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科舉文的渣秀才(完)
作者:爾卿      更新:2020-08-18 06:29      字數:4341
  與家人相伴的時間過得太快, 快到他們周身還縈繞著溫馨的時刻便已經到了發往京都的船上。

  朝廷給了調任的官員的上任時間是有多餘的,卻不足夠滿足他們貪戀溫暖的心。

  如蘇澤適所料, 蘇父蘇母並不願意再跟他們去京城,哪怕小小的二兒子蘇和也動搖不了他們。

  盡管心中不舍,蘇澤適還是決定尊重父母的選擇。

  每個人心中都有諸多牽扯,哪怕其中一項占了重要的位置,幾番拉扯之下也不能斬斷其餘聯係,比如蘇澤適之餘蘇父蘇母。

  哪怕他們心中最是偏心幺兒,也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舍下故鄉、故人與其他的孩子。

  寧朝上下不論是戰船還是商船,這幾年都做了極大的改進。別的不說,單論速度就要比以往快不少。

  從前蘇澤適參加會試之時,從家中至京城最少也要耗費大半個月的時間,現在半月光景也就到了。

  下船的時候臨近午時,蘇家的小院子裏隻留下了門房,又是好一番折騰。

  等兩個孩子睡下了,蘇澤適和林秀秀才算能休息一會兒了。

  夫妻倆坐在院子裏, 莫名其妙地看著對方笑了起來。

  兩張年輕的麵孔在陽光下現出微笑, 眼中的光照亮了生活的疲憊。

  在船上帶了半個月, 蘇澤適和林秀秀也累, 恨不能就著陽光睡個昏天黑地。

  可他們不能, 生活帶給成人的從來不是隨心所欲, 還得起來打理家中事務,蘇澤適也要理理手中的材料,準備去工部報道。他們掐著時間回來的,留給他的時間隻有兩天了。

  第二天傍晚,陳茳帶著禮物上門。

  蘇澤適招呼他下棋,兩人談起朝中形勢, 陳茳無奈地歎息一聲,“年少時不懂,現在卻深有體會。身在官場,太多的身不由己了。”

  小小的院子似乎靜了一瞬,隻剩下蘇澤適落子的聲音。

  半晌,他問,“那你身不由己了嗎?”

  聽聞此言,陳茳愣了一下,笑了一聲,“那倒是沒有。”

  他出身世家,又是嫡次子,倒的確沒有那麽多壓力要承擔。盡管有時家中也會希望他做些事情,他不願意也沒人逼他。

  想到這些,蘇澤適也覺得自己足夠幸運。生而為人,本就不可能事事順心。但他的官場之路走到現在的確沒有遇上與初心不可調和的問題。

  從最開始進入仕途便有事可做,後來又帶著任務上任,有皇帝保駕護航,加上他的費心經營,也算是功德圓滿。

  他和陳茳之間真是緣分,一個世家子,一個農家子,在朝堂上本該分屬不同的陣營,他們倆居然神奇地成為了好友,至今也無大的分歧。當然,這也與他們二人的刻意不談這些有一定關係,但至少為人處事上他們是合拍的。

  思及好友,蘇澤適有想起了自己久未見到的老師。

  張嚴的耐心在蘇謙出世後便耗盡了,前幾年跟著學生說是享受天倫之樂,後麵什麽樂也比不上他的山水之樂。在一次張家厚著臉皮讓他幫忙教導孩子之後,張嚴毫不猶豫地跑了。

  他離開自然不是因為怕了張家,隻是覺得這樣安逸的生活沒有意思,想繼續他年輕時候遊山玩水的日子。

  算算年紀,張嚴也差不多五十光景了,蘇澤適時常擔心他在途中遇上什麽事,隻有每月收到信件的時候才會放心一點。

  看看對麵的好友,蘇澤適忍不住提了一句,“我可真是放心不下老師。”

  一聽這話陳茳眼帶羨慕,“你和先生關係真好,我都忍不住欣羨啊”,眨了眨眼,忍不住問,“你不會承襲你先生的衣缽到時候也到處亂跑吧?”話還沒說完自己先笑了,怎麽可能,廣源前途一片大好,該是官場新秀的。

  他覺得開了一個不必要的玩笑,沒想到蘇澤適卻對著他認真地點了點頭,“是有這個打算,還想回家陪陪父母,總不能到時候連養老都做不到。”

  陳茳表情一瞬間僵住,眼神中盡是不可置信,“你瘋了?你不是常說國大於家嗎?”

