,很明顯有人趁亂想要謀反。

  這些武將歸兵部調任,而在開春的時候,原來的兵部尚書突然中風,兵部侍郎暫代兵部尚書的職位,選了三個將領出來。

  有細心人發現,這些出事的,大多是崔彧之前在朝中倚重的官員。

  朝堂如同一個迷局,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楚了,索性他們都觀望著。

  不管誰最後得了天下,他們盡好做臣子的本分就行了。

  不過短短幾天內,從皇城的護衛,到京中的巡防營,以及城外的京畿大營的將領全部被換。

  新上任的統領和指揮使,很快將人手換成了自己的,一時間,皇城內外的護衛全部大換血。

  錢閣老最近也突然發現,原來政務不通的陛下,最近越來越讓人看不明白了。

  他每次都能說到要害,而且凡是他不經意任命的官員,在一片不看好中個個都做的出色。

  最早的那個吏部尚書,便在吏部獨攬大權,此時原本的左右侍郎都被他尋了錯處革職了,如今的吏部已經大換血。

  錢閣老這才恍然大悟。

  陛下不是愚笨,而是心思頗深。

  錢閣老也是經曆了三朝帝王的人,知曉一些前塵往事。

  陛下年紀小小便將自己隱藏的這樣深,再結合如今崔彧西征,還有在此期間他提拔上來的人一個個的出事或者始終,錢閣老很快就就明了了。

  他也算是崔彧攝政的時候一步步上來的,錢閣老心中惋惜,卻為了家人不得不做出取舍。

  錢閣老擬了一份辭呈,遞了上去。

  鄭珣看了看,並沒有批。

  錢閣老等了幾日,等不到鄭珣的批示,又再次請辭,隻說是年齡大了,身體多有不適,想回老家養著。

  過了兩日,鄭珣才批了。

  鄭珣看著錢閣老佝僂的身形,目光淡然清冷。

  當年他一個異國的質子,雖說大家尊稱他一聲世子,可是這京中的文武百官,哪個將他放在眼裏。

  錢閣老當年還不是閣老,屈居當年宋閣老之下,中秋夜宴,宮中丟了東西,兩個皇子誣陷是他偷竊,是錢閣老當年替他這個異國質子站出來說話。

  他記得。

  可是他偏偏是崔彧提拔上來的人,如今辭官倒也罷了,安養天年吧。

  待日後,多提拔一下他的兒孫便好了。

  待送走了錢閣老,鄭珣將手邊的事物處理完了,看著外麵。

  他站起來,換了身衣服出宮去了。

  他徑直去了蕭府,這些日子,沈夫人的身子不好,她一直在蕭府,他心裏清楚。

  天子駕臨,蕭府人人惶恐的接駕。

  鄭珣全然沒有架子,去了沈夫人的院子,沈夫人此時在院中,小七就坐在她邊上,跟她講著之前出門所遇到那些有趣兒的事兒。

  從孫家被滅門的事情之後,小七靈台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她甚至不能使之凝聚。

  她總覺得自己是丟了什麽東西。

  她去查過程家的案子,卷宗上記載,文昭帝二十四年,太子殞,隻有一歲的稚兒,尚在繈褓之中。

  太子妃不是程家的女兒,程家是不會扶持一個母強子弱的天子。

  皇後有三個皇子,都資質平平,太子故去後,程家有意扶皇後的次子四皇子入住東宮。

  可是文昭皇帝更偏向於黎貴妃養在身邊的二皇子。

  二皇子生母乃是一命官女子,出身卑微,不過因為自小養在黎貴妃身邊,如今在眾皇子中占一個長子的位置。

  自來立太子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皇後膝下還有兩個皇子是嫡出,二皇子不占嫡出,很是吃虧。

  朝中支持者便避開嫡出的因素,提出立賢。

  這二皇子呼聲,文昭皇帝也更寵黎貴妃,已經生了立太子的心。

  ps: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