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白旗獻門
作者:亞舍羅      更新:2020-03-11 12:33      字數:2227
  白曉文派李淑儀,趁夜從東門潛入南鄭城,麵見楊鬆。

  李淑儀作為高敏捷覺醒者,潛入南鄭是沒問題的。但要讓她一個人殺散守門軍隊,打開城門,卻不可能。

  不能小看三國位麵世界的原住民武力值。南鄭城的守衛,至少有一個首領級武將,另外還有大批精英頭目,更有大量弓弩手,輪班值夜。

  李淑儀就算超常發揮,秒了東門守將,也勢必要被精英頭目包圍、弓弩手攢射,插翅難逃。

  覺醒者畢竟血量太少了,不像靈界領主、首領,有額外生命值和減傷比例。原住民大軍,從來都是覺醒者的克星。

  見到楊鬆之後,李淑儀先奉上金銀珠寶,然後說出了燕公接納的美意。

  楊鬆見到這麽多金銀,已經是兩眼放金光;聽說燕公還會論功行賞,有封侯的可能,楊鬆更是拍著胸脯說道:

  “回複燕公,請他放心。我有心投奔燕公很久了,曾經力主投降,隻恨張魯不聽我言。現在燕公大軍兵臨城下,我願為內應。隻需到四更時分,東門打起白旗為號,我便偷偷打開城門。”

  李淑儀雖說心裏鄙視這種帶路黨,不過表麵上還是很高興的。又約定了一些細節之後,便告辭離去,仍然偷偷潛伏出城,返回白曉文的軍營。

  楊鬆思忖片刻,便叫僮仆邀請兄弟楊柏,來商議獻城之事。

  楊柏說道:“此事不難。我和東門守將李植,素有交情。兄長與我同去,勸說李植歸順燕公,打開城門,如何?”

  楊鬆喜道:“若能成功,你我兄弟都是一場富貴。”

  兩人便前往東門,相勸李植。

  不料,李植聽說了二人來意,卻是勃然作色,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們背主投敵,空留千古罵名,還要拉上我嗎?”當即命令左右軍士,擒拿二人。

  楊鬆、楊柏麵麵相覷,幾乎不敢相信。他們找上李植,也不是隨便挑的人選。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李植平素的表現,也不是什麽忠正清廉的形象,所以楊鬆兄弟才會冒險過來說服他。

  隨後,又有一行人從帳後轉了出來。

  楊鬆一見,被嚇得麵如土色。

  這一行人,為首的正是他的主公張魯!

  現在楊鬆、楊柏明白,為什麽李植的表現一反常態了。

  在張魯身後,還跟著張衛、楊任等等漢中將領。

  除了這些熟麵孔之外,還有一個頭戴鬥笠,看不清麵目的人,站在張魯側方。看站位,他和張魯應該較為疏遠。

  張衛厲聲說道:“楊鬆賣主小人,我兄長可曾虧負過你?給我斬了!”

  那個戴鬥笠的男子,卻是擺手說道:“且慢。師君請聽我一言。”

  張魯說道:“若非單先生示警,我險些被小人出賣而不自知。單先生若有金石之論,便請賜教。”

  鬥笠男子拱手說道:“不敢當。隻是如今袁熙勢大,即便斬了楊鬆,也於事無補,最終也難以守住漢中。不如將計就計,賺袁熙入城,設下強攻硬弩,將其射殺!”

  張魯有些猶豫地說道:“若是如此,就把袁熙得罪死了。”

  張衛道:“袁熙都已經打上門來了,兄長還猶豫不決,難道真要將滿門老小,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袁熙的一念之仁上嗎?”

  張魯於是下定決心,便逼問楊鬆:“你與袁熙,是如何密約?從實招來,我可留你一命。但有一句不盡不實,你滿門上下,都要人頭落地。”

  楊鬆本就是個沒什麽骨氣的小人,背叛張魯還有點心理成本,但背叛白曉文,當真是一點負罪感都沒有,竹筒倒黃豆,將四更時分、白旗獻門的密約,全部說了出來。

  張魯點頭,便命令城中大軍,調派到東門埋伏。

  至於楊鬆、楊柏,張魯本想留他二人性命,權且收監;誰知卻被張衛兩刀斬了。

  張魯道:“我已經說過,可以留他一命,你殺了他們,是讓我失信啊。”

  張衛說道:“兄長不必跟這種小人講信用。楊鬆身居高位,在城中勾結了不少官員文武,若是留他,必會釀成大禍。現在還需派人去拿楊鬆、楊柏的家小,一並斬了,免得他們挾怨報複。”

  張魯看向鬥笠人。

  鬥笠男子沉默不語,看樣子似乎也不太讚成張衛的舉動。

  張魯便說道:“暫且不要殺,將楊鬆二人的家小收押。等今夜破袁之後,再作計較。”

  ……

  李淑儀回報之後,白曉文聚攏眾將,說道:“我已經派遣李將軍,潛入城內,收買了張魯手下別駕楊鬆。楊鬆答應在四更時,以白旗為號,打開城門。誰願入城?”

  馬超出列道:“某願往。”

  白曉文說道:“雖說楊鬆投降,可信度很高,但入城之事,還是有風險的。”

  馬超說道:“某自入川以來,尚未建尺寸之功。父親之恨,尚未昭雪,我身為人子,豈能貪生怕死?願燕公準我第一個入城!”

  白曉文點頭:“好,孟起入城,我自引軍接應。這一戰,必破南鄭。”

  ……

  馬超、馬岱、馬雲祿等人,領一軍先行。

  白曉文調派大軍接應,分撥已定,眾將都領命而去。

  忽然,白曉文皺起眉頭,在帳內踱步兩圈,問葛玄道:“道長,我心神不寧,不知何故。”

  葛玄道:“公子的太平經,讀到哪裏了?”

  白曉文說道:“軍中缺少閑暇,我根基又淺;目前隻讀到了‘丁’字部。”

  葛玄臉上不動聲色,心湖卻是一陣驚濤駭浪,說道:“公子不必自謙,能這麽快讀到丁字部,足見公子天資聰穎,是修道良才。”

  停頓了一下,葛玄又道:“修道之人,講究天人合一。公子心神不寧,必是外物有變數,導致內心生出感應。難道這次攻打南鄭,有什麽意外發生?”

  白曉文皺眉,取出山河地理圖說道:“我姑且試一試。”

  其實,查探楊鬆的生死下落,是最簡潔高效的印證方式。

  不過白曉文並沒有見過楊鬆的樣貌,自然就無法查詢。他轉念一想,便查詢了張衛、楊任這兩個漢中大將。

  一查之下,白曉文驟然吃驚,起身說道:“不好!”