  放下手中的棋子,蘇澤適抬眼示意好友,“這局我贏了,荇之今日狀態不好。”

  陳茳卻沒了下棋的心思,收了棋子盯著對麵的人,“你跟我仔細說說你怎麽想的,不然我這心裏頭七上八下的”。他擔心好友是近來得了什麽不好的消息。

  幾年的時間,兩人對對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見他如此蘇澤適倒在了椅背上,難得不顧及他的君子風儀,“擔心什麽,國事重要,可少了我一個人也不會有什麽關係,更何況,你也清楚,要是再變下去會發生什麽。”

  陳茳顯然也意識到了他的想法,頓時不再說話,在和平年代生活慣了,他也不想看到戰火紛飛的場景。

  那天過後,蘇澤適回歸京城的生活再次走上了正軌,每日站在朝會最後當柱子,晚上再陪家人享受時光。

  除了做好手中的事情,他並不需要擔心其他的。

  可皇上顯然不是個會浪費資源的,某天想起這個在改進海軍戰力的人才後再次召見了他,這次是為了農事。

  雖說在陛下的嚴重他現在跟工匠沒什麽區別,或者也有區別,就是他是一個會念書的工匠,能從寒門走到今天便是最好的說明。

  不過蘇澤適其實並沒有那麽在意自己在上位者心中的形象,隻要不懷疑他謀反篡位,讓他安安心心地做點事請,再完成守護家人的任務便是最好了,能不能名留青史並不重要。

  接到任務,蘇澤適征求過頂頭上司的意見後調了幾名老工匠跟著他,成日裏圍著一堆木頭鐵塊研究怎樣改進農具。

  實際上他手裏有現成的圖紙,卻不能直接拿出來。曾經的海船他可以解釋說自己感興趣一直在研究,現在再這樣就說不過去了。

  掌權多年的人,對於多智近乎妖者有一種天生的防備,他不想花費心思在權謀鬥爭上,現在這樣再合他心意沒有了。

  半年後,在蘇澤適的帶領下幾人成功交上了成果,得了一番嘉獎。

  由他們得到的獎賞上也可以看出皇帝陛下對務實之風的推崇,給下屬的都是金銀珠寶,實打實地能派上用場。

  幾個老工匠知道還有自己的份的時候很是吃了一驚。

  這個時候,工匠的地位其實是很低的,對他們來說,有出頭的機會被上邊的人獨攬是常事。沒想到這次這位居然願意將到手的好處分給他們,心中自是感激。

  蘇澤適對他們的感激回以善意,卻並沒有收買人心的想法。

  他隻做自己的事情,講究的原則也就是“無悔”而已,至於其他的並不重要。

  —

  十多年後,蘇澤適穩紮穩打地走到了高位。

  實際上,能走到工部尚書的位置是他自己也沒有料到的。因為心中沒有對身居高位的渴望,所以便不太關注這些事情。

  但仔細想想,蘇澤適也不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位置。

  這些年,他陸續改進了風車、犁鏵、鋤具等等,加上中途再去地方任刺史三年,算起來功績的確夠了。

  這方麵就可以看出有一個聖明的君主的好處了,至少朝堂升遷整體上靠的都是實打實的功績,那僅有的一少部分,也要實施提心吊膽擔心被發現。

  說起官職,他這個四十多歲的尚書大人倒是比不上陳茳這個世界寵兒,中途跳了一階,早兩年變成了禦史大人。

  看了這麽多年,蘇澤適早就明白了,他這好友不能說是一個純粹的好人,好人在名利場中活不長久,卻也不算壞人,至少損害民利的事情他沒做,這就夠了。知己一場,他蘇澤適不虧。

  蘇謙二十歲時成了當朝探花郎,一門兩進士,看蘇和的樣子還有可能是三進士,蘇家一時風光無限。

  早兩年前他已娶妻,妻子便是陳茳的大女兒,為此陳茳很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看了蘇澤適一段時間。

