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種田文的渣混混
作者:爾卿      更新:2020-08-18 06:29      字數:3328
  秋收過去,農家的生活節奏又緩慢下來。

  蘇家的短工都已回家了,長工們每天做的多是翻土養牛,休養生息,等再將油菜撒下去,今年的活就算完了。

  蘇澤適與家人商量過後,決定買下蘇家莊內的兩匹荒山。

  “澤適啊,老伯我也不唬你,這荒山太過貧瘠,真的沒什麽用處,你花這幾十兩銀子還不如再買幾畝良田,那可是有收成的”,村長也姓蘇,與蘇地主關係一直不錯,看他家後生要浪費銀錢,不免勸幾句。

  知道他的好意,蘇澤適禮節周全,“多謝禮大伯,我與家中商量過了,他們也不反對,您放心吧。”

  村長張了張嘴又閉上,既然他們家都同意讓他白花銀子,那他自然也沒什麽好說的,說到底這也是對村裏有利的事。

  搖搖頭,心道:這蘇老弟家的兒子看來還是不靠譜,蘇家願意拿銀子給他估計也是怕他無聊了又去當混子吧。

  簽過字按了指紋老村長就帶著蘇澤適到縣衙去了。

  荒山買的人少,手續辦理得並不慢。等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縣衙得師爺卻找了過來,“老先生、蘇小友,請留步。”

  蘇澤適正喜滋滋地將地契揣起來,離他爹蘇富貴將蘇家莊的地都收歸自己所有的夢想又進了一步。

  聽到後麵有人喊趕緊轉身,看到是縣太爺身邊的師爺,稱呼還那麽客氣,警惕之心頓起: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哎,劉師爺,喊小老兒是有什麽事情?”村長見到師爺也有些緊張,但他自認為是長輩,努力作出鎮定地樣子。

  師爺笑眯眯的,“非也,大人正要帶人去薑家村報喜,聽聞薑家姻親蘇澤適小友來了縣衙,順路一起。”

  這“帶人”和“派人”代表的意思可不一樣。

  蘇澤適推測應是大舅哥的名次還不錯,不然勞動不了縣太爺。不過也說不準,他們新安縣學子競爭力不強,偏還要與江南學府的人爭名次,已經多年未出一名舉人了。

  攔住村長正要拒絕的話,彎腰行了個拱手禮,“那便叨擾了,倒是沾了大舅兄的光。”

  跟在師爺身後,蘇澤適低聲向明顯緊張的村長解釋,“禮大伯,你也知道我家準備在稻田裏養魚,之後還準備用這兩匹荒山做些事情,需了解一下咱們這位大人的為人才好行事。”

  既然他如此說了,村長自是沒有意見,要是蘇地主家的事情能夠成功,或者能搭上縣太爺這條線,於他蘇家莊隻有利沒有弊。

  跟都跟上了,縣太爺邀請他們上馬車的時候蘇澤適也就大大方方的上去了。

  倒讓縣太爺暗讚一聲:蘇家小兒好風度,不卑不亢,禮節周全,林員外所言毫無能力之說怕是有水分。

  “兩位怕是還沒聽說薑家大郎中了鄉試第二名吧,我新安縣倒是出了一名人才”,待二人坐定縣太爺先開了口。

  這下蘇澤適是真的驚訝了,能在鄉試中中第二名,說是萬裏挑一絕不為過,難怪大舅哥上次話裏透出的盡是自信。

  縣太爺親自去報信也有道理,他自己也隻是個乙榜舉人,呆在這新安縣有些年頭了,此次大舅哥所得名次能算做他“教化有功”的政績,要是能得中進士,說不準他還能往上升一升,可不是寶嗎?

  薑信雲越優秀蘇澤適越高興,盡管他不可能回到新安縣做官,可隻要他在一天,新安縣縣令一般都不會動他的家人,那他要做的事情阻力就會小很多,畢竟縣官不如現管啊。

  想歸想,話還是要說的,“想必大舅兄也念著大人的恩德,看到您親自前去恐怕非常高興。”

  他這麽一說周縣令就高興了,本來他也在想現在就巴巴地跑過去是不是把姿態放得太低了,現在想來可不是嘛,他就是關注治下的優秀學子,談不上巴結不巴結,人家隻有高興的。

  心裏高興就好說話,“你這個後生會說話,一看就是幹大事的人。”

  打蛇隨棍上是蘇澤適的優秀品質,“大人,草民這裏還真有一個待您考察後才能實施的東西,您見多識廣,想必是一看就知道好是不好。您說好,咱們就做,您說不好,那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周縣令不算是有能力的人,能夠上一個縣令已算是運氣了,平生最是喜歡好聽話。被他一番馬屁拍得有些飄飄然,“那你說說看到底是什麽?”