  陳茳是個穿越者,對於女兒的愛護在某種程度上還超過了兒子。

  好在他沒看錯蘇家,蘇澤適沒有讓兒子脫離時代的想法。一夫一妻多妾製盛行的時候,他不想立下死規矩,免得此後造成家中不和的慘劇。

  但因為他的言傳身教,蘇謙蘇和兩兄弟對於女性都是尊重的,也並沒有納妾的想法。

  別人不知道的是,兩兄弟是在聽說過父母當年成親的哪一樁事後心生羨慕,由此更為堅定。更因為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堅持下來更為真心實意。

  兒子頂立門戶,兒媳能獨當一麵,二兒子也快到了參加會試的時候,蘇澤適果斷辭官,帶著妻子回歸家鄉。

  他這一決定說是震驚朝野也不為過,及時為後輩騰位的道理是個當官的都知道,卻沒有幾人能在享受過權力的快感後還能痛快放下,往往都是一拖再拖,他倒成了異類。

  送他們離開的時候,陳茳相送,“這一點上,吾不及廣源多矣。”簡單的十一個字,便說明了他的選擇。

  蘇澤適不置可否,爽朗一笑後直奔生他養他的小山村。

  此時蘇父蘇母垂垂老矣,蘇澤適一度覺得自己還是回來晚了。

  可人很多時候真的需要妥協。他有父母,卻也有孩子,現在這樣已經是最好的了。

  建成三十四年,帝崩,舉國哀痛。同年,太子即位,改年號平熙。

  三年後,蘇父蘇母先後去世。

  兩位老人最後見的都唯有蘇澤適這個小兒子。他們這一生,吃過雨漏屋宇的苦,也享過身著綢緞的福,但最令他們驕傲的還是養出了這樣優秀的兒子,看見他,什麽都值了。

  二老都是喜喪,蘇澤適雖覺悲傷,卻並不痛苦。

  或許,生命賦予每個人的長度都是有道理的,因為那才是生活。

  再隔幾年,蘇澤適與林秀秀又送走了林家二老。

  林氏夫妻恩愛一生,林母也就晚了林父幾天時間。徒然失去雙親,林秀秀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蘇澤適辭官後幾年,張嚴總算是服了老,不再天南地北地折騰。

  他對京城那個地方沒有太多留戀,帶著福伯來了蘇澤適的村子,建個房子定居於此,時不時跟著蘇澤適去看看一群小娃娃,日子安逸非常。

  兩邊四位老人走後,張嚴又送走了老友君竹,也就是當初的院長。

  那次之後,他的精神日漸萎靡。蘇澤適想盡了辦法也沒用,隻能看著最後一位親近的長輩也離開了他。

  於他而言,張嚴的重要程度不下於父母。

  因師徒之情兩人相聚,此後幾十年的時光張嚴都注視著他,如何舍得。

  休養一段時間後,蘇澤適帶著妻子離開了這裏,去實現他年少時的夢。

  少年時看到妻子喜歡山河湖海之類的書籍,告訴她以後帶她去看遍世間繁華,沒想到一拖就是幾十年。

  他們都已經不年輕了,卻還有力氣走走看看,不至於暮氣沉沉地守在一處。

  蘇澤適六十五歲時,林秀秀大病一場。兩人便回到了這個充滿了回憶的地方,在這裏,他們不是意氣風發的逐夢人,而是沉溺鄉土的歸家子,過著內心最為向往的安逸生活。

  在他們的大孫子及冠那一年,林秀秀離開了她愛了一生的人。離世前,她最後見的人也是蘇澤適。

  他聽到她說:“其實我知道當初我們的婚事為何會延遲,但我信你,這一信啊,便是一輩子”。

  握著丈夫的手,她笑了,“你不要急,還要替我看著孩子們呢。”

  因為妻子的交代,蘇澤適一直注意養生,安安心心地看著日升日落,四季輪回,等到一百零二歲那一年,他看著已經耄耋之年的兩個兒子,“不要怕,爹和娘在呢,我們就是累了,歇歇。以後就靠你們了。”

  就像他們年少衝動時打架那樣,爹說他們在呢,會保護他們。

  最後的時刻,係統熟悉的聲音響起,【記憶封存,下一個任務即將開始,請宿主做好準備】

  蘇澤適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他的傳說,卻並沒有讓時光給他厚待。

  一個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時間卻依舊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