  號準脈就好說了,“我們準備在稻田裏養魚,就是利用稻田水麵養育,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便,翻動泥土促進稻苗生長,為水稻創造良好的條件,一般可使水稻增產,具體多少還需試過才知。”

  周縣令是農家出身,知道糧食有多重要,而且他雖然幹不成大事,卻也並不是大貪官,還是關心百姓生活的。

  根據蘇澤適所說的,他仔細思索一番,要是真的能做成,那肯定又能算作政績,要是成果喜人,說不準上峰還會讓全麵推廣。

  “那你們現在始準備怎麽做?進行得如何了?”想到好處周縣令微微激動,雙手相握詢問道。

  看來是感興趣,“現在剛開始準備,到冬臘月再挖魚溝,來年春天就算是正式養魚了。”

  周縣令對此事很感興趣,一路上提了許多問題,蘇澤適也一一回答,兩人算得上是相談甚歡。

  村長看著對著縣令也能侃侃而談的蘇澤適,對他的看法已經完全改變。要知道縣令可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官了,要是縣令跟他說話他會緊張到抖腿。

  原本以為這後生就算改了本質上還是那個敗家子,現在看來老話說的對,有些人真是大器晚成。

  想到家裏不成器的子孫,他心裏又有了新的盼頭:要是他們也像蘇澤適一樣懂事得晚些呢?看來還是要給他們找個凶悍些的媳婦。

  薑春蓮在家揍原主,雖說是盡力掩飾了,但原主每次那個殺豬般的慘叫聲誰能不好奇?久而久之周圍的人也就知道她管教丈夫的手段。

  別看原主不成器,但還是有很多羨慕薑春蓮的人。丈夫雖然不成器,可也沒聽說過後宅不安寧的,長得還一表人才,蘇家那麽大的家業,從進門就是她當家了,這日子有什麽不能過的?

  當初也不是沒人主動上門的,但不是長得不夠好就是不夠精明厲害,挑來挑去才挑中了薑春蓮。

  要說原主唯一值得誇讚的還真隻有外表,蘇父不算矮,蘇澤適從小吃的就算不是山珍海味那也從沒挨過餓,身高上不吃虧。他又從來不幹活,養得那叫一個好,在農村一片黝黑的漢子中間絕對算是鶴立雞群。

  在蘇澤適的記憶中還有小姑娘為他外表所騙,給他暗送秋波呢,隻是都白瞎了。

  到薑家的時候已近午時,家家戶戶房頂上都冒出了嫋嫋炊煙,剁菜的脆響和翻炒的聲音譜成了一首獨屬於鄉村生活的交響樂。

  村口玩耍的小孩看到氣派的馬車就跟在後麵走,這時候的農村,連牛都是當成祖宗供著,別說是用馬拉的車了。

  村長聽了一路他們說話,現在已經沒有那麽緊張了,探出頭去喊那些小孩子,“哎,別靠太近了,小心等下馬踢到你們,這是縣令大人的馬車,注意別擋路啊,聽話。”

  原本還有些害怕的小孩子看到熟悉的人立馬都圍了過來,嘰嘰喳喳地說話,熱鬧無比。

  周縣令性子還算好,並沒有嗬斥這些孩子,還讓車夫趕得慢些,怕馬傷到人。

  薑家的院外隻是用籬笆圍了一圈,看到外麵的人並不難,薑雅和薑林彥在院子裏玩耍。

  薑家大人交代過,要是有他們不認識的人就要喊大人出來開門,所以倆小孩看到一堆生人就扯著嗓子喊,“奶奶,有人到咱家來了”。

  薑母擦著手從廚房出來,開門看到身著官服的人就有些嚇住了,躬身就想行禮。

  周縣令趕緊扶著人,他是來道喜的,可不是來嚇人的,“老夫人不必多禮,本官姓周,是來跟您家道喜的,您兒子薑信雲中舉了,還是第二名,您就等著享福吧。”

  盡管這話已經是第二遍聽到了,村長還是很羨慕,薑老栓家可是發達了,兒子中了舉人,那是整個鎮的獨一份。不爭氣的女婿也開竅了,隻有越過越好的。

  今天是薑家大喜的日子,他就不在這裏占地方了,跟薑母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要是平常薑母說不準還要拉著他吃頓飯,雖說不是薑家村的村長,大小那也是客人。

  今日就不同了,她還真是沒招待過縣令,就怕哪裏不好開罪了人家,告了一聲怠慢就讓他走了。

  蘇澤適跟嶽母到好,薑母點點頭就算過了,熱情地招待周縣令和他帶來的人進門。今日有貴客,自家人就隨意些。

  跟來的孩子們看他們進了薑家門就一哄而散,這會兒快吃午飯了,家中大人交代了,不讓在別人家吃,等下倒是可以喊薑林彥出來問問,可真是氣派啊。

  這會兒功夫在後院菜園子裏捉蟲的薑父和薑信雲也出來了,薑母讓他們招待人,自己進了廚房和兒媳多做幾個菜,原本隻有自家幾人吃飯,做的簡單了些。

  作者有話要說:蘇澤適:悄咪咪抱大腿

  薑信雲:妹夫實在太蠢,我還是罩著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